「末日博士」魯比尼:央行數字貨幣革命將在三年內到來

2020-11-18 行動支付網

比特幣的反對者、曾準確預言2008年經濟危機的「末日博士」魯比尼表示,央行數字貨幣革命將在三年內到來。

他近日接受了雅虎財經的採訪,在採訪中,雖然對比特幣等加密貨幣持懷疑態度,但是他對央行數字貨幣的未來充滿信心。

魯比尼表示,像數字人民幣這樣的全球央行數字貨幣有能力在不久的將來取代主要金融服務和加密貨幣。他預測,一場由央行數字貨幣驅動的「革命」最快將在三年內到來。

他在採訪中表示,「所以你不僅不需要加密貨幣,你甚至不需要Venmo等應用。你甚至不需要銀行帳戶和支票。未來三年我們將看到的重大變革將來自中央銀行的數字貨幣。」

此外,這位世界知名的經濟學家相信,加密貨幣本身是「用詞不當」,因為貨幣需要提供一種計算單位。他表示,「沒有什麼是以比特幣或任何其他加密貨幣來定價的,加密貨幣既不是計價單位,也不提供可擴展的支付手段」。

然而,魯比尼確實承認,比特幣可以作為一種價值儲存的工具。他指出,「因為具有價值儲存的功能,比特幣與成千上萬的其他『垃圾幣』不同,它不會輕易貶值,因為至少有一個算法決定比特幣隨時間推移的供給情況。」

魯比尼此前還批評了今年夏天熱潮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DeFi從一開始就是在開發前就過渡宣傳的產品,這一行業步履維艱,因為區塊鏈一直是人類歷史上最被過度炒作的技術。」

相關焦點

  • 「末日博士」魯比尼:比特幣泡沫終將破滅
    來源:新浪財經曾準確預測2008年金融海嘯、被稱為「末日博士」的知名經濟學家魯比尼(Nouruel Roubini)周四表示,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不應該出現在散戶或機構投資者的投資組合中。魯比尼堪稱比特幣的「頭號黑粉」,這是他對比特幣發起的最新一輪抨擊。該加密貨幣的價格已經達到近期高點,最新交易價格超過23300美元。魯比尼表示,「首先,將其稱為貨幣(就是不對的)——它不是貨幣。它不是記帳單位,也不是付款方式……不是一種穩定的價值存儲。其次,它甚至都不是一種資產形式。」
  • 比特幣頭號「黑粉」魯比尼:比特幣價格已被操縱
    來源:金十數據原標題:比特幣頭號「黑粉」魯比尼:比特幣價格已被操縱魯比尼曾準確預測2008年金融海嘯,被稱為「末日博士」。這就是為什麼魯比尼認為,在未來幾個月,對加密貨幣的犯罪調查將達到高潮。03 央行數字貨幣與比特幣有何不同?主持人還問到:如何看待世界各國的中央銀行都在創造數字貨幣這一事實?它們與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有何不同?
  • 「末日博士」魯比尼預測:比特幣泡沫接近破滅
    來源:新華社原標題:「末日博士」預測比特幣泡沫接近破滅新華社12月25日消息,美國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努裡爾·魯比尼24日說,比特幣等加密貨幣沒有內在價值,不應出現在散戶或機構投資者的投資組合中。魯比尼因準確預測2007年爆發的美國次貸危機和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被美國媒體稱為「末日博士」。他曾多次唱空比特幣。魯比尼接受雅虎財經視頻連線採訪時說:「首先,比特幣不是貨幣。它不是記帳單位、不是支付手段、不是穩定的價值儲存。其次,它甚至不是資產。」
  • 英媒:「末日博士」魯比尼預言蕭條和債務將持續10年
    來源:參考消息原標題:英媒:「末日博士」預言未來「更大的蕭條」參考消息網5月26日報導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5月22日刊載題為《著名經濟學家警告蕭條和債務將持續10年》的報導稱,經濟學家努裡爾·魯比尼警告,
  • "末日博士"魯比尼:比特幣巨型泡沫即將破裂
    隨著比特幣價格持續刷新歷史紀錄,近日,曾準確預測2008年金融海嘯、被稱為「末日博士」的知名經濟學家魯比尼(NourielRoubini)稱,比特幣和其他被稱為「sh-tcoins」的加密貨幣沒有內在價值,不應出現在散戶或機構投資者投資組合中。
  • 數字貨幣,新時代貨幣革命的起點?
    藉助通信技術的發展,紙質貨幣得以向電子貨幣進化,使得法定貨幣實現了電子化的存儲和轉移。廣泛意義上的電子貨幣包含所有依靠電子設備網絡實現儲存和支付功能的貨幣,如虛擬貨幣和數字貨幣也在其內。狹義上的電子貨幣則指的是法定貨幣的電子化形式,例如銀行卡、支付帳戶餘額等,與現金、存款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受到保護。
  • "末日博士":區塊鏈是有史以來最被誇大的技術之一
    網易科技訊 3月7日消息,據CNBC報導,美國著名經濟學家、「末日博士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建議東加勒比國家試用央行數字貨幣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認為,以區塊鏈為基礎的數字貨幣將提高東加勒比貨幣聯盟(ECCU)的資源和能力,該地區包括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聖露西亞、安圭拉、安地卡及巴布達、多米尼加、格瑞那達、聖文森及格瑞那丁。
  • 「末日博士」:未來幾十年美元可能會因人民幣崛起而式微
    對此,曾成功預測2008年次貸危機、有著「末日博士」之稱的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經濟學教授魯裡埃爾·魯比尼(Nouriel Roubini)表示,中長期來看,美元將繼續在全球保持主導地位,目前還沒有一種貨幣能夠代替美元,成為廣泛使用的計價單位、支付手段和貯存價值。魯比尼指出,美元近期的疲軟主要受美聯儲超寬鬆貨幣政策等短期周期性因素影響。
  • 央行數字貨幣影響幾何?
    自人民銀行著手研究數字貨幣以來,有關央行數字貨幣的話題便不時佔據新聞頭條位置。近日,央行數字貨幣在深圳公測,深圳市人民政府向個人發放總計1000萬元數字人民幣紅包,引來191萬人參與,向市場展現了央行數字貨幣的巨大潛力。
  • 「末日博士」預測比特幣泡沫接近破滅
    【新華社微特稿】美國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努裡爾·魯比尼24日說,比特幣等加密貨幣沒有內在價值,不應出現在散戶或機構投資者的投資組合中。魯比尼因準確預測2007年爆發的美國次貸危機和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被美國媒體稱為「末日博士」。
  • 央行數字貨幣將取代紙幣?這篇文章說明白了
    來源:中金在線網4月14日晚,一則央行數字貨幣DCEP在農業銀行內測的「錢包」APP圖片在網上廣為流出,並傳出DCEP即將在深圳、蘇州、雄安、成都試點,以及5月份蘇州相城區所屬區級機關、事業單位和直屬企業員工的交通補貼將部分以數字貨幣形式發放到其數字錢包的信息,隨後,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發表聲明予以證實。
  • 至少36家央行發布央行數字貨幣計劃 全球央行數字貨幣研發駛入快車道
    其中,厄瓜多、烏克蘭和烏拉圭等完成了零售型央行數字貨幣試點;中國、巴哈馬、柬埔寨、東加勒比貨幣聯盟、韓國和瑞典等正在進行試點。  隨著多國計劃研發或開展落地測試,央行數字貨幣漸行漸近。它將如何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改變?
  • 肖颯:央行數字貨幣將重構傳統金融業?
    央行數字貨幣的出現與普及使用,將深刻改變儲戶與銀行之間的法律關係,從而重構金融實務。那一天農行內測的消息洩露,其實颯姐幾乎第一時間就知道了情況。這幾日用律師思維去想這件事,數字貨幣都央行化了,還能有啥法律風險,沒有什麼案子可做了;再思考,事情絕非如此狹隘,央行數字貨幣可能會深刻影響「金融行業整體法律結構」。
  • 「末日博士」警告:泡沫即將破滅
    有「末日博士」之稱的經濟學家魯比尼(Nouriel Roubini)向來瞧不起比特幣,直批比特幣如其他加密貨幣像「翔一般的垃圾」、是徹底的騙局。這次魯比尼再度呼籲,這些加密貨幣不應該出現在散戶或機構投資者的投資組合中,警告比特幣誇大的泡沫即將破滅。
  • Roger Wattenhofer :央行數字貨幣是貨幣的未來
    如今,區塊鏈技術為我們帶來新的貨幣形式 :基於區塊鏈的加密貨幣。中央銀行數字貨幣,可以被認為是三種貨幣形式的結合。中國開發的DCEP(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走在央行數字貨幣的最前沿,我會在後續的分享裡面跟大家介紹中國DCEP(由於DCEP目前依然比較神秘,我將會相對大致地跟大家介紹DCEP和數字貨幣)。
  • 啟富投顧:數字貨幣時代加速到來!
    點評:央行此次調查消費貸款流入樓市的情況,再次證明高層將堅定不移堅持房住不炒政策,房價過高對社會和對經濟的負面影響,調控房地產將是長期的,地產的黃金歲月已經一去不復返。 但這對股市是利好,因為這將推動儲蓄搬家,往股市裡流入。而每次儲蓄搬家都帶來牛市行情。
  • 日本央行在東京發布央行數字貨幣報告;對數字貨幣的需求可能會迅速...
    2020-10-09 15:02:03來源:FX168 日本央行在東京發布央行數字貨幣報告;對數字貨幣的需求可能會迅速上升;為數字貨幣形勢的變化做好準備至關重要;如果現金流通量下降,可能會發行央行數字貨幣進行支付;仍然致力於提供現金 聲明:FX168財經報社僅提供交易相關數據及資訊參考
  • 解碼央行數字貨幣|支付寶微信:與數字人民幣如何競合
    「數字人民幣由指定銀行參與兌換,不與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直接競爭」,自10月25日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就數字人民幣進行了全面回應和解讀後,數字人民幣與微信、支付寶等機構的關係進一步明晰。不過,公眾仍存疑惑的是,在第三方支付已經足夠便捷的情況下,央行為何還會推出數字人民幣?對第三方支付又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使用數字人民幣和使用微信、支付寶有何不一樣?
  • CMF:央行數字貨幣的兩個核心特性是法定性和數字性
    自2008年比特幣的概念被提出後,關於數字貨幣的討論主要分為三輪,第一輪是關於比特幣能否成為新一代法定貨幣,第二輪是Libra推出後關於超主權貨幣的討論,是否有可能出現eSDR功能貨幣,第三輪是當前關於央行數字貨幣的討論。就概念界定而言,可將數字貨幣按照三個維度來進行劃分,即是否以數位化形式存在、是否由央行發行、是否使用區塊鏈、密碼學等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