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拱宦官一卒,東漢最強外戚梁氏登臺

2020-12-19 不明山人

公元125年的十月政變,是以孫程為首的十九名宦官的一次高風險投機。

面對手握禁軍的閻氏兄弟及皇帝空缺期實際的統治者閻太后,士大夫集團沒人有這個勇氣,失敗的風險太高了。

但宦官孫程們不在乎這個,卵袋都失去了,也沒有什麼好懼怕失去的,而一旦成功,沒有能力不能玩女人,還不能過眼癮嗎?

孫程們成功了,收益是巨大的。

孫程作為總導演,封為浮陽侯,邑萬戶;王康、王國為副導演,分別封為華容侯、酈侯,食邑各九千戶。

其餘的,黃龍五千戶;彭愷、孟叔、李建,各四千二百戶;王成、張賢、史泛、馬國、王道、李元、楊佗、陳予、趙封、李剛,各四千戶;魏猛二千戶;苗光千戶。

這是宦官集團最大規模的一次階級躍遷。

不過,這群人威脅並不很大。

劉保這一年已經十一歲,很快就長大了,孫程們無非享受了功臣王侯的待遇,略影響了皇權,但遠不至於一手遮天。

王康、王國、彭愷、王成、趙封、魏猛六人早卒。

黃龍、楊佗、孟叔、李建、張賢、史泛、王道、李元、李剛九位曾經與劉保的奶媽宋娥勾結,試圖謀求要職,影響朝局,但在對曹騰、孟賁和梁商集團的攻擊中敗下陣來,公元137年事情敗露,都被打發回封國,封邑租稅減少四分之一,而宋娥也被奪爵。

孫程中間也因為朝臣的彈劾,被遣返就國,但後來,順帝劉保念及舊情,又讓他回到京師。

另外,在孫程臨終前,劉保拜孫程為奉車都尉,位特進,孫程死後又追贈車騎將軍印綬。同時,按孫程的臨終請求,把封國一分為二,一半傳給弟弟程美,一半傳給養子孫壽。

這就開了一個宦官可以養子襲爵的先例,後來甚至成為法律條文,從此宦官集團得以將自己的政治權力像功臣世家一樣延續下去——曹操就是這麼產生的。

回到宦官十八羅漢,他們一直努力把控朝政的,但在公元137年遭受重挫。

根本原因是,在他們對面,梁姓外戚崛起。

漢順帝永建三年,即公元128年,梁家兩個年輕貌美的女孩兒被順帝選入宮中。

這兩個女孩兒,一個是梁商的妹妹,一個是梁商的女兒。四年後,元嘉元年,公元132年,梁商的妹妹被封為貴人,梁商的女兒梁妠(音na/nan)被封為皇后,梁家雞犬升天。

何況,梁商可不是什麼雞犬,梁家是和竇家、馬家、陰家一樣的頂級貴族,是安定梁統的曾孫。梁統,就是和竇融一起以河西五郡歸降劉秀的那位。

梁妠封后的當年,梁商即加增封邑,加位特進,賜安車駟馬,拜執金吾。元嘉四年,梁商晉位大將軍。

梁商吸取了耿寶身死與閻氏覆滅的教訓,採取了兩條策略鞏固梁氏的權力。

其一,像鄧綏、鄧騭一樣,與士大夫結盟,李固、杜喬這些很有名望的讀書人,或者進入他的幕府,或者成為他在朝堂的盟友。

其二,在宦官中尋找自己的支持者,與他們結成攻守同盟,比如曹騰、孟賁。

這兩條,讓梁氏擁有了極為廣泛的支持者。

士大夫對孫程這些宦官喊打喊殺,某種程度上壓制了十九侯集團的膨脹。同時,當十九侯集團試圖對梁商下手時,卻必須過了曹騰、孟賁這一關。當他們決定先除掉曹騰、孟賁時,梁商又在外圍呼應,這是公元137年,十九侯集團慘敗的根本原因。

就這樣,經過梁商近十年的經營,在梁冀接班時,梁氏專權的條件基本成熟。

公元141年,梁商去世,梁冀接任大將軍,梁冀弟梁不疑任河南尹,萬事具備,只等漢順帝去見劉邦。

公元144年八月,漢順帝駕崩,太子劉炳即皇帝位,年僅2歲,尊順帝皇后梁妠為皇太后,太后臨朝。

小皇帝還未斷奶,內有太后為援,外有梁冀、梁不疑大權在握,梁氏想不專權都不行了。

四個月後小皇帝劉炳就死了,梁冀與梁太后又擁立了渤海孝王劉鴻的兒子劉纘皇帝。

梁冀是很囂張的,他根本沒把劉纘這個八九歲的小孩子放在眼裡。

劉纘是個很聰明的小孩子,但聰明要了他的命。某一天,劉纘在朝會上指著梁冀說:「這是個跋扈將軍!」

小孩子劉纘不知道話是不可以亂說的。梁冀回頭就送了一碗麵條給劉纘吃,劉纘吃後就死了,麵條裡下了毒。

梁冀打算再換個皇帝。

但此時此刻,他已經惹怒了士大夫集團。以李固為首,堅決要求擁立年長有德的清河王劉蒜,但梁冀一意孤行要擁立蠡吾王劉志。

雙方的鬥爭是極為激烈,但士大夫集團不是鐵板一塊。梁冀讓梁太后下詔策免了李固的司徒之位後,換胡廣就任司徒。

胡廣是個孔光式隨風倒的人物,當他成為百官之首,撲通往梁冀面前一跪,劉志就登上了帝位,是為臭名昭著的桓靈二帝之漢桓帝。

劉志這一年14歲,正是叛逆期的孩子,按說不好對付。遙想當年,漢和帝劉肇誅滅諸竇也不過14歲。但此一時彼一時,外戚集團專權的經驗是越來越豐富的,梁冀不可撼動。

在這樣的背景下,漢桓帝劉志又裝了13年孫子。在這十三年裡,梁氏是為所欲為的十三年。

舉一例說明,梁冀與妻子孫壽倆人各自起了一所豪宅,堪比皇宮,對門而居,各自有童僕千數,梁冀這邊玩美女,孫壽那邊玩童男,充分詮釋了什麼叫「各玩各的」——梁冀還不知不覺做了男女平權運動的裡程碑人物。

最後,在公元159年,漢桓帝劉志藉助單超、徐璜、左悺、唐衡、具瑗五人誅滅梁冀時,從梁冀、孫壽家裡抄沒的家產高達三十億。

三十億什麼概念呢?鄧皇后時期,為了平定羌亂,十一年間軍費開支是四十億。換句話說,這錢給漢武帝用,估計夠把匈奴打到殘血了。

那麼,是不是打垮了梁氏,桓帝可以讓政治重歸清明呢?那是不可能的,他需要回報單超們,於是漢朝政治又回到了宦官專權的時代。

政治一旦陷入擴大打擊的局面,矯枉必然過正,參見鐘擺原理,如果沒有堅定的平衡型政治家出現打斷這種搖擺力,政治只會從一個極端邁向另一個極端。

你好,我是不明山人,正在寫簡明中國政治史,每早六點,廁上一觀,可通天地之氣。

相關焦點

  • 梁氏的覆滅,及東漢帝國的一個奇怪現象
    東漢帝國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正宮皇后無子。郭聖通和陰麗華是個例外,之後,明帝馬皇后無子,章帝竇皇后無子,和帝鄧皇后無子,殤帝兩歲就死了不說,漢安帝閻皇后無子,衝帝又早夭,質帝被梁冀毒殺。也許是皇室跟豪族達成的默契,以防某姓外戚長期把持朝政?至於何皇后、伏皇后兩個例外。何皇后,屠戶家是草根,不足為懼。伏皇后,獻帝劉協自身難保,生兩個兒子大概也是看能不能搏一把,幫助自己從曹操手裡奪個權啥的。好了,各位了解有這麼個現象就行,我們說回梁皇后。
  • 讀史札記:東漢梁氏之殤(四)
    讀史札記:東漢梁氏之殤
  • 東漢軍閥割據的罪魁禍首並不是董卓,跟一個屠夫有很大關係
    (一)外戚擅權 每每提及劉氏家族的東漢王朝,除開國皇帝劉秀和漢明帝劉莊以外,似乎所有的皇帝都是昏庸無能的主,沒有一個能夠和漢武帝劉徹一爭長短的天下雄主。 隨著梁氏家族的滅亡,東漢政權中的外戚勢力終於被平息,但是東漢王朝並沒有因為外戚的滅亡而死灰復燃,因為 東漢政權有兩個輪子,一個是外戚,另一個就是宦官
  • 東漢皇后為何頻頻陷入無子境地?皇族婚姻昭示了東漢政權的沒落
    比如漢桓帝的第一任皇后梁氏、第三任皇后竇氏,漢靈帝的第一任皇后宋氏,都受到皇帝們的極度討厭。漢桓帝梁皇后,由漢順帝皇后梁妠欽定,漢桓帝本人也是梁妠和大將軍梁翼所立,對梁家勢力怕得要死。所以,漢桓帝初期故意表現出對梁氏的寵愛,虛與委蛇。宋皇后無寵而立,掛著個皇后頭銜,受到宦官和妃嬪們的誣陷誹謗。後來被誣告詛咒,廢掉後位,遷入暴室抑鬱而終。
  • 宦官亂政,東漢末年的黨錮之爭
    劉秀建立東漢政權之後,有好幾代皇帝登上皇位的時候還是兒童。這就導致了外戚專權,漢衝帝和漢質帝時期,梁冀權勢滔天,他甚至可以廢了皇帝。
  • 漢朝為什麼分西漢和東漢?
    ————陳湯《陳湯奏疏》dvdf林俊傑《三國》裡的「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年不休」,讓東漢變得家喻戶曉。你可曾想過,那麼多的朝代為什麼只有漢朝分為東漢和西漢,還有那南宋北宋又是怎麼回事?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尋找漢朝分為東漢和西漢的原因。
  • 曹騰站隊梁氏是迎立桓帝基礎,但他沒想到梁冀會毒殺質帝迫害朝臣
    有司認為梁妠的父親乘氏侯梁商本是先朝時期的外戚。按照《春秋》的說法「娶先大國」(也就是「王者不娶於小國」的說法),而梁小貴人「宜配天祚,正位坤極」,於是就在壽安殿立梁貴人為皇后。這裡的「梁小貴人」說法是針對於與她同時被選入宮的姑姑,梁商的妹妹而言。
  • 東漢覆滅,是因為桓靈二帝嗎?
    桓帝和靈帝是東漢覆亡的開始。這個說法對嗎?咱們先看一下東漢的帝系表。東漢從公元25年到220年,共196年。共有14個帝王。         光武帝(劉秀),在位33年。  明帝(劉莊)、光武帝第四子,在位18年。  章帝(劉炟)、明帝第五子,在位13年。  和帝(劉肇),章帝第四子,在位17年。
  • 大盜移國:漢末宦官與外戚專權交替,對後世造成了哪些影響?
    特別是東漢中後期,皇權一直在宦官與外戚中間輪流,東漢的皇帝似乎成為了"香餑餑",在外戚與宦官之間,外戚與外戚之間,宦官與宦官之間,不同的利益集團之間不斷爭奪,接近兩百年,這與當時皇帝年幼體弱是分不開的,而這又對後世社會政治經濟等各個方面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 梁氏發展的歷史源頭
    我們梁氏宗親,無論在宋代的《百家姓》上,還是在當前的報刊上常見的 5662個姓氏中,都居在20~22位之間的位置。國內各省區,海外主要各國家、各地區,無不遍布我們梁氏宗親的創業勞績,連遠在國土幅員不太大的韓國,都有我們梁氏宗族16萬親人的可喜創業。當在趙宋朝代出現了第一本《百家姓》的時候,便說「梁姓分布甚廣」,可知歷史的開頭,梁氏便是氏族多源的赫赫之大姓。
  • 漢靈帝臨終託孤,為何造成了東漢帝國的土崩瓦解?
    漢靈帝時期賣官鬻爵非常嚴重,期間還發生了黃巾起義,這將東漢帝國搞得千瘡百孔。不光如此,漢靈帝在臨終前還做了一件糊塗事,造成了東漢帝國的土崩瓦解。這件事的起因是繼承人的問題。
  • 《東漢趣事》之二十六:依靠宦官除梁冀
    延熹二年(公元159年)七月,皇后梁氏去世。梁冀把持朝政近二十年,威勢和權力壓蓋朝廷內外。桓帝只能拱手一旁,不得參與政事,早已忿忿不平。去年出現日食,太史令陳授通過小黃門太監徐璜報告皇帝:"出現日食的災異,歸咎於大將軍梁冀。''
  • 葬送東漢的人是誰?從電視劇《三國》,可以看出是這兩個人
    東漢的政治,憨憨的袁何片子一開頭就是以董卓進京為整部劇集拉開了序幕。從東漢的的一代皇帝開始,劉秀就靠著郭陰兩族的勢力幫助自己登上了皇帝的寶座,從此鄧式,竇氏,陰氏等東漢有名的外戚家族經常不見外地幫著皇帝們把持著朝政。
  • 外戚或宦官擅權:為何歷朝皇帝都難跳出這一怪圈
    說著容易做起難,不然,為何歷代皇帝都難以跳出外戚或宦官專權這一怪圈呢?  漢元帝去世之後,太子劉驁即位,是為漢成帝。成帝時代,石顯被逐出朝廷,宦官勢力急劇弱化。但漢成帝荒淫奢侈,個人品德遠不及元帝,而優柔寡斷卻過之而無不及。有史家說:「漢治陵夷,始於元帝,而其大壞則自成帝。」究其原因,就是成帝過於倚重外戚,權柄被外戚掌控。
  • 梁氏字輩搜集
    廣西南寧三江口梁氏:喜餘進梁文,仲尚雲英廷,萬飭中光體,春兆世常興,君臣多德澤,邦國定昭明,景福生民慶,時和日月新。瀘州瀘縣毗瀘梁氏:太炎宗德福,仕志忠能友,文才立大昌,元珠安定郡,學道光明廷,萬全隆盛舉,慶益喜青新。廣東大埔楓朗梁氏:日啟文星佐昭,佑穆桂馥蘭馨。續派:世裕裔孫,奮發求知,科學興業,強國富民,繁榮昌盛,實現理想。
  • 為何東漢王朝的皇帝普遍都是乳臭未乾的小娃娃?原因所有人都明白
    王莽得知此人是劉秀後,開始使出渾身解數,調兵二十多萬想要殺掉劉秀,讓人稱奇的是,王莽正打算和劉秀決戰的時候,天降流星雨,全部砸到了王莽的兵營,劉秀領兵殺之,隨後王莽兵營潰敗,正在王莽部隊撤退的時候,又開始狂風暴雨,王莽的部隊愣是給全部衝散,這次獲得物資,劉秀的兵馬搬了一個月也沒搬完,隨後漢軍攻入長安,王莽被殺,新朝滅亡,公元25年,劉秀光復漢室,定都於洛陽,史稱東漢
  • 三國之謎:東漢,先天不足的王朝,在建立之初就埋下了致命的隱患
    從整個東漢的歷史來看,總共也不過195年,在中國歷史各朝代中算是比較短的,所以它的滅亡很不正常。東漢地圖不過一般的做法是將東漢與西漢合算一個朝代,即漢朝。這樣它的歷史也就變長了。這樣做也不是沒有道理。因為其正說明了一件事,那就是東漢就是西漢的延續,所以一些西漢的毛病沒有得到解決,而延續到了東漢。
  • 梁氏歷代93大先祖!梁家人快來對接一下你是多少世?
    大約在周貞定王初期(公元前465年左右),鱣公從曲阜遷鄆州(今山東省東平縣),開創東平梁氏之基,被尊為東原梁氏的始祖公。鱣公卒於周考王元年(前440年),世界梁氏宗親總會成立後,確定其為梁氏共同先祖。鱣公生有三子:贖、贈、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