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東漢王朝的皇帝普遍都是乳臭未乾的小娃娃?原因所有人都明白

2020-12-23 文化與歷史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個叫做劉秀的皇帝,他號稱「位面之子」(意思就是天選之子),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劉秀的一生,簡直就是開掛了,有著穿越之嫌的王莽,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在王莽好不容易篡位後就得到了一個預言,將來會有一個叫做劉秀的人來代替他,於是乎,王莽下令讓親信全國秘密搜捕叫做劉秀的人。

巧合的是,當時京城有個精通周易和八卦的皇室宗親叫做劉歆,他也得到了這個卦言,但他不知道王莽在找劉秀,於是乎,自己順應天道,改名叫做「劉秀」,搞笑的是,第二天他就被人帶到了王莽面前,王莽一查此人的履歷,更加堅定就是他,於是劉歆就被殺了。但是真正的劉秀已經慢慢開始成長起來,而且已經跟隨兄弟劉演在南陽起兵,劉秀起兵後被新朝軍隊追殺,劉秀率領幾十名士兵逃跑的時候,幾萬追兵在後追趕,就在快追上的時候,劉秀剛過河,山洪就爆發了,阻斷了追兵。

王莽得知此人是劉秀後,開始使出渾身解數,調兵二十多萬想要殺掉劉秀,讓人稱奇的是,王莽正打算和劉秀決戰的時候,天降流星雨,全部砸到了王莽的兵營,劉秀領兵殺之,隨後王莽兵營潰敗,正在王莽部隊撤退的時候,又開始狂風暴雨,王莽的部隊愣是給全部衝散,這次獲得物資,劉秀的兵馬搬了一個月也沒搬完,隨後漢軍攻入長安,王莽被殺,新朝滅亡,公元25年,劉秀光復漢室,定都於洛陽,史稱東漢,開創了中國歷史上「風化最美、儒學最盛」的「光武中興」時代。

但就是東漢王朝,簡直是奇葩過頭,皇帝大都是乳臭未乾的小娃娃,最小的皇帝登基時剛一百多天,皇帝也只是做了八個月就得病死了,其他的皇帝中有許多繼位時都不足十歲,最大的也就二三十歲就去世了,平均登基年齡也就10歲左右,為何會有這種情況呢?其實,原因所有人都明白,小娃娃好操控,都是傀儡罷了。

公元88年,孝章皇帝劉炟去世,終年31歲,即位的是他十歲的的兒子和帝,由於皇帝年齡小,心智不成熟,於是外戚們開始把持朝政,和帝27歲的時候病死了,他的兒子殤帝年齡也就登上了皇帝,各位看官請看,殤帝其實才出生一百多天,偌大個東漢王朝他根本無法掌握,皇權就又落在了外戚身上,一來二去,就造成了東漢皇帝們年齡普遍很小,此後的幾十年,要麼是外戚聯合皇帝幹掉宦官,外戚掌權,要麼是宦官聯合皇帝幹掉外戚,宦官掌權,總而言之,皇權不是落在外戚手裡就是落在跟皇帝親近的宦官手裡。

東漢享國一百九十五年,共傳八世十四位皇帝,可惜這些皇帝大都年幼,特別是經歷百年戚宦之爭後的東漢,朝政已經腐敗到了極致,豪強們又趁機大肆兼併土地,最終在公元184年爆發了黃巾之亂,二婚偶董卓挾持漢獻帝遷都長安,拉開了東漢末年軍閥混戰的序幕,董卓被殺後,曹操迎漢獻帝遷都許昌,隨後中國正式進入三國割據時期。

相關焦點

  • 強盛一時的東漢王朝,為何無法構建完善的行政體系呢?
    特別是在東漢的經濟體制內,東漢朝廷就遭到了非常嚴重的抵抗,而這些抵抗的焦點便是劉秀想對全國土地進行清算丈量,以此確定國家稅收的額定來源,但是這一做法卻遭到民間世家大族的普遍反對,即使是當時東漢王朝的統治核心,也有人對抗朝廷的清算官員。
  • 曹丕的繼位風波,魏王國與東漢王朝的關係,魏王國的法理問題
    只有弄清了這些,再來看看曹丕繼承他老爹曹操的魏王王位前後的問題,才能弄明白東漢王朝與魏王國這麼一對奇特的藩屬關係。一、曹操稱王,違反祖制。但幸虧中國有一個說一套做一套的政治傳統,所以雖然所有人都不拿漢獻帝和東漢朝廷當回事,可誰又都不敢公開說自己不拿他們當回事(袁術是個例外,所以那個政治白痴很快出局了)。
  • 為何古代皇帝都很難活過40歲?五個致命原因,最後一個原因最為尷尬
    中國悠悠五千年朝代史,共誕生八十三個王朝,五百五十九位帝王,其中「帝」為397人,「王」為162人。那麼,在這些帝王之中,壽命跨度能有多大呢?由於先秦時期的計年方式未能達成統一,容易出現錯亂,暫時將這一時期的帝王排除。
  • 古代的皇帝,為何很多都成了「短命天子」?
    在古代,皇帝是至高無上之人。只要坐上龍椅,可謂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幾乎所有古人心中,都藏著一個「帝王夢」。泗水亭長看到秦始皇的車隊,喊出的那句「大丈夫當如是也」,並最終「取而代之」,激勵了一代又一代懷揣「帝王夢」的奮鬥者。從此以後,江山易主、王朝更迭一次又一次地上演。
  • 羌人:困擾東漢王朝百餘年的邊患,最終和東漢兩敗俱傷
    前言:說起漢朝的邊塞戰爭,很多人往往會想起西漢朝廷和匈奴的戰爭。而對於東漢,很多人也會想當然認為,東漢的主要對手依舊是匈奴人。但其實並非如此。雖然東漢時期,東漢確實和北匈奴爆發過戰爭,但是,東漢和北匈奴之間的戰爭,並不是東漢朝廷的主要問題。
  • 為什麼東漢小皇帝頻出,卻能維持兩百年統治,曹魏出了兩個就亡了
    隨後各方諸侯四起,紛紛起兵討伐逆賊董卓,至此東漢王朝,皇權旁落,名存實亡。東漢統治中的195年,傳八世,一共繼位14位皇帝,這中間出現了很多位小皇帝,如:殤帝、孝衝帝、孝質帝,都是年幼時繼位的。出現了這麼多位小皇帝,但是東漢仍能維持近200年,這在中國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 外戚或宦官擅權:為何歷朝皇帝都難跳出這一怪圈
    說著容易做起難,不然,為何歷代皇帝都難以跳出外戚或宦官專權這一怪圈呢?  漢元帝去世之後,太子劉驁即位,是為漢成帝。成帝時代,石顯被逐出朝廷,宦官勢力急劇弱化。但漢成帝荒淫奢侈,個人品德遠不及元帝,而優柔寡斷卻過之而無不及。有史家說:「漢治陵夷,始於元帝,而其大壞則自成帝。」究其原因,就是成帝過於倚重外戚,權柄被外戚掌控。
  • 劉秀和他的東漢王朝,其實都平庸的沒啥大理想
    而這個數字,一直要到一百多年後的東漢末年才恢復到6000萬。單從這一個從側面,就可以知道東漢大概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 直到劉秀重新統一了全國,雖然他的國號仍然是漢朝,但這個漢朝其實就是徹底打爛,重新建立的王朝。        劉秀其實是一個沒有什麼遠大抱負的俗人。雖然他年輕的時候也曾經到處遊學,但他的人生理想其實只是當個公務員、迎娶白富美、再置個兩三畝地。在他起兵的第二年,就娶了陰麗華,你看中國歷史上那個雄才大略的人在最艱難的時候還去想著這事。
  • 中國古代的34位娃娃皇帝,大部分下場極慘,只有清朝的皇帝名垂千古
    中國出現了很多娃娃皇帝,當然這些皇帝的出現跟我們獨有的世襲制有關,因為在古代不管皇子多大或多小,只要老皇帝駕崩,你就得上位,穩定大局,即使你啥也做不了,因為那時候你就是吉祥物,那麼我們來說說中國古代的那些娃娃皇帝。
  • 賣官鬻爵、禍亂宮廷的三國之亂製造者:東漢最後的實權皇帝靈帝
    喜歡三國的朋友都知道,劉宏是東漢最後的實權皇帝。意外被外戚竇氏選中為皇位繼承人,劉宏繼位以後,在政治上也阻止了朋黨參政的現象。但是到了劉宏統治後期,為了自己享樂竟然賣官鬻爵、禍亂宮廷,從而導致黃巾起義。今天結合《後漢書》為大家解讀一下劉宏。
  • 東漢皇后為何頻頻陷入無子境地?皇族婚姻昭示了東漢政權的沒落
    東漢十四帝,除了四位未成年皇帝外,其餘十位皇帝,共計立了十六位皇后,竟然只有四位皇后誕有皇子皇女。這四位皇后是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的郭皇后、陰皇后,漢靈帝的何皇后,末帝漢獻帝的伏皇后。也就是說,東漢從第二任皇帝起,到第十一任皇帝,所有皇后都沒有生育!
  • 古代皇帝為何都愛自稱「朕」?把「朕」拆開來念念,就能明白了
    --蔡邕《獨斷》從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秦朝統一六國,皇帝的稱謂正式確立。由此誕生的,是專稱皇帝的「朕」。為何秦始皇偏偏從眾多自稱「朕」的人中選擇了「朕」,而非寡人、孤臣、諸王?對於這一點,我們首先要了解古代帝王為何要使用自稱,古代帝王為了區別身份,顯示地位,都會使用不同的自稱。
  • 出師表中的靈帝,他到底是怎樣的皇帝,為何登基後不能中興大漢?
    漢靈帝劉宏,讓人熟悉的莫過於諸葛亮《出師表》中蜀漢開國皇帝劉備每次「嘆息痛恨於桓靈」的陳述。
  • 同樣都是皇帝,爺爺的廟號是太宗,兒子稱世祖,就連孫子都稱聖祖
    古代君主、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死去之後,官方都會根據他生前的事跡、道德修養等綜合情況,給予其一個帶有評判性質的稱號,也就是諡號,相當於對一個人進行蓋棺定論,但是天子除了有諡號外,一些有功德的天子還會有廟號,廟號最初起源於重視祭祀與敬拜的商朝,開始並不是所有的君王都有廟號,一般的君王死後會建築專屬的家廟祭祀,但在幾代之後就必須毀去原廟
  • 三國之謎:東漢,先天不足的王朝,在建立之初就埋下了致命的隱患
    所以李固胳膊扭不過大腿,劉纘成了新的皇帝。但梁冀沒有料到的是,這個小皇帝人小鬼大,十分聰明。一來就對自己看不慣,甚至指著他說:「你這個跋扈將軍!」和得罪全天下的梁冀正好相反,他頗得代表士大夫的黨人集團擁戴,列為其首領「三君」之一。這支勢力現在正好和宦官形成平衡。可惜的是,劉志「操勞過度」,在幹掉梁冀9年後就去世了,雖然他只活了36歲,但矮子中拔將軍,在一幹東漢皇帝中他算長壽的了,但連一個兒子都還沒製造出來。
  • 東漢皇子為何總被養在民間?粗茶淡飯要養活,而且皇后太強勢了
    為此東漢的皇帝,多喜歡把自己的兒子養在宮外,以尋常人家的飯食來養活長大,以此保住他們的小命。漢章帝的兒孫裡,沒有哪個是壽命長的。漢章帝劉炟活了33歲,他生的孩子還不少,足足有8個兒子3個女兒。劉炟本人壽命不大,所以他死的時候,那些兒子都還太小。
  • 唐朝289年,清朝267年,為何我國古代王朝都破不了300年這個魔咒
    僅14年的短命秦朝自不必多言,即便是像唐朝這般昌盛的王朝,也就堅持了289年之久。而一個昏君都沒出過的清朝,也只存在了267年。似乎沒有任何王朝能打破300年這個魔咒。 或許有人會說漢朝和宋朝,一個存在了405年,另一個則延續了319年。但要知道,漢朝是分東漢和西漢的,宋朝也是分北宋和南宋的。嚴格來說,東西漢、南北宋應該是4個朝代,並不能算作一個整體。
  • 東漢末年,董卓廢了少帝後,為何不直接稱帝?背後原因令人感慨
    董卓是東漢時期著名的政治家,他和其他的政治家有著明顯的不同。因為從184年黃巾起義爆發到後來權傾朝野,董卓只花了短短幾年。而這顯然不是僅僅具有運氣就可以實現的,那麼董卓究竟為自己下了一盤怎樣的棋呢?他為何在廢了年少的皇帝之後沒有自己繼位登基呢?
  • 「短命」的西晉王朝,司馬家族發家史,為何篡魏會被後世人所罵?
    西晉王朝也是歷史上比較短命的朝代,於公元266年開始到公元316年結束,西晉的政權是從曹魏手中篡位得來,這點也是人人熟知。其實我們不難看到,古往今來謀朝篡位的事列並不在少數,但為何司馬家族又會背負這麼多的罵名呢?
  • 古代皇帝養尊處優,為何平均年齡不到40歲?哪些原因導致的?
    01中華上下五千年,在這期間共有83個王朝,559位帝王,397為皇帝,162為國王。這麼多帝王,壽命跨度有多大?歷史上,能夠查到有明確出生年月日記載的帝王有209人,這些人的平均壽命為39歲。根據網絡上傳出的古人平均壽命,皇帝平均壽命還是略高一些。當然了,這個不是一定準確的,只是一個大概率。當然了,要想更精準一下古人的平均壽命,需要將戰亂這一因素排除。這樣一來,平均壽命能提到57歲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