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官場有多荒唐?看這幾個段子就知道

2021-02-22 朝文社

歷史迷聚集地,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元朝

明朝

清朝

民國

當代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我們愛歷史》為頭條號籤約群媒體

字數:2675字,閱讀時間:約7分鐘

落後挨打的中國近代史上,晚清的這段歷史,常叫人唏噓無奈:雖說鴉片戰爭挨了打,但後來也能人輩出,「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紅紅火火。卻為何到頭來越發奮越衰敗,被列強變著花樣吊打,最後在喪權辱國裡亡了國?

如此「不給力」的表現,原因自然也多,不過,下面這幾段晚清官員的「給力」表現,卻足以給落後挨打的清末歷史,一個無比生動的答案。

一:大清「融資」高手

晚清動輒割地賠款,財政也常困難,於是每到缺錢就賣官,「捐官」的生意年年紅火。以《清俾類鈔》記載,浙江山陰縣百姓蔣淵如也動了心思,竟想買個知縣噹噹。但這位心比天高的蔣淵如,囊中卻是空空,傾家蕩產也湊不夠買官的錢。為錢愁懷的蔣淵如,卻是突然靈機一動:沒錢?可以「融資」嘛。

這事都能融資?這蔣淵如拉來好友唐文卿等四人,五個狐朋狗友先湊夠了錢,然後歃血為盟:出錢最多的蔣淵如擔任縣令,出錢第二多的唐文卿做刑名師爺,其他人以此類推,組建起「撈錢先團隊」。在成功花錢買到一縣官職位後,這五人從此密切配合,三年裡狠刮猛撈,三年後因貪汙落馬。可經過一番上下打點,竟只落得罷官了事,得意洋洋帶著貪來的錢財回家。其錢財總數多達六十萬兩白銀,歷經三年「苦幹」,成功實現暴富。

如此「融資」奇蹟,堪稱清末「給力」創業奇蹟,也從而生動展現,清朝基層吏治的烏煙瘴氣。

二:清朝縣令油水多

為什麼蔣淵如之流,寧可傾家蕩產也要湊錢買個七品縣官?那就得算算:看上去「芝麻綠豆大」的清朝縣官,究竟有多賺錢。

這事兒,清朝御史謝家玉,就仔細算過經濟帳:且不論清朝縣官們的各種「摟財」妙招,就說最基本的農業賦稅,其中的油水都是多多。以南昌縣為例,南昌縣每年的土地賦稅,每年有近五萬兩。按照清朝官場的潛規則,知縣可拿走其中的一萬兩千兩。另外南昌縣每年的稻穀稅,知縣也可以按照「潛規則」,從中榨取白銀一萬八千兩。放在晚清年間,只拿這些「灰色收入」的知縣,絕對是當時官場上的良心人物。

換句話說,在清末做個「良心」知縣,每年灰色收入也多達三萬兩,是清朝知縣俸祿的十五倍之多。看這「給力」數字,就可知晚清百姓之苦。

三:又懶又笨是青天

影視劇裡塑造清末貪官,動輒是又懶又笨的模樣。但清末學者陳康祺,卻在其代表作《郎潛紀聞》裡,大聲替清朝官員「喊冤」:清朝官員真要「又懶又笨」?老百姓就得敲鑼打鼓嘍。

「又懶又笨」真是好官?以陳康祺的說法,知府知縣這一級的官員,最好是「幸不甚知」。為何說笨了好?因為這些官員一旦多了心眼,一定會「劫富民,噬弱戶,索土產,興陋規」,非要把地皮刮三尺不可。至於巡撫巡道們呢?那更盼他們不但要笨,更要懶,最好安心呆在衙門裡別出巡。只要他們出巡,別管打什麼名義,也必然「折夫馬,斥供張,勤饋贐」,這更是玩命的盤剝,後果都是「仍苦百姓耳」。

所以說,盼一個又懶又笨的父母官,是清末苦哈哈的百姓們,多麼酸楚的心願。

四:奏摺都能賣

清朝開國後的重要反貪制度,就是沿襲明朝的御史制度。清朝御史有「風聞言事」權力,專門負責揭發腐敗現象。哪怕揭發現象查無實據,也絕不追究御史責任。如此特殊制度,叫御史們一度是反腐的利劍,直到清末時,還出了謝家玉這樣的良心人物。但也就是在清末時,專打腐敗的「風聞言事」權力,也被墮落的御史們發展成了一門生意:賣奏摺生意。

這個怎麼賣?清朝學者歐陽昱《見聞瑣錄》裡記載:雖然在鴉片戰爭前,大清也很腐敗,但還沒有「賣奏摺」這個奇葩生意。但到了同治光緒年間,這生意卻突然火了:御史們查到貪汙腐敗的猛料,寫好奏摺後卻不忙上奏,先跟「揭發對象」談價錢。收了錢就壓下猛料。光緒年間更進一步,趁著朝中官僚們互相傾軋,御史們也紛紛跟風,拿著充滿猛料的「奏摺」,跟各位重臣談價,價碼也是水漲船高:「數千金、數百金、數十金不等」。

這樣嚴肅的大事,都變成公開交易?清朝的腐敗,自然在火熱交易中,越發「腐」到沒救。

五:奇葩司法判決

清末出名的腐敗類型,就是司法腐敗,各種被改編成戲曲電影的冤案,其中各種套路的權錢交易,常叫觀眾邊看邊咬牙。但《清俾類鈔》裡,卻也記載了清朝官員,另一種簡單粗暴的「司法腐敗」方式:做奇葩司法判決。

最典型的,就是《清俾類鈔》記載的,清朝光緒年間棗強縣的一位方知縣,這位方知縣到任後,素來以清正廉潔不收錢示人。但當地一個寡婦,為了爭財產與小叔子打官司。方知縣一聽財產有上千金,立刻擺出噓寒問暖模樣,苦口婆心勸寡婦改嫁,並拍胸脯保證小叔子不會搶她財產。待到寡婦真的嫁人了,方知縣卻順手牽羊,把寡婦家的千金財產摟進自己腰包,還振振有詞解釋:既然你都嫁人了,財產也該入官庫嘛。你看,我沒把財產給你小叔子啊。

更奇葩的,卻是方知縣辦的另一起盜竊案:有戶人家抓了小偷,扭送到縣衙來。本該依法嚴懲小偷的方知縣呢?卻勸受害者要寬容小偷,要把小偷帶到自己家裡感化教育。結果有恃無恐的小偷,在受害者家裡胡作非為,嚇得受害者受不了,只好又給方知縣送了一大筆錢,這才叫心滿意足的方知縣,擺擺手把小偷轟走。效果也十分轟動:從此以後,棗強縣只要發生盜竊案,老百姓都不敢報案。

清王朝的國土上,儘是這種縣令,至於社會民生?那是可以想像。

六:火遍大清朝的「禁書」

說起大清朝的落後,後人常狠踩的一條,就是清王朝的愚昧封閉。但一部在大清朝暢銷數十年的禁書,卻表示嚴重不服:《大清縉紳全書》。

《大清縉紳全書》,原名《大清爵秩全覽》,是清朝光緒初年時,北京海王村一家山西人開的「寶名堂」書店刻印的圖書,內容顧名思義,就是匯集了大清朝當時各級高官的職務履歷。當時出版沒多久,就被清王朝下令查封。但「寶名堂」老闆一頓花錢疏通,竟改成《大清縉紳全書》後,繼續堂而皇之出版。

理論上說,這部書就是些枯燥的人物官職介紹,本該無人問津,誰知一上市,就創造了銷售奇蹟。幾乎是每次上架,都轉眼間被搶購一空,還有人買了後轉手叫賣,「黑市」上的價格一度瘋漲十倍。而後「寶名堂」又趁熱打鐵,推出了「連載版」,該書每年春夏秋冬季各更新一冊,匯集大清朝各級文武官員的最新履歷和職務變動,還添加了各要害部分官員的性格脾氣喜好。如此一來更火爆,清朝大小官員人手一冊,有些官員每季追著買,一追就是十多年,比粉絲追劇還執著。

在那個年代,論圖書火爆程度,諸多清末的名著,比起這部書來,都是黯然失色。可以說,《大清縉紳全書》,就是清末圖書市場上,最為強大的暢銷奇蹟。

為何有此奇蹟?瞧瞧內容就知道,全書匯集了朝中大小官員的詳細情況,還有每季實時更新,等於就是清朝官場上的「人脈寶典」。清朝官員的送禮請託,都要以此來開路。大清越腐敗這書就越火。於是一年火過一年,直到辛亥革命一聲炮響,積重難返的大清朝,在腐敗裡無聲的滅亡。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俾類鈔》《郎潛紀聞》《見聞瑣錄》

 好物推薦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我們愛歷史》商城

相關焦點

  • 晚清的官場有多蠢?
    隨著鴉片戰爭的喪權辱國,這「糞桶破妖法」的活劇,也成了晚清歷史上一樁出名的「真實笑話」。但實事求是說,別看這過程蠢到家,但楊芳確實已是清軍裡最優秀的人物,他都犯這錯,其他人必然更雷。當1880年12月,晚清名臣劉銘傳拿出他嘔心瀝血的鐵路計劃時,周德潤上來就是一句神論:「鐵路之說,是直欲破壞列祖列宗之成法以亂天下也」。也就是說,如果誰敢修鐵路,那就是對不起中國的列祖列宗。真有這麼嚴重?周御史言之鑿鑿:古代中國的聖人們,就會用木頭造船墨斗造車,鐵路這點「小技術」根本不算啥。修好了還讓不讓老百姓活了?
  • 魯迅青眼有加《官場現形記》,你能不看?
    知道你忙沒時間細看這本書,所以我已經將重點摘出來,做了筆記給你們了。1書是誰寫的?《官場現形記》的作者名叫李伯元,名寶嘉(寶凱),字伯元,生於1867年,卒於1906年,年僅四十人就沒了。李先生年幼喪父,後依靠伯父生活。
  • 明末官場有多荒唐?看這幾件奇葩事就知道
    看看下面這幾個奇葩事,就知道明朝當時,已經「腐」到何等觸目驚心的程度。奇葩事1:官員困於「京債」明末買官跑官成風,每到選官時,各路官員都使勁砸錢,越是肥缺越大價錢。可錢從哪來?那些要官要瘋的傢伙,主要都去借「京債」。
  • 晚清滅亡前夜,他以一部「荒唐」小說,喚醒一代人的中國夢
    這番苦悶心情,體現在文學作品上,就是滿紙憤懣之言。無數人在書籍作品中仰天長問:未來的中國,到底還有沒有救?然而,就在人們焦慮彷徨之際,被稱為帝國主義「冒險家樂園」的上海,卻有位名叫陸士諤的小說家,用一支如椽大筆,寫下一部「荒唐」小說,喚醒一代人的中國夢。說起陸士諤,很容易讓人想起同時代的大文豪魯迅先生。
  • 把官場小說當職場攻略,合適嗎?
    所以雖然我覺得看看官場小說預習一下突發狀況的應對挺好的,還是覺得這事不能簡單排一下書單告訴你看什麼、不看什麼就可以,得把看書的方法也嘮嘮。要知道毛主席說過「路線錯了,知識越多越反動」。一旦思維方式錯了,看書不但沒有好處,反而會產生一些荒謬的錯覺,甚至犯下一些不可彌補的錯誤。
  • 晚清官場屠夫,清流重臣岑春煊,因慈禧太后的一張PS照片逃過一劫
    楊角風談《走向共和》第70期:八國聯軍入侵後,慈禧太后帶著光緒帝匆匆西逃,在這個過程中,有一位後來影響了整個歷史進程的人物出場了。他就是號稱「晚清官場屠夫」的清流重臣岑春煊,在晚清政壇上能跟袁世凱較量的重量級官員,人稱「南岑北袁」。
  • 胡雪巖興衰的背後,藏著晚清官場三大勢力之爭
    文:竹映月江(娛有理專欄作者)提起清末商界中的大鱷,就不得不讓人想起素有「紅頂商人」之稱的胡雪巖。這就牽扯到清廷官場的派系之爭了。左宗棠是曾國藩湘軍派的人,而王有齡所在的派系,卻是湘軍派的競爭者和政敵何桂清派系。太平天國在江浙鬧得火熱,曾、何對江浙的爭奪也是火熱。正因如此,雖然王有齡急切盼望湘軍東援,他甚至血書「鵠候大援」四字,向駐守在安慶的曾國藩求救。但曾國藩依舊嚴令離杭州不遠的左宗棠勒馬觀變。
  • 晚清四大譴責小說的思想內容與藝術特色
    魯迅認為的晚清四大譴責小說是中國清末4部譴責小說的合稱,即李寶嘉(李伯元)的《官場現形記》、吳沃堯(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 《官場現形記》與「四大譴責小說」
    他是一個多產的作家,是晚清譴責小說代表作家,作品以《官場現形記》最為著名。另著有《庚子國變彈詞》、《醒世姻緣彈詞》等。此外,在上海十年間,他辦過報紙,並主編《繡像小說》半月刊。《官場現形記》共五編六十回,署名「南亭亭長著」,它是由三十多個相對獨立的官場故事連綴起來的、一幅封建社會末期官場的百醜圖長卷。
  • 甲午戰爭前,晚清軍工業究竟有多強大?
    而另一些歷史愛好者朋友們,卻也發出了疑問:既然晚清的軍工生產如此強,那麼接下來的晚清對外戰爭,特別是令國人刻骨銘心的甲午戰爭裡,我們依然會悲催戰敗呢?要弄明白這事,就要先看一個事實:晚清軍工業強不強。從太平天國戰爭尾聲至辛亥革命爆發,不到五十年的時間裡,晚清王朝先後建立起44個兵工廠,其中興建於甲午戰爭前的更有30家之多。兵工廠的建設速度,幾乎是以平均每年接近一家的速度進行。諸如「江南製造局」「福州船政局」「湖北槍炮廠」這些大型兵工廠,每家每年就要花掉三十萬兩白銀的經費。堪稱是不惜血本,狠抓近代軍工業。這樣的生產規模,放在十九世紀下半葉的東亞大地上,堪稱首屈一指。
  • 晚清最有「俠氣」的詩人,一首愛國詩家喻戶曉,卻被兒子毀了清譽
    ,這是出自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裡的詩句,其拳拳的愛國之情,在此表達的非常溫婉。 這首詩寫於道光十三年,這一年龔自珍離開了京城,曾經他滿懷一腔熱血,希望能為國家為人民奉獻自己的所有,但官場如戰場,龔自珍最終還是沒能有一番作為。 他離開京城,一路南下,心中不免有一絲悵然。
  •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人物諧音命名拾趣
    《官場現形記》是晚清譴責小說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四大譴責小說之一。李寶嘉編著的《官場現形記》從中舉捐官的下層士子趙溫和佐雜小官錢典史寫起,聯綴串起清政府的州府長史、省級藩臺、欽差大臣以至軍機、中堂等形形色色的官僚,揭露他們為升官而逢迎鑽營,矇混傾軋,可以說為近代中國腐朽醜陋的官場勾勒出了一幅歷史畫卷。神禹鑄鼎,魑魅夜哭;溫嶠燃犀,魍魎避影。
  • 從吳大澂看晚清官員的收藏活動與「玩物喪志」
    這與吳大澂一生的行跡也有關聯:他在蘇州長大,太平天國期間在上海避難兩年,此後在北京、陝西、廣東為官,和山東的收藏家也有密切的往來。 吳大澂收藏的種類,有青銅器、玉器、印章(包括封泥)、陶器、 刻石、書畫、瓷器、錢幣、拓片。究竟有多少呢?
  • 有啥好難過的,麻溜地過來看段子!
    難過不可免,我們每天都有可能會被大大小小的事情打擊,雖說次數多了也就習慣了,但在剛遭受打擊後,心裡還是很不是滋味的。 不過還好,在遭受了外界的打擊後,你們還可以來這裡熱熱鬧鬧的看段子,就裝作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看完段子,大笑幾聲,也許就會好多了吧。
  • 翟秘書長有多慫,官場幹部便有多痛
    我想跟你說的是,公務員隊伍,開始那會並不缺劉文典。公務員何來?都是先士而後仕,先士時候,都是血氣方剛的,轉為仕,到外面可能耍橫,在裡面,你看其是什麼模樣?公務員來源的第二大源轉業軍人,夠剛強的,到了這裡磨練幾年,也多是沒脾氣了。在張戰偉這個「特權食堂」裡用早餐的,少說有三十來人吧,誰站出來不平則鳴了?再擴大到濟源處級以上領導,少說要三百人吧,誰趕來說句公道話?再擴大到濟源所有幹部,也有二三萬幹部吧,又有誰公開聲援翟大秘?
  • 官場故事:遭遇強盜
    說著,把一頁紙拍在錢經理面前。那上面有一串數字,是一筆不小的金額。錢經理瞅了瞅,面露難色,說:「實在對不起二位,一下子真拿不出這麼多。」說這話的時候,錢經理還在心裡罵了一句,他媽的,這會兒怎麼一個鳥人也不見過來?一人說:「經理別逗了,你這等大單位,拿出這點點小錢,還不是芝麻小事?就看你願不願意拿的問題了。」錢經理就覺得兩把尖刀都用了不小的力,甚至覺得咽喉處都給弄出血來了。
  • 懷舊向官場文大盤點
    所以赤戟本人是非常喜歡更俗都市文的~3.瑞根這是妥妥的遠古大神作者了,早期的網文讀者,鮮有不知道架空爭霸文《江山美人志》的吧?如果說這本後宮文算是瑞根的早期巔峰。那瑞根了都市官場文則讓作者迎來了另一個巔峰,《弄潮》《官道無疆》《還看今朝》~就我個人來說,這三本書沒有必要都看,看一兩本即可~因為這三本書都非常類似,最大的亮點不是書中有比較多的熟女情色描寫,而是書中大量的城市規劃和產業種田細節,視界寬廣,再現了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中國改革開放中遇到的典型問題,提供了大量改開中的傑出經驗和成熟思路
  • 在周星馳的電影中祝枝山滑稽荒唐,而歷史上的他到底有多厲害
    而說到唐伯虎,很多人腦中浮現的是周星馳的著名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中那個瘋瘋癲癲但有情有義、文武雙全的「華安」唐伯虎。但在這部電影中,同為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卻被塑造成了一個丑角,貪財好色、無才無德,滑稽荒唐讓人很難喜歡。不過我們並不能因為一部虛構的喜劇電影就對歷史上的祝枝山有刻板影響,和電影中的草包完全不同,祝枝山本人是才華橫溢的大才子。
  •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晚清中興四大名臣為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還有種說法是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本期盤點為大家介紹他們的功與名!曾國藩十九世紀中國最受人敬仰、最偉大的學者型官員曾國藩(1811年-1872年),宗聖曾子七十世孫。
  • 《刺馬》:晚清第一大奇案
    關於此,案情複雜,可謂撲朔迷離,主要有以下幾種說法:鹹豐五年(1855),馬新貽在合肥任知縣,但是縣城被捻軍攻佔,馬新貽被俘虜了。這一隊捻軍的小首領就是張汶祥,他有倆拜把子兄弟,一個是曹二虎,一個是石錦標,見馬新貽很有官相,認為跟著他會有出息,而捻軍內部四分五裂,難成氣候。於是,張汶祥等人就求馬新貽帶著他們一同打天下。馬新貽見此,明白不僅自己的腦袋保住了,還能收降一支隊伍,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