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滅亡前夜,他以一部「荒唐」小說,喚醒一代人的中國夢

2021-02-07 朝文社

歷史迷聚集地,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問答

音頻

探究

視頻

闢謠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竹映月江

《我們愛歷史》為頭條號籤約群媒體

字數:2068,閱讀時間:約5分鐘


1910年,大清王朝風雨飄搖,革命運動此起彼伏,不平等條約一個個砸來,無數仁人志士不得不在無盡的黑暗中,苦苦探索中國未來的路在何方。很難想像,生活在那一年的仁人志士們,到底是懷著怎樣的心情,為中國的未來謀發展。正如革命志士陳天華哀嘆的那樣:都是那洋人畜圈裡的牛羊,鍋子裡的魚肉,由他要殺就殺,要煮就煮,不能走動半分。這番苦悶心情,體現在文學作品上,就是滿紙憤懣之言。無數人在書籍作品中仰天長問:未來的中國,到底還有沒有救?然而,就在人們焦慮彷徨之際,被稱為帝國主義「冒險家樂園」的上海,卻有位名叫陸士諤的小說家,用一支如椽大筆,寫下一部「荒唐」小說,喚醒一代人的中國夢。說起陸士諤,很容易讓人想起同時代的大文豪魯迅先生。和魯迅先生一樣,陸士諤也是醫生出身,當初12歲的魯迅跑遍紹興城為父親抓藥治病時,14歲的陸士諤便已經坐堂行醫,走上了用醫術救國人之路了。可惜,醫學界的「前輩」陸士諤,卻遇上了行醫生意不佳的慘澹現實。微薄的收入迫使陸士諤兼職寫起了小說,以便靠著稿費補貼生活。

陸士諤跨界走上了文學之路時,魯迅正懷揣一腔熱血遠赴日本學醫術,等到魯迅在國人的麻木不仁中覺醒,終於決定棄醫從文,以文字喚醒民族精神時,陸士諤早已寫出了風靡天下的暢銷書《精禽填海記》,成為了當時中國炙手可熱的新銳「暢銷書作家」。

雖說陸士諤沒有魯迅那樣的情懷,走上文學創作之路的初衷只是想要填飽自己肚子,但就是這份「接地氣」的想法,讓陸士諤進行小說創作時,總是充分尊重讀者的喜好,就連作品的語言風格,也以淺顯易懂的白話文為主,從而方便大眾閱讀。同時,陸士諤還十分注重作品的趣味性與時尚風。晚清時代,許多讀者厭惡清政府昏庸無能,陸士諤便撰寫了《六路財神》、《龍華會之怪現狀》、《社會秘密史》等一系列抨擊官場腐敗,暴露社會黑暗的小說,深受讀者歡迎。經濟學中說,買方市場決定賣方市場,放在小說上也一樣。讀者的喜好很快催生了大量譴責小說問世,過多的同質化小說又迅速消耗掉讀者的新奇感,原本頗受讀者喜愛的題材,漸漸引起了不少讀者的厭倦。為了滿足讀者們的新需求,陸士諤又與時俱進,率先在小說中加入了預備立憲、種族革命等熱門話題,並以天馬行空的想法,寫出了《新三國》、《新水滸》等一系列腦洞大開的作品,讓讀者在抨擊現實黑暗的同時,又能對未來充滿希望。可以說,陸士諤的小說完全根據讀者喜好,按照讀者需求量身定製。放在現代,就是頗為時髦的「養成系」小說。新穎又緊貼時代熱點的小說風格,讓陸士諤的小說廣受讀者推崇。眼看自己的小說銷量不斷創新高,陸士諤又想出在小說中植入自我推介的新玩法,不花一毛錢廣告費,成功讓自己的知名度上了一個新臺階。成功的商業推銷,讓不少人覺得陸士諤現實又世故。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陸士諤商人的外表下,還有一顆對國家民族深深期望的心。正是懷揣著強烈的愛國之情,這位暢銷書作家,毅然在1910年的黑暗歲月中,揮毫寫下《新中國》,以夢境遊歷的方式,暢想未來的美好歲月,並留下一段神預言:不遠的未來,我們一定會擁有一個富強文明的「新中國」!值得一提的是,在小說《新中國》中,陸士諤以宏大的想像力,描繪了未來中國收回治外主權後,獨立自主處理本國事務的美好歲月,拳拳愛國之心躍然紙上。在陸士諤的筆下,那時的中國,國家擁有獨立主權,國人實現了自治,洋人再也不能頤指氣使。而中國人站起來後,國家富強便成為接下來的時代主題。於是陸士諤又在《新中國》中想像了一個繁榮的上海,那裡有精美實用的雨街,現代科技神奇的地鐵,還有跨著黃浦的鐵橋,以及舊貌換新顏的浦東……

不僅如此,《新中國》中,還有著讓人欣然神往的教育事業。在陸士諤看來,未來的中國,「各項專科差不多已辦的完備了」,「每一所專科院,約有近千名學生」,「歐美日本,都派遣留學生來中國學習」,「就是學問,無論哪一種科學,比了各國,總要勝起兩三倍還不止」,「漢文漢語,差不多竟成了世界的公文公語」,中文書籍也行銷全球。

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為軍事的進步打下了堅實基礎。在《新中國》中,中國軍隊一改甲午海戰中的孱弱,「巡洋艦、驅逐艦、戰鬥艦」全都戰鬥力驚人,作戰部署有序,戰略鮮明,各戰艦配合默契,在虛構的「海軍大操」中奏凱而回。雖然《新中國》中的種種場景,不過是陸士諤的憑空想像。但必須承認,正是這些美好的幻想,在中國最黑暗的時代,點燃了無數人對中國未來的期望。更必須承認,小說問世後的幾十年裡,無數中國人,正是沿著這樣的夢想努力,為一個美好的新中國拋頭顱灑熱血。幾年前,一部火遍全國的「白話寫史」讀物裡,曾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那個落後挨打的近代史上,「全世界的強國(連不強的都來湊熱鬧)欺負我們,連打帶搶帶燒帶殺,識時務的看法,是亡定了,可為什麼我們終究沒有亡呢」?那是因為:「總有那麼一群不識時務的人,無論時局形勢如何,無論對手有多強大,無論希望多麼渺茫,堅持,絕不妥協」。想來,在1910年的無盡黑暗中,「世故」的陸士諤,也曾是千千萬萬「不識時務」的人中一員,哪怕希望渺茫,哪怕看不到光明,依然堅持到底,絕不妥協!參考資料:謝仁敏《晚清陸士諤的小說觀念及其文史意義》、林雪飛《構建現代中國形象的神奇幻想——論陸士諤的<新中國>》、王學鈞《實錄與評論:晚清陸士諤社會小說論》

有在看嗎?

原創不易,且贊且珍惜

相關焦點

  • 四本三俗小說滅亡了清朝
    說起小說,大家都知道四大名著,其實四大很多,比如晚清也有一個四大。晚清的時候,當大家還沉醉在《紅樓夢》裡時,突然出現了一個流派:譴責小說。這類的小說有四大高手《老殘遊記》這四本也可以稱為晚清四大小說,也就是說,譴責這個流派承包了晚清小說時代排行榜。這太不科學了。論文學成就,這四大小說顯然不是最高的,因為它們不夠含蓄,太著急揭露,太著急譴責,有點挽起袖子到大街上罵娘的意思。
  • 100多年前的晚清讀者,為什麼喜歡讀西方偵探小說
    其次,斷案者往往是在故事的中間出場的,他獲得線索的方法經常是鬼魂現身、器物說話或者是做了一個奇怪的夢,這與西方偵探小說探訪證人、收集各種證據來尋找兇手很不一樣。另一個不同點是,西方偵探小說的結尾往往是一群人在一個屋子裡,推理整個案件,公布真兇和真相;但中國公案小說往往還有一個尾聲,就是一定要將兇手繩之以法。
  • 同人文化在中國:從晚清反案小說到二次元時代的動漫同人
    這類小說在清末民初的通俗小說創作中曾一度流行,當時幾乎每一部稍有影響力的暢銷小說,都有他人為其寫的反案小說,其中最著名的當屬《秋海棠》的反案小說《新秋海棠》。當時連載《秋海棠》的《申報》副刊主編周瘦鵑是作者秦瘦鷗的好友,周家的三個女兒都是《秋海棠》的忠實粉絲,看到結局時秋海棠悽慘而死,紛紛哭求父親讓秦修改結局。
  • 晚清四大譴責小說的思想內容與藝術特色
    魯迅認為的晚清四大譴責小說是中國清末4部譴責小說的合稱,即李寶嘉(李伯元)的《官場現形記》、吳沃堯(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 《哆啦A夢》引發集體「致童年」 一代人看哭
    電影《哆啦A夢:伴我同行》以5天破3億的成績成為這個檔期的大贏家,也引發了中國觀眾集體追憶童年的狂潮。有網友感慨,「當童年的竹蜻蜓消失在天空,我們終於長成曾經默默想像的大人,卻沒有一臺時光機能找回萬能的哆啦A夢。」而這也成為一部頗具淚點的動畫電影。
  • 晚清老照片:清朝滅亡前北京人的日常生活,老太太的眼神很搞笑
    今天為大家刊發的這一組老照片拍攝於1907年前後,記錄了清朝滅亡之前北京人的日常生活場景。大清走向覆滅之際,人們的精神面貌是怎麼樣的呢?吃飯的少年。你能認出這位少年是男孩還是女孩嗎?根據其佩戴的耳環判斷,應為女孩。有人說剃光了額頭,必須是男孩。其實清朝女孩在成年之前普遍剃光額頭。
  • 四大譴責小說
    魯迅認為的晚清四大譴責小說是中國清末4部譴責小說的合稱 ,即李伯元的《官場現形記》、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 魏愛蓮:《小說之家:詹熙、詹塏兄弟與晚清新女性》
    《小說之家:詹熙、詹塏兄弟與晚清新女性》,魏愛蓮著,陳暢湧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0年7月版。本書講述的是一個晚清文學世家的故事,他們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材料,使我了解他們,並得以詳盡地探究了他們的家族歷史。從父親詹嗣曾、母親王慶棣的舊體詩到詹熙的第一部白話小說,以及其後詹塏更具進步思想的幾部小說——此家族展示了文學的變遷。
  • 常識 | 清朝文學小說
    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也是古代文學史上最後一個重要的階段。詩、詞、散文、小說、戲曲都取得了重要成就。其中小說在清朝取得了空前的發展。它是清朝小說的巔峰,不只是一部描述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故事,已經超越了言情小說的範圍,更是一部對君主專制社會末期四大家族的興衰史的概述。例1:在中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中,唯一出自清代的小說是:A.《紅樓夢》 B.《三國演義》 C.《水滸傳》 D.《西遊記》答案:A。
  • 張昊蘇評《晚清政治小說》︱瓶與酒之爭:世界性文學何以在地
    《晚清政治小說:一種世界性文學類型的遷移》,[美]葉凱蒂著,楊可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20年9月出版,353頁,45.00元從「中國古代文學」發展到「中國現代文學」,時間的遷轉當然是因素之一;而更重要的則是,
  • 晚清官場有多荒唐?看這幾個段子就知道
    元朝明朝清朝民國當代作者|我方團隊張嶔《我們愛歷史》為頭條號籤約群媒體字數:2675字,閱讀時間:約7分鐘落後挨打的中國近代史上,晚清的這段歷史,常叫人唏噓無奈:雖說鴉片戰爭挨了打,但後來也能人輩出,「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紅紅火火。
  • 科幻學人專輯 | 賈立元:「晚清科幻小說」概念辨析
    [1] 在魯迅、阿英等中國小說研究的早期奠定者筆下,晚清科幻作品鮮能獲得一席之地。在《中國小說史略》中,魯迅僅在論及吳趼人時列出《新石頭記》而未置一詞。堅持「寫實」標準的阿英在《小說閒談》和《晚清小說史》中雖對晚清科幻稍有涉及,但總體評價不高,對其中的幻想成份大加詬病,完全否定其藝術成就。
  • 《青蛇》:電影是一場荒唐夢,小說像一把刀
    他懦弱,膽小,花心,不過是千千萬萬個普通男人的縮影罷了。可是白蛇偏偏為他顛倒生死。所以我說,這是一個荒唐的故事,它講的不是愛情,也無關風月。什麼男女情愛,佛法無邊,西湖里的一場豔遇,不過是人性醜陋的開場白。對於很多人而言,《青蛇》裡有太多顛覆性的情節:小青與法海的曖昧、許仙的經不起引誘、多年後雷峰塔倒的真相…然而這就是現實,即便魔幻,那也是魔幻現實。
  • 中國文史常識課第106節 ▏譴責小說《老殘遊記》
    晚清四大譴責小說是中國清末4部譴責小說的合稱 。即李寶嘉(李伯元)的《官場現形記》、吳沃堯(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劉鶚的《老殘遊記》、曾樸的《孽海花》。由於資產階級改良派和民主革命派的大力倡導,晚清的小說創作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湧現出了一大批有影響的小說,形成了晚清小說創作繁榮的局面。
  • 《星戰前夜晨曦》怎麼玩 遊戲特色玩法內容曝光
    《星球大戰3》中的史詩級光劍對決場面,成為了一代人心目中的經典星戰畫面,而開放式太空MM... 銀河議會大廳,正義與邪惡展開巔峰對決,尤達大師劍法快如閃電、招招制敵,帕爾帕廷逐漸無法招架,只好用黑暗原力抵抗。
  • 晚清的官場有多蠢?
    隨著鴉片戰爭的喪權辱國,這「糞桶破妖法」的活劇,也成了晚清歷史上一樁出名的「真實笑話」。但實事求是說,別看這過程蠢到家,但楊芳確實已是清軍裡最優秀的人物,他都犯這錯,其他人必然更雷。當1880年12月,晚清名臣劉銘傳拿出他嘔心瀝血的鐵路計劃時,周德潤上來就是一句神論:「鐵路之說,是直欲破壞列祖列宗之成法以亂天下也」。也就是說,如果誰敢修鐵路,那就是對不起中國的列祖列宗。真有這麼嚴重?周御史言之鑿鑿:古代中國的聖人們,就會用木頭造船墨斗造車,鐵路這點「小技術」根本不算啥。修好了還讓不讓老百姓活了?
  • 如果漢武帝穿越到晚清當皇帝,中國近代屈辱史,能被改寫嗎?
    從1840年英國人挑起鴉片戰爭,到1912年清朝滅亡,中國經歷了半個世紀的極其屈辱的歷史。就算是清朝滅亡了,它留給後世那些屈辱的條約還沒有失效,一直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中國人民才終於可以把低下了百年的頭,重新昂起來。即便是如此,清朝留下的一些負面的影響和其積累了三百年的衰敗,到今天還困擾著當代人。
  • 《中華史:嚴嵩與張居正》上也荒唐,下也荒唐,君聖臣賢夢一場
    易中天教授原是廈門大學的美學教授,但他卻是以講述歷史而聞名:他2005年開始上《百家講壇》,2006年講《漢代風雲人物》、《品三國》、2008年講《先秦諸子百家爭鳴》。易老雖不情願,但也擋不住不脛而走的熱度和大眾對他的喜愛。至今在一些綜藝喜劇節目裡,仍有人模仿他的身形腔調——他已然成為一種文化印記,刻在人們的心裡了。不過對於那些「模仿者」,倒是可以負責任地說一句:一直被模仿,卻從未被超越!01.
  • 狄仁傑斷案小說竟是舶來品 荷蘭漢學家再現「古老的中國」
    至近代,社會發展,問題變得複雜一些,公案小說也開始突出了進行客觀調查分析等內容。《武則天四大奇案》是向這方面轉變的一部作品。 1942年7月,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高羅佩與其他外交人員一起乘船離開日本,隨身攜有清代無名氏創作的公案小說《武則天四大奇案》,正是此書導引了後來狄公案系列小說的創作。1949年,高羅佩翻譯的《武則天四大奇案》前30回節英譯本在東京出版。 此時的高羅佩意識到,如果自己創作一部中國風格的偵探小說,並運用從中國古代小說中發掘出的素材,將會是一個有趣的嘗試。
  • 馮小剛用一部電影喚醒了一代人的青春
    馮小剛身上從來不缺話題,他的電影也是,就像他這人性格一樣充滿著爭議性,之前是去年的《我不是潘金蓮》因為場次問題與萬達發生口角,現在則是改編自嚴歌苓的同名小說的電影《芳華》以"原因不明"重新定檔,隨後又一秒不差的搬上熒幕,其中過程可謂是一波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