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漢武帝穿越到晚清當皇帝,中國近代屈辱史,能被改寫嗎?

2020-11-18 騰訊網

從1840年英國人挑起鴉片戰爭,到1912年清朝滅亡,中國經歷了半個世紀的極其屈辱的歷史。就算是清朝滅亡了,它留給後世那些屈辱的條約還沒有失效,一直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中國人民才終於可以把低下了百年的頭,重新昂起來。即便是如此,清朝留下的一些負面的影響和其積累了三百年的衰敗,到今天還困擾著當代人。

即便是十九世紀,清朝還有4億人口,而全世界的人口總和也才10億多。

任人宰割的清朝

賣國政權

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如果說清朝打不過西方列強,是因為科技和軍備差距太大,這倒還可以理解。而1894年的甲午中日戰爭,則是給所有中國人臉上打了一記響亮的耳光。

當時西方人都不覺得清朝這個大國,會敗在那個東洋島國的手下。而現實總是會帶給人驚喜,清軍最後還真是出人意料地敗了,不僅在海戰上敗得顏面無存,在陸戰中更是兵敗如山倒。清軍好像都是紙糊的一樣,遇敵擊潰,遇戰即敗,好像隨便從別國扯來一支雜牌軍就能好好教訓清軍一頓那樣。

列強瓜分清朝漫畫

由於各種複雜的原因,清朝變成了一個賣國政權。那些派去與列強議和的大臣,全都不覺得喪失主權是一件多屈辱的事。反倒都把出賣國權的機會,當成了結交洋人的「機遇」。討好了洋人,他們就等於獲得了官場上最強的資本一樣,既可以保證自己在外部強力的支持下官運亨通,甚至還能借外力的支持挾持君主!

晚清的歷史,那叫一個不堪入目,仁慈之人不忍心去提起它的那種。

如果出個明君?

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驕傲,內部整頓朝綱,外部擊毀強敵,他完全配得上千古一帝這個稱號。

漢武帝影視劇形象

在十九世紀,如果說中國的積衰全都該算在皇帝制度的頭上,就有點不客觀了。當時的西方列強,尚有法國、德國、沙俄保留了君權,東方的日本不也在皇帝的治理下走了明治維新的路嗎?北洋政府廢黜了皇帝,不也還是那個樣嗎?

清朝之所以弱,是因為它連續出了好幾代昏君,衰敗應該算在那些昏君的頭上。你總不能因為看見了一個人是弱智,就片面地判斷所有人類都是弱智吧!

西方人畫中的慈禧

有一個說法我很認同:就算晚清能出一個庸主,它也不至於被霍霍成那樣。

如果晚清出了漢武帝那樣的君主會怎樣?

如果是漢武帝統治清朝

清朝若想變強,就需要一場強有力的改革,漢武帝就是一個很喜歡改革的君主。

在他統治的時期,漢朝廢除了道家理論指導的政治,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在思想文化上對全國進行了一次大洗禮。

漢武帝還改革了政府,將國家權力都捏在了皇帝手上。他發明了尚書臺和大司馬的制度,將丞相架空,把朝廷代表的政府的權力,轉移到了自己的宮廷。

對於漢武帝這種君主來說,只要能強國富民,再激烈的改革他都會接受。

光緒畫像

對比晚清的那個改革皇帝——光緒帝,漢武帝不僅有更高明的政治手段,能將全國的權力都捏在自己手中;他還更懂得韜光養晦,知道循序漸進的道理。

他想要提高皇帝的地位,就先尊崇儒家,儒家提倡尊君,他不僅提拔儒家的大學士,還讓儒家的文化洗禮精英階層。

等到全國有了改革的思想基礎,他就開始進行集權的改革,一氣呵成,就將全國的權力都集中在了自己手中。

漢武帝這樣的君主,改革經行地轟轟烈烈,成果也同樣是轟轟烈烈的,做了就一定能成。而光緒帝,改革推行得轟轟烈烈,成果卻是落魄無比,做了還不如不做。

像光緒這樣的皇帝,怎麼能和漢武帝比呢?

結語

所以說,只要清朝能出一個漢武帝這樣的雄主,就不怕它不能走向富強。

可惜清朝就是那樣,它似乎是從入關之後,就開始走向衰弱了。皇太極曾說:「入關之前,皇帝要安排狩獵和打仗,八旗子弟都爭著搶著要參加。入關之後,皇帝要安排打仗和狩獵,八旗子弟全都用家事推脫。」

清朝就是一個從建立開始,就走向衰弱的朝代,其他朝代都有中興時期,清朝的乾隆盛世卻像個笑話,完全是一個用打包炒作和虛假宣傳創造出來的盛世,從乾隆開始,清朝不僅軍力、國力繼續走向疲弱,其官場的腐敗化,更像是被乾隆打了一針激素一樣,發展得不可收拾,等到了同治、光緒統治的時候,面對祖宗留下的爛攤子,也只能望洋興嘆了!

相關焦點

  • 如果漢武帝的兒子劉據當上皇帝,漢朝會怎樣
    公元前122年,劉據被立為太子,到公元前91年的巫蠱之禍,共在太子位29年。而漢武帝也由雄姿英發的壯年熬到兩鬢如霜的暮年。所以巫蠱之禍前,漢朝百姓一致認為劉據能繼承大統,再加上良好的口碑,承負大業便是人心所向。
  • 穿越到百年以前,我能遇到了另一個和我長相一樣的人嗎?
    你日常生活中有聽到別人說過自己撞臉其他人嗎?想必我們中的一部分人有聽到別人說自己撞臉某位名人。而現在,仍有不少名人撞臉古代名人,下面就由我為大家盤點一下吧。詹行烍先生與易烊千璽左圖為民國的知名講師詹行烍詹先生,右圖是易烊千璽,單單對比這兩個照片,可以說兩個人真的非常像了,若詹先生穿越到現代碰到了易烊千璽不知道會作何感想?
  • 《都鐸王朝 第四季》亨利八世——中國的漢武帝!
    而他的一系列所作所為與中國的一個皇帝很類似——漢武帝。漢武帝是漢朝第五個皇帝,經過祖父、父親兩代的勵精圖治——文景之治,總算漢朝到了他手裡,有點家業了,所以,他才可以肆無忌憚地「瞎折騰」。同樣,亨利八世是都鐸王朝的第二任國王。他的父親亨利七世結束了「玫瑰戰爭」,開啟了都鐸王朝的新歷史。而亨利七世任內獎勵工商業發展,也有「賢王」美稱。到他手裡,自然是崽賣爺田心不疼了。
  • 漢武帝「獨尊儒術」,真的害了中國兩千年嗎?
    而到了漢武帝時期,這種做法顯然不太合適了,於是,他要換個方式繼續鞏固自己的統治。 別看漢武帝小小年紀就做了皇帝,卻是極有野心的。因為,他一直都很清楚,北邊的匈奴是一個大患,若是不能根除,漢朝還是會和以前一樣,靠著和親來緩和矛盾。於是,在漢武帝任期內,很長的一段時間,不是為打仗做準備,就是發兵討伐匈奴。
  • 晚清美國譯者對近代中文術語翻譯的貢獻
    晚清外國傳教士對中國近代術語翻譯及譯名統一作出了許多貢獻,其中包括不少活躍在上海的美國人。傳教士拉開了近代西學東漸的序幕。在傳播西方科學與文化的過程中,他們和中國合作者們都面臨著翻譯學科術語、確定譯名、創製漢語新詞的艱巨任務。
  • 如果穿越到古代,你是否能成曠世大儒?
    穿越並不僅限於回到過去,也可穿越到未來,舉例說明,假如從自己的時空穿越到未來,或穿越到平行空間、平行世界、平行宇宙,或是同一時空同一時代,一個人穿越到另一個人身上。還有可能空穿,穿到一個沒有歷史記錄的久遠時代,也可以說是在千分之一的概率下掉進了黑洞的時間誤區,導致時間錯亂。
  • 想穿越回古代當皇帝,你的準備工作到位了嗎?
    對於很多想像或者開始準備穿越回古代當皇帝指點江山的人,其實很可能你的準備工作還沒做到位。
  • 古代穿越(zuo si)指南——中國古代的帝王稱謂
    夢見我也穿越了,我穿越到了大唐貞觀年間,見到了我的愛豆——大唐最英明神武的帝王唐太宗李世民。我馬上就衝過去高喊:「太宗皇帝陛下,我是您的粉絲,我可終於見著您了!」可我還沒來得及背唐詩,還沒來得及裝國師給他算命,告訴他皇宮裡一個叫武媚娘的宮女要奪位,還沒來得及勸他遠徵、還沒背完奇變偶不變那啥——艾瑪,我就被抓了!罪名——詛咒皇帝。幸好,這只是一場夢!醒來後我迷迷糊糊又睡著了。
  • 毛主席評價漢武帝:雄才大略,但是有三個缺點
    【毛主席點評歷代皇帝之漢武帝】在中國歷史上,漢武帝劉徹是一位很有作為的皇帝,歷朝歷代也都對他評價非常高。班固在《漢書》中評價他「雄才大略」,曹植也說他「功越百王」,李世民則說:「近代平一天下,拓定邊方者,惟秦皇、漢武。」近代史學家夏增佑先生也評價道:「武帝時為中國極強之世,故古今稱雄主者,曰秦皇漢武。」
  • 韓嫣為何能成為漢武帝的男寵,難道是因為他很漂亮嗎
    在漢朝有很多非常著名的皇帝,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曾為漢代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漢武帝就是其中之一。在國力強盛的大漢王朝,幾乎每一位皇帝都曾有自己的男寵,漢武帝也不例外。但是,事實上,漢武帝劉徹還是一個有影響力的軍事家,並且開創了絲綢之路,在歷史上對於漢武帝劉徹的評價還是比較正面的,在很多人心中,漢武帝劉徹是一個非常優秀的皇帝。古語有云:努力種田不如巧遇豐年,好好當官不如男寵圍觀。我竟無言以對。這世間,不只女人我見猶憐,男人也能嬌媚動人。
  • 從漢武帝劉徹到宣統帝溥儀,哪個皇帝年號最好聽?
    年號是中國古代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不過並非如同「皇帝」這個稱號一般起於秦始皇,而是由漢武帝劉徹始創
  • 《日暮乾清門:近代的世運與人物》
    李文杰專研晚清史、中國近現代政治與外交。在這個領域當中,各類學術研究著作可謂汗牛充棟,各種戲說、淺說甚至歪說歷史的書更是層出不窮。《日暮乾清門:近代的世運與人物》收錄了20篇短文章,為我們提供了不少新發掘的史料,以及耳目一新的解讀方法,更重要的是,對長論文的改寫或重寫來完成的這一本《日暮乾清門》,體現出青年一代歷史學人對公眾寫作的自覺意識,長遠來看,這種意識也許對社會整體人文素養的培育有著重要作用。不妨從幾篇「小」文章來一窺他的寫作思路。
  • 古代開國皇帝是否都會武功,不會武功怎麼能從小人物到軍閥?
    1、古代的開國皇帝是不是都會武功。如果不會武功怎麼能從小人物到軍閥?答:這個問題說實話蠻好笑的。什麼叫武功?這個問題本身就不好回答。如果指有一定的打架技巧,就叫會武功,那武功本身也沒什麼了不起,技巧是很快能學會的。如果指金庸小說裡寫的各種神功,那又都是騙人的。古書上記載的各種拳術,以現代科學的眼光分析,都是很不可靠的假把式。
  • 漢武帝開創了漢王朝強盛的局面,他是一個怎樣的皇帝?
    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字彘,西漢第七位皇帝,漢景帝劉啟的第三子,公元前156年出生於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十六歲登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在政治上,漢武帝為鞏固中央集權,在郡縣制的基礎上加以改進,頒布了推恩令,要求各諸王將所管轄的區域分給長子、次子、三子共同繼承,削弱了各諸侯國的勢力。為了進一步的加強君主的權力,漢武帝將全國分為十三部,每一部都派出一名刺史,對地方的豪強以及官吏進行監督。
  • 漢武帝為何殺了鉤弋夫人?用這幾個字道出原因
    中華上下五千年,經歷了無數朝代的更迭,相應地,也湧現出了無數個性鮮明的皇帝。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中國封建王朝中最傑出的君主之一,他在位期間,開闢了遼闊的疆域,奠定了漢地的基本範圍。他就是漢武帝——劉徹。劉徹漢武帝劉徹在各個領域均有所建樹,並開創了漢武盛世的局面。
  • 金屋藏嬌之後:漢武帝和阿嬌的故事 吳濤
    很遺憾,漢武帝和陳阿嬌之間並不是一個浪漫的故事。  當幼年的劉徹,不對,當時他還叫劉彘,被姑母館陶公主抱在懷裡的時候,對姑母說如果將來能娶表姐阿嬌為妻,一定用黃金做一間屋子把阿嬌藏在裡面,說得館陶公主心花怒放。就這樣,館陶公主纏著漢景帝答應了這門親事。在館陶公主的策劃下,劉彘被漢景帝立為太子。漢景帝覺著未來的天子叫劉豬兒也不太好聽,於是給兒子改名為劉徹 ,時年六周歲。
  • 《漢武大帝》簡述漢武帝和乾隆帝的異同
    前陣子閱讀了張宏傑所著《飢餓的盛世》,對大清皇帝乾隆有了更深的理解,剛把國產神劇《漢武大帝》58集追完,心中非常感慨!把兩個帝王對比,會有許多相似之處,都建立了曠世奇功,非凡的政治才能,為遼闊的疆域奠定了基礎,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大融合。 一、雄才偉略,創豐功偉績。
  • 他才是漢朝能力最強的皇帝,比漢武帝更厲害,只可惜大家把他忘了
    如果要在漢朝找一個皇帝作為「千古一帝」代言人,想必許多人第一反應都是漢武帝。漢武帝以「雄才偉略」著稱,但實際上,漢朝另有一個在許多方面比漢武帝更厲害的皇帝,此人智商奇高、能力過人,在位時將漢朝國力推向了巔峰,只可惜後世幾乎不提起他,好像把他忘了。他就是東漢第4位皇帝,漢和帝劉肇。為什麼說劉肇比漢武帝更厲害?明明一直以來,漢武帝的聲名都遠勝漢朝歷代皇帝。
  • 晚清老照片:骨瘦如柴的乾隆皇帝
    圖為一組拍攝於晚清末年的人物舊照,老照片中不但有骨瘦如柴的清朝乾隆皇帝留影,亦是可以一窺清朝的國舅爺傅恆是如何的圓潤敦厚。歷史上關於乾隆皇帝的史記非常多,然而其留影舊照卻僅此一張。老照片中的乾隆皇帝遠遠沒有史記文獻上的英俊風流,反而給人一種骨瘦如柴的消瘦模樣。反而是站在身旁的傅恆卻是一副圓潤敦厚,可見其生活的富裕與優渥。
  • 漢武帝劉徹和光武帝劉秀是什麼關係?劉秀是漢武帝的後代嗎?
    ,各位看官朋友如果覺得這個公眾號有意思的話可以點個關注哦,各種有趣的歷史知識都是小編精選的喲。漢武帝劉徹和光武帝劉秀都是歷史上非常著名的皇帝,兩人雖然都是漢朝的皇帝,但卻生活在不同時期,一個是西漢的皇帝,一個是東漢的皇帝,那麼,這兩位皇帝之間有沒有什麼關係呢?當初,漢高祖劉邦在秦末紛爭中尤其是在與項羽的爭奪戰中最終笑到了最後,建立了劉漢王朝。但劉邦怎麼也沒有想到,將漢王朝截為兩段的不是他死前忌憚的呂雉,而是另一個女子,即王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