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扶貧隊員何連班:只願村民的笑容綻放

2020-12-27 新華網廣西站

  「大化終於脫貧啦,我真的太開心了!」何連班激動地說。2018年大學畢業後,何連班加入了碧桂園扶貧團隊,一開始是在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那社鄉祥蘭村做駐村扶貧隊員,2019年下半年,他來到大化瑤族自治縣雅龍鄉溫和村、紅日村、勝利村繼續駐村開展扶貧工作。

  何連班扶貧工作的第一站是巴馬縣的祥蘭村。祥蘭村曾是一個深度貧困村。駐村以來,走村串寨,入戶調研,和貧困家庭一對一溝通……這些都成了何連班日常的工作狀態。

  何連班深知貧困戶的不容易,因為他也是從山村走出來的。在他上高中的時候,父母為了賺錢供他和哥哥上學,遠走他鄉務工,為了能省出更多的錢給兄弟倆,過年也不回老家,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了八年。高中的時候,老師了解到他家的困難,幫助他申請了國家助學金,大學也是靠國家助學貸款讀完的。何連班能夠順利完成學業,離不開國家給予的關心和好的政策扶持,對此他心懷感激,心裡一直憋著一股勁,想著有機會一定要為社會多做些有意義的事。

  從巴馬到大化,何連班一直以這樣的信念紮實開展扶貧工作。

何連班幫孤寡老人扛柴火(資料圖片)

何連班到貧困戶家走訪(資料圖片)

  羅桂育一家曾是貧困戶,一家四口,兩個孩子都在上大學,羅桂育夫婦身體不好,只能靠種地和政府的低保金度日。2019年,何連班到他家走訪,了解到他家的情況後,覺得碧桂園的肉牛養殖是助力他脫貧的好項目,於是動員他參加肉牛養殖項目。起初,羅桂育對養牛沒興趣,但經過駐村扶貧隊員對扶貧項目的介紹,於是就抱著試試的態度,養了一頭優質架子牛牛犢。「經過10個月的餵養,小牛犢變成了好幾百斤的大牛,賣了15000元。」這筆收入讓羅桂育笑開了花,從那之後他對養牛致富特別有信心。

  看到羅桂育一家從依靠低保救濟到生活質量明顯提高,臉上經常露出幸福的笑容,何連班和他的同事們瞬間亮堂起來:只要真心為村民辦事,把事辦到村民心坎裡,他們就會認可你,就會親近你。

  據了解,大化縣還有244戶像羅桂育這樣的貧困家庭,通過養牛改善生活,增加收入脫了貧。此外,何連班和同事還把碧桂園特有的「4+X」扶貧方式,把產業扶貧、技能扶貧、教育扶貧等帶到村裡,電工、焊工等實用技能培訓得到了村民的認可,成功幫助村民就業。

  羅桂育賣牛增收後臉上露出喜悅的笑容

相關焦點

  • 【理通三迤】駐村扶貧隊員要做好「四門」功課
    要打贏脫貧攻堅戰,就必須對扶貧政策理解透徹,把握到位,如果政策把握不準,解讀不到位,是很難做好扶貧工作的,所以駐村工作隊員鍛造自身的第一步就是強化理論知識。要深入理解政策,把理論學透徹,認真學習脫貧攻堅相關政策文件和各類重要講話精神,以便能夠迅速了解掌握村情村況,摸透群眾的貧困現狀。
  • ...笑容裡的忠誠——記南陽聯通優秀扶貧幹部、駐村工作隊長陳志中
    從十幾裡外搬遷入住來的七十六歲的任媽媽每看到這總是合不攏嘴:「活這麼大歲數沒想到過這麼好的日子,感謝黨呀,感謝聯通扶貧工作隊呀!」還有脫貧戶村民劉翠香,以前家裡是三間破爛不堪的房屋,如今她看著兩層寬敞明亮的農家樂餐廳生意紅紅火火樂不合口……笑的不是僅僅是幾戶,更多的淅川縣大石橋鄉郭家渠村的村民們,看到通過扶貧後日子越來越紅火,臉上都流露出開懷的笑容。
  • 抖音「膘師」出道 碧桂園扶貧美食「守味」家鄉
    我品嘗了很多美食,但感觸最深的還是來自碧鄉扶貧點的美食。"一名90後表示,活動好玩又有趣,暖了胃更走了心。據碧桂園相關人士介紹,碧桂園結對幫扶9省14縣,每個縣都會挖掘當地的優勢農產品。比如在陝西省寧陝縣,寧陝秦智核桃油、秦南食用菌等山珍好物上架碧桂園鳳凰優選扶貧專櫃。通過為這些無公害原生態特色農產品開闢銷售渠道,讓山裡的好食材也有機會走出大山,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
  • 助教扶貧!碧桂園集團向「大愛平江」捐贈助學金204.7萬元
    紅網時刻12月10日訊(記者 戴丹)204.7萬元善款,惠及1255名貧困學子,12月9日上午,「碧桂園·光華心願100」助學捐贈儀式在「大愛平江」扶貧助困慈善協會(基金會)秘書處二樓會議室舉行,碧桂園國強公益基金聯合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再向「大愛平江」慷慨捐贈,資助建檔立卡寒門學子。
  • 「理通三迤」駐村扶貧隊員要做好「四門」功課
    要打贏脫貧攻堅戰,就必須對扶貧政策理解透徹,把握到位,如果政策把握不準,解讀不到位,是很難做好扶貧工作的,所以駐村工作隊員鍛造自身的第一步就是強化理論知識。要深入理解政策,把理論學透徹,認真學習脫貧攻堅相關政策文件和各類重要講話精神,以便能夠迅速了解掌握村情村況,摸透群眾的貧困現狀。
  • 不是過客是歸人——記扶貧駐村工作隊員劉峰
    不是過客是歸人——記扶貧駐村工作隊員劉峰侯文星麟 袁浩「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兩年前,當女兒背誦課本裡的這首詩時,劉峰覺得很有意思,便問女兒,歸人是什麼,過客又是什麼。
  • 重慶萬州消費扶貧:「山鄉土貨」成村民增收「香餑餑」
    重慶萬州消費扶貧:「山鄉土貨」成村民增收「香餑餑」 2020-10-17 14:27:21潘婭莉 攝   中新網重慶10月17日電 題:重慶萬州消費扶貧:「山鄉土貨」成村民增收「香餑餑」  作者 馬佳欣 黃玉保 潘婭莉  「這兩年通過發展種養殖業,過上了好日子,每年有上萬塊錢的純收入,就連原本放在家裡不好賣的紅苕粉也變成了真金白銀。」
  • 華農扶貧工作隊一邊積極防疫一邊為村民的收成操心
    24小時監測宣傳、網格式排查、籌發防疫物資預防藥方、為貧困戶促銷走地雞、統計早稻種子需求……在這個特殊的春節,河源龍川縣豐稔鎮禮堂村的駐村扶貧工作隊和村「兩委」,一邊組織黨員志願隊,築起一道農村疫情阻擊的「銅牆鐵壁」;一邊用「入戶+微信」的方式統計村民春耕所需,順利將636斤早稻種子送到了村民們手中,保障春耕播種。
  • 安化扶貧隊員李強:他用五年時間「點亮」美麗鄉村
    談起國網益陽供電公司駐村扶貧工作隊隊員李強,金湖村貧困戶張軍田就滔滔不絕起來。這位扶貧隊員從城市來到貧困山區,整整5年的時光,他默默堅守在扶貧工作一線,足跡遍布了南華村、金湖村每個角落。他沉下心、俯下身、融入情,毫無保留地投入到脫貧攻堅的戰役中。不愧年華,不辱使命,淋漓盡致地詮釋著一個平凡電力人不平凡的扶貧之路。
  • 靈石縣王禹鄉回祖村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楊駿午--真心幫扶甘當村民...
    靈石縣王禹鄉回祖村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楊駿午 真心幫扶甘當村民的「好兒子」 青春微記錄經單位領導開會決定,楊駿午被選派為駐王禹鄉回祖村扶貧工作隊隊長。   2019年10月11日凌晨3點左右,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驚醒了正在熟睡的楊駿午和工作隊隊員。原來,村民趙有成的老伴突發疾病,肚子疼得接近昏迷,需緊急送往醫院。楊駿午和工作隊隊員立即隨其前往25公裡以外的縣人民醫院,幫忙掛號、拍片等,並且墊付了500餘元治療費。老伴被安頓好後,趙有成握著楊駿午和工作隊隊員的手連聲感謝。
  • 扶貧工作隊員遍訪途中勇救摔倒老人
    6月11日13時許,公信鄉人武裝部部長巖克蘭、縣委老幹部局駐公信村扶貧工作隊員萬豔紅和公信村委會主任安永一行3人特意趕在群眾中午在家吃飯休息的時間,冒雨前往公信村通嘎二組開展脫貧攻堅工作。時值中午,群眾都在家吃飯休息,山路上見不到行人,天又下著雨,情況相當危急,幸好遇到了扶貧工作隊員,這才脫離了險境。巖克蘭迅速和村民小組幹部取得了聯繫,然後和小組幹部一起把大巖龍和孫女送到了家,並再三囑託老人一定要注意安全。萬豔紅 文/圖金色娜允活力口岸孟連歡迎您!
  • 碧桂園攜手中國好聲音總冠軍張磊探訪「香菇小鎮」
    碧桂園攜手中國好聲音總冠軍張磊探訪「香菇小鎮」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近日,中國好聲音總冠軍張磊受新華社《味道》欄目邀請,與新華社主持人張竹一起來到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探尋當地特色美食和新風貌。走訪發現,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碧桂園集團在耀州區積極探索推廣黨建扶貧扶志、產業扶貧扶富、教育扶貧扶智、就業扶貧扶技等「4+X」扶貧模式,以「產業扶貧」為抓手,大力推進當地香菇產業,精準幫扶當地村民增收致富。
  • 碧桂園攜手中國好聲音總冠軍張磊探索「香菇小鎮」 助農增收_綜合...
    創業期間,崔戰峰充分發揮黨員模範作用,同時積極與碧桂園扶貧項目部互動,由碧桂園利用自身資源優勢,助力香菇銷路拓展,帶動村上61戶貧困戶發展香菇產業,有效拓寬了群眾的增收渠道。2018年,柳林村的鄉親們靠香菇產業脫了貧,柳林村也在2018年底如期摘帽。
  • 碧桂園圓山區孩子的「綠茵夢」,可以來一場酣暢淋漓的足球賽了
    為改善學校基礎設施,灤平縣團委、人民日報社和碧桂園北京區域扶貧團隊多次交流溝通,尋求聯動改善教學條件。  考察團在兩間房中心小學考察操場建設  2018年夏天,灤平縣團委、人民日報社和碧桂園北京區域扶貧團隊一行前往兩間房中心小學考察。
  • 湖南扶貧隊長劉斌:鐵骨錚錚的扶貧實幹者
    「隊長每天都寫扶貧日誌,他每次都親自為文字記錄配上照片,還經常向旁邊的人請教,我們幾個隊員打心裡佩服他。」工作隊隊員在劉斌的感染下嚴格要求自己,「劉隊長特別自律,他的工作從來不過夜,就算很晚了他也會完成了再休息。」
  • 【扶貧故事】陝西銅川市耀州區秦潔:搭橋梁做紐帶 「掛職」更「掛...
    既要保護生態環境,又要促進農民增收,秦潔就建議村民把這片閒置土地利用起來,建立香菇大棚。在建大棚時,因為缺少資金,他就和村上黨員幹部以及村民一起動手,貧困戶也參與進來。遮陰網的支架是用山上撿來的廢棄木頭代替的,菌棒支架是用廢舊的架子來做的,大家齊抓自建,這樣算下來建一個大棚比建一個專業大棚要節省幾千元的成本。
  • 省國資委扶貧工作隊隊長對話花園村村民 花園村已然變成了真正的花園
    昨日,楚天都市報記者採訪了省政府國資委駐花園村扶貧工作隊隊長王珂、花園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楊生寶和多位村民。扶貧工作隊名片省政府國資委駐村工作隊 由1名副處級幹部帶隊,2名科級幹部組成。2017年初進駐丁家營鎮花園村,主動發揮優勢,聚焦產業發力,全身心投入脫貧攻堅工作,圓滿完成了駐點鎮村扶貧任務。
  • 碧桂園聯手打造國際時裝周「公益時裝秀」 東鄉刺繡走上國際時尚舞臺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圍繞「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聯合碧桂園、國強公益基金會,牽手中國時尚設計大師張肇達,打造「天才媽媽X東鄉繡娘」公益品牌。10名東鄉繡娘首次走出大山,穿上非遺時裝,登上時尚大秀的T臺,綻放鄉村振興「她力量」。社會各界合力賦能東鄉女性可持續發展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建岷發布了「天才媽媽×東鄉繡娘」公益品牌計劃。
  • 大學教師扶貧記——記沅陵縣松溪村扶貧工作隊隊長賀煒城
    盧宗旺 李沙沙 朱躍軍「感謝我們黨的好政策呦/為我們帶來好生活;感謝我們的工作隊呦/為我們修路又架橋;感謝我們的賀隊長呦/不辭辛勞為村民……」這是沅陵縣杜家坪鄉松溪村首屆村民文藝匯演上,村民李鳳嬌呤唱一首自編的山歌;這是樸實無華的心聲,既謳歌黨的富民好政策,又表達了對駐村工作隊的深情厚誼
  • 一張張幸福笑臉燦爛綻放
    產業扶貧築牢致富根基一張張幸福笑臉燦爛綻放光明日報記者 李慧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培育產業是推動脫貧的根本出路。從大別山區到西南邊陲,從武陵山區到秦嶺深處,各地精準實施產業扶貧項目,一大批特色產業在貧困地區拔節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