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不讓古人曾國藩,一個法律人的日課十二條

2020-12-20 法律博學

曾國藩是古今中國人自律的表率,作為一個中才而言,想要自身進步發展,就需要像曾一樣不斷自律、自省、自強,不然何來與上才、高端人士競爭的資本?

至於有人說機遇很重要,那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如果曾國藩入仕之後不痛下苦功,那他早晚也會被時代和朝廷淘汰,也不會有後來的功績。

有人說關係很重要,那也得自身業務過硬才行,活都幹砸了,再有關係誰敢用你。與曾國藩職位相當的平叛官員那麼多,為何最後偏偏顯出他強,歷史稱讚他呢。

曾國藩在31歲時給自己定下了十二條功課,稱為日課十二條:

1.主敬:整齊嚴肅,無時不懼。無事時心在腔子裡,應事時專一不雜。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2.靜坐:每日不拘何時,靜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鎮;

3.早起:黎明即起,醒後不沾戀;

4.讀書不二:一書未完,不看他書;

5.讀史:念二十三史,每日圈點十頁,雖有事不間斷;

6.謹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7.養氣:氣藏丹田,無不可對人言之事;

8.保身:節勞,節慾,節飲食;

9.日知其所無:每日讀書,記錄心得語;

10.月無忘其所能:每月作詩文數首,以驗積理的多寡,養氣之盛否;

11.作字:飯後寫字半時。凡筆墨應酬,當作自己課程。凡事不待明日,取積愈難清。

12.夜不出門:臨功疲神,切戒切戒。

吾今虛歲亦31歲,亦不過中才,不妨效仿前人努力而自律、自省、自強之,定日課十二條如下:

1.功課:佛教日課。佛弟子日常功課不能斷,座上的誦修及座下的觀照,主智慧。

2.善行:日行一善。一善是底線,多多益善,小善微善亦可,中善大善更佳,但不用刻意造作。不要走形式,覺著今日已經完成一善了,再有行善的機會也懶得做了,這樣純屬應付了事糊弄自己。這是行持,是對1.功課的實踐和運用。

3.節慾:節制欲望。凡夫俗子在家人士完全克制欲望也不現實,而且容易被當成另類。在吃喝、睡眠、娛樂等方面要節制,不能放縱也不能壓抑。

4.養生:這裡主要指每日堅持鍛鍊和作息規律,與3.節慾也相通,比如不貪吃、不貪睡等本身是節慾也是養生。節慾側重在心,養生側重在身。

5.守禮:慎獨,遵守社會公德、法律等,還要守禮貌、有教養、懂規矩。這是方方面面的紀律性要求。

6.雜藝:寫詩詞、看優秀影視劇、聽優秀的音樂、學辦公技能等等。這裡把娛樂也轉化成學習。這些能令人視野變廣,與別人交流也好有談資或共同興趣。

7.講辯:鍛鍊口才。有機會給人講,和人辯論最好,沒機會也可自己模擬。為講課培訓和法庭辯論打基礎。

8.背誦:背法條、背外語、被詩詞文章之類。被詩詞文章也可歸入6.雜藝。萬一以後業務廣做到國外呢,我英語自來很差,未雨綢繆,早點下手英語。

9.閱讀:文、史、哲、思維、政、軍、經之類。

10.學習:法律專業。

11.思考:每天抽出時間反省、思考、和總結。

12.寫作:每天儘量圍繞自身發展和法律人話題寫作,或思維圖表。

新日課十二條表解

每三個一組

第一組:1-3對應佛家所說的「意」,是「自性」和「智慧」,是「修心」。可對應道家所謂「性」、儒家所說「立德」、「養性」。

第二組:4-6對應佛家所說的「身」。養生是培養體質,守禮是培養素質,雜藝是培養氣質,此乃「修身」。可對應道家所說「命」,此「立身」亦可歸入「立德」中。

第三組:7-9對應佛家所說的「語」。是「立能」,可歸入下面所說的「立言」。

第四組:10-12對應佛家所說「功德」。對應儒家所說「立言」。

此四組12項的工作實踐和結果對應佛家所說「事業」。對應儒家所說「立功」。

曾的主敬、謹言可歸入守禮,靜坐歸入功課,早起可歸入節慾,讀史可歸入閱讀,養氣、保身可歸入養生和節慾,日知其所無可歸入學習和寫作,作字可歸入雜藝,夜不出門可歸入養生。

月無忘其所能可歸入雜藝,但這裡曾是按月不是每日所作的。

讀書不二是講讀書方法,與其他項稍異。這是一種由專到博的讀書路子,我個人習慣則恰與之相反,是由博到專,與之形成兩種讀書路線。因人而異即可。

曾的是較為具體的項,我的則是稍大一些的類,但也包含具體內容和計劃。什麼內容,如何計劃就是我前幾天文章所談到的。

這些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就拿健身而言,能每天多少都鍛鍊的人還是比較少。目前每天打卡,打卡的好處是總以為別人在看在監督,自己每天不完成就不好意思。打卡內容也將圍繞十二條不斷豐富,已快倆月,必將努力堅持。

相關焦點

  • 曾國藩是如何自律的?給自己定下十二條規定,最終成為了大人物
    梁啓超稱讚他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認為如果曾國藩還在世,必定能拯救外憂內患的中國。曾國藩為什麼能得到諸多大人物的一致好評呢?這與他幾十年如一日的嚴格自律分不開,他的方法其實也很簡單,但是很多人卻不願意學。
  • 曾國藩提醒:越是有出息的人,越懂得戒掉這兩個「惡習」
    改掉惡習,仍是最好的人。《左傳》有言:「人誰無過? 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曾國藩是一個善於自省的人,他跟所有人一樣,身上也有很多的惡習:心浮氣躁、不愛學習、待人傲慢,更致命的是還極其好色。可以說我們當代年輕人身上的毛病,他一樣不落樣樣都沾。
  • 好色、抽菸、碎嘴子,曾國藩給自己立下的十二條規矩,你能做到嗎
    青春年少的曾國藩對性生活頗不滿意。家花不香野花香,曾國藩的賊膽花心,情不自禁貓爪一樣伸將出來。他在日記中老老實實記載了自己的好色表現。曾國藩父親在京住過一段時間,耳聞目睹兒子言行,回家後立即給兒子來了一封信,告誡他在保護身體方面要遵循三條原則。曾國藩在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二日日記中寫道:「大人教以保身三要:曰節慾、節勞、節飲食。……若不敬身,其禽獸矣。」
  • 解讀曾國藩日課12條,借鑑十種自律方法,任何一種都能幫到自己
    關於自律有一個人可以說是自律成就了他,清末時期的一代大儒曾國藩。在他的一生中雖然沒有提到自律兩個字要求自己,但是通過他每天的規劃就能看出那是一個絕對自律的人,一直到生命的結束都在保持這個習慣。今天就解讀一下曾國藩的日課12條中的一些做法,如若能在我們的生活中發自內心的去運用,任何一種都能幫到自己。
  • 曾國藩:寫字好的人,最值得深交
    寫字好的人,最值得深交。 01寫字好的人,有福氣。曾國藩在家書中寫道:「六弟與我信,字太草率。此關乎一生福分,故不能不告汝也。」見一筆好字,就如同見一位美人,叫人賞心悅目。因此,哪怕素未謀面,單憑一手好字,也能給人留下好的印象。古人審美追求「珠圓玉潤」,認為富態是種福相。下筆成書也是如此,曾國藩說:「落筆結體,亦以『珠圓玉潤』四字為主。」
  • 讀《曾國藩傳》給我力量,我也可以不平庸
    大致意思是:對於一般的人來說,沒有什麼才氣,只有勤奮工作才能成就事業,所以最忌諱一個「懶」字。而那些有才的人呢,雖然可憑才氣走捷徑,更容易成功,但也容易孤傲自大,不肯向別人學習,這也是容易失敗的。曾國藩的一生,可謂傳奇。
  • 讀懂「天下第一完人」曾國藩,成就自己的人生路!
    這一年不僅是他仕途上的起步,也是他一生自我完善的一個重要起點。 立下成為聖賢之志,但先天資質平庸的他是怎麼樣改變自己,成就自己? 修身心法:日課十二條 一、主敬:整齊嚴肅,無時不慎。無事時心在腔子裡;應事時,專一不雜,如日之升。
  • 三十而立的曾國藩是如何修身養性的
    曾國藩為自己制訂了嚴格的修身計劃,曰「日課十二條」,內容主要有: 一、主敬:無事時整齊嚴肅,心如止水;應事時專一不雜,心無旁騖。 九、日知其所亡:每日記下茶餘偶讀一篇,分為德行門、學問門、經濟門、藝術門。 十、月無忘所能:每月作詩文數首,不可一味耽擱,否則最易溺心喪志。 十一、作字:早飯後習字半小時,凡筆墨應酬,皆作為功課看待,絕不留待次日。 十二、夜不出門:臨功疲神,切戒切戒。
  • 曾國藩為了「戒色」,想出一個辦法,4個步驟,真正懂的人不多
    提起曾國藩,不得不說雖然他是晚清中興名臣,卻是從一位偷竊賊的眼中的笨蛋,歷經挫折最終成為了湘軍的創立人,步入朝堂的最高層,被世人稱為「千古完人」。後世晚輩更是將他的哲學和處世之道奉為自己學習的榜樣。英雄難過美人關中國有句古話叫:英雄難過美人關。
  • 曾國藩比較色,還沒有小偷腦子好使,最後怎麼成為千古第一完人呢
    #曾國藩大家並不陌生,是我國古代著名的的心理學家,政治家,書法家,文學家等,還被稱為千古第一完人,而且你想不到他竟然挺好色的,還比小偷還笨,讓我們來解一下,不一樣的曾國藩。說起曾國藩好色這一點也不誇張,男人嘛,嘿嘿!誰不喜歡漂亮女生呢,他曾在日記提到:「友人納姬,欲強之見,狎褻大不敬」,說的是曾國藩有個一個盆友結婚,娶了個小妾,就想見一面。
  • 曾國藩:「人但有恆,事無不成」所有的成功背後都是與自我周旋
    曾國藩有個非常響亮的號「滌生」,甚至有很多人知道他後來在軍中打造了100把「滌生刀」,而由「居武」這個號改為「滌生」卻是因為戒菸。曾國藩最開始抽菸是受家庭影響,他的父親抽菸,所以並不覺得他抽菸有什麼問題。可是到了後來曾國藩去了長沙求學,抽菸就開始成了他的煩惱。
  • 《趙烈文日記》:曾國藩核心幕僚記錄的晚清政壇秘辛
    起鹹豐二年正月初一日壬子,迄鹹豐六年六月二十五日庚戌,字體工整;為三個版本中唯一從鹹豐二年正月初一日起始,且經過書手的謄錄與趙烈文次子趙寬(1863—1939)的校改,最稱完善。,十三年德宗奉兩宮謁兩陵過境,迎送如儀;光緒元年與陵工守護大臣不協,三月交印卸任,九月歸常熟,自此不復出仕。
  • 曾國藩:真正聰明的人,往往看起來足夠笨
    這就是曾國藩和他的父親。 雖然古代父子同進考場的事情屢見不鮮,但像曾氏父子一樣,屢挫屢敗還堅持到底的真的不多見。 也就難怪這對資質平常的父子,成就了一個家族10代不衰,頻出200多個人才的奇蹟。
  • 曾國藩留下了四條遺囑,孩子個個都成才
    一般來說很難家國兩全,子孫中很少有極為優秀的人才,但是曾國藩卻不同,作為一個被尊稱為官場楷模的人,他教子也有著非常厲害的一套理論,他還為子孫留下了一封遺囑,這份遺囑概括起來就四句話,參加勞動則鬼神也敬重,慎獨則心裡平靜,主靜則身體強健,追求仁愛則人高興。
  • 解讀丨曾國藩的鑑人秘訣
    曾國藩品評人物,以不言者、寡言者、慎言者為上,以好言者、多言者、大言者為下。湘軍名將劉松山「不言而善戰。挺拔明白」,列入優等。湘軍名將李續賓「於稠人廣坐之間終日不發一言」,列入優等。湘軍名將蕭孚泗「口拙訥,神不外散」,也列為優等。他們「訥於言而敏於行」,深得曾國藩的信任和器重。曾國藩鑑別人物,以「靜氣」「良心」「孝心」為上,以「浮」「滑」為下。常言道:眼睛是心靈的窗戶。
  • 曾國藩:真正厲害的人,都是「克勤小物」
    #曾國藩在日記中總結道:古之成大事者,多自克勤小物而來。小的時候,我們經常聽人說「細節決定成敗」,等到自己入了社會,有了自己的事業,才更加對「細節」、「小事」感觸頗深。再讀老祖宗的話——「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我們就會由衷認可,並佩服古人的大智慧。
  • 曾國藩幾句家訓,揭開家族興旺的秘密
    曾國藩所說的「不嚴則子弟之習氣,日就佚惰」這種現象,在大戶人家,尤其是富貴人家,確實特別多,這些人家的子弟可以說吃穿不愁,想做的事情幾乎沒有做不到的,自然就為所欲為了,這樣的話,帶來的流弊不可勝數,一個家族就被這些人給敗掉了。曾國藩曾以《易經》舉例說明家教要嚴的好處,他說:「故《易》曰「如吉」!
  • 曾國藩:真正聰明的人,有三不說,越是不說,就越能積德積福
    很多人都說,「做人要學曾國藩,行商要看胡雪巖。」那曾國藩到底有什麼樣的魅力才能使得後世的人對他有如此高的評價?曾國藩是晚清名臣,平時嚴以律己,善於識人,被後世譽為「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完人。他身居高位數十載,能夠一直屹立不倒,靠的就是他的為官與做人的智慧,能夠在恰當的左右逢源,重點是在人際交往中,能夠拿捏好分寸,是具有大智慧的通透之人!曾國藩在為人處世上是個非常通透的人,曾國藩就曾在家書中告誡家人說:真正聰明的人,有三不說,越是不說,越能積德積福。
  • 喜歡讀書的曾國藩做事能力也很強,一起來跟曾國藩學幾招
    曾國藩曾國藩是個把每天應該做的事都能做好的人從曾國藩一生來看,看不出他有什麼天縱奇才的地方,相反的是這個人有些愚笨。但在晚清風起雲湧的年代,愣是讓這個愚笨的人闖出了名堂。成為了歷史上的「半個聖人」。但曾國藩自有他成就的那一套,即便是在那個年代也能隨便得來的知識和道理卻在曾國藩身上收到了奇效。比如說曾國藩書生練兵,他不像王陽明早在十幾歲時就熱衷兵學,把《兵書》研究一個遍。曾國藩的這個湖南團練大臣也是趕鴨子上架,而且臨時招兵買馬的曾國藩也不過是靠一本明朝大將戚繼光的《紀效新書》練兵,什麼鴛鴦陣、三才陣他都練過。
  • 靜夜思丨曾國藩:從30歲起,脫胎換骨
    他總結自己四十多天內,除了給家裡寫過幾封信,給人作了一首壽文之外,「餘皆怠忽,因循過日,故日日無可記錄」。因此,他在日記中給自己立了日課,每天都要早起,寫大字一百,溫習經書,閱讀史籍,還要寫詩作文。但這個日課並沒有嚴格執行,雖然比以前用功了些,但他還是經常「宴起」,喝酒,聊天,下棋,出門拜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