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是如何自律的?給自己定下十二條規定,最終成為了大人物

2020-12-20 騰訊網

曾國藩是晚清時期的名臣,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諡號「文正」,後世稱「曾文正」。他的文治武功都非常厲害,用人方面更是有自己獨特的一套,後世很多政治家都曾向他學習。石達開說他規劃精嚴,無間可尋。左宗棠早年不服他,後面也自愧不如。李鴻章更是以老師曾國藩為榮。梁啓超稱讚他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認為如果曾國藩還在世,必定能拯救外憂內患的中國。曾國藩為什麼能得到諸多大人物的一致好評呢?這與他幾十年如一日的嚴格自律分不開,他的方法其實也很簡單,但是很多人卻不願意學。

曾國藩出生於湖南湘鄉的一個普通耕讀家庭,祖輩以務農為主,曾國藩五歲開始讀書,關於他的趣事很多人都聽說過,比如背書比賊還慢,說明他的天資並不高。曾國藩在二十幾歲的時候,也和很多年輕人一樣,發現自己不夠自律,卻又苦於沒有辦法解決。正在這時,他認識了一批好朋友,還拜了理學大師唐鑑為師,在師友的指點下,他慢慢走上了自律之路。唐鑑對他說過:「最是「靜」字功夫要緊。王陽明是「靜」字有功夫,所以他能不動心。總是要靜。」曾國藩聽了之後就開始學習靜坐,剛開始那段時間,一靜坐不是打瞌睡就是心煩意亂,但是他都堅持了下來。現代西方人研究自律,就是和曾國藩學的,只不過名字替換了,把靜坐改成了冥想。

除了跟唐鑑學習靜坐,另一人對他的影響也很大,就是他的師兄倭仁。倭仁有個特點,喜歡寫日記,不僅是生活中的事物,甚至一言一行,包括心思想法,全部記下來。曾國藩從此終身奉行,一生都堅持寫日記。姜文電影裡面有句臺詞:「正經人誰寫日記啊?」這句話非常之正確,寫日記的確實不是正經人,因為正經人不需要寫日記,他們的思想行動全部是正能量的,沒有一點邪惡的想法,只有傳說中的聖人才能做到。曾國藩要走的就是成聖之路,世人都有缺點,但是把缺點全部改掉,就可以成為完人。

不僅如此,曾國藩在這兩條的基礎上,給自己定下了總共十二條規矩,稱為日課十二條,就是每天都要做的十二件事。分別是:一,主敬。二,靜坐。三,早起。四,讀書不二。五,讀史。六,謹言。七,養氣。八,保身。九,寫日記,日知其所無。十一,作字。十二,夜不出門。綜上可以看到,雖然有十二條,但是有幾條是虛事,包括主敬、讀書不二、謹言、養氣、保身、夜不出門,這些事情是屬於收斂精神和力氣的。還有六條是實事,通過這十二條日課,曾國藩立刻就從人群中脫穎而出,不斷的革新自我,甚至超越了許多古代的大人物。曾國藩的學問來自於理學,理學的精髓在於一個「敬」字,曾國藩也把主敬放在第一,重要性不言而喻。現代也有很多人學習曾國藩,寫日記、看面相、早起,這些都是細枝末節,其實最關鍵的還是第一條,如果能主敬,下面的自然也能辦到,如果不能主敬,下面的就成了無根之學。

相關焦點

  • 日記|不讓古人曾國藩,一個法律人的日課十二條
    曾國藩是古今中國人自律的表率,作為一個中才而言,想要自身進步發展,就需要像曾一樣不斷自律、自省、自強,不然何來與上才、高端人士競爭的資本?至於有人說機遇很重要,那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如果曾國藩入仕之後不痛下苦功,那他早晚也會被時代和朝廷淘汰,也不會有後來的功績。
  • 解讀曾國藩日課12條,借鑑十種自律方法,任何一種都能幫到自己
    關於自律有一個人可以說是自律成就了他,清末時期的一代大儒曾國藩。在他的一生中雖然沒有提到自律兩個字要求自己,但是通過他每天的規劃就能看出那是一個絕對自律的人,一直到生命的結束都在保持這個習慣。今天就解讀一下曾國藩的日課12條中的一些做法,如若能在我們的生活中發自內心的去運用,任何一種都能幫到自己。
  • 曾國藩:自律的人才能掌控人生
    想要通往自由,擁有「我的人生我做主」的底氣,自律必不可少。縱觀古今,那些成大事的偉人,都擁有堅韌不拔的意志。晚清名臣曾國藩,更是把自律刻進了自己的生命裡,從而擁有了自由而廣闊的人生。他給自己規定了每天的學習任務,要求自己必須完成。他在日記裡寫下自己和朋友鄭小珊打架,想到聖人教導說改過要從自己做起,還要改得迅速。於是他扔下筆,馬上就去向對方賠罪。他和朋友聊天,朋友說到自己的風流韻事,曾國藩當時內心豔羨,他把這事寫進日記裡,痛罵自己是「禽獸」。
  • 讀懂「天下第一完人」曾國藩,成就自己的人生路!
    他是晚清兩大名臣之一,他是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為師為將為相,他的一生戰功彪炳赫赫;立功立德立言,他從天下第一笨人逆襲成為千古完人。 立下成為聖賢之志,但先天資質平庸的他是怎麼樣改變自己,成就自己? 修身心法:日課十二條 一、主敬:整齊嚴肅,無時不慎。無事時心在腔子裡;應事時,專一不雜,如日之升。
  • 曾國藩:自律的人生,從「早起」開始
    01自律的人生,是從「早起」開始的《易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如何自強呢?就是要勤勉自強!要培養出勤勞的品性,我們具體又該如何做呢?曾國藩說:「勤字功夫,第一貴早起,第二貴有恆」,「欲去惰字,總以不晏起為第一義」。一個人要想養成勤奮自強的習慣,戒掉身上懶惰散漫的壞習慣,首先就是從堅持早起、不睡懶覺開始。成年人的自律是從不熬夜、早睡早起開始的!
  • 好色、抽菸、碎嘴子,曾國藩給自己立下的十二條規矩,你能做到嗎
    他發現自己很好色。夫人歐陽氏是個藥罐子,時常鬧病。青春年少的曾國藩對性生活頗不滿意。家花不香野花香,曾國藩的賊膽花心,情不自禁貓爪一樣伸將出來。他在日記中老老實實記載了自己的好色表現。曾國藩父親在京住過一段時間,耳聞目睹兒子言行,回家後立即給兒子來了一封信,告誡他在保護身體方面要遵循三條原則。
  • 三十而立的曾國藩是如何修身養性的
    曾國藩為自己制訂了嚴格的修身計劃,曰「日課十二條」,內容主要有: 一、主敬:無事時整齊嚴肅,心如止水;應事時專一不雜,心無旁騖。每次吞雲吐霧之後,曾國藩總感口乾舌燥、咽部不適、頭痛昏沉——於是曾國藩開始了戒菸,也開始了對自己的觀察,他把戒菸的整個過程寫進了日記——一開始,他感覺到六神無主,整日裡恍恍惚惚,甚至覺得人生毫無意義。不久,曾國藩實在抵禦不住煙的吸引力,開始恢復吸菸,而且,菸癮比以前還大。
  • 讀《曾國藩傳》給我力量,我也可以不平庸
    曾國藩的一生,可謂傳奇。感興趣的可以讀一讀《曾國藩傳》,作者張宏傑是知名歷史學者,在他二十多年的寫作生涯中,寫得最多的人物是曾國藩。《曾國藩傳》中,記載了曾國藩通過不懈的努力,完成了脫胎換骨的變化;也講了他是如何善於把握和創造機會,天下大亂之際,一介書生獨創湘軍,統率群雄的故事。
  • 曾國藩比較色,還沒有小偷腦子好使,最後怎麼成為千古第一完人呢
    #曾國藩大家並不陌生,是我國古代著名的的心理學家,政治家,書法家,文學家等,還被稱為千古第一完人,而且你想不到他竟然挺好色的,還比小偷還笨,讓我們來解一下,不一樣的曾國藩。曾國藩原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被後世稱「曾文正」,曾國藩小的時候非常笨,可以說天賦並不高。一天晚上,曾國藩在家裡讀書,可是有一篇文章他讀了很多遍,也背了好久,就是背不下來,一遍一遍地讀,一遍一遍的背,夜已經很晚了,還是沒有背下來,這可急壞了另一個人。
  • 一代權臣穆彰阿:曾多次提點曾國藩
    曾國藩飛升之快,官運亨通之原因不止一個。比如他個人勤苦努力,要求自己極其嚴格,廣泛結交京內名流,在京官中造成了勤懇好學,為人正直、謙恭的普遍聲望。他自己就說「在京頗注清望」。當然,在封建官場之中,如果沒有實權派的大佬賞識和提攜,即使你有再高的才學再大的名望,也未見得能官運亨通。曾國藩能夠在官場上迅速飛升,其實也離不開朝中大佬的著力提拔,其中主要是穆彰阿的援引與扶持。
  • 喜歡讀書的曾國藩做事能力也很強,一起來跟曾國藩學幾招
    你是否也曾懷疑自己的能力和選擇?其實,你可能只是缺少那麼點方法。來看看曾國藩怎麼做的曾國藩曾國藩是個把每天應該做的事都能做好的人從曾國藩一生來看,看不出他有什麼天縱奇才的地方,相反的是這個人有些愚笨。但在晚清風起雲湧的年代,愣是讓這個愚笨的人闖出了名堂。成為了歷史上的「半個聖人」。
  • 曾國藩:真正聰明的人,往往看起來足夠笨
    痛定思痛他決定哪裡跌倒哪裡爬起來,勵志讓自己的後代一定要讀書、考取功名,榮耀門楣。 所以即便曾國藩和他的父親曾麟書沒有讀書天分,還是在曾玉屏的鼓勵下,苦讀書,以勤補拙,不停追夢。 這成為曾國藩一生人格塑造的起點,堅信付出超人的努力,就有超人的成績,肯下苦功夫,永不放棄。
  • 濟南頂勝網絡傳媒有限公司做蝦皮——歷史人物曾國藩
    曾國藩是晚清重要的歷史人物,其功業顯赫。同時他也是一個好讀書、善讀書的人,一生堅持讀書,樂此不疲。他讀書的特點除勤勉外,還偏好深湛之思,將讀書的心得用於實踐,學以致用,這對他事業的成功有極大幫助。《清史稿》對他有個評價,稱「國藩事功,本於學問」,學問來自讀書,這就是說他的功業主要歸之於他有良好的讀書習慣。
  • 和尚寫下十二字真言,助曾國藩起死回生,道出處世真諦
    曾國藩近代以來,政治人物最為推崇的官場「楷模」,非晚清名臣曾國藩莫屬。他不僅有原則,有能力,還在官場上吃得開,一身正氣。殊不知在曾國藩處於人生低谷,重病垂死之際,一位和尚的十二字真言,讓曾國藩起死回生,重新站了起來。這句話就是廣為流傳的「敬勝怠,義勝欲;知其雄,守其雌。」
  • 曾國藩提醒:越是有出息的人,越懂得戒掉這兩個「惡習」
    年輕的曾國藩在修行上功夫不深。他到了京城後,面對繁華的北京城,內心受不住煎熬,常常在夜晚降臨時,與老鄉同學一起吃喝玩樂。他父親知道後,寫信勸導他。曾國藩提醒:越是有出息的人,越懂得戒掉這兩個「惡習」曾國藩在父親的指責下,開始反省自己,他把自己的惡習記在日記裡,並常常察看是否改掉了。他還給自己定下了「日課十二條」。
  • 45歲李玟逆天身材驚豔眾人:習慣性自律的人,都活的光芒萬丈
    而李玟、李若彤、陳數,多年來一直對身材面貌嚴格管理,最終身材和面貌都給了她們回饋。她們把自律當成了習慣,所以活得光芒萬丈。最終,他科考考了7次才考中了秀才,之後用了兩年,考上舉人,再用四年,考上進士。在他28歲的那年,已經當官的曾國藩也和大多數人一樣,赴宴席,吃喝玩樂。如此過了兩年,他發覺自己慢慢變得慵懶、圓滑。
  • 面對貪婪的上司,曾國藩如何駕馭?袖手旁觀,只能讓自己背黑鍋
    閱讀提示:本專欄是一個系列,講述曾國藩如何運用馭人術,一步步走上權力巔峰的全過程。沒有高深的理論,只有曾國藩曾經使用過的方法。建議從第一章看起,以全面了解曾國藩的馭人術。貪婪的上司,往往都是一些心狠手辣的傢伙,遇到這樣的上司時,尤其要當心,因為這樣的上司,一旦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害,往往就會將所有的責任推卸到下屬身上,而他則能金蟬脫殼,全身而退。那麼,這樣的上司如何駕馭呢?曾國藩提供了一個非常完美的方法。
  • 曾國藩留下了四條遺囑,孩子個個都成才
    清朝末年,天下大亂,太平天國起義,清政府啟用大臣曾國藩,這位漢人官員帶領的湘軍,力挽狂瀾,他自己也因為能夠始終效忠國家,運籌帷幄的軍事才能被北京政府所看重,甚至得到了文正的諡號,這是極高的評價,曾國藩創造了一個鼎盛輝煌的曾氏家族。
  • 最高法院:最新《民事訴訟證據規定》十二大變化
    但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附條件的自認規則最終如何處理由法官決定,因此是把雙刃劍。用得好可能達成訴訟中有利的局面,但用的不好可能使局面更為被動。因此,律師採用附條件的自認作為庭審策略時,應充分向當事人披露風險,切勿盲目趟渾水。
  • 面對逆境和繁榮,曾國藩告訴我們如何應對,這樣一切都可以做到
    清末四大名士之一曾國藩為官時就培養了自律和自律,他為忠謀政做出了貢獻,受到人們的廣泛尊重和讚揚。然而曾國藩的早期發展並非一帆風順,在成功後面,成功後面有曲折,就像海上的一艘漂浮的船,好的時候和逆境是交替變化的,他曾哀嘆生命的無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