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墨坑村支書汪傳烈邀我去他村裡看看。他一個農民在本屆縣委中竟然當選為候補委員,這是絕無僅有的,肯定有其不凡之處吧!
30年前,我在鄉裡工作時就曾駐村墨坑,感覺那裡非常貧窮。窮到啥程度?兩個丈夫共一個老婆,這種事只有在描寫解放前北方山民苦難的小說裡看到過,名叫「拉邊套」,沒想到上世紀80年代還在墨坑村真實存在著。鄉幹部們都知道這是違反婚姻法的,但人家窮嘛,三方情願,也就不管了,只是心裡難受。
30年後的今天,墨坑村又怎樣呢?我剛到墨坑口,就見一個大水庫碧波蕩漾,四面山花爛漫清香陣陣,庫底露出村舍一角引人入勝。一到村頭,但見別墅式農房幢幢嶄新,村前廣場健身器具樣樣齊全,村中大道光溜溜直,村旁坑水譁啦啦響,哪裡還有當年破破爛爛舊墨坑的影子!該村農房改造、引進襪廠、五水共治,村後山坡辦採摘園,村前建遊步道上癩頭巖,水庫現在可垂釣以後搞水上樂園,吸引滬杭等大城市遊客來休閒度假等等,已有記者報導過了。我不再累贅,就挖掘其鮮為人知的人文寶藏吧!
一、「五羊伏虎」吐玉液
墨坑地理位置獨特,坐落在松關和左溪兩岙之間,卻不像兩岙那樣有關嶺、蒼嶺直通外縣新昌,而是自成一片天地,原始封閉。看那條山坑彎曲得如同一張大弓,「弓」中一道筆直的山崗就是「箭」了,正射向對岸的虎山紅巖(虎血染紅),從而保護了周圍五座像羊的山峰,自古名曰「五羊伏虎」。那潺潺坑水就是虎受傷後伏地喘息流出來的金精玉液,流向坑口的大水庫,日夜滋潤著這6公裡多長的風水寶地,孕育出大大小小20多個自然村200來戶人家。
墨坑四面環山,深藏不露,出路卻又非常便捷,東出坑口就是山口古驛站,南下嶺頭就是左溪岙,進可以攻,退可以守,歷來為兵家所看重。坑南最高峰癩頭巖尚有古代的石堡遺址,後來土匪也曾在坑北王家庵駐紮。再後來,人民解放軍溫宇部隊在王家庵之上的冷水塘打通了百多米長的山洞,洞那邊就是關嶺,正好扼守住杭臨公路即今104國道。洞裡尚有紅漆大字:「備戰備荒為人民」。
二、遠古傳說癩頭巖
墨坑村前癩頭巖山上,傳說著這一帶人類的起源:遠古時代天上落下小麥粉,東海邊的人們吃不完卻不給外來討飯婆吃,只有兄妹倆會施捨。天下突然做大水淹沒人類,只有兄妹兩人存活。拿兩塊石磨從山頭滾到山腳依然合著,天意決定兄妹成婚再發人類,只是天上落下的小麥粉此後都變成了雪。現在癩頭巖山上還有吊船巖、滾磨道等。
傳說遠古時代癩頭巖山石堡駐紮著一個原始部落首領,名叫九皋,因臉面塗黑被山外人叫做黑龍。黑龍曾與山外部落首領在王會頭多次和談未果,忽一日山外「黃龍」帶兵攻打進來,用的是鋒利無比的先進武器寶劍。「黑龍」木劍難敵,就躲進山林裡。「黃龍」站在癩頭巖上聲言,「黑龍」不出來就把此地老百姓全部殺光。於是,「黑龍」從林中走出來,走上癩頭巖說:「放了老百姓吧,我自己來,請借寶劍一用。」「黃龍」遞過寶劍。「黑龍」接過來,揪根頭髮往上一試,立斷。想不到世上真有這樣先進的武器,自己坐井觀天……是該讓位了,能死在這種寶劍下也是一種幸福——就這樣把寶劍往脖子上一抹,仰面倒下……老百姓為「黑龍」收屍,立廟供奉,尊稱為「九皋大帝」,香火旺盛。「黃龍」感嘆異常,就在此立縣,名叫「始平」。
三、姜仙上天偷墨水
很久以前,這裡還是一片小高原,有一年大旱,眼看人畜都難以活命了。當地半仙姜仙公就上天去找水,看到龍都被鐵鏈鎖著無法行雨。他找啊找,無意中走進玉皇大帝書房裡,突然看見硯塘裡有一點水,就拿來倒在自己的菸斗裡,拔腳便逃。後面天兵天將追來,追到了天台上空就要被抓住了。姜仙公心慌意亂在癩頭巖上一腳絆,手中的菸斗就翻過來掉下去了,霎時傾盆大雨瓢潑而下,衝出了一條不大不小的山坑。因為這坑水中有了天上的墨水成分,所以就叫做墨坑。掉下來的菸斗變成了伏虎山,菸斗柄變成了「箭」,天上的墨水灑開來就化成了「弓」。
民間自古傳說有墨水就是有文化,肚裡墨水多者自然是大文化人了。幾年前,世界級大文人金耀基和其弟還特地來此跪拜,感恩這片祖父祖母長眠的有墨水土地,給他們全家帶來了大富大貴大福氣。
四、大樹顯靈出天燈
明朝某年,左溪陳氏夫妻兩人住到墨坑嶺頭來守墓。墓旁長有兩株大松樹,每株一抱多粗,畢伸筒直,相當喜人,遠近聞名。一天,官府來人說是奉旨伐皇木,伐去送到京城造金鑾殿。夫妻兩人死活不肯,一人一株抱住大松樹掰都掰不開。沒辦法,官府一班人只得走了,半夜裡卻又突然趕回來,舉斧就砍。啪地一響,樹沒砍進去,樹頂卻突然金光錚亮起來,像有天燈出現,把周圍照得如同白晝。夫妻兩人自然驚醒了,急忙起床趕來抱住大樹,大罵砍者是強盜。
偷砍者本來被天燈驚呆了,被夫妻倆一罵又醒過神來,大怒,再次舉斧連人帶樹一起砍。夫妻倆突然跪地拜道:「神樹神,來顯靈,快讓砍樹人生大病!」斧頭突然掉在地上,砍樹一班人嚇得慌忙跑掉了。
神樹顯靈出天燈很快傳開了,從此人們就把這個地方叫做天燈盞。
五、武舉挺身保狀元
清朝某年,墨坑武舉陳中蘭準備上京科考了。第一天出門路上遇見的第一個人是女人,他覺得不吉利就返回來了。第二天他清早起來推開窗戶一看,對面窗口有個女人正在梳頭,他又覺得不吉利決定不出門。第三天他出門走出村頭,卻見路邊有人把個死烏娃拋進明墳,便慌忙返了回來,乾脆等一段時間後再走。
如此這般,等他遇到個黃道吉日去趕考時,路上就聽說人家陳繼孟已經考中狀元回來了,正猶豫不決時卻見兩隊人馬一前一後追趕而來,正是山東馬榮信不服氣追趕陳繼孟較量。陳中蘭一個激靈,放過陳繼孟攔住馬榮信說:「我是狀元的同宗兄弟,你先跟我試試!」
於是兩人就在路上大戰三個回合,不分勝敗。陳中蘭誤了考期正有力沒處使,打起來著著勁爆。馬榮信覺得自己連個路人都突不破,不禁怒從心底起惡從膽旁生,打出個暗器來正中陳中蘭胸膛……
陳中蘭就這樣夭折了,但他打抱不平的俠義精神永存,就像他練武用過的青油石石礅一樣,仍在他家堂前擱著,供後人瞻仰。
六、徒手三繳日寇槍
1945年初夏,潰逃日軍路過天台燒殺搶劫罪惡累累。老百姓都逃上山去了,有個日軍把綁著兩隻雞的刺刀槍插在墨坑村路邊牆縫裡,又砸開一家門頭衝進去抓雞。躲在對面山林裡的村民陳中福看準時機,一口氣衝過坑去,拔出日軍刺刀槍掉頭就跑,三兩腳就跑沒影了。陳中福是個24歲的大後生,膽大魂大力氣大,眼快手快腳馬快,曾經追上過一隻咬人狗,抓住狗尾巴提起來蹬在石板地上,把狗的當門牙都蹬斷掉。
陳中福回到天燈盞藏了槍,遠遠看見有個日軍站在山崗上傳話,便鑽進麥地裡悄悄靠上去,從背後抱住日軍摔倒在地,一把奪過槍拔腳就跑。日軍從地上爬起來,早已不見了奪槍人的蹤影,氣得他衝著山那邊的左溪岙哇哇大叫。不一會,左溪岙就上來一小隊日軍,很快佔領了制高點癩頭巖,但老百姓都躲在樹林裡不見人影,到哪裡去尋回刺刀槍啊?
而陳中福早望見日軍爬上癩頭巖,就提了只竹籃裝作上山拔草,來到癩頭巖下樹林裡吹口哨,東南西北都吹遍。日軍只聞哨音不見人,以為被某抗日武裝包圍了,也許是想到敗局已定,或想到前二次都是只奪槍不傷人的,只要繳了槍就能走脫,但又實在不甘心,就衝著老天嘰哩呱啦一陣大叫,把刺刀槍全部砸斷在癩頭巖上,然後逃竄而去。
陳中福隨後登上癩頭巖,揀了一滿籃的斷槍,笑哈哈回家了。
七、機智脫險鬥頑匪
1949年天台剛解放時,土匪活動還很猖狂。關嶺天主坑人葛唐彪、葛唐志部號稱「浙東義勇隊五支隊」,在杭臨公路隔山地方截住新昌縣儒岙區區長翁中利,當場槍殺了他的通訊員,再把他帶到土匪窠墨坑王家庵勸降。
翁中利是天台南山人,卻不受葛唐彪「同是天台人」的拉攏,寧死不降。葛唐彪就決定槍殺,瞄準翁中利一槍打去竟然不響,槍口朝上試試卻啪地一聲響了。說來好笑,土匪總共只有二顆子彈,全打完了,沒法再槍殺翁中利。葛唐彪就要翁家拿500大洋來贖人,寫了封信,藏在扁擔中間裂縫裡,派人扮作挑夫送到南山翁中利家。
翁中利妻子變賣家產湊起500大洋,派人送到墨坑王家庵。土匪葛唐彪收了大洋,表面上答應放翁中利走,實際上暗暗派人守在東嶺頭、墨坑口、南嶺頭三個出口,打算等翁中利路過時結果了他。
翁中利識破土匪陰謀,不走大路卻爬上癩頭山,翻過左溪麻車裡,回到南山老家,安頓了妻小,再返回新昌儒岙區,帶領區小隊第三天午後趕到墨坑王家庵,在村口駕起二挺機槍,再令號兵吹號。
號聲一響,王家庵老百姓全跑出來了,卻不見一個土匪。原來那天三個出口的土匪都沒守到翁中利,葛唐彪就覺得不妙,連夜轉移到另一個匪窠後洋山去了。
於是,翁中利追到後洋山,又聯繫上駐天台的解放軍185團,把葛唐彪部和其他殘匪全部消滅了。
……
墨坑村的歷史人文還有很多,先把以上內容用好就能在全縣美麗鄉村中脫穎而出了:風景優美賽後岸,文化深厚超張思,歷史悠久勝南黃,紅色旅遊追歡岙……
回來時我慢慢走出村頭,深深為墨坑特好的裂變前景所激動。聽路邊坑水譁譁,不正是奏響了墨坑村的村歌麼——
流水墨坑譁啦啦,
世界文豪來跪拜;
裂變墨坑譁啦啦,
破繭擴張要飛翔……
廣告、業務合作、活動策劃...聯繫電話:83811084;短號:698505;地址:赤城路381號(天台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