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于成龍歷史文化研究學者孫東振作客「書香廊坊」讀書會廊坊文化沙龍,暢談一代廉吏能臣于成龍治理永定河的歷史功績,分享于成龍歷史文化研究中的最新成果。廊坊日報社編輯、著名文史專家孟德明主持了此次文化沙龍,部分廊坊文史研究學者、廊坊圖書館黨支部書記黃曉東、副館長甘義以及環球網財經總監、于成龍歷史文化研究學者、收藏家陶文冬,于成龍第十世孫於澤群、于成龍與永定河大型歷史舞臺劇運營總監王志蘭、王洪生、梁士明,廊坊熱心古代歷史文化的市民20餘人參加了沙龍活動。
于成龍、字振甲,號如山。清康熙時代名臣,歷任樂亭知縣、通州知州、安徽按察使、直隸巡撫、左都御史、鑲紅旗漢軍都統、河道總督、兵部尚書等職,一生廉潔自律、勤政為民,為康熙王朝的穩定和繁榮立下汗馬功勞。逝世後康熙皇帝賜諡號「襄勤」。是百姓擁戴的好官。根據他在直隸掃痞滅霸的事跡,清中後期開始有《於公案》系列評書、曲藝等藝術形式大量流傳。康熙三十七年,他主持治理渾河,僅一個半月即大功告成。治河完工後于成龍請求皇帝賜新河名為「永定河」。治理後的永定河極大優化了華北地區水繫結構,拯救了渾河泛區數十萬百姓生命財產,永定河幾十年未出現過改道泛濫情況,至乾隆年間,霸州文安安新一代已經出現魚米豐饒,商賈繁盛的喜人景象。
孫東振在題為《于成龍治理永定河的歷史功績》的分享中指出:于成龍速戰速決制服了上百年頑劣肆虐的渾河,是他三十年勤政為民的結果。他強烈的民本思想,他潔己率屬、體恤百姓、公正無私、愛憎分明、擔當務實、身先士卒、奮不顧身、忠孝雙全的品格使他得到了百姓的高度擁戴。「庶民子來,畚鍤雲集」是當時百姓自發支持于成龍治河工程的生動寫照。永定河工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于成龍科學謀划水平、高超組織指揮能力、深厚人文情懷的集中反映,無愧於「廉能天下最」美譽。永定河與一代廉吏能臣于成龍密不可分,具有極其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分享結束後,到會嘉賓紛紛發言,對繼承發揚于成龍歷史文化獻計獻策,場面十分熱烈。據悉,「書香廊坊」讀書會廊坊文化沙龍還將推出系列文化名家分享活動,為廊坊市民奉獻一道道豐厚的文化盛宴。(記錄者:梁士明)
責任編輯:馮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