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樹林公園棧道乾淨整潔,遊客駐足拍攝成群候鳥;沿街商鋪招牌清新靚麗,店家自覺清掃門前垃圾;志願者們穿梭於各個社區,將文明新風送到每家每戶;區政務服務中心各個窗口繁忙有序,辦事員耐心地向群眾提供指引……這一幕幕既是城市文明的縮影,也是一道道靚麗的城市風景線。
築巢引鳳棲,花開蝶自來。全國文明城市創建,讓大亞灣在提升城市價值的同時,也刷新了城市的整體面貌,城市形象發生了精彩蝶變,生活在此的居民幸福感和獲得感進一步提升,宜居宜業宜遊的高品質現代化濱海新城讓生活更美好。
「綠幣機制」激勵村民參與垃圾分類
文明城市精細化管理,離不開「環境」這一關鍵因素。今年5月以來,大亞灣區按照全國文明城市測評標準,制訂「1+5」整治工作方案,將戶外廣告、市政設施、環境衛生、「門前三包」、交通秩序等5方面列為重點內容,以「繡花」功夫不斷提升城市管理精細化水平。
走在整治後的凱旋花園,明顯感覺社區面貌煥然一新。道路兩旁沒有亂堆積和佔道經營的現象,以往讓人眼花繚亂的戶外廣告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由國內頂尖專業設計團隊的精心設計、搭配周邊環境的招牌和外牆,抬眼望去,整體舒適和諧。
這只是整幅城市精細化管理畫卷的一角。隨著市政設施專項整治工作的推進,大亞灣區按照「淨化、美化、亮化」的要求,對主次幹道、路沿石、人行道、路燈、惠民廣場以及紅樹林公園、濱海公園等公園綠地環境進行整治優化,城市顏值大大提升。
「這些商鋪存在亂傾倒廚餘垃圾、佔用過道擺放物品的情況,這是現場圖。」
「收到,馬上清理!」
在網格商鋪的微信群中,霞湧街道社區網格員將圖片上傳到群裡,督促商戶儘快整改。據了解,在「門前三包」專項整治工作中,大亞灣區嚴格推行「門前三包」責任制,各街道辦聯合區城管執法分局、市場監管局、住建局、房管局按全區專項整治網格化分工,力求使工作落實落細。
「一公斤可回收物可以換取一枚『綠幣』……」近段時間,霞湧街道新村村居民只需在指定微信公眾號中點擊「一鍵呼叫」,就可以讓垃圾分類收集員來到家中,根據垃圾重量兌換「綠幣」。「『綠幣』可以充當『代金券』在指定商店兌換商品,一枚『綠幣』等同於一塊錢。」該村垃圾分類督導員許寶惠說,「綠幣機制」很好地激勵了村民參與到垃圾分類工作當中。接下來,霞湧街道將總結新村村的經驗,紮實完成創建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工作。與此同時,大亞灣全區也將全面推行垃圾分類,實現公共機構垃圾分類全覆蓋。
服務窗口內外皆是文明風景
文明城市創建蘊含著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既有硬體設施的提升,還有軟體設備的跟進。「上戶口、買社保、繳稅款,不用再各個部門跑,只到政務服務中心就搞定了。」幾年前搬到大亞灣的市民劉先生感慨道,大亞灣區政務服務中心幾乎一攬子包辦了工作生活所需的政務服務。
每個人都是文明創建的主角,每個崗位都是文明創建的舞臺。政務服務中心上百個窗口,對於缺少辦事經驗的群眾來說,有點摸不著頭腦。「我們負責對群眾需要辦理的事項綜合受理後,進行分門別類、指引方向。」自然人廳綜合窗口的辦事員說,這是區政務服務中心規劃的「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機制的一個環節,每位窗口辦事員都在崗位上發揮效能,讓群眾辦事流程暢通無阻。
「缺少的證件資料都在東北老家,這可把我愁壞了。」前段時間,於女士在大亞灣區稅務局二手房專廳辦理業務時發現缺少了資料,十分焦急。該專廳稅務人員得知情況後,第一時間為她提供了容缺受理服務,幫助於女士及時完成了業務辦理,可後續再補充資料。過後,於女士特意定製了印有「高效務實服務 真誠貼心為民」的錦旗送給稅務人員。「他們用真心服務換取了我們的省心辦事,值得稱讚。」於女士說。
文明創建見行動。大亞灣某製藥廠廠長李先生被自家廠房與相鄰攪拌站之間的清障糾紛問題困擾多時,在大亞灣各級各部門的推動下,僅用14天就解決了。「我們原本預計要花兩個月時間去處理,政府辦事效率高,我對製藥廠未來在大亞灣的發展充滿信心。」李先生說。
開展文明創建活動,進一步促進了經濟發展。今年,在走訪企業的基礎上,大亞灣區制訂了《下沉企業服務活動方案》,根據企業需求進行分析研判,做到「一企一策」,向企業交出滿意的解決方案。另外,該區每個月持續開展企業「直通車」活動,區領導掛帥上陣,通過現場辦公方式,及時解決企業運營發展的突出問題。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企業辦事更加便利,投資創業熱情被有效激發。據了解,今年1月1日至12月20日,全區新開辦企業4433家,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41.67%。
中海殼牌獲評全國文明單位
11月20日,捷報傳來,經過嚴格篩選,中海殼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被授予第六屆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該公司全體都洋溢著成功的喜悅。「文明創建,我們既把這項工作看成對我們全體員工精神文明建設的檢驗,同時也是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企業文化中的一個契機,對企業建設意義重大。」中海殼牌副總經理賀曉萍說。
結合文明創建要求和企業管理需求,中海殼牌黨委成員定期通過主題講座向員工講授企業文化以及工藝安全、安全生產等方面的知識。課後,中層經理還對講授主題進行一番詳細研討。除此之外,在已運行了12年的「由行動邁向卓越」認可獎勵體系中,中海殼牌增設了特別主題獎,強化公司文化建設,包括HSE零事故目標、學習創造價值、協同合作、責任與擔當等。
「崗位練兵」「青年講堂」「影子學習計劃」「技能大賽」「青年聯誼」……中海殼牌的每位員工對這些活動都不陌生。每個月公司工會、團委都會組織具有化工行業特色的活動,公司形成了爭優創先、昂揚向上的企業文化,營造了濃厚的文明創建氛圍。
飲水思源,造福人民,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是全國文明單位創建的基本要求。多年來,以「成為公認具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作為企業願景的中海殼牌,不遺餘力地為大亞灣健康安全、環保節能、扶貧教育事業添磚加瓦:資助貧困學生、為當地學生開設第二課堂、組織英語角活動、走訪敬老院和孤兒院、走進社區宣傳文明創建……在這些活動中,員工志願者充當了「主力軍」的角色,「通過參與各種志願活動,員工的工作熱情高漲,工作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對公司的歸屬感也隨之加強。」賀曉萍說。
據了解,自2010年起,該公司共開展173場次志願服務活動,參與人數1894人,時長達3726小時。隨著服務群眾、服務社區、服務社會的渠道不斷拓寬,文明志願服務如甘露般浸潤著人們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