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一家人」:90後農村主播年入百萬,給家人發高薪

2021-02-22 天下網商

2020年5月8日,衢州市柯城區萬田鄉,浙江省村播現場推進會現場,普通村民徐曉華又一次站在了演講臺上。

臺下坐著各級領導,但徐曉華一點兒都不怵,語氣平緩,聲音自然。

他講述自己做淘寶直播的經歷,講述「直播一家人」的一天。

底氣來源於他見過更大的陣仗。在淘寶直播間裡,他常常面對動轍上萬的「寶寶們」。

2019年下半年,柯城區和阿里巴巴開展「村播」,徐曉華是第一批參加村播培訓的村民。靠著直播,徐曉華把「多肉生意」做得有模有樣,年銷售額翻了十幾倍,達200多萬。

如今在柯城區,像徐曉華這樣的農民主播越來越多。

疫情期間,別地兒的農村需要靠達人直播銷售農貨,但柯城區的農民主播們卻幫著其他村民賣起了農產品,真正是「村裡有村播,產品不愁賣」。

出生於1991年的徐曉華,有六重身份。

他是衢州市柯城區萬田鄉上蔣村的一位村民,也是淘寶直播間裡的「多肉娘娘」;他是村播學員,也是柯城區「鄉村振興講師團」的講師;他是家人,也是家人們的老闆。

而在六年前,徐曉華只是一名普通的企業上班族。

2013年,他迷上了多肉,大部分工資都用於「買肉」。家人斥之為「不務正業」,他不得不在購買後偷偷拿回家中。

2014年,他決定辭職,在花鳥市場開設多肉店。

徐曉華在多肉大棚中

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參加大學生回鄉創業大賽並奪得了第一名,拿到了30萬元的貼息貸款。拿著貸款,他回到老家上蔣村,搭起了多肉大棚。靠著花鳥市場積累下的客源,多肉生意不錯,但也沒有更大的聲量,而且買賣容易受到季節的影響。

2019年3月,他看到不少同行在做淘寶直播,於是也開始嘗試。但真正的發力要等到當年9月,柯城區開展「村播」以後。

徐曉華參加直播培訓,學習直播話術。

「寶寶們,你們知道這款多肉怎麼養最好嗎?」

在直播間裡,他不僅「賣肉」,也科普多肉知識,生意紅火得很。徐曉華介紹,以前平均日銷六七百元,現在平均日銷六七千元。

藉助直播,徐曉華的興趣真正變成了事業。

父親和表哥幫忙打包發貨,一個月有4000元的工資;姐姐和媳婦做客服,也上直播,按績效發放工資,到手2萬元是常事。

這原本是一個典型的農民家庭,種植柑橘為生,家庭年收入四萬元。如今,父親一個人的工資就超越了以前的家庭年收入。

收入之外,徐曉華還獲得了不少友誼。不少粉絲都會特地趕到上蔣村的多肉大棚來參觀,這讓原本安靜的小村莊逐漸熱鬧起來。

在柯城,徐曉華成了小有名氣的能人。作為柯城區「鄉村振興講師團」的講師,他常常登上講堂,傳授直播經驗。

徐曉華將直播間變成了多肉愛好者集聚地,陳家勝則藉助直播實現了傳承。

陳家勝也是柯城人,和徐曉華同區不同村。

陳家的麵條已經做了近百年。從小幫著母親做麵條,陳家勝也練就了好手藝。

陳家麵條

長大後,他在外闖蕩,開過小店,做過餐飲,跑過物流。時間越久,他越意識到在外討生活的日子不是自己想要的。而隨著母親年歲漸長,祖傳手藝也難以為繼。

2010年,他決定回家,回到衢州市柯城區溝溪鄉鬥目壠村,正兒八經地做起了陳家麵條的第四代傳人。

一回山村,他就忙了起來:註冊生產許可證,印製包裝,跑菜場,註冊「德門龍」商標,進軍衢州高端特產店。一頓操作後,德門龍在當地逐漸有了名氣。

日子原本就這麼過去,名氣不大不小,銷量不多不少。但偶然間,陳家勝接觸到了淘寶直播。

他參加了兩天培訓,隨即開啟了自己的第一次直播。他本就內向,上直播前有點兒怯場,想著很有可能會「零成交」。但一小時下來,他和助播的老師搭配,效果出奇的好。下播後一看,得,賣了幾百份麵條。

當天播完,陳家勝興奮地跑到了鄉書記辦公室,信誓旦旦地表示,一定做把直播賣貨做起來。

熟能生巧,陳家勝的直播的確越做越好。在直播間裡,他也會聊聊面的故事。有那麼幾次,他一個人就賣出了幾千斤的麵條,滿滿一卡車。

問題隨之而來:面是手工的,產品供應不上怎麼辦?

陳家勝一番研究,決定部分環節用機器代替手工。他解釋,很多人對機器有誤解,機器用得好,味道更筋道,畢竟機器的力氣比人大。

「但不是說所有流程都用機器,部分環節用機器,更多環節用手工,效率高,產品也好,」他笑著表示,「今天還有客戶說,吃了我家的面就吃不了超市的那些面了。」

「德門龍」的招牌,在陳家勝的直播間裡走出了衢州。祖傳的手藝也成了香餑餑,村裡不少人走進了陳家,學習製作麵條。

在柯城區的各個農村裡,還散落著幾十位主播。有的是地道農民,有的是農場二代,有的是海歸青年。

最開始可不是這樣,別說拉主播,拉直播的產品都費勁兒。

柯城區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姜洪梅記得,2019年7月23日,柯城區參加阿里巴巴的723直播,要上架10款本地農特產品。

衢州有一家名為「不老神」的食品公司,在當地非常有名。線下銷售1億元,線上銷售卻只有800萬。723直播選品選中了「不老神」,柯城區副區長兩次致電「不老神」董事長。對方表示,是給面子才參加的,2000份最多了,再多賣不掉的。

薇婭直播「不老神」

723帶貨主播是薇婭。當天,薇婭團隊的工作人員致電「不老神」,表示5000份起步。結果1秒鐘,5000份就賣沒了。薇婭問能不能再上5000份預售,又1一秒鐘,沒了。

柯城區政府工作人員在一旁看得愣住了,「不老神」董事長也愣住了。

723之後,柯城區政府決定大力發展「村播」。

由於部分農民沒有店鋪沒法直播,柯城政府先是打造了天貓地方特產店「衢鮮森」,引進浙江妙趣作為萬田村播基地運營機構。

最先推出的是「縣長來了」。當領導走進直播間時,「作秀、演戲」的質疑聲撲面而來。

「那時候村播還不太有人做,壓力肯定有的,但我們知道這是方向,就頂著壓力做。」姜洪梅說。

縣長之外,更重要的是培養農民主播,陳家勝就是這麼被拉來的。他告訴記者,當時,姜洪梅在挖掘可直播的土特產,經過他家時看到了曬在外面的手工面,立即和他商量做直播的事兒。

直播培訓課

早先一步做村播,給柯城帶來了極大助益,尤其是今年疫情期間。

柯城是柑橘之鄉。疫情期間道路被封,客進不來,貨出不去,這意味著滯銷。眼看村民們一年的辛勞將打水漂,農民主播們站了出來,百名主播助力衢州線上銷售,一場三小時的直播就賣了40萬斤柑橘。

 

作為阿里巴巴電商脫貧特色模式,2019年,「村播計劃」累計舉辦160多萬場公益直播,覆蓋2200個縣域,帶動農產品上行60億元。

2020年,村播以更快速度發展。

疫情之下,阿里推出「春雷計劃2020」助農措施,手把手教農民幹「新農活」:農民當主播,手機是農具,直播成農活,數據為農資。

4月23日,全國首個阿里巴巴「村播學院」正式「落地省衢州市柯城區。50名農民主播手持錄取通知書,學直播當「網紅」。

在柯城區,有一個「鄉村振興」綜合體。一樓是展廳,二樓是直播間。

直播間裡永遠熱熱鬧鬧的,接受培訓的學員們、畢業的學員們都在裡面播著家鄉的特產。這像極了一個24小時不休的線上特產市場。

來這裡參觀學習的縣長們,一波又一波。

「其實當所有人開始做村播時,我們已經在打造村播2.0了。」姜洪梅說。

所謂2.0,即向供應鏈延伸,一村一品一產業。比如鬥目壠村是手工麵條,陳家勝是源頭;比如上蔣村是多肉,徐曉華還準備辦多肉民宿,帶動村裡的旅遊經濟。

往前半年,農民主播們正起步;現在,不少人已經成了幫村民賣土特產的頂梁柱;往後半年,誰知道他們還會帶來什麼樣的驚喜?

專注網際網路商業的權威新聞媒體,記錄網際網路商業的人物和故事,提供天貓和淘寶商家集培訓、營銷、實戰於一體的系統化服務。

相關焦點

  • 小夥做經紀人 一年籤70個網絡主播年入百萬
    晏升告訴長江日報記者,他畢業後留校後做學校宣傳工作,現在他是數十位草根音樂愛好者的經紀人,一年收入近百萬。上月,工作室入帳近50萬,旗下一個主播一個月的收入就有10餘萬。「網絡主播的市場很大,管理也日趨完善」。
  • 百位主播月入百萬,但直播帶貨還是好生意嗎?
    面對網上電商主播月入七位數的報導,媚媚沒有表現出什麼驚訝,邊化妝邊回應:月入百萬的不多,肯定不止大家最熟悉的那兩三位,對,是月收入,直播時間比較長的老主播,基本也都年入百萬。 《2019年淘寶直播生態發展趨勢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淘寶直播平臺,月收入超過百萬的主播超過100人,每月帶貨規模超過100萬的直播間超過400個。 電商主播,一群活在鏡頭中的人。 還不到下午五點,媚媚推著三個27寸大號行李箱,走進今天的直播場地,此時距離開播不到兩個小時。時間雖然緊張,但媚媚準備的並不慌張。
  • 曾月入百萬的LOL主播,如今賺的還沒網管多,開直播甚至還賠錢
    ,同時主播行業雖然看著光鮮亮麗,但實際上也並不好做,下面這3個主播就曾經是月入百萬的超人氣主播,但如今卻賺的還沒有網管多,甚至開直播還賠錢,都處於快要退出直播圈的邊緣。首先來說說第一個曾月入百萬的LOL主播就是馬飛飛,說到馬飛飛相信很多網友都並不陌生,馬飛飛曾經是一名人氣超高的LOL主播,並且LOL技術十分的高超,一直活躍在鑽石王者局,開播至少百萬人氣,而如今的馬飛飛卻是人氣十分的慘澹,月收入都沒有網吧網管高
  • 人物 董小颯:LOL男主播淘寶開店月入百萬
    「圍繞電競遊戲生態圈目前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產業鏈,這個生態圈可以養活很多不同的角色。」YY執行副總裁曹津對記者說。事實上,像董小颯這樣的遊戲解說者正在成為各大直播平臺爭搶的對象,通過贊助或籤約的形式,部分明星解說員的身價提升至百萬級別。根據普華永道近日發布的《2014~2018年全球娛樂及媒體行業展望》報告,2013年中國的視頻遊戲總收入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市場。
  • 直播打賞將設上限,主播日入百萬成歷史
    「打賞」,在直播平臺中,是一種常見的觀眾與主播之間的互動模式,和舊時梨園行角兒登場,便能收到臺下戲迷投擲的賞金和禮物內在邏輯一致。觀眾通過充值平臺虛擬貨幣,獲得禮物後,便可在主播間進行「打賞」,同時,主播也能根據禮物背後實際金額從中抽成。也就是說,平臺與主播,對於「打賞」,都是抱著「多多益善」的態度。
  • 孵化100個百萬粉絲主播,喜馬拉雅在做「直播縱深」
    音頻直播賺錢嗎?答案是肯定的。3個月前,喜馬拉雅公布了「百大主播計劃」,3個月後,年入百萬的頭部主播越來越多。賦能主播、將直播做縱深發展;又能多元拓展直播內容,用錄播的形式把作品留存下來。錄播漲粉、直播變現,錄直一體化已成為了喜馬拉雅的優勢所在。
  • 四川女孩大學畢業,回到農村化「糞」為寶,「蚯蚓女神」年入百萬
    四川女孩大學畢業,回到農村化「糞」為寶,「蚯蚓女神」年入百萬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家庭充分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很多父母甘願自己省吃儉用,也要把孩子培養出來上大學,這樣才能保證孩子未來能夠找到一份好工作,衣食無憂
  • 月入百萬!中緬邊境瘋狂的翡翠直播
    直播屏幕下的翡翠:一天賣掉「一家店」從玉城市場的大門進來,左手邊第一家,是李文的直播間。門牌不大,也算有個店面,相比於小攤位,這裡的租金會貴上不少。阿青生於1993年,緬甸華僑,她是最早跟李文做直播的主播。做翡翠之前,她在緬甸木姐鎮的鄉村小學做中文老師,中文和緬甸語之間能夠隨意切換,這也成為她面對緬甸貨主時砍價的有利條件。
  • 喜馬拉雅殘疾人主播已超過8000名,年收入最高的近百萬
    2020年1月至10月,喜馬拉雅內容消費總額同比去年增長90%,品類從328類增至393類。越來越多的用戶願意為優質內容買單,與此同時,喜馬拉雅的主播生態愈加繁榮:出版社、媒體、MCN機構、品牌主、播客、明星等紛紛加速入駐,聯合喜馬拉雅為用戶帶來豐富的內容,提升聽的體驗。
  • 專訪《陰間神探》主播紫襟:陶淵明後人做主播月入百萬,怎麼就坑了祖宗?
    他是陶淵明的後裔,他是月入百萬的
  • 她是快手網紅,年入百萬,22歲的她被抓後承認已經吸毒五年!
    她是快手網紅,年入百萬,22歲的她被抓後承認已經吸毒五年!現在是一個直播和分享經濟的年代,有很多人都喜歡在短視頻APP上看一些關於直播的內容,直播內容也是五花八門的,也有發王者榮耀和平精英等遊戲作品,這個遊戲作品可以很好的吸引觀眾們的熱度,有很多人也靠這高人氣的遊戲走紅。
  • 玉石直播月入百萬?其中套路你想像不到.
    做玉石沒接觸過直播,都不好意思跟人說:自己是賣玉的。直播這麼火。有傳言說做玉石直播,輕輕鬆鬆月入幾萬,甚至百萬。真的有這麼誇張?今天,我們來聊聊這個事情背後的秘密。     看玉石直播,有個前提背景必須要知道。我們看到大多數活躍的玉石主播,其實都不是貨主。       在各大玉都,出現在屏幕上的,基本上是代購和專業主播。直播平臺做大的,都是公司運作,「組團」出擊。
  • 鬥魚《使命召喚》主播招募開啟,年入百萬的機會來啦
    從2003年發行第一款遊戲,到現在《使命召喚》經歷了15個年頭,加入新模式也為遊戲注入了新血液。而新模式的加入,不管想入坑的萌新,還是玩遊戲已經有年頭的老鳥,都需要經歷一個適應期。想要進一步了解遊戲,最好的選擇是到鬥魚主機區的使命召喚板塊,看大神主播們是怎樣迅速理解遊戲,玩轉新模式的。
  • 知乎沒有告訴你:年入百萬有多難
    「人在美國、剛下飛機、博士學位、年入百萬...「 這些曾經在知乎上的標籤式語句如今已經成為段子,也由於裝X文化的泛濫,知乎被不少網友嘲笑。知乎上總會有些標題為「年入100萬是什麼體驗?」,「年入50萬是什麼體驗?」的帖子,在無數網友揮灑大方的回答下,仿佛年入百萬已經成為平均水平,年入50萬也只是剛剛起步。
  • 大衣哥花百萬彩禮娶兒媳,回家直播當網紅,村民主播飯碗不保
    ,就從一名農村歌手發展到了評委。村民還說大衣哥有錢,最好每家發一點錢,村民還有意借錢不還。一系列的信息傳出,大家都在指責村民,心疼大衣哥。但這也無形中,給了大衣哥熱度,所以大衣哥這麼多年,都還一直有商演。
  • 遊戲文化專區上線 網易CC直播百萬主播扶持計劃啟動
    網易CC直播近日上線「遊戲文化」專區,將啟動「百萬主播扶持計劃」來吸引更多優質二次元主播的加盟。通過與網易遊戲產品深度結合,打造垂直的遊戲文化二次元專區,推出「遊戲評鑑團」、「動漫陪看鑑賞團」等新穎直播模式,讓不同圈層的用戶都能在直播裡找到自己的熱愛。
  • 襪子廠百萬年薪招聘淘寶主播 直播帶貨成風口
    五雙才賣7塊9的絲襪廠,竟能開出百萬年薪招聘淘寶主播?「真的假的!」近日,一則絲襪廠年薪百萬招主播的話題在微博上被熱議。不少網友表示質疑,百萬年薪不是一筆小數目,並不是普通的公司能承受。這樣的工廠能開出百萬年薪,確實令人不可思議。「天地良心,百萬年薪招主播是真的!」在接受採訪時,襪廠總經理楊鋼澤拍著胸脯說。這並不是個人一時腦熱,而是幾個股東認真研究後做出的決定。外貿生意難做,今年線下渠道又大受影響,轉戰線上成了唯一的希望。早在18年雙十一時楊鋼澤的襪廠就開始「觸網」,在淘寶天天特賣活動專場,3天賣出了153萬雙襪子的銷售業績著實令他一驚。
  • 做直播帶貨被「坑」百萬!深扒直播4大「割韭菜」套路
    直播帶貨火爆的表象背後,其實藏著很多灰色操作。坊間傳聞,行業某大佬搞直播帶貨虧損上百萬。主播和商家合起夥來「坑」用戶,把「套路和演技」發揮到了極致。我蹲點了幾場直播後,發現很多主播在直播間裡又吵又罵,甚至還大打出手。我心想「至於麼?」後來才知道,他們在直播間吵架吵得越兇,帶貨效果就越好。值得一提的是,這些製造矛盾衝突的主播們話術都十分相似,就像是有固定的劇本。
  • 不被看好的音頻主播如何做到月入百萬?
    有聲書的市場從2016年到2018年的增長速度,和中國電影市場井噴時期相差無幾。有聲書也屬於書的一種,當然也面臨著書會遇到的問題,就是盜版。盜版大大影響了音頻付費的收入。但是今年有聲書版權漲了十倍,頭部的大V音頻主播做到了月入百萬。
  • 什麼工作實現年入百萬?
    年入百萬的方式有兩種:1.打工,擔任中型以上公司的一把手位置,也就是人們常說的: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2.創業,要麼擁有一個高收入技能,通過自由職業販賣自己的時間,來獲取高收益,要麼開公司打造一個系統為自己賺錢,要麼投資,用錢來給自己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