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縣大莊鎮查舊莊一帶,至今流傳著一個古老的傳說。
在很遠很遠的地方,有條露水河,露水河九曲十八彎,在上遊有個風光旖旎的小山村,名叫金花峪。金花峪裡有個金老漢,金老漢夫妻倆有個獨生女,名喚巧姑,長得俊美異常。她那俏麗的臉頰宛若山桃花,白裡泛紅;她那動人的眼睛就好象明澈的秋水;她那苗條勻稱的身姿猶如嫋娜的楊柳。
巧姑人美心也美,她聰穎好學,心靈手巧,不管是描龍畫鳳還是裁衣繡花,都拾得起放得下。冬天,張家奶奶兩腳凍得紅腫,巧姑趕快飛針走線,做雙棉鞋送老人,樂得張奶奶笑眯兩眼,讚不絕口;夏天,李家爺爺受了風寒,巧姑看見了,爬坡攀崖,採藥為老人治病,感動得老人熱淚盈眶。這樣美麗善良的姑娘,誰不喜歡?
村裡有個叫英哥的小夥子,長得膀寬腰圓,身材魁梧。濃黑的劍眉下一雙大眼炯炯有神。他從小父母雙亡,靠牧羊為生。雖然自己生活貧寒,但他性格豪爽,見義勇為。有一年冬天野狼進村叼走了鄰居的小孩,他手舉砍柴大斧緊追不捨,終於打跑了惡狼,救下了小孩。
英哥和巧姑從小就性情相投,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倆逐漸地產生了愛慕之情,每天放羊回來,英哥總是幫巧姑砍來山柴,巧姑也抽空為英哥縫補衣衫。一個春天的晚上,月光明媚,山花飄香,巧姑溫聲細語地說:「英哥,我給你繡了一個圍腰。」英哥憨笑著接過圍腰一看,上面繡著一對偎依在一起戲水的鴛鴦,頓時心裡萌動了一種異樣的感情,他深情地望了巧姑一眼,她那脈脈含情的大眼睛正羞澀地望著他,眼眶裡含著幸福的淚花兒…
英哥趕快託鄰居為媒,金老漢夫妻聽了,甚為高興,決定選個良辰吉日把巧姑嫁過去。英哥把平常積贊的羔皮找出來,準備到很遠的集鎮上賣了,為巧姑做幾件嫁衣。
真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英哥剛出門不久,山那邊趙員外的兒子趙奎帶領家丁來金花峪打獵。趙奎平時依仗權勢:橫行鄉裡,無惡不作。他騎馬架鷹來到露水河邊,看見巧姑從村裡輕盈飄出,頓生歹意,一雙三角眼貪婪地打量起來,他看見巧姑俊美絕倫,馬上喝令家丁搶人。等村裡人聞訊趕來,巧姑早被趙員外的家丁搶走了。
趙奎把巧姑搶進村寨,威逼巧姑和他拜堂成親,巧姑心裡只有英哥,死不應允。趙奎惱羞成怒,就把巧姑打進黑牢。巧姑又氣又急,不吃不喝,三天之後兩眼起了翳,雙目失明,她在黑暗中懷念著英哥,痛楚地悲泣。
英哥回村後聽說巧姑被惡人搶走,疼得撕心裂肺,急得兩眼冒火。在一個月黑夜,他手提大斧,腰繫繩索,翻牆跨院,潛進趙員外的村寨,殺死看守,救出巧姑。他背著巧姑逃出村寨,翻過九九八十一座山,涉過七七四十九條河,歷盡千辛萬苦。冷了,他們偎依在一起互相取暖;餓了,採來山果、野菜充飢。一天,他倆來到一座高山孤廟裡投宿。
天亮了,英哥、巧姑被一陣鳥鳴驚醒,他們登上山頂,英哥看見峰巒挺拔,澗壑競秀,優美靜淑的沂河,曲曲彎彎就象一條長長的彩練,鋪展於錦峰秀嶺之間。英哥正忘情地觀賞這秀美的景色,忽然一雙花喜鵲喳喳叫著在他們頭頂上盤旋,這對喜鵲時飛時停,在前面引路,英哥和巧姑驚喜地跟在後面,他們涉過沂河,來到一條嶺下,只見這裡林木遮天,芳草迷人,溪清石潔,風光超俗。這時萬道霞光眩人眼目,百鳥迎著晨光齊鳴。英哥領著巧姑登高一望,只見眼前一隻五彩鳳凰站在一棵合歡樹上翩翩起舞。
樹下有一個天然石臼,裡面泉水清澈,飛鳥嘴裡銜著奇花異草放進石臼,那隻彩鳳輕輕落到石臼旁,梳理著美麗的羽毛,把柔美的長頸伸向石臼,慢慢飲著玉液瓊漿。突然,那隻彩鳳一聲長鳴,向著冉冉升起的紅日,向著燦若錦繡的東方飛去了英哥走到石臼旁,雙手捧起泉水喝了一口,頓時覺得舒筋活絡,他又把巧姑領過來,捧起泉水讓巧姑暢飲,又用泉水給巧姑洗了洗眼睛。
說也奇怪,一會兒,巧姑眼裡白翳慢慢退了,只見她眨了眨眼皮,啊!眼前一片光明,又看見了藍天、綠樹、紅花、芳草,又看見了英哥那方正的臉龐和魁偉的英姿,她激動得眼裡湧出了幸福的淚水。英哥驚嘆不已,深情地說:「古人說,鳳凰不落無寶地,巧姑,咱們就在這裡安個家吧巧姑溫順地點點頭。從此,他們在這裡安居樂業,一代一代繁衍生息。後來,人們不斷傳著鳳凰飲茶的故事,就把那個石白叫茶白,把那個村莊叫茶白莊。
不知經過多少年的演變,現在茶臼莊寫作查舊莊了。
聲明:我們固定開通關於沂南各地的歷史故事、人文、傳說的板塊,讓沂南人更了解咱們沂南,僅供個人學習研究。每篇文章作者在文章題目下方備註,無原作者授權,禁止用於一切商業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