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花如米小 也學牡丹開——記臨泉縣黃嶺鎮示範小學張慧芳老師

2021-01-10 安徽網
苔花如米小 也學牡丹開——記臨泉縣黃嶺鎮示範小學張慧芳老師

張慧芳,女,是2008年參加工作,黃嶺鎮示範小學的一名青年教師。 她「身兼數職」——在校,她是數學教師、班主任,留守兒童之家管理員;在家,她是女兒,是妻子,是兩個年幼孩子的媽媽。但她從不叫苦叫累,無論是家裡還是學校都把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條,受到了學生的喜愛,家長的尊重,家人的稱讚,得到了同事的讚許,領導的信任。

潛心教研,愛滿課堂

《小學數學教師》、《小學教研論壇》、《優秀論文集》等書籍是張老師案上床頭必備的寶典。她從不湊乎著上一節課。備課時,她精心設計環節,努力鑽研教材,上網查閱資料,了解學生特點,做了大量的課前準備工作,工作到深夜是常有的事。課堂上她關注全體學生,她很注重培優扶差的工作,對於後進生,她總是給予特殊的照顧。張老師的課堂是充滿愛心的課堂,多提問,多巡視,多輔導,對孩子們的點滴進步給予及時的表揚和鼓勵;她課後找孩子們談心、交朋友,樹立起他們學習的信心。在班級孩子們的眼裡,張老師早已被升華為同學們的摯友、媽媽。

循循善誘,愛生如子

張慧芳老師所帶的四年級在小學教育中正好處在從低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渡期。開學沒多久,在她的班裡有個叫王嵐的數學課代表,之前每次考試成績都在九十分以上,在班裡一直名列前茅,可進入四年級開學沒多久張老師就發現這個學生課堂作業經常出錯,第一次月考成績出現出了乎意料的下滑,於是張老師就開始關注王嵐同學並查找原因,可是從課堂上根本發現不了王嵐和以往有什麼不一樣,於是張老師就趁課餘時間聯繫到王嵐的家長進行溝通交流,經過了解才知道王嵐每天放學在家不是看電視,就是和鄰居夥伴出去玩耍打鬧,每次寫作業都是媽媽叫著喊著,甚至還和家長頂撞,被逼無奈的情況下才勉強去草草把作業寫完。於是張老師就和王嵐家長商量對策,分頭行動找學生談話,先了解其內心所想,再對症下藥,加以勸說引導,勸其知錯就改,經過張老師的耐心開導,很快王嵐的學習態度有了根本的轉變,成績明顯提高。

由於在農村,班裡留守兒童很多,很多孩子缺失父母關愛,導致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心理扭曲。為此,她給學生分組,利用微信,電話等形式,讓學生每星期一、三、五的課外活動和家長聯繫,進行交流,匯報他們在校的情況。正是因為她的辛勤付出,默默堅守,她不僅取得了家長的放心,學生也更有了學習的動力,她所帶的班級很快成為班風正、學風濃的先進班集體。

盡心盡力,愛崗敬業

在其位、思其職、盡其責。上學期疫情結束學生返校,她班轉來一名新生名叫張敬涵,剛進班兩天她就發現該生不寫作業,上課不看黑板,注意力也不集中,於是張老師立即找她談話,經過詢問了解,知道她父母長期在外打工,跟著爺爺在家,又發現該生眼睛近視,於是就立即把該生調到第一排坐,接著張老師又深入了解發現學生不僅近視,性格內向怯弱,成績也差,翻看詢問以前的成績各科都不及格。於是張老師利用電話先後和張敬涵的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孩子的情況,並叮囑家長趕緊帶孩子查查眼睛,別光顧掙錢要重視對孩子,生活,學習的管理與輔導。事後張老師還是不放心,就利用星期天專門到張敬涵家裡進行了一次家訪,以提醒該生家人對孩子要引起重視。功夫不負有心人,張敬涵在張老師的關愛與引導下,慢慢進步,開始注意聽課,認真寫作業,像原班其他孩子一樣輕鬆快樂學習起來。

回看經行處,淺淺淡墨痕。提到成績,張慧芳老師總愛謙遜地說:「我只不過是一朵小小的苔花,為了教育事業和自己的夢想,學著像牡丹一樣盛開罷了。」

責任編輯:程嬌嬌

關鍵詞 >> 孩子,家長,學生,張慧芳老師,臨泉縣黃嶺鎮示範小學

相關焦點

  •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第一次知道這首詩是在CCTV的《經典詠流傳》節目上,雖然當時並沒有完全理解詩句的意思,但還是被簡潔中透著一股清新的詩句吸引了。300年前的一首小詩也感動了電視機前的很多觀眾。也反映了許多人共同的成長經歷,在熙熙攘攘,車水馬龍的人群中,默默無聞,卻仍然像牡丹一樣綻放自己的風採。整首詩沒有晦澀難懂詞語,「青春」二字是指青青的綠意和春天的味道。苔蘚是低等植物,多寄生於陰暗潮溼之處。詩人借寫青苔花朵雖如米粒一樣渺小,卻毫不自慚形穢,更沒有自暴自棄,而是充滿自信,綻放自己的青春,像富貴美麗的牡丹花開一樣,綻放在不起眼的小小角落裡。
  • 聆聽法院 「 新人」 的職場初體驗 ||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聆聽法院 「 新人」 的職場初體驗 ||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2020-10-09 1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苔花如米小 也學牡丹開——記婦產重症優秀護士郭曉曉
    參加工作七年,她嚴格要求自己,主動請教,積極參加各種培訓,功夫不負有心人,從工作時需要老師手把手指導的年輕護士,到現在可以獨擋一面,負責新入職護士帶教工作的老師,同時多次擔任技術操作演示人員。醫院組織的理論考試多次取得前三名。醫院簡易呼吸器技術操作比賽取得第一名。
  • 輔警李蓉:苔花如米小 盛放亦芬芳
    輔警李蓉:苔花如米小 盛放亦芬芳 2020-12-20 16: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苔花如米小 也學牡丹開丨以築之源為例看濰坊濱海中外合作產業園...
    有的項目看似很大、前景很廣闊,但是不接地氣,引來了也不容易落地投產,而有的項目如築之源看似較小卻符合定位、充滿潛力,容易落地生根、發展壯大,還能促進相關產業的集聚,具有較強的生命力。為了種出大樹,不一定非要移栽大樹,選一個好種子,同樣可以成長為參天大樹。
  • 陽新縣富川小學張丙娥老師:最美主播情暖富川學子
    (文/圖/記者 向能利/通訊員 尹衛華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在「抗疫」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有衝向一線的英雄,更有幕後的堅守。如同許許多多的平凡人一樣,陽新縣富川小學老師張丙娥也如苔花般默默無聞,向陽而生,因夢前行。
  • 林甸往事ll​李德才:報告文學--苔花笑對牡丹開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萬花叢中,苔花微乎其微,小的實在可憐。而花中之王牡丹卻嬌美豔麗,脫穎而出,驚豔百花,格外撩人的眼帘,讓人讚不絕口,眼福大開。可苔花雖小在萬物生長中也顯示了它的靈性,它也同樣點綴了大自然的美,它也依然滋滋潤潤的,勃勃向上的展示了它不羞的美,頑強的美……家鄉泉城--林甸就是生長苔花的一片沃土。說起家鄉,家鄉人並非自命不凡,並非自我炫耀。
  • 「全省脫貧攻堅獎」獲得者吳東霞:苔花如米小 也學牡丹開
    「吳書記,幫我的小兒子找個合適的對象。」……為了做好扶貧各項工作,吳東霞放棄了節假日,走訪到深夜是家常便飯。多少次,深夜獨自一人開車走十幾公裡山路回家……「媽媽,我從沒有碰到過像吳阿姨那樣對我好的人了,長大後要好好報答她。」鄒得福說。船形四組村民方秀琴患有各種疾病,大兒子在外念書,小兒子鄒得福在馬當小學讀三年級。
  • 經典詩歌|梁俊《苔》,小女生一開嗓感覺整個世界都融化了!
    梁俊《苔》,小女生一開嗓感覺整個世界都融化了!曲:梁俊/韓雷 編曲:祁勃力 合唱:貴州省威寧縣石門民族中學和石門鄉新中小學學生 歌曲歌詞 群: 白日不到處 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
  • 這個基督徒帶著孩子在央視唱起300年前的小詩,唱哭億萬人!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這首20字小詩《苔》三百年前的清代詩人袁枚所作被鄉村老師梁俊(弟兄)和山裡的孩子小梁以及貴州省威寧縣石門鄉小學的學生們在CCTV《經典詠流傳》的舞臺重新喚醒孩子們最樸質無華的天籟之聲一開口,就唱哭了評委庾澄慶和曾寶儀點擊視頻欣賞梁俊老師和孩子們的表演吧
  • 巴西野牡丹
    追賽期間,突然想起兩年前的春節,那首清代詩人袁枚的《苔》,被鄉村老師梁俊和山裡孩子梁越群闡釋的故事與歌曲所喚起。兩年過去了,那歌聲依舊在耳邊纏繞。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是的,苔是微小的,可是它們也有夢想,也期待有朝一日像牡丹那樣開放,誰說不行呢?在植物圈裡,有一個很大的家族,它們公然追捧著牡丹,那就是野牡丹科了。
  • 用深情演繹「支教」這個詞語——記民進嶽陽樓區站前小學支部會員...
    「苔花如小米,也學牡丹開。」去年9月,李更梅搭上了前往平江的支教列車。一年的時光轉瞬即逝,值得慶幸的是:她用微光,點亮了孩子們明淨澄澈的眼神;用真情,接受了一場從身體到心靈的精神洗禮。一、 所有的一往情深都有嫋嫋餘音初到平江縣安定學區大橋小學,這兒教學設施簡陋,全校6個班共241人。沒有多媒體,沒有先進的教學設備。老師們上課仍舊是老式的一套,真正的「一隻粉筆寫春秋,三尺講臺存日月。」
  • 苔花家居進口產品再升級|苔花精選,品質保證
    【柔性製造體系】:全系德國進口豪邁生產線苔花家居引進德國豪邁柔性生產線和德國瑞好封邊技術,產品製造過程自動化、信息化、精細化三管齊下,確保產品從設計、開料、裁切、表面處理、裝配、運輸、安裝到服務每一環節都做到更好,保證高品質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