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其實並不難,只需把事情一次又一次的重複
我做過短線,中線,長線,其實許多都是被動的,比如感覺短線收益高。抓住一個連續2。3天漲停板的股票。一年收益就超過巴菲特一年的30%。誘惑是相當的大,但如果判斷失誤,被套了,就自我安慰做長線,安慰自己長期持有,做'價值投資'結果就是長期被套,長期損失。
其實做短線也可以,只是一定要設置止損,比如跌破5%個點,不管任何理由,都必須賣,做到大賺小賠。但有幾個人能被套5%的時候會賣呢?許多人都捨不得,都會想著明天還會漲回去.結果.....
如果是做中線,那完全可以不在乎近期的漲跌波動。買點到了,買進,賣點到了,賣出,然後空倉,等待下一次機會。長線我是不做的。中國的企業大部分不適合長期持有,長期持有,結果就是長期痛苦,中國目前還出不了像吉利,可口可樂等世界級的企業。
我現在的思路很簡單,做中線波段,比如20%的收益吃到了,然後就空倉,躲避回調或者下跌的風險,等待下一次機會,再吃20%的利潤,有時候,可能一年就2,3次這樣的機會。可是,要知道,巴菲特近50年的投資生涯,平均下來,也只是一年一次機會,每次29%的收益而已.我給自己定的每年2,3次目標,其實已經很高了。
打個比方,10萬元,如果我每年能做到3次20%的收益。只要10年,我就是億萬富豪了。這個顯然不太現實,要做到這點,買點要正確,空倉要正確。知道什麼時候買進,什麼時候賣出。而且千萬不能碰到地雷股票,所謂的地雷股票就是買了後,連續N個跌停,那樣前面的利潤就白完了,所以股票賺錢其實很難很難。
每次20%的收益,躲過每次下跌風險,然後第二個20%的收益,這就是成功,成功就是簡單的事情重複的做。
為什麼股票早上衝高后然後慢慢下跌,大概率要分以下幾種情況:
(1)當股票處於高位階段
假如股票已經經過了大幅上漲,已經是大漲之後的高位票,出現早上衝高后會慢慢回落,這種信號要提高警惕,有主力出貨嫌疑。因為早盤拉高就是為了把價格做高,一來可以吸引激進著追漲進去解盤;二來可以讓主力維持高股價逐步出貨;
如上圖,低開高走,隨後動用了幾張大單快速把股價拉高,一口氣拉升了13個點,隨後股價開始逐步下滑。衝高之後主力似乎恢復平靜,其實主力都是中單出貨,讓很多人以為主力是洗盤,結果尾盤主力再次大單出貨壓盤,讓K線收出一根帶長上影線K線,出現見頂的信號,當天的走勢99%都是出貨為主。
(2)當股票處於中低階段
股票處於中低位置的話,也就是股票還沒有經過大幅上漲,而是處於低位之時,也或者股價已經小幅上漲,上漲到前期的重大橫盤區域或者重要關卡之時;主力也是經常動用這種早盤衝高之後回落的走勢,目的就是為了洗盤,把舊一批散戶洗出去,然後換一批散戶入場,為了就是後期拉升做鋪墊。
如上圖,這隻股票目前明顯的處於底部,止跌後出現第一個漲停,隨後再度迎來4連陽;而在周五之時早盤主力動用超大資金快速拉升股價,隨後就開始慢慢下跌態勢;這種情況的主力拉升動作就是為了洗盤,讓前期持股不堅定或者已經獲利的籌碼洗出局,達到主力籌碼交換洗盤的目的。
(3)股市環境或者消息面影響
上證指數是A股的方向標,上證指數的漲跌是對於個股行情的漲跌有直接影響,大部分個股都是會跟隨大盤走勢的漲跌。所有有些大盤受到利好消息刺激,大盤走勢低開高走,但是隨著大盤支撐力度不強出現衝高回落。
當大盤出現衝高回落之時,大部分個股也會受到大盤下跌而轉頭走弱的現象。所以類似這種情況,股票也是早上衝高后慢慢走跌,這種情況並非是主力行為,而是受到盤面的影響。但遇到這種早上衝高回落的股票,就要看回落之時的成交量如何,如果是放量下跌證明主力資金有砸盤,可以進行減持規避風險,如果是極度的縮量下跌,可以認定為散戶拋壓加重所致,可以暫時持股觀望,這個時候的股票很難判斷是洗盤還是出貨,應該要以靜制動,隨機應變的操作策略。
綜合以上三種情況,股票早上衝高慢慢下跌的情況,具體要根據個股位置,大盤情況,消息面情況綜合去分析為什麼會走出這樣的走勢,主力是為了出貨還是洗盤,或者是受到盤面影響所致,每一種情況操作的策略就不一樣了,隨機而動。
如何選擇真正的成長投資標的?
成長性一般以盈利能力來衡量,好的成長投資應該尋找的是淨利潤在3-5年內可持續顯著地高速成長的公司,這些行業或公司具備的最大特徵是:
1、高競爭壁壘(技術壁壘、或客戶壁壘、或規模壁壘等),這是成長類子行業或公司最核心的必要條件;
2、行業市場規模一般不會特別小,這只是大牛成長股的必要條件,而非所有成長投資的必要條件;
3、在需求維度上,行業表現為持續正增長(出現新生市場常帶來最佳機會,產業技術升級帶來的行業增長空間為次優,產業轉移或進口替代也可但這種為最次)。
4、「持續顯著高增長」是成長類公司投資的關鍵,尤其是「持續增長」,原則上,這個「持續」不能低於3年。「持續」和「顯著」兩個維度如果反覆被證明過的話,那麼將提升未來的成長預期,享受一定的估值溢價。不能保證「持續性」的子行業或公司,如電子行業的面板子行業,不能劃分到嚴格意義的成長投資領域。
投資者可以本著以下思路進行:
1)選擇成長型的企業。也就是說要選擇朝陽行業,避免夕陽行業。目前,生物工程、電子儀器、網絡信息、電腦軟硬體以及與提高生活水準相關的工業均屬於朝陽行業。
2)選擇總股本較小的公司。公司的股本越小,其成長的期望也就越大。因為股本達到一定規模的公司,要維持一個迅速擴張的速度是很困難的。對於那些總股本只有幾千萬的公司而言,股本擴張相對容易得多。
3)選擇過去一兩年成長性好的股票。高成長的公司,其盈利的增長速度會大大高於其他公司,一般是其他公司的1.5倍以上。
下面給大家介紹幾種根據量價來買入的方法,大家可以看了後去精研下自己的股票。
第一種:上行調整後的放量買入法
在上漲途中股價經常會出現「價跌量減」的情況,這是一個讓人糾結的階段,因為我們不知道後面是向下調整還是向上調整。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最好選擇觀望,在調整之後若出現我們說的重新放量上行,那麼我們就可以考慮介入,介入點不妨就放在放量當日。
上圖中的股價處于震蕩上行中,我們可以很直觀的看到,股價在上行一段時間後就出現一段調整期,在該調整期內出現了「價跌量減」的現象,之後出現了放量上漲一改之前的調整趨勢,開始了新一輪的上行,我們可以在放量上行當日考慮介入。如上圖,若我們在低位的介入點介入,那麼我們的收益更是不用說了。之後再出現第二次相似的調整,這是給那些還未介入的投資者提供的絕佳機會。它的調整邏輯和前期調整邏輯一樣。
第二種:放巨量後股價繼續上行買入法
在這種方法中有人可能有疑惑,放巨量不是莊家出貨的表現嗎?我們怎麼還要去買入?對的,在股價放出巨量上漲時我們也很難判斷具體該怎麼操作。但是我們這裡說了是放量之後才考慮是否入場。如果放出巨量後股價上漲乏力或是改為下行,那麼巨量可以斷定是莊家出貨。而如果巨量之後股價繼續上行,表明莊家是在利用我們的恐懼心理製造恐慌,只要巨量之後股價依然上行我們就可以放心介入。這一方法雖然有些追高的意味,但是我們不能錯過這個較好的機會。
如上圖,我們發現在上行的過程中該股出現了天量上漲的現象。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投資者會認為天量出現,同時之後又連續幾天的小陰是莊家在出貨的表現,而賣掉手中的股票。其實不然,按照我們的方法,觀察天量之後的股價變化我們可以看到上圖中不是那麼明顯的啟明星形態。同時在天量後的回調中股價並未出現大幅陰跌而是小幅的回調。在此時我們可以選擇「啟明星」形態出現時入場,也可以在天量後的最近一個收陽處入場。但是這一方法一定要待天量後觀察,忌諱天量當天入場。
第三種:放量突破阻力位時入場法
其實這一方法最好理解。放量突破阻力表明在短線交易中多方佔據主導地位,短時間內股價將繼續上行。
上圖中股價震蕩上行,兩次在幾乎相同的位置股價回調,但之後成交量開始放大,不僅突破了前期壓力平臺,還突破了年線的壓力站上年線。之後股價繼續延續震蕩上行的趨勢。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選擇突破阻力作為入場點,是在確認了多空雙方的力量情況下而選擇的策略,比較安全。如上圖,就可以選擇當股價突破年線時入場,那麼我們即便是做短線其收益也是誘人的。
以上三種方法均是考慮了量價關係而使用的買入方法。在實際操作中,除了量價我們還可以結合其他的技術指標及方法提高我們入場的準確率。
接下來就是根據量價出現的5種信號來分辨大跌的跡象,散戶看到趕緊逃頂
1、頂部量價特徵。股價已經有一定漲幅情況下,某日股價急速拉升,成交量急劇放大,收出巨量大陽線或大陰線,這往往是莊家出貨的標誌,投資者應及時跟隨出局。
2、高位放量大陰線。在股價前期漲幅較大的情況下,某日放量收出大陰線,說明主力在不急成本地出逃,投資者應及時出局。
3、高位放量跳空長陽線。前期股價漲幅已大,獲利盤積累已經很多。某日放量收出大陽線,說明市場分歧加大,投資者可逐步減倉。如次日股價反轉,可清倉出局。
4、高位放量帶影線。高位放量帶影線意味這高位滯漲,行情即將反轉,投資者應謹慎持股,逐步減倉為宜。這裡的帶影線可以是十字星、上影線、下影線等。
5、高位放量打開漲停。股價短期漲幅較大,某日出現漲停,但盤中漲停板有被打開,量能急劇放大,投資者應逐步減倉。
注意事項:
1、不必計較持有股票時間的長短,而須重視行情是否到達頂峰。
2、當股價上升時,如果一心想追求更高利潤,遲遲不肯在高位賣出自己持有的股票,貪心的結果時常坐失良機。
3、見好就收,保持戰果,需要機智和忍耐想配合。
4、一定要設立止損點,而且必須嚴格執行。
成交量指標源碼
X_1:=IF(PERIOD=1,5,IF(PERIOD=2,15,IF(PERIOD=3,30,IF(PERIOD=4,60,IF(PERIOD=5,240,1)))));
X_2:=MOD(FROMOPEN,X_1);
X_3:=IF(X_2<0.5,X_1,X_2);
X_4:=IF(CURRBARSCOUNT=1,VOL*X_1/X_3,DRAWNULL);
STICKLINE(CURRBARSCOUNT=1 AND (SETCODE=0 OR SETCODE=1),X_4,0,(-1),(-1)),COLOR00C0C0;
VOLUME:VOL,VOLSTICK;
強弱均量線:MA(VOL,30),COLORGREEN;
X_5:=IF(CAPITAL=0,AMOUNT/100000000,VOL/CAPITAL*100);
X_6:=EMA(X_5,5);
X_7:=MA(X_5,13);
X_8:=X_5
X_9:=BARSLAST(X_8);
五倍地量:IF(CROSS(COUNT(CROSS(VOL>REF(VOL*5,X_9),0.5),X_9)=1,0.5),VOL,0),NODRAW,COLOR00CCFF;
STICKLINE(五倍地量>0 AND CLOSE>OPEN,0,VOL,1,0),COLOR00CCFF;
量比:VOL/REF(MA(VOL,5),1),NODRAW,COLORAAAAAA;
X_10:=VOL=HHV(VOL,30);
X_11:=BARSLAST(FILTER(CROSS(0.9,X_10),2))+1;
X_12:=REF(VOL,X_11);
STICKLINE(X_11<=30,X_12,X_12,1,0),COLOR00CCFF;
X_13:=VOL=LLV(VOL,20);
X_14:=BARSLAST(FILTER(CROSS(0.9,X_13),2))+1;
X_15:=REF(VOL,X_14);
STICKLINE(X_14<=30,X_15,X_15,4,0),COLORFFAA00;
行於不得不行,止於不得不止
市場技術分析是交易者的行為紀律,主要不是預測。它幫助你識別趨勢、順應趨勢。
交易如釣魚,練的是交易者的靜氣。甚至在激烈的體育競賽中,在身體保持活躍的同時,也必須保持頭腦冷靜。冷靜,心如止水,可以不走樣照見周圍一切;冷靜,有條不紊,可以妥善抉擇;冷靜,引而不發,可以一擊必中。
一旦入市交易,則幾乎不可能保持頭腦冷靜,由此可見,交易成功的主要挑戰還在自己這個人,分析工具倒不佔主要部分。工具簡明為上,不要添亂。
判斷趨勢要非黑即白,不要灰色。非黑即白,那麼做對的時候,自然認死理堅持到底,就能讓利潤充分增長;做錯的時候,必然極大恐懼,快快斬斷為上,把虧損限於小額。判斷的灰色狀態,導致行為的麻痺狀態,就不可能形成「讓利潤充分增長、把虧損小於小額」的盈利模式。
拿一瓶水,蹲在地上慢慢倒在一個點上。水越積越多,水的圈子不停地向四周試探,直到某一點突破,於是開始流動。流動過程中,水頭不停地左右試探,試出方向就流,試不出,就慢慢積蓄,直至突破,再開始流動。事後看,水的路徑完全符合重力規律——阻力最小路線。但水並不預設方向,水流過程即試探過程。
當市場方向明確、勢如破竹的時候,屬於趨勢狀態,應當追漲殺跌;當市場方向不明、莫衷一是的時候,屬於平衡狀態,應按照基本趨勢方向逢高賣出或逢低買進。不同狀態,採取不同策略。
學習交易大致有三階段:直觀直覺階段,看到漲就做多,看到跌就做空,結果半贏半輸;學習積累的階段,看到漲跌不覺漲跌,想得很多,結果贏少賠多;領悟後再次直觀直覺的階段,看到漲還是漲於是做多,看到跌還是跌於是做空,終於贏比輸多。這很像讀書從薄讀厚、再從厚讀薄的比喻,也暗合修禪三境界。
很多時候的確很難說漲跌,所以技術分析的要領不是預測,而是紀律:當一定條件滿足後,採取一定行動,包括等待在內。也有不少時候,市場方向明確。此時,預測依然不是重點,行動才是重點。
市場技術分析之所以是紀律,首先是要我們養成專注的習慣,並且是專注於真正相關的直接市場信息上,不讓紛繁複雜的消息幹擾、淡化原本就不一定強烈的有效信號;其次,是要養成行動的果決,看不清楚就不做,看得清楚就立即做。恰似打獵的門道、釣魚的門道。交易者必須專注,不專注,可能錯過關鍵劇情。
想了解更多目前A股階段的操作技巧及免費公式代碼,或有任何疑惑,可關注公眾號越聲投研(yslcwh),第一時間獲取最重要的投資情報和獨創的股票技術分析方法,乾貨源源不斷!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如自行操作,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自負。)
聲明:本內容由公眾號越聲投研(yslcwh)提供,不代表投資快報認可其投資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