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網上,有三個關於香港歌手的視頻,引起了一些人的熱議。
第一個是50後的校長譚詠麟,去參加一個小商演,他在舞臺上獨自彩排的時候,手凍得發紅,但是他仍然堅持彩排。在此之前,他曾經參加過一個網紅的婚禮活動。無論是小商演,還是婚禮活動,有人表示理解,但也有人認為譚詠麟顯得有一些落魄。
第二個是60後的歌手李克勤,在一個採訪中,他向媒體坦然,如果北上工作,需要隔離一段時間,所以他的家人,並不希望他離開香港去工作,但是他說服了他的家人,因為沒有工作就沒有收入,也就無法養家餬口,所以就算被隔離,他也要北上工作。
第三個是70後的歌神陳奕迅,在一個面向內地觀眾的直播中,他提到了很多內地當紅的年輕歌手,他的女兒比較關注內地的娛樂圈,他也跟著了解了不少。在此之前,他曾透露由於疫情的關係,沒有辦法到內地演出,直接導致他這段時間沒有收入。
看完這三個香港歌手的視頻之後,我情不自禁地發出一個感慨,如今的香港樂壇,真的沒落了嗎?!帶著這個疑問,我來盤點一下香港樂壇的現狀。
譚詠麟參加商演
在香港樂壇,40後和50後的歌手並不是很多,不過他們是香港流行歌曲的開創者,並且他們也曾經創造了屬於他們的輝煌。最近這十年,在舞臺上比較活躍的40後,以及50後歌手,主要是1948年出生的許冠傑,以及1950年出生的譚詠麟。
1992年,許冠傑宣布退出歌壇。十二年之後,也就是2004年,他宣布復出歌壇。在復出之後,許冠傑的重心在演唱會,他舉辦演唱會的地方,以粵港澳地區為主。最近的一次公開活動,是今年四月份,許冠傑在線上進行了一場直播義演。
最近這十年,譚詠麟每年都有開演唱會,他的演唱會有三種,一是個人演唱會,二是與李克勤合辦的「左麟右李」巡迴演唱會,三是與許冠傑合辦演唱會。
除了演唱會之外,就是綜藝節目。在過年的十年裡,譚詠麟總共參加了十幾個內地的綜藝節目,平均下來每年將近有兩個,可以來頻繁來形容,應該不為過。在節目中,他沒有高姿態,看起來很謙遜。唯一的不足,就是歲月不饒人,他的氣息已經明顯下降。
最近的活動,譚詠麟參加了一場網紅的婚禮,一個小商演,以及東方衛視的節目《中國夢之聲》。網紅的婚禮,引起了網友的熱議,而小商演,則引來了一些非議。
譚詠麟這麼努力?這麼賣力?他在圖什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歌手只是一個職業,並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要符合商業的規則,去參加小商演,並沒有什麼不妥。譚詠麟所圖之利,我認為更多的是團隊的需要,以及所屬公司的需要,應該不是他本人急切的需要,因為小商演之利,跟綜藝和演唱會相比,可能有點小。
通過譚詠麟的商業活動,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可以判斷,香港的市場太小,加上社會環境不穩定的因素,以及受疫情的影響,香港娛樂圈的生存環境真的非常不樂觀。
除了許冠傑和譚詠麟之外,由於年齡的關係,絕大部分的40後和50後的歌手,有的已經退休,在娛樂新聞上,已經看不到他們的相關消息;有的處於半退休狀態,偶你參加一些活動和節目,或者開演唱會,不過頻率不高,或者場次很少。
譚詠麟
在香港樂壇,60後的歌手有很多,可以用星光閃耀來形容。到如今,只要說起香港的歌手,仍然以60後的歌手為主,因為他們代表著香港樂壇曾經的輝煌。
在男歌手方面,譚詠麟和張國榮退出之後,最為閃耀的歌手就是四大天王,他們分別是1961年出生的劉德華和張學友,1965年出生的郭富城,以及1966年出生的黎明。
最近這十年,四大天王依然活躍在舞臺上,只不過活躍的方式不同而已。
劉德華的重心在事業和電影,作為公司的投資方和主演,幾乎每一年,都有一至兩部電影作品,比較有名的作品有兩部,分別是2010年的《狄仁傑之通天帝國》和2015年的《澳門風雲3》。這兩部電影的總票房,分別是2.9億和11.1億。
張學友的重心在演唱會,每隔兩年至三年,就會開一次世界巡迴演唱會,每一場的門票都很搶手。如果不關注演唱會,在一些人的眼中,張學友已經淡出華語樂壇。
郭富城的重心在電影,這段時間受關注的重點,是他的妻子方媛。今年7月底,潘瑋柏官宣了自己的愛情,但是沒有想到,國民老公王公子的一條微博,引出了天王嫂培訓班的大事件,並燒到了方媛的身上。這個大事件,對天王郭富城來說,似乎是一種諷刺。
黎明的重心在事業和電影。在事業方面,他的公司籤約了很多藝人,比較知名的藝人有三個,分別是李治廷、陳小春和馮紹峰。在電影方面,他以演出為主。
在綜藝方面,郭富城參加內地的節目數量最多,黎明次之,劉德華很少,張學友幾乎沒有。在電影方面,劉德華演出的電影數量最多,郭富城次之,黎明排行第三,張學友最少。在四大天王裡面,劉德華除了演出之外,有的電影則是投資方之一。
除了四大天王之外,還有很多有名的60後男歌手,比如其中之一的李克勤。
最近這十年,李克勤的重心在開演唱會。最近這三年,李克勤參加了很多內地的綜藝節目。最近的一個採訪,說的是他將要離開香港,離開家北上工作,雖然因為疫情的原因,需要隔離檢查,但是按他的說法,為了養家餬口,也要想辦法北上去工作。
看完李克勤的採訪,笑一笑就可以。以他的事業和豪宅,說「養家餬口」有一點小題大做。不過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香港的市場真的很小,而內地的市場很大,如果想要賺得更多一些,就要看歌手有沒有這個實力,否則市場再大,對他也沒有用。
李克勤
在女歌手方面,第二代香港四大天后,她們的知名度最高,分別是1961年出生的葉倩文,1963年出生的梅豔芳,1965年出生的陳慧嫻,以及1966年出生的林憶蓮。
葉倩文出生於臺灣,成長於加拿大,成名於香港,後來嫁給比她年長14歲的師傅林子祥。林子祥認識葉倩文,介紹人是他的前妻吳正元。1997年,葉倩文與林子祥結婚的那一年,她宣布淡出歌壇。五年之後,也就是2002年,葉倩文重出歌壇。
復出歌壇之後,葉倩文並沒有取得出色的成績,目前處於半退休的狀態。
百變歌后梅豔芳已於2003年去世,在這裡不作討論。
1989年,「甜美公主」陳慧嫻宣布告別歌壇,然後赴美國留學。1995年,陳慧嫻重返歌壇,並推出新的專輯,不過已經時過境遷,無法延續曾經的輝煌。2000年到2010年,陳慧嫻分別退出和復出兩次歌壇。任性的陳慧嫻,對歌手這個職業,如同玩遊戲一樣。
在2010年最後一次復出之後,陳慧嫻的重心在演唱會。在一個訪談節目上,她說起在內地開演唱會的感受,對她被觀眾稱之為「療傷歌手」,她表示非常滿意。
最近這十年,「媚眼如絲」的單眼皮歌手林憶蓮,依舊活躍在舞臺上。她的重心工作有三個,一是開演唱會,二是參加各種晚會和活動,三是繼續發行新專輯和歌曲。不過在音樂方面,能夠產生共鳴的作品,依然是2000年及以前的老歌。
除了四大天后之外,還有很多有名的60後女歌手,比如其中之一的王菲。
2005年,王菲演出歌壇。五年之後,也就是2010年,王菲復出歌壇。在復出之後,王菲開了很多場演唱會,其中2016年,「幻樂一場」的單場個人演唱會,因為票價過高,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在音樂方面,以發行單曲為主,不過產量很少。
無論是演唱會,還是綜藝節目,在內地的娛樂市場裡面,60後的香港歌手,依然是主力。透過這種現狀,我們可以得出結論,70後及其以後的歌手,跟60後的歌手相比,他們的實力太弱,從而也導致他們在內地賺錢和成名的機會,被市場大打折扣。
陳慧嫻
香港樂壇的70後歌手,跟60後的前輩歌手相比,數量上少了一大截,知名度更是望塵莫及。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結果,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四大天王和四大天后的盛名,依然在影響著香港樂壇;二是香港的經濟在走下坡路,香港的娛樂圈也跟著褪色。
在男歌手方面,比較有名的主要有三個,分別是1972出生的鄭中基,1974年出生的陳奕迅,以及1976年出生的側田。在他們三人當中,陳奕迅的知名度最高。
鄭中基曾經被稱之為「張學友的接班人」,由於他的父親是娛樂公司的高管,他的前途曾經一片光明。2000年,由於醉酒鬧事,他被警方逮捕。此後將近十年,他幾乎消失在公眾的視野。最近這十年,他的重心在電影,音樂的相關活動很少。
陳奕迅被譽為「張學友的接班人」,也被稱之為「繼張學友之後,唯一會唱歌的香港男歌手」。最近這十年,在華語娛樂圈,他非常活躍,一是演出電影,二是開演唱會,三是發行新專輯和歌曲,四是頻繁參加內地的綜藝節目,可以說是名利雙收。
最近的活動,就是面向內地的觀眾開直播,說起了內地娛樂圈的事情。在此之前,他曾經透露,由於疫情的關係,無法到內地演出,導致這段時間沒有收入。他的喊窮,跟李克勤的喊窮一樣,他們不是真的窮,而是因為沒有賺錢,有其它的想法。
不過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說明香港賺錢的機會實在太少,如果沒有內地的市場,那些香港的歌手,可能更加無奈。當然不可否認,有一些香港藝人,根本不屑,或者不願來內地賺錢,他們堅守香港的市場,或者內地以外的市場,依然活得瀟灑自如。
陳奕迅
側田出生於美國,畢業之後從事網頁設計工作,後來轉行做音樂。他出道比較晚,成名的時候已經29歲。最近這十年,他的重心在演唱會,發行的新歌很少。由於他的歌曲以粵語為主,所以在內地市場,尤其是非粵語地區,他沒有知名度,也沒有影響力。
除了以上三位歌手之外,1971年出生的張智霖,在內地有一定的知名度,不過他的知名歌曲太少,加上他的重心在影視,所以在這裡不列入討論的範圍。
在女歌手方面,比較有名的主要有三個,分別是1973年出生的陳慧琳,1975年出生的李玟,以及1977年出生的謝安琪。在內地市場,李玟最為活躍。
陳慧琳被稱之為第三代香港四大天后之一。最近這十年,她的重心在電影,以及一些相關的活動,但是並不活躍;在音樂方面,她發行的歌曲數量很少。
李玟是一個性感時髦的歌手,也是首位進軍美國流行樂壇的華人歌手。最近這十年,他的重心有三個,一是開演唱會,二是參加各種晚會和活動,三是參加內地的綜藝節目。最近的活動,就是參加綜藝節目《中國夢之聲·我們的歌第二季》。
謝安琪出道的時候,已經28歲,年齡有些偏大,她被稱之為「草根天后」。她和側田一樣,都是以粵語歌曲為主,在非粵語地區,他們的知名度都不高。
除了以上三位歌手之外,1972年出生的鄭秀文,知名度也比較高,她被稱之為第三代香港四大天后之一。她的重心在電影,電影之外,她在內地並不活躍。
70後的香港歌手,在內地市場,陳奕迅最有實力,李玟次之。
李玟
香港樂壇80後的歌手,跟70後的前輩歌手相比,數量上也同樣少了一大截,知名度也同樣望塵莫及。比較有名的歌手不多,主要有四個,分別是1980年出生的男歌手謝霆鋒和女歌手容祖兒,以及Twins組合(鍾欣潼1981年出生,蔡卓妍1982年出生)。
謝霆鋒出生於香港演藝世家,從出生那天開始,就帶著光環。16歲正式出道,17歲開始演出電影,年少成名。最近這十年,音樂、綜藝、電影和商業,他均有涉足。
在音樂方面,謝霆鋒繼續發行專輯和歌曲,從銷量上來說,整體的表現不俗。關於他的音樂,有人不認可他的唱功,只不過他的名氣比較大,所以銷量表現不錯。
在綜藝方面,謝霆鋒參加了很多內地的綜藝節目,可以用頻繁來形容,其中比較有名的就是《十二道鋒味》,謝霆鋒擔任主持人,從2014年到2016年,已經拍了三季;另一個就是《中國好聲音2018》和《中國好聲音2020》,謝霆鋒擔任導師。
在電影方面,謝霆鋒演出了很多電影,每年至少有一部。2010年的《線人》,2011年的《新少林寺》,以及2014年的《澳門風雲》,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在商業方面,謝霆鋒最大的成績,就是在2003年,投資創立了他的個人品牌,PO朝霆影像後期特效製作公司。其它的商業,如美食、地產和酒吧,均有涉足。
容祖兒出道比較早,15歲參加卡拉OK大賽獲得冠軍,16歲發行單曲,23歲成名。最近這十年,她的重心有兩個,一是開演唱會,二是參加內地的綜藝節目。最近的活動,就是參加《中國夢之聲》。在內地市場,她和李玟一樣,都比較活躍。
Twins成名的時候,鍾欣潼20歲,蔡卓妍19歲,前途一片光明。在粵語地區,特別是香港地區,Twins曾經一度大紅大紫,不過很可惜,2008年的「Y照門」事件,毀掉了如日中天的Twins。從此之後,Twins以各自為展為主。音樂之路,就此中斷。
80後的歌手,容祖兒還在繼續,謝霆鋒和Twins已經轉移,其他歌手默默無聞。
謝霆鋒
在香港樂壇,90後的知名歌手很少,唯一知名的歌手,就是1991年出生的鄧紫棋,也是內地市場,唯一熟悉的90後歌手。可以這麼說,香港樂壇一代不如一代。
鄧紫棋16歲出道,18歲開個人演唱會,年少成名。2014年,參加湖南衛視的《我是歌手第二季》,最終獲得總決賽亞軍,並依此擴大了在內地的知名度。
在演唱會方面,從2009年到2019年,中間除了2016年以外,鄧紫棋每年都有開演唱會,舉辦的地點覆蓋了中國的很多主要城市,海外以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為主。
在綜藝方面,2014年以前,鄧紫棋參加的節目以港澳臺為主;2014年以後,參加的節目以內地為主。從央視到主要的地方衛視,鄧紫棋幾乎都有參加過相關的綜藝節目。最近的活動,就是參加東方衛視的節目《中國夢之聲·我們的歌第二季》。
90後的歌手,只有鄧紫棋名利雙收,其他歌手默默無聞。
鄧紫棋
香港的流行樂壇,從40後的歌手開始發展,到50後的「譚張爭霸」,再到60後的四大天王和四大天后,走向了巔峰。但是自此之後,香港樂壇開始往下墜落。
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內地的樂壇開始崛起,出現了一批又一批的歌手,也出現了一首又一首的神曲,而同時期的香港樂壇,大部分的歌手依然以粵語歌曲為主,跟內地的市場擦肩而過。雖然有一些歌手也推出了國語歌曲,但是爆紅的作品太少,影響力有限。
到目前為止,活躍在舞臺上的60後歌手,及其以前的老歌手,都是以演唱他們的成名曲,或者知名歌曲為主,也就是說,他們在發揮自己的餘熱。
在內地市場,70後的陳奕迅,以及90後的鄧紫棋,比較有知名度,可以在樂壇繼續名利雙收。雖然李紋、謝霆鋒和容祖兒,他們在內地也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他們的大部分歌曲,傳唱度都很小,影響力有限。其他的香港歌手,影響力更加有限。
如今的香港樂壇,歌手和原創歌曲已經凋零。可以這麼說,從70後的歌手開始,香港的樂壇一代不如一代,到現在已經沒落。香港的市場太小,加上經濟不景氣,以及社會環境不穩定,導致現在的香港,已經無法容納,以及培育更多優秀的粵語歌手。
雖然內地的市場很大,但是如果沒有實力,或者不把重心放在國語歌曲,香港的歌手也同樣無法發展壯大。不管現在的香港歌手願不願意,接不接受,這就是現實。
容祖兒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