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綜藝報
內容賦能產業生態,龍頭企業「華流出海」。
「2017年是華策上市的第七年,人常說『七年之癢』,對華策而言則是『七年之變』。今年是華策的轉變之年。」12月的一天,華策集團創始人、總裁趙依芳在北京接受《綜藝報》專訪。其時,現場鋼琴師正演奏著熱播劇《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中廣為流傳的片尾曲《涼涼》。
作為華策出品的頭部劇集,《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以充滿東方審美特質的精良製作俘獲大量擁躉,成為2017年開年現象級大劇。該劇1月30日起在東方衛視和浙江衛視以及愛奇藝、優酷、騰訊等視頻網站播出,單集最高收視率破2,雙臺平均收視率破1,全網上線15天播放量突破100億,截至12月20日,全網播放量突破450億。
2017年,華策影視佳績不斷。除《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外,其製作的《新射鵰英雄傳》《夏至未至》《楚喬傳》《上古情歌》《繡春刀II:修羅戰場》《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跨界冰雪王》等不同形式、不同題材、不同體量的影視內容均斬獲不俗成績。4月,趙依芳獲得坎城電視節榮譽勳章;5月,華策連續4年蟬聯入選「全國文化企業30強」;7月,在第三屆中俄媒體論壇上,與俄羅斯CTC傳媒以及國家傳媒集團(NMG)達成戰略合作;11月,華策與旗下克頓傳媒雙雙獲評「中國文化出口企業」……10月29日,華策影視發布三季報,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4.97億元,同比增長6.04%,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08億元,同比增長9.93%,在同類影視公司中,成績斐然。
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之外,華策還有更大抱負,作為掌舵人,58歲的趙依芳告訴《綜藝報》,「華策懷有對國家文化產業的使命和情懷,我們的長期戰略目標是成為網際網路時代全球一流的綜合娛樂傳媒集團。」
內容為王成就劇集爆款之路
「今年,我們對於頭部內容的聚焦更加清晰堅定,堅持好內容為王,這一點不會動搖。」這句話,趙依芳說得很篤定。
無論是早年的《中國往事》《傾城之戀》《雪豹》,還是近年的《何以笙簫默》《親愛的翻譯官》《三生三世十裡桃花》《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等劇集,華策始終專注於好內容。2017年初,趙依芳在題為《以內容為基石,文化產業要跳起來發展》的演講中提出,「我始終堅信內容為王、回歸初心,良心製作、匠心打造,用好的故事來滋潤人心。」
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華策首播全網劇9部450集,開機全網劇11部464集,取得發行許可證的全網劇1部40集。其中,有3部全網劇進入衛視黃金檔收視率排名前10名,佔比30%;6部全網劇進入衛視黃金檔收視率排名前20名,佔比30%;有3部全網劇進入網際網路點擊總量排名前10名,佔比30%;點擊量破百億7部劇中,華策出品的劇集佔3部,佔比超過30%。
2017年,電視劇行業頭部內容高溢價凸顯,「10億大劇」帶來更豐富的產業想像力。對於頭部爆款,華策早有布局,2015年就推出SIP戰略(熱門IP+人氣明星+精良製作),以全網劇、電影、綜藝三大內容板塊為核心,「突顯內容生產的超級化、矩陣化」。2017年,華策繼續深化SIP戰略內涵,實現規模效應和品牌效應疊加。「創造爆款,以爆款實現文化傳播價值,是華策的使命。」趙依芳強調。
與此同時,華策堅守作為影視龍頭企業在主旋律、現實主義題材創作方面的責任,積極響應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關於加強現實題材創作的要求。提到這一點,趙依芳很興奮,「2017年我們在現實主義題材創作上加大了力度,這是極大的變化和亮點。」在華策2017年的項目單上,《創業時代》《老男孩》《奔騰歲月》《橙紅年代》等多部現實題材劇集集中亮相。這並非華策的一時興起,而是一場「醞釀已久」的文化自覺。「準確地說,華策在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後,就開始著手準備相關創作了。」趙依芳介紹,「2015年做具體規劃,2016年創作劇本,2017年投入拍攝,2018年華策對現實主義題材的優秀作品將有較多呈現。」
在這樣的戰略定位和使命驅動下,2018年,華策將有《創業時代》《凰權·弈天下》《甜蜜暴擊》《老男孩》等一批劇目面世。趙依芳透露,「2018年華策大概有幾十個項目推出,我們大的方向是生產量在1000集左右,其中爆款佔80%-90%。」
網際網路化、年輕化助力「全網劇」模式
2017年12月7日,由華策影視劇可愛工作室聯合騰訊視頻共同製作的校園青春網劇《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收官。該劇上線首日播放量突破1億,截至收官,播放量突破20億,話題度超50億。緊跟著接棒的是華策製作的網劇《柒個我》,該劇2017年12月13日登陸騰訊,上線5小時點擊量突破5000萬。
華策影視2014年進軍網劇市場,在傳統影視公司中率先進行網際網路化、年輕化轉型。2015年,華策提出「全網劇」概念,強調作品在網際網路和電視網兩大渠道上的綜合效應,以期實現點擊量與收視率雙贏。2017年,華策全網劇《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新射鵰英雄傳》《夏至未至》《楚喬傳》等,都在收穫可觀收視率的同時,斬獲亮眼網絡點擊成績。其中,《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楚喬傳》全網點擊量突破400億,《夏至未至》突破100億,《新射鵰英雄傳》豆瓣評分7.9分。
「就像馬雲前不久在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提出的,以後將是一個網絡無處不在的時代。」趙依芳說,「全網時代需要我們深刻認識,今後受眾看內容不僅是在電視大屏,也不僅是在視頻網站,還可能有更多的平臺,更多的埠。我們提出的全網劇概念就是強調跨媒介發行。」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華策影視加大全網劇製作,將原來募集的9.5億元投資電影、綜藝節目、內容版權和模式採購等項目變更為5億元,變更的4.5億元募集資金全部用於全網劇的製作運營。
全網劇概念的提出和推行與華策對主流年輕受眾的關注密不可分。近年來,華策出品的作品都較為準確地把握了90後、00後年輕群體的觀賞需求,「這類創作在定位上與傳統劇集不太一樣,它會要求創作者更加熟悉網際網路,需要在創作上更年輕化一些,形態更活潑一點,製作表現上滿足年輕人喜歡的格調和精良度。」以網劇《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為例,該劇起用小IP、新演員,為華策的爆款工業體系做出新嘗試。
2018年,華策提出全網劇爆款內容持續產出,頭部內容市場佔有率進一步提升的目標。除《創業時代》《凰權·弈天下》等大劇之外,華策還將針對網際網路的純網劇研發繼續加碼,《玄門大師》《盛唐幻夜》《我的奇妙男友2》等純網劇已在後期製作或研發中,並爭取向衛視反向輸出。「2018年華策的網劇應該不會少於10部,優質網劇產品是未來重要的內容聚焦方向。我們要求網劇產品具備優質和爆款性質,也要求集團下的各平臺、各事業區制定專門的規劃,尋找適當的定位,要求每個團隊、每個事業群都要有一批優秀的網劇團隊和一批優秀的項目。」
從內容到渠道,
「華流」拓展海外影響力
日前,趙依芳入選《財富》雜誌新近發布「2017中國最具影響力的25位商界女性榜單」。雜誌評價稱,華策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華語」電視劇生產和供應商。這不是趙依芳今年首次獲得國際榮譽,2017年4月6日,她在坎城電視節獲頒榮譽勳章,成為首獲該獎的中國影視傳媒人,這被認為是全球娛樂市場對中國電視劇產業重視和認可程度升級的一個標誌性事件。
華策的「出海」之路,可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經過十多年發展,截至2017年,華策已與10餘家海外媒體共同建設覆蓋了東南亞、非洲以及美國、加拿大、英國、日韓等30個以上國家和地區的「華語」節目播出平臺「華語聯播體」,並在YouTube、JungoTV、Now TV、Viki、Dailymotion、Dramafever等合作平臺開設了專門的「海外華劇場」。2017年上半年,華策海外銷售籤約額過億元,將累計超過10000小時的中國影視作品行銷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與此同時,華策還致力於開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合作,目前,在包括俄羅斯、土耳其、哈薩克斯坦等在內的2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發行劇集10628小時。
2017年,《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在華策作品「出海」中發揮了積極作用。該劇在坎城電視節上成為首部被The WIT列為「全球最受歡迎電視劇」的中國電視劇,還被馬來西亞Astro和新加坡StarHub評選為「2017年最受觀眾關注的外國劇集」,12月又在第22屆亞洲電視大獎頒獎典禮上獲得「最佳電視劇獎」及「最佳攝影獎」兩項提名,並已發行至包括「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內的全球88個國家和地區。
不久前,華策與旗下克頓文化入選商務部近期公示的2017-2018年度「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名單」,這也是華策第6次獲此稱號。對於屢獲殊榮的原因,趙依芳的解讀是——華策最強的優勢在於團隊對於文化出海的使命感,希望把最好的國產內容傳播到全世界。「一方面,國產影視內容的國際傳播意義重大,華策對於文化出口的戰略從來沒有動搖過;第二方面,我們的內容比如《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新射鵰英雄傳》《何以笙簫默》等比較適合國際市場;第三方面,華策長期以來在國際上建立了信譽體系和合作網絡,合作夥伴都非常信任我們,這建立了可持續性的合作關係。」
未來,華策將在創作上進一步加強與國際團隊的合作。2017年,華策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視劇司進行了中美電視合作的訪問,並在2月與英國獨立電視臺達成戰略合作,7月與俄羅斯CTC傳媒以及國家傳媒集團(NMG)就戰略合作籤約。趙依芳透露,「我們將跟美國、英國、俄羅斯、日本等國的十多家影視公司在電影、電視、綜藝等領域開展共同的研發和創作,也有項目上的投資合作,比如與美英成立創意中心等。」而華策多年來布局在美國、韓國等地的分支機構,也將為其與海外公司的合作帶來便利。
華策近年來還與杭州市政府攜手打造了「西溪影視國際小鎮」,其中包括以出口為導向的國家級影視產業園區——中國(浙江)影視產業國際合作實驗區,其總部園區將於2018年年初開園。
構建健康產業生態,
人才梯隊養成
2017年年初的企業內部講話中,趙依芳再次強調了華策要建立「泛娛樂新消費大生態平臺」的決心。這個目標基於華策「SIP+X」的升級戰略而提出,「計劃以SIP為泛娛樂的價值軸心,全方位連結並激發『X』種產業方向與全新消費場景。」
2017年,華策持續優化綜合平臺型企業形態,豐富全網劇、電影、綜藝三大內容板塊。全網劇之外,華策在電影板塊也有突破,2017年實現累計票房近30億元,主發行的《功夫瑜伽》以17.53億元拿下春節檔票房冠軍,《非凡任務》獲得不俗口碑,聯合發行的《悟空傳》在暑期檔收穫近7億元票房,聯合出品的《繡春刀II:修羅戰場》口碑票房雙收。未來,華策還有《反貪風暴3》《地球最後的夜晚》《祖宗十九代》等電影產品面世。綜藝板塊,在《我們十七歲》《跨界冰雪王》獲得好評後,兩檔綜藝的第二季也進入籌備期。
以三大內容板塊為基礎,華策拓展新經濟、新業態,在影視+旅遊、內容+電商等業務上發力。2017年,華策依託頭部內容,與2016年投資的O2O旅遊企業上海景域文化和電商平臺小紅唇加深合作。華策與小紅唇進行了內容植入、聯合營銷、粉絲營銷等多方面合作;還與景域文化成立項目公司,嘗試打造影視線下場景體驗,開發IP場景目的地旅遊。此外,華策的藝人經紀業務也在今年取得大步發展,上半年該板塊實現收入4564.65萬元,同比增長620.98%。
在生態布局方向上,華策有自己的選擇標準,有所為有所不為。趙依芳告訴《綜藝報》,華策建立的是內容賦能的產業生態,「一家企業不能包打天下,有些方向可以全力以赴,有些可以前期孵化,有些則可以選擇合作。華策要在可為的、有優勢的產業生態上做文章,促進與內容有強關聯的產業的發展,比如教育、產業園、旅遊、影遊聯動、整合營銷和植入廣告等方面。『有所不為』則是,在一些並不強勢的細分領域尋找頭部合作夥伴強強聯手。」
這樣龐大的生態對華策的人才儲備提出更高要求。趙依芳介紹說,基於2016年華策啟動的「二次創業」,目前公司全面網際網路化、國際化,80後、90後人才佔比高企,開始在各個業務層面獨挑大梁。公司還建立事業合伙人制度,完善員工職業發展體系和長效激勵機制,現已培養出30多個優質創意團隊和工作室。在此基礎上,華策於2017年上半年提出要打造爆款人才養成機制,並於2018年1月1日起,啟動青年人才培養計劃和優秀人才培養計劃。
趙依芳告訴《綜藝報》,「我們希望在華策內部建立三個人才梯隊體系,有領軍的合作人團隊,有高潛骨幹團隊,有剛入行的優秀年輕員工團隊。」這三個體系通過「華策克頓學院」的綜合素質培訓和專業能力培訓,加之國際國內的專業實踐機會,以及文才培養和精神體系培養,進行優化和淘汰選擇。
2017年9月,華策影視舉行了浙江傳媒學院華策電影學院的揭牌儀式。「這個渠道的人才培養主要服務於整個行業,但也不排除華策優先選用,兩者相輔相成。」趙依芳說。
對話華策集團總裁趙依芳:
堅定方向,靜下心來做內容
《綜藝報》:今年是華策的轉變之年,也是華策「二次創業」提出的第二年,現在看收效如何?
趙依芳:「二次創業」是2015年提出的,當時因為華策面臨企業升級,團隊要升級,體系要升級,業務要升級,必須使用新的創作理念和創作思路開展工作,我們給自己留了兩年左右的挑戰期。從今年來看,挑戰結果很好,華策繼續佔龍頭份額,國際上登臺亮相也不錯,作品比較多,爆款佔有率不錯,整個團隊獲得進步,優秀團隊也得到擴張。
近年來,很多本來內容做得好好的公司突然換跑道了,不是他們不喜歡內容,而是誘惑太多。華策在前兩年也經歷過盲打莽撞,到了今年思路更加明確、也更加堅定,就是好內容為王,所以未來都會靜下心全力做內容,而且要花力氣去做內容平臺,形成自己的優勢。
《綜藝報》: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加強現實主義題材創作,華策對此有何規劃?
趙依芳:今年我們現實主義題材的比例加大很多,新年的古裝戲也減少了。我們是自覺去做這件事,2014年,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以後,這個導向就非常清楚,例如,文藝是為什麼人的問題,新時代的文藝要怎麼做的問題。我們那時候就去提煉、規劃現實主義的創作題材和方向了,所以這兩年才有一批現實主義好作品出現。
中國古裝劇很好,因為人文歷史礦藏太豐富了,但如果過度開發,製作方法簡單,表現水平不進步,觀眾就會看膩。所以,即便從商業角度考慮,也是古裝劇在減少。現實主義題材的增加,除了十九大的要求,這個時代有很多東西值得書寫也是現實條件。
《綜藝報》:你個人和《三生三世十裡桃花》4月在坎城電視節都獲得重要獎項,這對於華策以及中國電視劇產業在海外的影響力有怎樣的意義?
趙依芳:我覺得這個獎是標誌性的。中國電視劇在本土這麼熱火朝天,但在世界舞臺上,相比較美劇、英劇等產品,還顯得有點兒粗糙、有點兒過於本土化。又因為思維邏輯不同,工業化製作體系不夠完善,所以亞洲劇在歐美市場先天不足,既要保持在本土市場的可持續性,又要贏得歐美觀眾的認可,這很不容易。好在隨著我們的國家影響力越來越大,影視方面的國際合作空間越來越大,這使得外國同行對中國影視人越來越重視,這次獲獎也是以此為背書的。中國的電視劇和傳媒人在國際上獲得認可,會讓我們在國際上有一定的位置,這很重要。
《綜藝報》:未來華策在內容創作上的目標和方向是什麼?
趙依芳:我們總體的創作方向一個是全網劇、一個是國際化,一個是系列化、一個是全IP化。根據現在國家提出的文化要賦予人民美好生活的要求,我們未來現實題材會多一些,製作上也會更加國際化,增加內容在海內外的傳播能力。
從宏觀來看,國家間的互建合作很多都來自於文化內容的互相交流和傳播,這是國家大的戰略,也是我們的機會,所以要好好做。
2017華策集團大事記
2月13日 華策集團與英國獨立電視臺戰略合作發布會在倫敦舉行。
2月19日 中廣聯合會電視製片委員會「2016年度大會暨第十一屆全國電視製片業十佳表彰大會」上,華策集團獲得包括「全國十佳電視劇出品單位」等在內的6項大獎。
4月5日 坎城春季電視節舉辦榮譽勳章頒獎儀式,中國華策集團創始人、總裁趙依芳獲得本屆坎城電視節榮譽勳章。
4月5日 在坎城電視節「Fresh Fiction around the world @MIPTV」論壇上,《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入選WIT發布的全球最受歡迎電視劇劇目。
5月11日 華策集團入選第九屆中國「文化企業30強」,連續四年蟬聯。
7月4日 第三屆中俄媒體論壇期間,華策與俄羅斯獨立廣播公司CTC傳媒以及國家傳媒集團(NMG)達成戰略合作。
9月10日 浙江傳媒學院華策電影學院揭牌儀式在浙江傳媒學院桐鄉校區舉行。
10月16日 華策集團攜22部劇集亮相坎城電視節,其作為主體運營方的中國(浙江)影視產業國際合作實驗區首次亮相海外推介。
11月18日 浙江華策影視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克頓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入選2017-2018年度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華策連續6次獲此稱號;「華劇場」獲得2017-2018年度國家文化出口重點項目。
12月1日 第22屆亞洲電視大獎頒獎典禮上,《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獲得「最佳電視劇獎」及「最佳攝影獎」兩項提名;華策集團旗下可以傳媒承制的《2016天貓雙11狂歡夜》摘得「亞洲電視大獎之年度最佳綜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