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 華 第 一 秤 」朱子巖大師來啦!中國傳統工藝的精妙絕倫盡在他的指尖流轉...

2021-02-19 綠城桃源小鎮

《漢書》中這樣記載:「權者,銖、兩、斤、鈞、石也,所以稱物平施,知輕重也。」正是由於這個緣故,漢語詞彙中才逐漸演變出「權衡」一詞。秤上所承載的權衡文化被視為公平誠信的象徵,用於比喻做人的品德,成為道德教化的一種載體。陶朱公以北鬥七星、南鬥六星和福祿壽三星共十六顆星星為記,

秤砣一撥、秤桿一提,

斤兩就知道。

雖然不及現代電子秤的方便,但一次次的稱量卻讓交易更有人情味。

桿秤歷史悠久,是中國最古老也是現今人們仍然在使用的衡量工具,可算作是華夏「國粹」。2009年,桿秤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中國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明,造就浩如煙海的文化遺產。而非物質文化遺產正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華所在。為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助力非遺物質文化走近現代生活。2020年3月28日,綠城·相心谷將聯合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將在相心谷內開展「 匠心如意·浙江傳統工藝推廣展系列活動」,以往不同的是,本次活動將以直播的方式和大家見面,通過視頻進一步帶大家領略傳統匠心的精妙絕倫。

本次匠心如意活動我們邀請了「中華第一秤「朱子巖大師

朱子巖大師,永康市古山鎮坑口村人,67歲,14歲就跟著父親開始學釘秤。50多年來,他執著於釘秤製作,與秤結下了不解之緣。

匠心傳承,大師現場制秤技藝

現場講述世代傳承精神

把木桿秤做成一件藝術品,是朱子巖的夢想。

2015朱子巖手作的「中華第一秤」申請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記錄成功。這杆「中華第一秤」長3.48米,秤自重約33.8公斤,能稱重1000公斤。秤的最大直徑72.4毫米,圓度正負不超過0.2毫米,直度誤差不超過0.5毫米。

活動當天,朱子巖大師將在現場製作秤,講述世代傳承的精神,秤在生活習俗(婚俗)中的應用和寓意,還有驚喜互動,直播現場更會送出"龍秤「一把!讓我們期待3.28那一天,在手機屏幕前感受傳統工藝的魅力~

暨 龍 秤 薪 ( 星 ) 火 相 傳 憶 美 好 主 題 直 播活動時間:2020年3月28日(星期六)下午14:30


相關焦點

  • 相心谷語 | 非遺傳承人——「中華第一秤」朱子巖大師在相心谷帶你玩轉木秤!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這個特殊時期,相心谷藉助非遺的力量傳遞愛與溫暖,它雖然不是所謂的「潮流時尚」,但卻是國家傳承文化中真正的瑰寶。
  • 中國傳統工藝大師禮讚——為參展中國傳統工藝大師而作
    這是一個中國傳統工藝作品逐鹿市場,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都競爭激烈的時代。這是一個中國傳統工藝人才輩出,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都高峰如林的時代。這是一個大師頭銜漫天飛舞,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都名目繁多的時代。但我們關注的,只是中國傳統工藝的創作、只是中國傳統工藝的作品、只是中國傳統工藝的人才、只是我們商會特有的中國傳統工藝的大師。
  • 永康竟藏著「中華第一秤」!猜猜有多重~
    走進創作室,那杆早已聲名在外,長達3.48米,自重30多公斤的「中華第一秤」,就這樣靜靜地擺放在了記者面前,雖然無聲無息,卻依然氣質天成、霸氣十足。去年1月份,朱子巖萌生打造一桿大秤的想法。他跑到上海花8.8萬元買了一根小葉紫檀木料當做秤桿,開始了長達半年多的閉門造秤。從選木料到每一個秤花,秤鈕、秤砣以及包秤頭的銅皮,均由他一人完成。
  • 對話中國白匠人連紫華:借鑑融合多元藝術 創新傳承傳統工藝瓷
    此次去採訪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連紫華,我也不例外的在訪談前先去展廳一睹他作品的風採。連紫華的展廳與會客室連為一體,布置簡潔舒適。觀音、釋迦摩尼佛、彌勒等各種傳統人物、宗教題材的作品陳列於四周的展柜上。其中一尊約一米高的捻珠觀音,讓我駐足了腳步。微抬起的頭部與以往低垂內斂的觀音相比,顯得尤為不同,慈眉善目之間多了一份從容與親切感。
  • 古人房中的「奇技淫巧」,製作工藝精妙絕倫,現代人也比不上
    ——善住《謁金門贈雕鑾匠》在獨尊儒學的古代,統治階級把聖人學說之外的技術、工藝都視為奇技淫巧,予以壓制。獨尊儒學以前的春秋、戰國時期,中國文化處在一個百家爭鳴的狀態。其中墨家尤為注重自然知識以及技能、工藝。歷史上著名的能工巧匠魯班,就出自墨家。日本的所謂武士道和工匠精神,據說也跟墨家有關。
  • 國藝巨匠黃榕國大師在傳統中突破與創新,被稱為「中國一絕」
    中國國藝術巨匠黃榕國大師創立的仿雕,是從根雕中派生出來的一門藝術,發源於中國三大木雕產區之一的福州,被稱為「中國一絕」。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是「仿雕」呢?黃榕國說:「顧名思義,仿雕就是『模仿自然』。」從事根雕40多年,先後榮獲中國木雕大師、中國根石藝大師,中國傳統工藝特級大師,福建省工藝美術師,福建省雕刻藝術大師,福建省根雕行業領軍人物等殊榮,現任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木雕專委會副主任,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書畫專委會副主任,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木雕專委會顧問,輕工聯合會及中國工藝美術學會主辦國家級的上海、東陽、莆田、廈門、合肥、南寧、嘉善工藝美術博覽會專家評委,福建省福商畫院副院長,福州市第九、十屆政協委員,
  • 【聚焦魯臺會】看臺灣傳統工藝,領略大師風採
    據悉,臺灣非遺文化展精選了臺灣漆工藝、掌中布袋戲、錫工藝、賽德克族傳統織布工藝、中國結工藝等八大項傳統工藝的百餘件精品參展。想知道臺灣的傳統工藝大師們的風範嗎?小編就帶您一起領略名家的風採吧。臺灣傳統木雕藝術大師李秉圭在展會現場進行雕刻
  • 傳統工藝第一人!他是福建人的驕傲!
    評選出的十位2019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來自國防、軍工、裝備製造、交通運輸、傳統工藝等多個行業,都是所在行業的頂尖技術技能人才。,並且是作為傳統工藝類領域第一人獲選!他也是福建省此次唯一入選的工匠人物!
  • 「龍行天下」為夢想加油,傳統工藝大師獻寶武林風
    王齊雲大師希望一龍一定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堅持自己的夢想,堅定地走下去。在未來的比賽中越打越好,將中華武術發揚光大。中途可能會有困難,會有人質疑,我相信只要堅持自己心中的方向,理解和相信你的人永遠會站在你的身後支持你。最後得到的勝利果實才是最滿足的。
  • 全國勞動模範王一君:以工匠精神把傳統工藝往前推一把
    為了生存,王一君曾在路邊租一間房子,給人加工刻瓷工藝,50元一件。 有一次,為燒制一個高質量、高水平的窯變陶品,冬天天冷得伸不出手來,王一君和妻子在室外的窯爐邊一守就是幾個晝夜,手起了凍瘡,一爐燒完,一連幾天重感冒。王一君就這樣堅持了下來,手中的技藝亦未因苦難而荒疏。 「陶瓷是中國文化的符號,是我夢開始的地方。
  • ARTRIUM周大福藝堂盡「扇」盡美高級珠寶藝術展亮相長沙市IFS國金...
    ARTRIUM周大福藝堂盡「扇」盡美高級珠寶藝術展於2020年9月16日亮相湖南省長沙市IFS國金中心。盡「扇」盡美高級珠寶藝術展詮釋了五千年中華文化藝術的殿堂級高級珠寶美學作品,以及周大福大師工作室對每一件珠寶作品盡善盡美的百年匠心追求。
  • 朱子巖為什麼不演戲了 曝其最新消息有新劇在熱播中
    翻看朱子巖的微博,近一年的時間,朱子巖基本上都是全世界各地去旅行,過著很多人夢寐以求的生活。不過朱子巖的事業粉,還是蠻擔憂的,希望朱子巖可以抽出時間去拍戲。朱子巖為什麼不演戲了?小編今天來開扒一下朱子巖的最新消息,其實朱子巖並沒有退圈不演戲,她最近還有新劇在熱播呢。
  • 中國國藝巨匠黃榕國大師首創仿雕技藝,被稱為「中國一絕」
    根雕藝術是發現自然美而又顯示創造性加工的造型藝術,根雕工藝講究「三分人工,七分天成」,意為在根雕創作中,應主要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態來表現藝術形象,輔助性進行人工處理修飾,因此,根雕又被稱為「根的藝術」或「根藝」。
  • 楹聯新秀餘君君(指尖花花)專輯,月下問花花不語,指尖拈露露含情
    曉東詩刊第427期,楹聯新秀餘君君(指尖花花)專輯,作者 : 指尖花花主編 : 艾曉東審核 : 花花校對 : 冷月嵌名詩聯 : 艾曉東圖片:來自百度圖庫【作者簡介】餘君君網名指尖花花,徽籍女詩人,愛好攝影,尤愛拍花,人稱「花仙子」; 熱衷於中國漢字研究,有詩文、對聯散發於網絡平臺和多家紙媒,曾獲網絡比賽一等獎。中國聯墨大學指揮部對聯導師。《曉東詩刊》《花亭四季》主編,曉東詩社副社長。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正待努力學習中!詩人嵌名入句詩聯(指尖花花)艾曉東贈聯月下問花花不語 ; 指尖拈露露多情。
  • E3展上外媒IGN點評《指尖江湖》:這是一款注入了中國傳統藝術和美學的遊戲
    比如《劍俠情緣網絡版》於越南市場則曾是高知名度的存在,遊戲中所呈現的經典東方武俠文化,也影響了大量越南80、90後玩家。 此次西山居所攜帶的5款產品中,涵蓋了國風武俠、科幻、二次元等題材。從展臺現場來看,前往體驗每一款產品的人都絡繹不絕。但基於我們認為西山居還有國產武俠遊戲研發的身份,所以我們更好奇現場的海外人士在體驗過《劍網3》、《指尖江湖》後的評價。
  • 第二屆傳統工藝振興發展論壇在湖南工藝美院長沙基地舉行,《湖南...
    他指出,振興傳統工藝是國家文化發展的重大戰略,職業教育肩負著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職責。他希望學校以融合為導向,助力傳統工藝產業振興;以賦能為目標,助力傳統工藝產業升級;以創新為動力,助力傳統工藝產業繁榮。
  • 玉石雕刻,指尖上的傳承|中國匠人大會工藝美術大師特輯
    宋世義:玉石書寫人生,雕刻承載傳奇宋世義,字欣然,號「痴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玉雕(北京玉雕)代表性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亞太手工藝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當代學者型的玉雕大師,學院派的代表人物。
  • 傳統工藝的Hello Kitty格格和Daniel阿哥上線啦!
    讓我們看看由中國工藝攜手三麗鷗推出的傳統雕刻系列公仔是如何精彩的完成這一切雖然Hello Kitty的小臉萌萌噠,面部線條也不多,可是越簡單的造型越是需要精確的手法哦!這對中國的雕刻工藝師可謂是高標準,嚴要求,每一步都精心製作,才得以完滿展現出「萌標準」!
  • 中國傳統文化,書法與工藝,文房四寶的秘密
    已故書法家和書法理論家潘伯鷹在《中國書法簡論》中發表過這樣的意見,《蘭亭序》的成功,王羲之卻也不能獨佔,還要分給誰呢?那就是使他得心應手的那管毛管。湖筆的特點在於四點:尖、齊、圓、健,具體說來就是撮籠來尖、鋪開時齊,提起來圓、捺下去健。這是湖筆筆毛精良、製作考究所致,其實凡是好筆無不具有這四項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