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科故事|東方美女病

2020-11-19 浙江在線

2020-10-05 14:23 |天台縣人民醫院 |譚明明

血壓低下,在人們的印象中一般就是生命體徵不穩定的代名詞,尤其在低到60/40mmHg時,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你會以為這是需要緊急搶救的患者。曾經的我也這麼以為,然而這一次,對於血壓低下,我又有了新的認識。

原因不明

事情是這樣的。

晚上22:00,接到許醫生電話,他說:「有位患者血壓低下,原因不明,要給你說一下。」

我本來已有些困意的思緒瞬間清醒:「怎麼呢?」

許醫生說——患者,女,20歲,學生,既往體健。此次因「反覆視物模糊2月」來我院眼科就診。眼科醫生檢查眼底、眼壓等無異常,就建議患者到神經內科再去看看會不會是其他原因。神經內科醫生給予體格檢查,查頭顱CT無異常,不明原因,建議急診留觀。

當天下午4點左右,患者來到急診後,我們再次詢問病史,進行詳細體格檢查,發現血壓85/60mmHg,T36.7℃、P80次/分R20次/分。其餘都沒有異常,而且小姑娘也活蹦亂跳的。但這麼低的血壓還是引起了我們的警覺!再低下去也許會引起休克了!

我們將小姑娘安置到搶救室裡,建立靜脈通路,快速補液。對於病理性低血壓患者,擴充血容量總是沒錯的,這液體補上了,血壓也上升到99/60左右,雖然血壓正常了,但病因卻犯了難。

感染了?心肌炎?過敏?消化道出血?把腦袋裡能想到的疾病都對了個遍,沒有發現任何異常。進行了輔助檢查吧,除了血常規提示白細胞輕微升高一點外,血氣分析、頭胸CT、心臟彩超、急診生化、尿TT均無異常。呼叫了其他專科醫生會診,也還是毫無頭緒。

譚醫生,我還有什麼方面沒有考慮到?

我想了想說:「還有宮外孕沒有排除,尿妊娠試驗做一下吧,如果都好的,除了血壓低,其他生命體徵沒問題,精神狀態這麼好,晚上先觀察吧。」

真相大白

第二天一早,我到急診搶救區看小姑娘,看見她深靜脈留置,去甲腎上腺素針10mg微泵升壓維持血壓106/60mmHg,HR115次/分。問許醫生原因,許醫生說夜裡23:00尿妊娠試驗陰性,只是血壓持續低,最低時下降到了60/47mmHg!

此時,王軍偉書記剛好來急診。老師來可能有更好的思路。

他摸了患者的頸動脈,我摸了橈動脈。

神奇的狀況發生了——王書記說頸動脈搏動有力,我說脈搏很弱。於是我再重新觸摸了足背動脈、頸動脈,才發現除了兩側橈動脈脈搏很弱外,其餘都有力。

於是聽從王書記的建議,停用去甲腎上腺素針半個小時後,再次測量患者的雙上肢血壓(左82/64mmHg右68/45mmHg)、雙下肢(右169/81mmHg 左150/74mmHg)。

這是怎麼回事呢?

趕緊的,發給其他老師看看,多個人多點思路。最後,有個老師給我建議,可能是「東方美女病」。

原來,這是大動脈炎的俗稱,因多發於亞洲,且又愛襲擊20-30歲年輕女性,所以又有了這個聽上去很美的名字「東方美女病」。但實際上,這種病卻潛藏著殺機。

它與免疫、遺傳、雌激素等相關,主要表現為主動脈、肺動脈及其分支受到侵犯,從而讓導致受累動脈狹窄、閉塞或出現動脈瘤,引發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缺血。

而今天這位患者雙上肢血壓低下,很有可能就是這個疾病。

真相終於浮出水面,但從這位患者,也反應出我們急診醫生還需要不斷學習、不斷提升。醫學,真是一門需要終身學習的科學。

醫師簡介

1601879031000

相關焦點

  • 【警惕】24歲痴情女孩突患「東方美女病」,血管像70歲老人!誘因竟...
    而主動脈弓綜合症,又被稱為「東方美女病」,多發於30歲以下的亞洲女性,發病原因不詳。 不過看到這裡,是不是有很多小夥伴像小編一樣很好奇,到底什麼是「東方美女病」?這種病都有哪些症狀?哪些人易感染?具體該怎麼預防呢?
  • 原來是得了「東方美女病」
    走路時雙腿發軟,像林黛玉一樣「弱不禁風」……經過進一步檢查,醫生發現麗麗並不是天生嬌滴滴,而是患上了一種叫「東方美女病」的罕見病。  「東方美女病」又被稱為多發性大動脈炎,是指主動脈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進行性,非特異性炎症。本病好發於亞洲及中東,女性多見,10~20歲為發病高峰年齡。
  • 《急診科醫生》中的煙霧病是什麼病
    近熱播的電視劇《急診科醫生》引發了有一股追劇熱,這部非常專業的良心之作,不僅受到廣大觀眾的追捧,就是我們醫務工作者也為之讚嘆。其中出現的關於煙霧病的橋段,更是引起了我們腦血管病神經外科的強烈共鳴。
  • 到急診科看病,喊得越兇,病看得越晚!
    我們急診科的設置,既合理、又不合理。原因在於,從方便搶救來看,急診科離手術室很近,當然有利於需要手術的傷者急救。然而,急診科的病人未必都需要手術。因此,每天都能聽到急診科吵吵嚷嚷的搶救。#百裡挑一#有的人問:急診科怎麼可能吵吵嚷嚷?
  • 蔡佩池加盟《急診科醫生》被誇這個演員有點靈
    演員蔡佩池  搜狐娛樂訊 近日,由「同濟學長」蔡佩池攜手實力演員張嘉譯、王珞丹出演的醫療題材電視劇《急診科醫生》正在緊鑼密鼓的拍攝中,蔡佩池在劇中飾演急診科重症病人沈巖,目前該角色戲份已殺青。該劇由著名導演鄭曉龍、劉雪松聯合執導,力圖展現發生在急診科內的生死較量和人生百態,無論是題材還是演員的表現都相當值得期待。  蔡佩池演繹「最暖病美男」 與張嘉譯王珞丹合作「床戲」印象深  在電視劇《急診科醫生》中,蔡佩池飾演前往急診科就醫的重症患者沈巖,在治療期間的一系列突發意外導致沈巖家屬與醫生之間的關係一度十分緊張。
  • 東方美女病:導致林黛玉弱柳扶風的病因
    據不靠譜專家考證,這位散發著柔弱之美的東方女子,其實是患了一種「東方美女病」。沒聽說過?那好,看看下面這個「林妹妹」吧。患者女,24 歲,因反覆發作性頭暈、乏力、黑懵、胸痛 5 年,又發 5 天入院,無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左上肢血壓 87/50 mmHg,右上肢血壓 105/53 mmHg。
  • 25歲女子突患「東方美女病」,血管像70歲老人……
    「東方美女病」附身,這家醫院徹底治好了「小黛玉」「去杭州大醫院看看吧。」在親戚的推薦下,小雨由媽媽陪伴趕到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小雨先是找到了神經外科,經過一系列檢查後並無異樣,神經外科專家建議小雨去血管外科查看下是否存在血管問題。
  • 《急診科醫生》:可是是治不好的病就算把我們都打死,都治不好
    前幾天無意在網上看到了別人剪輯一段視頻,是關於冠狀病毒的,於是我就有了興趣,去查詢這部電視劇,後來我查到了是《急診科醫生》,於是我有了往下看的衝動。然而電視劇當中江曉琪主任說了一句特別現實的話:「可是治不好的病就是把我們都打死,都殺光也治不好」。現實的確如此,有些疾病特別棘手,但是生活如此,我們也很無奈。有時候真希望人與人之間多些理解,多些善待,這樣人與人之間可以和諧相處了吧。對於《急診科醫生》這部電視劇,不知大家有什麼想要說的?歡迎評論留言。
  • 女生走路腿軟,像林黛玉一樣,原來是「東方美少女病」!
    「東方美女病」多發於日本、朝鮮、中國等國家,發病年齡一般在5-40歲,患者並不局限於女性,男性也可能得,只是女性發病率更高。最初是一位日本醫生發現的,他接診了一位女子,持續幾年出現兩隻胳膊沒力氣,梳頭時舉不起,同時還有頭暈、視物模糊等症狀,只有把頭深深垂下才會減輕症狀,醫生後來給他取名「無脈症」,後來世界各地出現這種病例,所以西方醫生稱之為「東方美女病」。
  • 急診科醫生小雪扮演者是誰 葉琳個人資料作品介紹
    由鄭曉龍執導,張嘉譯、王珞丹、江珊、柯藍領銜主演的現代醫療題材劇《急診科醫生》即將於2017年10月30日登陸北京衛視和東方衛視上星播出。這部劇改編自原創劇本《人命關天》,講述的是發生在醫院急診科裡的故事。戲裡小雪是一位大夫的女兒,她在一次意外事故中被老師所救。
  • 急診科醫生大成的新娘是誰演的 韓丹彤個人資料及作品簡介
    ­  急診科醫生大成的新娘是誰演的 韓丹彤個人資料及作品簡介­  根據點點原創劇本《人命關天》改編,由鄭曉龍執導,張嘉譯、王珞丹、江珊、柯藍領銜主演的現代醫療題材電視劇《急診科醫生》在北京衛視和東方衛視黃金時段熱播,這部劇講述了發生在醫院急診科的一系列故事。
  • 電視劇《急診科醫生》裡,這兩個患者的故事很有教育意義
    文/安冬悅花兩天時間看完了《急診科醫生》,這種醫療題材劇,自然會有各種各樣的患者。從這些患者身上,可以看到百態人生。劇中,有兩個患者的故事很有教育意義。01、一個年輕媽媽醫院廁所產子後,丟下新生嬰兒悄悄離開江曉琪是主任醫師,聽人說廁所有嬰兒的哭聲,於是趕緊去查看,果然有一個剛生下來的嬰兒。嬰兒很健康,不知為何會被媽媽丟棄。好在是醫院,嬰兒得救了。
  • 掛個急診號只為配藥 急診科裡過半急診並非急症
    原標題:掛個急診號只為配藥 急診科裡過半急診並非急症   「醫生,給我配點降壓藥。」「醫生,我感冒了。」在我市一些綜合性大醫院的急診科,醫護人員經常能遇到並非急症的患者。  明明不急,患者為何要看急診?這是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醫療資源浪費?圍繞相關問題,記者進行了多方走訪。
  • 急診科醫生:醫院裡的「特種兵」
    他們幾乎每天都在跟死神「抗爭」,在快節奏的工作中,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在對患者醫療信息知曉極少的情況下,能迅速判斷病情實施救治,又時常默默忍受患者的不理解,他們就是被稱為醫生裡「特種兵」的急診科醫生。
  • 急診科醫生什麼病都會看,是不是比專科醫生水平高?
    感覺電視中的醫療劇最喜歡拍的就是急診科的故事,戲劇性強。急診科醫生每天能遇到各式各樣的人和事。在普通人眼裡,急診科醫生是很厲害的,什麼都要會,什麼病都能看,感覺很神。但是,你知道嗎?事實和你想的可能是完全相反的。很多醫生心中都有一條默認的鄙視鏈,越專的科室,越覺得上檔次。
  • 專家建議:分析對症診療 不要隨便去掛急診科
    ,最突出的一個現象就是很多人把急診科當做掛號方便的普通門診,得了小病慢病也去湊熱鬧。家住東郊的吳女士認為,病情嚴重時應該去專家門診,如果是一些不嚴重的小病,就去看急診;家住南郊的劉先生則表示,普通門診人特別多,為了掛號方便一般就會選擇掛急診。還有人則將急診當做二十四小時門診,白天不去看醫生到了晚上才去醫院掛急診號。
  • 急診科醫生殷翔是誰演的 丁洋背景資料參演過的電視劇介紹
    ­  急診科醫生殷翔是誰演的 扮演者丁洋資料作品­  由鄭曉龍執導,張嘉譯、王珞丹、江珊、柯藍領銜主演的現代醫療題材劇《急診科醫生》將於2017年10月30日登陸北京衛視和東方衛視播出。這部劇改編自原創劇本《人命關天》,講述的是發生在醫院急診科裡的故事,透過該劇也是向醫護天使們致敬。
  • 《急診科醫生》即日開播 貳零壹陸影視年度壓軸劇作上線
    其中即將在10月30日登陸北京衛視、東方衛視兩家一線衛視晚間黃金檔,並將於優酷、騰訊、愛奇藝、搜狐全網播出的都市醫療劇《急診科醫生》,無疑是這場11月電視收視之爭的最強勁對手。據悉,該劇由花兒影視聯手貳零壹陸影視共同出品,鄭曉龍、劉雪松聯合執導,娟子編劇,張嘉譯、王珞丹、江珊等實力演員領銜出演。
  • 德保縣人民醫院急診科:英雄「戰士」「疫」馬當先
    在新冠肺炎防疫「戰」中,德保縣人民醫院急診科全體醫護人員主動擔當,衝鋒在前,勇做疫情防控的「排頭兵」,甘為群眾健康的「守門人」,譜寫了一曲忠於職守的英雄讚歌。請看報導: 急診科,作為一個特殊的科室,承載著「快速搶救、緊急救治」的神聖使命,接診病種繁雜。
  • 那這部《急診科醫生》能打多少分?
    從普通老百姓這個角度來看,這就是我們印象中的急診科吧?不是只有豪華病房的醫院,也不是又乾淨又安靜的醫院。《急診科醫生》裡展現出來的,其實還是蠻接地氣的,也足夠真實。說實話這個病,在日常生活中並不常見,可是在《急診科醫生》裡出現了。僅僅是從名字上來看,這個病就已經很吸引人了!更何況它接下來說的,還是因為虐貓才得上的貓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