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的吃貨都按捺不住了~
到底是怎樣的人,能把一檔節目做得這麼好吃?!
當然也好看!
大概唯有陳曉卿!
但凡看過《舌尖上的中國1、2》的朋友,對這個名字一定不陌生——
作為總導演,他是一檔美食節目的靈魂,每道美味佳餚,在他的推薦之下,都越發的讓人垂涎欲滴。
大概只有真正懂美食、愛美食的人,才能做出讓全國人民都在深夜「飢腸轆轆」的節目。
■陳曉卿在一檔談話類節目中,可見其對食物的博愛/網絡截圖延續了《舌尖》系列的風格,《風味人間》在介紹美食的同時,講述和美食相關的人文故事也不可缺少。
而周到君卻明明白白地從這檔節目裡嗅到了不一樣的味道——這也是一場美食科普節目嘛!
別只顧著流口水啊,知識點你get到了嗎?朋友!
如果你看得仔細,會發現其中不乏跟美食和自然相關的知識點。
例如,呼倫貝爾草原的馬肉為什麼那麼新鮮?
如,為什麼用冷箭竹烹出來的能帶給人非一般的味覺體驗?
再例如,大閘蟹的養殖經——為什麼種了水草的環境養出來的大閘蟹更為肥美?
以及,為什麼能把羊肉煮得如此口感綿軟,而又富有張力?
當然是有內外同力的製作手藝!↓
如果光是摘出這些知識點的臺詞,就會顯得特別專業——
講起食物的美味來,它不是說「五行調和」、「祖傳奧妙」,而會講——
微生物讓蛋白質與脂肪全面溶解……釋放游離胺基酸和揮發性香味物質;
支鏈澱粉含量高,反覆捶打支鏈澱粉不斷拉伸……產生無法比肩的韌糯口感;
……
一個個知識點都在告訴人們,美食並不是一門玄學,而完全是科學的,美好風味背後是食品工程科學原理!
因為和美食相關,接受起這些物理、農產養殖……知識的時候,竟然不覺得那麼枯燥了呢~
作為黑叔(陳曉卿)的鐵桿粉絲,周到君對此絲毫不感到意外,畢竟,陳曉卿本身就是富有科學知識的美食家啊!
對於美食家的認識,往往更多的是諸如汪曾祺、蔡瀾……能把美食和生活寫得活色生香。
因為和味覺、嗅覺等體驗相關,美食往往被認為是更偏向感性的東西。
而黑叔卻不止一次告訴我們,美食背後,是有原理的!
甜點讓人感到治癒,這是不可解釋的?黑叔說背後有生物學原理!↓
哪裡的哪種食物最為典型?黑叔當然如數家珍~↓
■在某談話節目中,陳曉卿介紹夜宵的「鼻祖」是廣州對於必不可少的食材的歷史淵源,陳曉卿也是了解得好像真的見證過一樣。
不得不說,每次聽陳曉卿聊美食,周到君只覺得恍然大悟,大開眼界~
表情如下↓
■主持人竇文濤,聽陳曉卿介紹美食也是恍然大悟的表情作為陳曉卿的「御用」美食顧問,沈宏非和蔡瀾當然在這檔節目中必不可少。
而周到君也注意到,「首席科學顧問 雲無心」也很是顯眼。
作為一名農業與生物工程系的博士,他可以說是非常專注於為我們解答關於食物的各種疑惑。
沒錯,雲無心博士活躍在各大專業和非專業平臺,打破美食的「神秘」外衣,闡述食物背後的生物學原理。
除了雲無心博士,科學顧問還有中科大的「魅力科學」團隊。
不看不知道,這真是一個神奇的團隊——以神奇的角度觀察到生活中的神奇!
美麗科學團隊露面機會不多,但其實早已備受認可——
《美麗化學》小視頻在Vimeo播放量超過110萬;參展2015英國皇家攝影學會國際科學圖像展、2015上海國際科學與藝術展;
BBC《新聞之夜》、2015騰訊WE大會授權使用;
獲得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和美國《大眾科學》雜誌舉辦的2015Vizzies國際科學可視化競賽視頻類專家獎。
大略感受一下——
以前,有人說如果說陳曉卿、李立宏和阿鯤這三個名字出現在同一檔節目的製作團隊,那麼必定是一檔讓人大開眼界、垂涎三尺的高品質下飯節目。
那麼而今,正是因為科學顧問的出現,讓《風味人間》從感性調動的美食節目,變成了遍布知識點的科普節目。
來源|周到
編輯|蘆李娜
推薦閱讀
女子孕吐去世!醫生痛心:千萬別再跟孕婦說這句話……
首次確認!人體已被塑料汙染!你愛吃的這就是重災區
學生請喪假被拒,老師:「若你家四人去世,只能重修」!最新回應來了
這篇小學生"佛系"作文火了!值得家長們看看
好物 | 信不信,分分鐘就能讓你睡著
記得給晨報君加油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