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賦予我們的 何止滋味 對話《風味人間2》美食顧問董克平 從...

2020-11-17 半島網官網

半島記者 仲維莉

近日,《風味人間》第二季正在熱播。片中垂涎欲滴的美食撩動著每個好食者的心。美食不僅僅是食物,還承載著中國人的家庭觀念、生活方式甚至精神信念。半島記者獨家對話《風味人間2》美食顧問董克平。美食賦予我們的,又何止是口舌歡愉的滋味。

人與食物的關係

是一個地方的人文寫照

已經不知是第幾次來青島的董克平還是一如既往地眷戀著大海的味道。提到海貨是津津樂道,「每次來青島都能撐到走不動道」。作為《風味人間2》的美食顧問,董克平很謙虛。「其實我在其中做得很少,只是為各集的導演們提供一些思路」。《風味人間》系列的大火併不是偶然。它以美食為入口,切實記錄了中國以及世界各個民族、各個地區人們的生產生活,董克平始終認為應季應時的食材就是最好的美味。而人與食物的關係,通常也是一個地方的人文寫照。《風味人間》並不局限於呈現美食,也將食物背後的人文思考傳達給觀眾。從一餐飯的講述中記錄了勞動人民平常生活的點滴,使觀眾加深了對中國傳統飲食觀念的認知。食物背後的文化力量和歷史傳承使食物已經不再是簡單的食物,而是文化的承載體。而這些普通人也不僅僅是農民,工人,更是文化傳承者和傳播者,每一集傳遞出的是他們知足常樂的生活態度以及對家鄉美食的無比驕傲,這是一份沉甸甸的中國飲食的文化精髓。

「共情」讓美食節目立了起來

任何一種味道記憶都與情感有關。電視做美食觀眾吃不到也聞不到。如何能讓觀眾更深入地感知這份食物呢,董克平認為,「共情」是《風味人間》之所以能立起來的主要原因。「無論甜也好,鹹也罷,共情都是最重要的因素。它能夠在講故事的同時,讓觀眾產生共鳴。《風味人間》每一集選擇的美食都基本是當地的傳統飲食,是多少年來深深地扎在土地上的。其實很多食物沒有什麼複雜的秘密。但是就像火腿離不開金華,血旺離不開四川一樣,只有當地的美食才是最有風味的。青島人也會認為梭子蟹是最美味的螃蟹,這就是故鄉情結。」味覺裡的人情、鄉愁、記憶,隨時牽動著觀眾的心。食物在味覺記憶中延伸出來的家與親情的味道,都能牽引出人對家鄉的眷戀,食物成為了傳遞情感的最好信使。也使得其具有了濃厚的人情味與生活感。懷抱著「對世界的敬畏,對食物的崇敬,對勞動的感恩」,《風味人間2》五集就獲得了4.2億的播放量。還被觀眾稱為「減肥禁片」、這無疑是對《風味人間》的最高認可。

飲食文化的復興

也是中華文化的復興

與《舌尖上的中國》不同,《風味人間》系列更強調全球化。而這一季的《風味人間2》國外篇的比例比第一季篇幅又有所加大。董克平認為,東西方的飲食其實有很多不謀而合之處,比如說小麥在中國是饅頭,到了西方就變成了麵包,烹飪方式不同,但卻都是大家平日裡所依賴的主食。董克平表示,食物是所有人類文化的起點。《風味人間》中西對比的拍攝手法,不僅是表現文化的差異,也是文化的交融。中國幅員遼闊,上下五千年的悠長歷史,飲食文化異常豐富,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比擬。近代許多規則都是西方制定的,飲食文化的復興也寓意著中華文化的復興。而這一切都建立在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人民生活富足的基礎上。就國際而言,從美食節目中了解到中華五千年傳統文化的魅力。食物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紐帶,使中國的飲食文化張力得以完美釋放。借美食探討百味人生,這是中國人在東西方飲食文化交融碰撞中對本土美食的一次完美展示。美食的交流,也是文化的交流,中國美食在國際間的流轉,是中華美食的驕傲,也建立起了中華兒女的民族自信。這也許也是拍攝美食節目的最終目的。

返回半島網首頁>>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中國》美食顧問來啦,董克平帶你品味「舌尖上的美酒」!
    不用說,當年這位竭力向徐小平蠱惑美食人生的朋友,就是今天名聞京城的餐飲評論家、《舌尖上的中國》美食顧問和《中國味道》總顧問董克平。這位北大哲學系的高材生,完美的以哲學方式思考了美食的意義。在吃的法則裡,風味重於一切。中國人從來沒有把自己束縛在一張乏味的食品清單上。人們懷著對食物的理解,在不斷的嘗試中尋求著轉化的靈感。
  • 《風味人間》第2季:美食與靈魂
    作為資深吃貨,筆者幾乎不會錯過市面上的美食紀錄片,但萬花叢中過,心中總留著一席之地給陳曉卿的《風味人間》。第1季每每重溫仍口齒留香。盼望著盼望著,將近快2過去了,第2季終於「上菜」。又到了饕餮的時刻了。「風味」是美食紀錄片的主體近年來,市面上的美食紀錄片並不鮮見。
  • 《風味人間》勾勒世界美食地圖
    上周日(4月26日),由騰訊視頻出品,稻來傳媒、企鵝影視聯合製作的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正式上線,並在浙江衛視同步播出。  《風味人間》勾勒世界美食地圖 全球觀眾開啟探索之旅  如果說《風味人間》第1季是在全球視野裡審視中國美食的獨特性,那麼第2季便是從食物的連接中窺見全球美食的奇觀。作為一個製作周期歷時一年半回歸的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雖然僅僅播出了一期,但卻不難窺見其勾勒全球美食地圖的「野心」。
  • 《風味人間2》美食文案,真香
    關於美食,人們總是津津樂道。美食相關的紀錄片,總是能夠俘獲觀眾的眼睛。《風味人間》2之前已經推送過預熱視頻和海報(《風味人間2》來了,文案下飯),在節目播出以後,看到精美的文案與海報,又忍不住想再分享一次,這個紀錄片裡面的美好文字與生活。
  • 美食紀錄片預告|《風味人間》第2季收官!溯「根」地下食物王國
    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收官期「根莖春秋志」,將於今晚21:20在浙江衛視播出。被譽為「下飯神器」的《風味人間》第2季自開播以來便備受關注,它通過甜味、螃蟹、醬料、雜碎、雞肉、顆粒、香腸、根莖8大主題,以全球視野展現包羅萬象的美食文化,讓觀眾領略到不同地域的風土人情。
  • 遙控器|美食紀錄片螢屏接力,《尋味東莞》接檔《風味人間》
    《風味人間》總導演陳曉卿希望通過展現世界不同緯度人群的美食智慧,來記錄一方水土的文化傳承和信念根基。「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我覺得我們應該有一種意識和責任,去對地球的變化、即將消逝的東西和人類共同的文明做一個記錄。」
  • 通過食物感知世界和自己,《風味人間》總顧問陳立來杭分享《滋味...
    提起《風味人間》,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是陳曉卿,而這檔「吃貨」節目的背後,還有一個值得提起的人——陳立。 作為該節目的總顧問,陳立對於美食的見解,早就超過了美味本身,上海作家寶爺就評價他是「食物美學思想家」。近日,陳立帶著他的新書《滋味人生》在西西弗書店· 杭州國大城市廣場舉辦了首發分享會。
  • 投票〡《風味人間2》來了,說好的「下飯神器」呢?
    「看導演瘦了,他的肉都跑我們身上來了!」時隔兩年,被稱為「億萬人下飯神器」、「減肥禁片」的《風味人間》再次回歸,這意味著,陳曉卿導演,這個中國最會「吃」的男人又對大家下手了。海報《風味人間2》開篇第一集以「甜蜜縹緲錄」為主題,呈現五花八門的「甜」。陳曉卿說:吃肯定治憂鬱症。陳曉卿說:吃肯定治憂鬱症。
  • 《風味人間2》熱播,美食紀錄片何以「撩撥」人心?
    《風味人間2》來了,「吃貨」們圍上前去好不熱鬧,首播豆瓣評分9.4。    「觀眾是美食紀錄片的核心服務對象,節目製作者要找好自己的定位,我們是謙卑的故事講述者。」談及節目首播即獲網友好評的「要訣」,《風味人間2》總導演陳曉卿接受人民網文娛部記者採訪時如是說。
  • 《風味人間 第二季》煙火人間裡的美食傳奇
    貪吃的兒子,拽著我,一起追著第二季的風味人間。熟悉的片頭曲一響起,他就聚精會神,時不時咽一口口水,跟我討論某道食物該是如何美味銷魂讓人心嚮往之。並種草了不少特色食品,南方的灌蛋,北方的粉條,蘇州的三蝦麵,挪威的帝王蟹。食物伴隨著烹飪者的喜怒哀樂,呈現面前,又何止是食物而已,而是透過食物折射的世間百態,在辛苦維生之餘對家和親情的依戀。
  • 《舌尖上的中國》美食紀錄片的「鐵三角」打造《風味人間》
    4月26日,《風味人間》第2季登陸騰訊視頻和浙江衛視,該片由《舌尖上的中國》美食紀錄片中的「鐵三角」:「導演」陳曉卿、「配樂」阿鯤和「解說」李立宏聯手打造,走遍全球精心打磨一年半,帶領觀眾在一朝一夕之間體會滋味萬千。首播後豆瓣開出9.4分的高分,口碑持續走高。
  • 《風味人間》:一部披著美食紀錄片外衣的「人間觀察」
    吃也好,人也好,都是這樣,所以,當我們被美食吸引的的時候,其實我們也在面對自己的人性。而小崔想,這也是為什麼像《風味人間》這樣的美食片可以輕易俘獲大批觀眾的心,因為它抓住了觀眾的「心」。也滿足了大家對「雲美食」的體驗。
  • 《風味人間》一檔不僅僅是美食的紀錄片
    #美食測評# 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沒有注意到這樣一檔綜藝性的紀錄片。比起之前的舌尖上的味道來,這一檔的風味人間做的可能不僅僅是美食。舌尖講的是全國各地的美食,偶爾帶一些關於美食的故事和傳承,側重的是人們對於食物的極致追求。同是一個班底的團隊,甚至配音都沒換的風味人間,講的不僅僅是人們對於美食的追求,更多的是文化之間的共同點和對食物有共同追求的各名族國家人種之間的美食感悟。
  • 9.4分美食紀錄片,陳曉卿帶著《風味人間2》回來了!
    闊別兩年,這一次陳曉卿又帶著團隊為觀眾們帶來了《風味人間2》。2018年的《風味人間》豆瓣評分9.1,這一次剛開播不久,就拿下9.4的高分!2》從全世界的角度出發,在特色鮮明的美食之中找出千絲萬縷的聯繫。
  • 美食書單丨賞人間風味,品四月春膳
    原創 竭誠為讀者服務的 生活書店這是生活書店2020年的第90篇推送《風味人間》第2季於4月26日開播了,第1集「甜蜜縹緲錄」中,陳曉卿導演用鏡頭再次捕獲了美食愛好者的胃,令人難抵誘惑。
  • 你以為《風味人間》是檔美食節目?做道菜都扯上工程學了
    大半夜咽著口水看《風味人間》,是你嗎?
  • 陳曉卿的《風味人間》,董順翔的《人間風味》
    最近大熱的《風味人間》 ,簡直就是《舌尖上的中國》的升級版《舌尖上的世界》 。
  • 廚師也愛看的《風味人間》出書了,探秘美食技藝與背後的故事
    2年、5大洲、20多個國家,陳曉卿團隊在全球探尋地道美食。
  • 《風味人間》第2季用筷子吃遍全球 美食紀錄片讓人們尊重彼此差異
    從晚春到初夏,《風味人間》第2季正如總導演陳曉卿所說的「用筷子吃遍全世界」,稻來紀錄片實驗室走遍全球,記錄下五大洲、25個國家和地區,超過300種的各地風味美食,記錄下了食物與人在地理、人文、生活方式不同的情況下所產生的奇妙聯繫。
  • 饞哭你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二季上新!
    更為驚喜的是,「風味2」首播期間,特別開放全球播出,屆時,全球用戶只要打開騰訊視頻,即可一同開啟全球美食探索之旅。系列片最難做的就是承上啟下的第二季,尤其是在風味1以9.1的高分,成為美食紀錄片的扛鼎之作以後,要給期待值飆升的觀眾什麼樣的內容,才能穩定口碑,鞏固IP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