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歷經8年、31輪正式談判,《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籤署,標誌著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建設成功啟動。
對於企業而言,RCEP框架下,最直觀的影響無疑是更低的關稅、更便利的投資貿易方式。記者採訪獲悉,當下,不少渝企躍躍欲試,正以全新的視角來挖掘機遇,籌劃將更多生意做到「RCEP朋友圈」。
「雲對接」找資源
企業謀建海外基地
劉強是重慶一家汽車公司海外銷售人士,儘管受到疫情影響,這沒有阻擋住這家品牌車企「出海」的步伐。
「RCEP籤署後,我們迅速通過雲對接,與印尼一家汽車零件協會進行洽談,表達了自己的發展計劃和投資意願,希望利用協會在當地的資源,為接下來投資建廠奠定基礎。」劉強說。
劉強所在的公司,每年出口規模屬於行業中上水平,銷售「版圖」覆蓋中東、南美、非洲及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此前,公司與客商合作,在越南有一個KD廠,用以組裝該公司車型。而自建一個海外生產基地,成為下一步的發展目標。
「印尼、泰國都是公司首選的區域。」他表示,RCEP協定執行後,零部件關稅有望逐步降低。抓住這一市場開放機遇,企業希望能提升對外整車競爭力,建立更精細、更完善的產業鏈分工。
2018年,東風小康公司便在印尼建設了「小康印尼工廠」。在小康進出口公司總經理張興燕看來,RCEP將對企業國際化發展及全球布局產生非常強烈的促進作用。其中一個最明顯的影響則是,從國家層面打破了區域間的貿易保護和關稅壁壘,助力「走出去」的企業,更便利地拓展市場空間,優化海外市場的成本結構,產生更多實實在在的利益。
借力大通道
擴充採購目標和規模
近年來,重慶對東南亞的農副產品、水果、生活用品的需求日益攀升,為此,重慶公路物流基地今年6月專門開設東協商品集採城,打造進出口特色商品展示交易市場,不到半年時間就已吸引8家機構和企業入駐。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裡既有來自東協各國的服飾、家具、食品、手工藝品等產品,還有本地特色農產品等商品,琳琅滿目。
「RCEP籤署後,南向的市場通道變得更加有吸引力。」巴南公路物流基地對外開放部秦揚告訴記者,最近這一個月來,諮詢業務不斷,不僅有重慶的外貿企業,一些來自雲南、廣西的邊貿企業也發來合作意願。
據介紹,通過東協商品集採城,產品達成交易後,利用跨境公路班車,將商品運輸到國外去。另一方面,在境外有出口到中國需要的商家、企業,也可以通過在東南亞的30多個境外分撥倉,把貨品在境外進行集中,再通過跨境公路班車運輸到西部。「未來的選擇目標、採購規模和貿易規模均將獲得擴充。」
「我們和東南亞國家的物流量正在逐步增長。這次RCEP籤署後,有利於我們加強與東南亞合作夥伴的緊密關係。」美聯國際物流集團總經理何道國表示,他們會更積極地「引進來」和「走出去」,把東協十國乃至整個RCEP協議成員國優質的商品進口到國內,同時也把國內好的產品出口到國外。
新機遇下
渝企的「連結口」在哪
RCEP涉及多個方面,而其最直觀的影響無疑是更低的關稅、更活躍的國際貿易。
RCEP對於渝企有多大能量?從以往的國際貿易中就可見一斑。
據重慶市貿促會提供的數據,2019年,重慶與RCEP成員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約2001.27億元,佔重慶去年外貿總值的34.5%。
也就是說,重慶每三塊錢的進出口額中,就有一塊錢來自RCEP成員國。
「按照平均稅率優惠5%計算,企業可獲得稅收減免100億元。」重慶市貿促會副會長鄧文年認為,隨著重慶對外貿易通道的豐富完善,提升與RCEP成員國貿易往來數量、質量,這樣的貿易體量,無疑將產生巨大的倍增效應。
中國社科院亞太經合組織與東亞合作研究中心秘書長、研究員沈銘輝分析,RCEP框架下,有利於重慶在更高層次、更廣領域開展與RCEP成員國之間的國際產能合作。最直接的就是,可充分利用RCEP減稅條件,拓展汽摩產業在RCEP國家的市場空間,推動企業轉型升級的契機。
沈銘輝亦表示,RCEP落地是一個長期且複雜過程,要吃下RCEP「大蛋糕」,除了政策支持外,企業一定要摸透規則,加強對「走出去」投資條款的研究,尤其是其中的法律保障。此外,在實施過程中,不同商品的降稅幅度和時程會有所不一,企業也可以橫向比較商品的各優惠關稅獲取最優解。
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郭欣欣 實習生 謝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