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實施會導致產業外流嗎?

2020-12-19 東瀛知客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ECP)已經籤署,現在有一種說法認為RECP實施會導致國內產業外流。我在日本工作過六年,日本公司每年都會從中國和東南亞國家進口服裝,對於傳統產業的狀況比較了解,我認為中國在RCEP實施以後,一些產業不僅不會增加外流,一定程度上反而會減少這種外流趨勢。

Rcep是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是2012年由東協發起歷時八年,又包括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組成的15國自貿協定,該協定的籤訂實現了15國範圍內的貿易一體化,大部分產品零關稅,實現了區域內的產業和價值鏈的融合,實現了區域內資源的合理配置,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該協定籤訂標誌著當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貿易區正式啟航。

這一協定的籤訂,對中國的大多數企業來說,都是利好消息,對於中國的中低端傳統製造業也是利好消息。我在日本工作期間深有體會,日本公司每年從中國和東協進口大量紡織品和服裝,因為日本和東協國家早已籤訂了自貿協定,所以日本從東協國家進口服裝是零關稅,而從中國進口服裝,就要收取大約平均10%左右的關稅。這在同等條件下大大削弱了中國很多產業與東協的競爭優勢。很多的服裝產品,本來東協就因為有勞動力優勢,具有比較強的競爭力,而中國企業雖然具有高質量,高穩定性的特點,但是卻因為10%的關稅,額外增加了日本企業的進口成本,導致中國企業訂單流失。阻礙中國企業從日本市場的接單數量。所以很多的中國企業為了能夠保住原來的對日出口的份額轉到越南、柬埔寨等國家建廠,其中一個目的就是為了規避關稅壁壘。

而未來RCEP 實施以後,中日之間將取消關稅,在同等條件下,將大大提高中國一些中低端製造業的競爭力。怎麼可能增加企業外流呢?肯定是緩解的趨勢。

同時rcep籤訂以後,區域內的各種資源可以自由的流動,可以大大便利中國原材料的配置,像日本、韓國的電子零配件,澳大利亞、紐西蘭的羊毛、棉花、木材、礦石等,這些都將有利於提高中國企業的競爭力,所以這項協議的籤訂並不會導致中國企業外流的加劇,反而是能夠減少中國企業的對外轉移。

當然,減少並不代表消失,其實這些年以來,中國產業向外轉移一直在進行,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在不斷的提高,與東南亞國家相比,在一些勞動密集型傳統製造產業,由於勞動力成本佔比較大,所以,在綜合成本方面逐漸的削弱了優勢,所以一些低檔次的服裝、紡織品、玩具等產業向東南亞轉移。今後即便零關稅實施以後能夠抵消一部分影響,但如果國內勞動力成本繼續上升,勞動力更加難招的話,這種產業轉移還是會繼續。當然,與此同時,也有一些技術含量更高的產業也正在向中國轉移,比如汽車製造、飛機製造,機械加工等。

現在中國的一些中低端製造業在勞動力成本上雖然不具備優勢,但是由於中國近幾十年的高速發展,在產業鏈上優勢明顯,在物流服務等綜合服務方面都有著更強的優勢,在管理水平和產品質量上也佔據優勢。比如我們在東南亞要做一個樣品,由於物流運輸、附件供應等方面的問題,在越南一般要三個星期,而在中國僅需一個星期就可以拿到樣品,所以雖然中國成本越來越高,但是綜合評價很多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依然能夠在中國生存,就像現在歐洲、日本依然有很多的手工業業、服裝業一樣。隨著rcep協定的實施,中國的企業將具有更強的優勢。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印度拒絕RCEP,妄想與中國經濟脫鉤,利用非洲實現經濟騰飛
    本來一直參與談判的印度,在最後一刻決定退出,據稱主要原因是擔心rcep會衝擊本國的民族工業和本土產業。面對RCEP成為現實,如今印度又提出了一個宏偉的非洲計劃。不過,實話實說,印度本土產業的實力不強,如果加入rcep,的確會受到中日韓等國產品的衝擊,確實競爭不過。但是,拒絕加入rcep,把大門關上的同時,相當於也把本國商品進入亞太市場的大門也關上了,莫非印度的本土產業今後就只能內部消化了嗎?
  • 「資金外流不意味著資本外逃」(圖)
    但這種跨境資金外流是有具體原因的,不意味著是資本外逃;儲備下降也是事實,但目前還在可控範圍內。  分析人士認為,隨著美聯儲加息預期升溫導致美元走強,資金外流仍將持續一段時間。不過,隨著美聯儲貨幣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下降和全球增長速度的企穩回升,資金流動形勢將有所好轉。
  • 從光谷人才外流到鄭州,武漢能看到什麼
    從光谷人才外流到鄭州,武漢能看到什麼?一種觀點認為,武漢在湖北一家獨大,光谷在武漢一家獨強,這導致武漢房價高企,市內各區發展不均,光谷集中太多資源,對武漢整體發展弊大於利……武漢光谷對此觀點不敢苟同,光谷和其它區不同,如青山完全靠政策,而光谷至少是半市場化,並且光谷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還不是武漢的,只是省託管給武漢市管理的;武漢市想往北發展,湖北省想向東發展,為了降低交易成本,產業集群集中化是大趨勢
  • 韓國六年來首加息 防止資本外流
    加息防止資本外流  韓國央行11月30日召開金融貨幣委員會全體會議,決定將基準利率從1.25%上調至1.50%。這是韓國央行時隔6年5個月上調基準利率。  韓國央行行長李柱烈今年6月就已提出有必要調整貨幣政策方向。
  • 中國熱錢外流導致國際債市轉熊?(圖)
    這表明資本在快速外流。同時可印證的是,2015年一季度央行口徑外匯佔款減少2521億元,其中3月央行口徑外匯佔款餘額大幅減少2307億元,金融機構外匯佔款也淨減了1564億美元。此外,一季度中國外匯儲備餘額由3.84萬億美元下降到3.73萬億美元,淨減1110億美元,比高峰2014年6月末的3.99萬億美元,已經淨減2260億美元。
  • 中國正更嚴格地監管資本外流,美國正更有敵意地審視中國資本:好萊塢的中國生意會斷流嗎?
    (本文為「壹娛觀察」獨家首發,有需要開通白名單轉載的公號請後臺留言聯繫)編譯/金品壹娛註:一邊是中國政府對中國資本以投資名義外流的更嚴格監管
  • 聯合早報:RCEP將影響臺灣地區執行新南向政策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中華經濟研究院臺灣東協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撰文提到,東協(指東協,ASEAN)目前已與中國大陸、日、韓、紐、澳、印度、香港籤署及實施「東協加一
  • 甘肅公安部門去年摧毀販毒團夥260多個 外流販毒問題得到全面遏制
    央廣網蘭州1月13日消息(記者 張磊)記者從甘肅省公安廳禁毒警察總隊了解到,去年,甘肅省公安部門統籌開展全省治理外流販毒三年行動和「淨邊2020」專項行動,強勢發起摸排、圍剿、堵截、查控和整治五大戰役,嚴打流竄雲南國邊境的甘肅省籍毒販和全省毒品二次分銷網絡。
  • RCEP一籤,臺灣省就真成了亞細亞的孤兒?
    這邊川普還在想著一挽頹勢,那邊拜登儼然已經總統就職,忙著在社交媒體改認證,連美媒都在拱火,要不是川普當年退出的TPP,咱至於這樣嗎?又紛紛催促拜登,世界不等美國啦。要知道,當年TPP就是美國為了圍堵中國才搞的,現在他們自己房子塌了自顧不暇,我們卻和一群小夥伴玩得不亦樂乎,老大哥當然不甘心。
  • 人才外流的臺灣,要如何向前走呢?
    大陸在許多方面跑得太快,近年也發現「太快」帶來的後果,正在逐步修正腳步,不再盲目追著GDP成長數字跑,而臺灣還背著「產業外流」、「優勢消失」的包袱,數年原地不動。動與不動,臺灣比大陸可怕太多。大陸在新媒體時代的發展上,基本態度是「摸著石頭過河」,先做再說,碰到麻煩?解決問題、制訂法規;再碰到問題?再想辦法完善。
  • 清北人才大量外流。專家獻出一計:廢除英語主科地位,人才外流率將...
    血型學專家另闢蹊徑,提出了遏制人才外流的解決方案:廢除英語的主科地位,人才外流率將腰斬。 廢除英語的主科地位,降為副科或選修課。大幅降低或取消其在高考中的分數權重。將對高端人才外流產生有效遏制作用。
  • 靶向施策,常德警方斬斷外流販毒「黑手」
    三湘都市報12月22日訊(通訊員 曹宏 蔣文娟 記者 王智芳)為有效遏制外流販毒反彈勢頭,常德津市在組織領導、排查管控、打擊處理、宣傳教育等方面綜合施策、多措並舉,推動外流販毒整治工作深入開展。精準謀劃 全面鋪開抓落實為確保外流販毒整治工作取得實效,津市市成立了高規格外流販毒整治專項行動工作領導小組,各村(居)委會和鎮直單位對標看齊成立相對應的領導小組和辦事機構,把整治外流販毒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並納入村(居)績效考核、平安建設考核和村幹部政績考核內容,同時嚴格實行鎮村組三級負責制
  • 臺灣人才為何外流嚴重?臺教授:因為臺灣不要他們!
    長久以來的低薪以及產業無法升級等結構問題,導致臺灣人才外流狀況日益嚴重。此外,隨著大陸31條惠臺措施的出臺,吸引越來越多的臺灣年輕人想來大陸發展。對他們而言,在島內人才供過於求、薪資不振,大陸給了臺灣年輕人一個舞臺,自己要把握住這個機會。
  • 通道縣:召開禁毒「預防教育宣傳、平安關愛、打擊外流販毒」三大...
    2020年11月3日,通道縣召開禁毒「預防教育宣傳、平安關愛、打擊外流販毒」三大行動工作部署會。  會上,縣禁毒辦常務副主任楊方共宣讀了《通道侗族自治縣公職人員毒品毛髮檢測實施方案》、《通道侗族自治縣吸毒人員「平安關愛」行動實施方案》及《關於做好迎接全省禁毒工作群眾滿意度、禁毒知識知曉率、宣傳活動參與率調查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縣公安局副局長、縣禁毒辦第一副主任陸春勇就全縣打擊外流販毒情況作了通報,並對該項工作的開展做出安排部署。
  • 無法加入RCEP 衝擊臺灣產業
    塑化產業  身兼臺塑總裁與臺灣工業總會理事長的王文淵曾指出,臺灣尚未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RCEP則完成籤署,將不利臺灣產業競爭,塑化產業持續面臨嚴峻挑戰。  鋼鐵產業  島內中鋼主管認為,臺灣中鋼現在每年銷往大陸約70萬噸鋼品,因兩岸間有ECFA,商品享有關稅優惠,但當RCEP生效後,恐將影響臺灣中鋼競爭優勢。臺灣出口至RCEP成員產品以碳鋼熱冷軋、不鏽鋼、鍍面鋼卷等產品為主。  紡織產業  臺灣紡拓會秘書長黃偉基指出,RCEP完成籤署對臺灣紡織業競爭壓力一定會增加。
  • 全球疫情大流行下美日產業會大規模回流嗎?
    對此,我們認為,跨國公司在中國嵌入程度高,外向配套產業齊全,相比較於「搬遷費用」,外資企業更注重產業回流後的持續運營成本,疫情不會導致外資企業大規模回流。一方面,美國和日本的人口老齡化嚴重,人口增長跟不上產業發展的要求,導致用工成本高於勞動力要素充裕的中國,將產業轉移至中國可以削減勞動力成本;另一方面,加工、組裝等低附加值製造業環節具有高汙染性,增加了美日工業生產的環境成本,為了實現環境效益最大化,美日選擇將高耗能高汙染的製造環節向外轉移。  第二,中國產業生態系統的完整性。
  • 優質生源從「外流」轉向「回流」
    學校整體完工投用後,能有效解決惠州產業轉移工業園以及東區8個小區學子入學難的問題。」龍城第六小學校長陳善祥介紹,這裡是全縣標準最高、佔地面積最大、設計最科學的中心小學。根據規劃,新建的龍城第六小學是一所能容納60個班、擁有2700個學位的公辦小學。工程分兩期建設,一期建設工程包括教學樓、綜合樓、宿舍樓以及體育館和食堂等,從項目建設到投入使用,僅用時一年。
  • 中國的資本外流可能比官方想像得嚴重!
    分析師認為,這可以幫助中國緩解整體的人民幣外流壓力,因為採用人民幣結算意味著進口商在進行商品支付時不用兌換更多的外幣。彭博的一則報導指出,高盛警告中國的決策者人民幣資本外流的情況可能比美元更糟糕。報告稱,中國的外匯儲備仍然保持穩定,然而銀行客戶的外匯淨購買量卻減少到了一年的最低程度。根據官方的數據顯示,8月份共有277億美元的人民幣流到境外。
  • RCEP籤署後,未來十年,中國製造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發達國家的經濟結構從生產型經濟轉向服務型經濟,導致第二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越來越小,造成了後工業時代的產業空心化問題。近年來,全球製造業發展格局都正經歷著深刻變化,而我們中國的製造業現在是什麼狀況呢?以出口為導向的中國製造面臨著人民幣升值成本上漲的壓力。同時產品附加值過低也成為不容忽視的問題。
  • *ST力帆重整將實施每10股轉25股,重慶江河匯成產業投資人
    *ST力帆重整將實施每10股轉25股,重慶江河匯成產業投資人 2020-12-16 18: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