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更嚴格地監管資本外流,美國正更有敵意地審視中國資本:好萊塢的中國生意會斷流嗎?

2021-02-15 壹娛觀察

(本文為「壹娛觀察」獨家首發,有需要開通白名單轉載的公號請後臺留言聯繫)

編譯/金品

壹娛註:一邊是中國政府對中國資本以投資名義外流的更嚴格監管,一邊是美國政府對中國資本進入美國更警惕的注視和質疑——對於好萊塢來說,這一永遠需要資本注入的全球工業如果突然面臨中國資本的斷流,該怎麼辦?新任川普與好萊塢的緊張關係,新一屆美國政府保護主義經濟政策的可能抬頭,都令好萊塢不安甚至焦慮,中國市場和中國資本是無法拒絕的巨大誘惑。本文編譯自《好萊塢報導者》(The Hollywood Reporter),原文標題為:What If China's Money Stream Stops Flowing to Hollywood?

2016年中國向好萊塢投入了創紀錄的資本,在這些交易中,大連萬達集團以35億美元收購傳奇娛樂公司,以10億美元收購DCP,阿里巴巴對史蒂文·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的Amblin娛樂公司進行了重大投資;北京的完美世界影視(Perfect World Pictures )對環球影視(Universal)的50部電影投入了5億美元。

這是中國急切地去進入美國電影產業的一個趨勢。

但是,美國和中國之間目前更加嚴格的審查,和日益增長的貿易保護主義,導致市場質疑這些交易潮在2017年是否會枯竭, 因為在現有的政策下已經出現了受害者。


《達拉斯買家俱樂部》

中國安徽鑫科材料公司公司以3.5億美元收購總部位於洛杉磯,製作了《拆彈部隊》和《達拉斯買家俱樂部》的電影投資、製作和發行的Voltage 影業震驚了很多人。但是就在近日,安徽鑫科材料公司宣布中止交易——

12月22日,中國金屬產品製造商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600255.SH)在一份監管備案文件中稱,該公司終止了以至少人民幣24億元(約合3.456億美元)收購獨立電影製作公司Midnight Investments LP控股權的交易,理由是未能滿足中國監管機構要求。鑫科材料在另一份監管文件中稱,在終止收購好萊塢影視製作公司交易後,鑫科材料將投資約1.94億港元(約合2,500萬美元)收購由香港演員和製片人黃百鳴(Raymond Wong)控股的一家香港影視製作公司的少數股權。這樁新交易已經引起監管部門注意,上海證券交易所詢問鑫科材料,問及此次收購事項是否符合中國對外投資及外匯管理的相關規定。

如果新的政策幾個月前出現,協議可能已經崩潰了。 12月初,北京宣布正在加緊監管幾個行業,特別是電影,房地產和體育等「非理性」海外投資的模式。 為了阻止資本外流而導致中國貨幣貶值,中國監管部門表示正在進行更嚴格的審查。

根據洩漏的新規則草案,中國官員表示,如果在投資者原本的「核心業務」區域之外,他們將審查超過10億美元的海外採購。 內部人士表示將重新審核遠低於該門檻的交易。

中國的擔憂可以理解為是雙重的:有些公司將資本外撤偽裝成境外投資,有些公司將高調購買娛樂產業作為短期的策略來提高股價。越來越嚴格的監管使得這種「概念交易」在2017更難獲得審批(中國公司在其核心業務領域之外獲得業務)。總部位於北京、專注於媒體和娛樂產業的投資銀行城堡山控股(CastleHill Partners)的執行長Peter Schloss說。

 

鑑於新的挑戰,分析師預測,好萊塢賣家將會要求更高的費用來測試中國投標者對執行交易能力的信心。但沒有人知道新法規會有多麼深遠的影響。 USC的政治學教授斯坦利·羅森(Stanley Rosen)說:「有些人認為,即使是成熟的娛樂公司也可能無法完成交易。」

在美國,這些交易也引起了國會和當選總統的注意。 11月30日,參議院少數黨領導人查克·舒默(Chuck Schumer )在一封信中說,中國公司對好萊塢公司的收購應該更仔細地審查,以確定他們是否被協調服務於中國政府的利益。

唐納·川普任命了《致命中國》作者、鷹派經濟學家彼得·納瓦羅(Peter Navarro)執掌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中國媒體近日發出警告,川普正打算兌現他在競選時的強硬言論,對中國採取強硬立場,如果美國膽敢挑戰中國,中國將被迫"攤牌"。

到現在為止,好萊塢的交易者還是目光長遠的,一名在中國問題上有經驗的律師表示。人們正饒有興趣地觀看推特和各方反應,然而交易熱還沒有冷下來。太平洋兩岸貿易保護主義之風正盛,但是中國和好萊塢不斷發展的夥伴關係仍有令人信服的商業原因。

阿里巴巴的馬雲在1月9日與川普和承諾創造100萬美國工作機會。 阿里影業董事局主席俞永福,在一份內部文件中說他計劃在未來三年中以娛樂內容為重點投資72億美元。 俞永福於十月被任命為阿里巴巴數字媒體和娛樂集團執行長,他在內部文件中寫道:「我不是來玩的。」

你還可以看

傳奇娛樂CEO突然辭職:萬達爸爸發出了最高指示,傳奇亂花錢又不掙錢的弊病必須即刻改變

本文首發壹娛觀察(yiyuguancha)

關注回復「另有影情」即可探索影視產業背後的秘密與新知;「朔方」即可收到某大型電影公司副總裁獨家撰稿;「EVA」即可知曉前華誼首代告訴你的好萊塢秘辛;回復「張昭」即可收到樂視影業CEO獨家十問;回復「視頻」即可獲得值得壹說每周視頻節目;回復「娛匠」即可收到娛樂產業的匠人匠心。更有「線上沙龍」、「爛片」、「導演」、「阿里影業」、「娛匠」、「票房注水」、「封殺」、「3D」等關鍵詞背後的精彩內容!

另有讀者群每日暢聊電影和泛娛樂產業一手資訊

並招賢納士有償徵集優質書評。

回復「讀者群」即可進群(不定期福利活動)

回復「壹娛薈」即可參加沙龍活動


相關焦點

  • 是什麼加速中國資本大量外流?
    當前,資本外流已經成為常態,而且愈演愈烈。無論管理層如何管控,我們都會發現一個越來越明顯的現象:中國資本正在加速外流!筆者深入探析發現,促使資本加速外流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兩點:1、股市震蕩自去年股災至今,中國股市開啟3000上下的弱市震蕩行情,至今並無大起色。雖然國慶節後,許多金融機構根據歷史經驗推斷,節後會有一波上漲行情,但只敢預言會有階段性上漲機會,卻不敢妄言股市能夠回歸某個具體歷史高位。
  • 中國資本的好萊塢往事
    「應該是我們去收購美國電影公司」中國資本對好萊塢已經垂涎了很多年。然而在熱錢湧向影視行業之初,追捧好萊塢大片的中資公司中,並沒有博納的身影。2011年,新原野以1000萬美元投資了科幻電影《雲圖》,成為影片第二大投資方,拿到了中國大陸的發行權,開創了中資投入好萊塢大片的先河。
  • 美國走向封閉!監管大年,全球資本市場「被迫」變局和重塑!中國怎麼...
    長期來看,靠零利率提振市場信心,勢必使未來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操作空間被進一步擠壓,政策效應未來會逐步遞減,這必然也會加劇市場的擔心,甚至會起到反作用。國內外很多學者都有這樣的共識:由於應對疫情出臺了無限量寬鬆的政策,可能會醞釀一個近十年中非常大的貨幣危機或高通脹。加之美國政府和美聯儲不斷推出的救市政策也使市場對它的期待非常高,一旦政策沒有達到市場的預期也會加劇市場的波動。」王軍表示。
  • 美媒:中國央行降準旨在緩衝資本外流儲備下降影響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美國《福布斯》網站2月6日報導,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兼首席策略師洪灝撰稿稱,不認為中國央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時間點是個意外驚喜,而只是為了緩衝資本外流和外匯儲備下降所帶來的影響。中國央行突然宣布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市場最初會認為這是央行大幅度貨幣寬鬆開始的徵兆,並將因為這種對降準的條件反射性認知而技術反彈,直至明白降準只是為了緩衝資本外流和外匯儲備下降所帶來的影響。在中國通過輸出資本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大背景下,市場應預期今年會有更多這一性質的降準措施,但這並不完全等同於大幅度寬鬆。金融板塊和利率產品的市場價格顯示市場早已充分預期了此次降準。
  • 中國的資本外流可能比官方想像得嚴重!
    彭博的一則報導指出,高盛警告中國的決策者人民幣資本外流的情況可能比美元更糟糕。報告稱,中國的外匯儲備仍然保持穩定,然而銀行客戶的外匯淨購買量卻減少到了一年的最低程度。根據官方的數據顯示,8月份共有277億美元的人民幣流到境外。此前7月高盛也發出過同樣的警告,稱最近數個月的人民幣跨境流動,可能掩蓋了真實的中國資本外流壓力。
  • 禹國剛:相信未來中國資本市場可以更向前一點
    禹國剛仍然饒有興味地繼續補充說,深交所這四個現代化,從技術上講,不但為中國資本市場探索了一條規範、安全、高效、低成本的發展道路,而且為深交所日後不斷實現跨越式發展打下了基礎。深交所在2010年和2017年全球IPO融資金額均列全球第一。「我一直關注著深交所」「我對深圳證券交易所非常有信心。」
  • 中國高校攜亞開銀研究聚焦中國資本流動管理與金融危機防範
    ${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網上海7月13日電 (記者 陳靜)當前中國金融改革正處在關鍵時刻。  當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記者了解到,該研究項目組成員包括上海財經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清華大學國際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鞠建東;哥倫比亞商學院金融學經濟學教授、亞洲開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美國布魯金斯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美國國民經濟研究局中國經濟研究組主任魏尚進;復旦大學國際金融系主任、貨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經濟學博士林曙等多位知名專家。
  • 民間投資內冷外熱 資本外流OR外逃惹爭議
    原標題:民間投資內冷外熱 資本外流OR外逃惹爭議經濟之聲評論員 馬尚田針對民間投資增長乏力,國務院近期派出9路專項督查組探查原因。多數民營企業家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投資機會減少。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民企海外投資異常火爆,這幾年,中國民企幾乎是「成建制地」去海外投資,今年尤其如此。
  • 《長城》:正在資本「饕餮」中殉葬的中國電影
    《長城》的美國投資方是傳奇影業,而傳奇影業所有人都知道已經被萬達收購,萬達的野心和豪邁當然不僅於此,其還收購了美國事實上最大的院線AMC——也就是說,從拍攝、製作到發行、放映,萬達都已開始強勢介入——在美國上一次出現有如此產業鏈整合能力的公司,還是在1948年之前的好萊塢黃金時期。
  • 憑欄:中國資本嗜血化
    但大部分人只要有機會獲得合作共贏,就肯定不願意去偷盜搶掠,因為偷盜搶掠的收益會面對無形的高風險(道德譴責和法律風險)。但當合作共贏的機會極少之時,偷盜搶掠的收益相對就會升高,激勵人無視道德譴責和法律風險,偷盜搶掠就會盛行!偷盜搶掠又會對合法收益形成侵蝕,壓制經濟活力。
  • 國內資本「外流」,部分富豪熱衷「投資」國外,我國終於出手了
    套用一句時下最流行的話「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卻有自己的祖國」,同樣,資本無國界,資本家也有自己的祖國。資本一詞原本距離中國的經濟體系很遙遠,但隨著國內經濟的不斷發展,歷次「造富」運動也讓一部分有先見之明的人走上了富豪之路,成為全球富豪排行榜上的大鱷。
  • 「資金外流不意味著資本外逃」(圖)
    結售匯逆差差額持續擴大  近期,我國相關公司股票走勢資本流出壓力持續加大,特別是資本外流的規模備受關注。有機構用外匯儲備減少量得出「我國出現史上最大規模資本外逃」的結論,更是引發了市場擔憂。昨日發布會上,當被問及中國是否存在資本外逃風險時,外匯局表示,今年以來或者去年下半年以來,我國外匯資金確實呈現了一定的流出趨勢。但這種跨境資金外流是有具體原因的,不意味著是資本外逃;儲備下降也是事實,但目前還在可控範圍內。  分析人士認為,隨著美聯儲加息預期升溫導致美元走強,資金外流仍將持續一段時間。
  • 好萊塢計劃 中國人帶著資本進入好萊塢,但美國人想要的不是錢
    有人試過更真實的講故事方式。當時,TCL 通過冠名「中國大劇院」把自己擺在了好萊塢最顯眼的位置。這是地理意義上最為人熟知的「好萊塢」:好萊塢大道 6925 號,星光大道的中間站。每年有 500 萬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從這裡路過,和中國大劇院前的手印合影留念,TCL 常常會出現在這些照片的左上角或右上角。
  • 集齊了政策、資本和黑科技的便利店,在中國會更好嗎?
    相比之下,便利店在中國尤其北方城市的發展仍然充滿未知,一方面日系便利店堅守著自己的經營理念:非盈利,不開店;進入中國市場的27年後,7-11才來到二線城市福州和長沙,另一方面,在資本的加持下,本土便利店仍在加速擴張,騰訊和高瓴投資的便利蜂在1年多裡開了100多家店,紅杉投資的見福便利店發力廈門,一躍進入當地便利店的第一梯隊;京東天貓也走到線下,各自探索著便利店生意。
  • 全球監管大年資本市場「被迫」變局和重塑
    長期來看,靠零利率提振市場信心,勢必使未來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操作空間被進一步擠壓,政策效應未來會逐步遞減,這必然也會加劇市場的擔心,甚至會起到反作用。國內外很多學者都有這樣的共識:由於應對疫情出臺了無限量寬鬆的政策,可能會醞釀一個近十年中非常大的貨幣危機或高通脹。加之美國政府和美聯儲不斷推出的救市政策也使市場對它的期待非常高,一旦政策沒有達到市場的預期也會加劇市場的波動。」王軍表示。
  • 美國電影分級制,資本的搖錢樹
    造成了美國史上最嚴重的校園槍擊案之一,但也直接揭示了美國電影分級制背後的資本搖錢樹。柯林頓認為,部分美國媒體行業巧妙的脫離了「聯邦通訊委員會」的監管,但是美國是個資本主義國家,那些資本家們又豈能條件都不談就把「槍」給交出去。這也使得「美國電影分級制度」的討伐與爭論變成了曠日持久的戰爭。
  • 鄭志剛:中國資本市場發展三十年的「速度與激情」
    來源:人大重陽編者按:中國資本市場在不知不覺中走過三十年。公司治理是上市公司以資本市場為載體,實現權益融資的基礎性制度安排,它同時是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基本制度保障,也是未來中國資本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例的關鍵所在。那麼,在一個公司治理學者的眼中,中國資本市場在過去三十年究竟取得了哪些成就,未來又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地方呢?
  • 外媒:全球經濟對中國的依賴正變得更清晰
    據《日本經濟新聞》11月29日報導,全球經濟對中國依賴的程度正變得更加清晰。報導指出:「中國佔全球出口的比重正在上升,甚至超過2018年中美爆發貿易戰之前的水平。」一些人認為,近期籤署的RCEP協議將進一步增強中國在全球貿易中的影響力。日經分析了國際貿易中心編纂的3800種商品的數據,發現在2019年,中國佔出口市場份額超過50%的有320種。
  • 張奧平:2021中國資本市場十大預測,內卷消逝、增量重現
    對中國資本市場來說,目前中國上市公司家數已達4100家,位居全球第三,但只佔全國企業總數的萬分之一,利潤總額相當於規模以上企業的五成左右,中國資本市場仍具備無限增量潛力。2020年,中國資本市場在而立之年迎來了全面註冊制改革,這將推動其在2021年告別內卷、增量重現,也正基於此,明年或將浮現以下十大演變趨勢。
  • 資本市場三十年|陳靂:資本市場伴隨著中國經濟增長而蓬勃發展
    展望未來,陳靂認為,中國資本市場更重要的是考慮如何更好行穩致遠。尤其通過全面註冊制改革,將資本市場改革的所有環節打通,為企業融資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通道,讓企業真正邁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新華財經北京12月20日電(記者閆鵬)來到中國資本市場發展30周年的時間點,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近日接受新華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資本市場改革為企業融資提供更便捷、更高效通道,30年來,A股市場由最初的「老八股」發展到如今4100餘家上市公司,總市值近80萬億元規模,資本市場始終伴隨著中國經濟增長而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