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加速中國資本大量外流?

2021-01-18 金融之家



導讀:關於金錢的論調成千上萬,當中有一條感觸頗深:錢是最聰明的,不管你用什麼方法,它總會流向獲利最多的地方!


 當前,資本外流已經成為常態,而且愈演愈烈。無論管理層如何管控,我們都會發現一個越來越明顯的現象:中國資本正在加速外流!筆者深入探析發現,促使資本加速外流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兩點:

1、股市震蕩

自去年股災至今,中國股市開啟3000上下的弱市震蕩行情,至今並無大起色。雖然國慶節後,許多金融機構根據歷史經驗推斷,節後會有一波上漲行情,但只敢預言會有階段性上漲機會,卻不敢妄言股市能夠回歸某個具體歷史高位。加之今年是市場監管大年,無論公募機構、私募機構,還是銀行業,都在監管施壓下忙於整改轉型,過往的許多創收手段被明令禁止。這也導致「資產荒」不斷順延、擴張,資金難以尋求理想標的。與此同時,投資海外的QDII基金卻表現搶眼,迫於生計,大量資金開始出海謀求盈利機會。

2、樓市調控

樓市在年初至今上演了一出「火燒阿房宮」的大戲,先是多地房價比肩躥升,國內「地王」頻現,星火燎原之勢簡直銳不可當,但瘋狂飆升的最終結局卻是玩火自焚。為遏制樓市瘋長行情,多地管理層在國慶假期期間密集出臺樓市限購限貸政策,樓市之火被監管冷水當頭潑滅,並且限購限貸政策有望後續持續推出,業內預測未來或將出現百城限購奇觀,筆者目測樓市短期內難有大起色。

3、人民幣貶值

雖然管理層是在考慮保持國內經濟穩定發展的前提下,才開啟持續的階段性的調低人民幣匯率的步驟,但人民幣貶值對國內投資者的影響依然不容小覷。在國內通脹壓力逐步加大的同時,投資者的投資意願也在逐日遞減。而以往靠買房來防止通脹的做法,在樓市調控政策下失效,市場上湧動的大量熱錢無從下手。觀察國外資本環境發現,雖然美元受美聯儲加息和美國大選的刺激或將產生波動,但從歷史來看,美元相對堅挺,海外資產的保值增值空間對國內投資者產生了強烈吸引力。

在「資產荒」的背景下,實現全球資產配置成為很多金融機構的選擇。但在中國資本加速外流的過程中,有一個社會群體的表現相當突出,那就是中國所謂的「中產階級」。中產階級多為三四十歲的社會中上層人士,智商情商財力均優於普通投資者,普遍具有大類資產配置需求,對投資敏感,也對資產縮水充滿恐慌情緒,在本輪中國資本外流過程中,產生了巨大助推力。



1、資產配置需求無法得到滿足

中國中產階級的外在表現多為我們口中的「人生贏家」,即本身擁有高學歷高智商兼具理財頭腦,年齡三四十歲左右,事業上多為公司中上層領導,身家不菲,故具有強烈的大類資產配置需求。但國內經濟形勢整體低位運行,導致其對國內經濟產生悲觀預期,對內投資意願銳減,且因中產階級多具有海外求學或海外工作經歷,對海外市場具有一定了解,最終將投資眼光放到海外市場上。

2、生活、教育上的深層需求

中產階級投資海外的方式除投資海外金融市場,也會在恐慌情緒下考慮自身及後代的生活、教育問題,故會考慮購買海外保險產品等,而具有移民傾向的中產階級則直接進行海外置業。無論社會地位還是財產數量,中產階級都對中國社會發揮著中流砥柱的作用。中產階級資產外流無疑加劇了中國資本外流的速度和數量。而且,目前開放的大投資環境也為中產階級進行海外投資提供了更多便利。


作者:劉信鳳


新媒體平臺:金融之家

中國最大的網際網路金融新媒體平臺,致力於在網際網路金融做出一些創新與改變,為投資者提供財經、商業、金融等領域有價值、有深度的新聞報導和分析文章,幫助用戶熟悉了解相關金融業務與投資


相關焦點

  • 人口大量外流,三四線小城市未來的出路在哪裡?
    例如,遼寧12個普通地級市中,除了遼陽、丹東、盤錦和葫蘆島這5年城區人口出現增長外,其餘城市人口都是下降趨勢,其中鞍山、營口減少量超過10萬人,本溪也減少了8.95萬人。在計劃經濟時代,這些傳統重工業城市獲得了大量的要素資源,所以發展得很好,但這改革開放時代,大量的要素資源包括資金和人才都轉向市場經濟比較活躍、比較有彈性的地區。
  • 恆騰網絡72億謀局流媒體 中國版Netflix加速降臨
    而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儒意影業旗下的「南瓜電影」視頻流媒體平臺,則更為熟悉。作為國內首家、也是目前最大的會員訂閱制視頻平臺,南瓜電影採用純付費、無廣告的運營模式,提供海量全球優質影視作品,裝機量超1億臺/次,擁有3000萬註冊用戶。
  • 工銀投資300億增資背後:債轉股加速資本消耗!
    2008年金融危機後,我國大量企業的槓桿率不斷提高,債務負擔沉重面臨經營危機,導致銀行不良率高升。在此情況下,銀行債轉股機構AIC應運而生,隨後市場化債轉股迎來爆發。不過業務開展同時亦伴隨著資本的加速消耗,各家AIC不斷利用各募資渠道增資。而此時在監管對AIC明確三年內的資本充足率下,各AIC又不得不斥巨資「補血」。
  • 資本市場加速繪就改革路線圖
    日前,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資本市場建立三十周年座談會上表示,要聚焦「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等核心任務,以註冊制和退市制度改革為重要抓手,加強基礎制度建設;進一步暢通多元化退出渠道,強化優勝劣汰;統籌推進發行承銷、交易、持續監管、投資者保護等領域關鍵制度創新,紮實推進位度型開放等。
  • 深耕文商旅七年待風口 左馭資本「飛輪」加速
    (原標題:深耕文商旅七年待風口 左馭資本「飛輪」加速)
  • 民間投資內冷外熱 資本外流OR外逃惹爭議
    原標題:民間投資內冷外熱 資本外流OR外逃惹爭議經濟之聲評論員 馬尚田針對民間投資增長乏力,國務院近期派出9路專項督查組探查原因。多數民營企業家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投資機會減少。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民企海外投資異常火爆,這幾年,中國民企幾乎是「成建制地」去海外投資,今年尤其如此。
  • 憑欄:中國資本嗜血化
    01中國資本嗜血化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是,中國國內資本實在太多!截至11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283.25萬億元。債務也是資本的一種,大量債務代表著大量資本,經濟下行代表著機會減少。02外債加劇嗜血化中國根本不缺少資本,3月份為何調高企業借外債空間?三月下旬,央行和外管局聯合發布通知,將參數從1上調至1.25。
  • 青山資本張野:中國品牌,萬事俱備?
    第三,消費領域的創業者整體素質在明顯提升,過去十年,中國的科技行業,尤其是網際網路行業培養了大量的年輕人才。  在這之前大部分優秀的年輕人選擇進入國企央企以及上個世紀誕生的傳統民營企業,而在過去十年裡百萬、千萬級的優秀年輕人進入了中國最高速增長的行業-網際網路。
  • 下一個三十年,商業銀行在資本市場扮演什麼角色?|中國資本市場30...
    2020年是中國資本市場建立30周年。銀行業在資本市場助力下不斷成長,而銀行股也成為資本市場「壓艙石」,二者相輔相成。下一個三十年,有更多新政策值得期待,商業銀行將攜手資本市場創造更多「奇蹟」。三十而立,中國資本市場進入盛年。
  • 帝聯科技CDN助力G20直播加速,完美呈現中國形象
    在一片讚譽聲中,G20峰會即將閉幕,除了美輪美奐、驚豔世界的《最憶是杭州》表演,更重要的是中國在世界經濟格局中展現的大國姿態。習總書記的發言也獲得了與會各國的盛讚,中國形象更是得以以最完美方式呈現給世界,也發出了開闢全球經濟發展新道路的中國聲音。 在這樣歷史性的時刻面前,帝聯科技成為了深度參與者。作為央視網的重要合作夥伴,帝聯科技全程為G20網絡視頻直播提供CDN加速,保障全國乃至全球通過央視網平臺觀看直播的觀眾,能夠第一時間、無障礙地獲取峰會消息、領略中國形象。
  • 是什麼吸引資本紛至沓來?
    新區人才企業芯馳科技宣布 已經完成A輪5億人民幣融資 本輪融資由和利資本領投 經緯中國、中電華登、聯想創投 祥峰投資、紅杉資本等老股東跟投
  • 中金:中國居民家庭正在進入金融資產配置加速的拐點
    中國居民家庭資產配置可能正在進入新的拐點我們判斷,中國居民家庭資產自改革開放開始逐步累積,隨著發展水平逐步提高、生命周期演進,配置主力從滿足生存、生活基本需求起步,到提高生活水平(購買各類家庭耐用消費品),再到購買不動產、乘用車等「昂貴」的固定資產,目前可能正在進入金融資產配置加速的拐點
  • 國雄資本姚尚坤:新能源汽車進入加速發展新階段
    中證網訊(記者 董添)1月4日,國雄資本有限公司創始人姚尚坤對外表示,新能源車市場已經具備了良好的發展基礎。汽車產品形態、能源消費結構和交通出行模式正在發生深刻變革,為新能源車產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歷史發展機遇。
  • 中國的資本外流可能比官方想像得嚴重!
    彭博的一則報導指出,高盛警告中國的決策者人民幣資本外流的情況可能比美元更糟糕。報告稱,中國的外匯儲備仍然保持穩定,然而銀行客戶的外匯淨購買量卻減少到了一年的最低程度。根據官方的數據顯示,8月份共有277億美元的人民幣流到境外。此前7月高盛也發出過同樣的警告,稱最近數個月的人民幣跨境流動,可能掩蓋了真實的中國資本外流壓力。
  • 內卷、加速與當代中國社會的「趕工遊戲」
    1985年中國社會學者黃宗智在《華北小農經濟與社會變遷》一文中,首次把「內捲化」概念帶入中國社會。黃宗智將這個概念應用於我國古代經濟與社會發展的研究中,以此稱謂依靠大量勞動力投入來獲得總產量增長但同時邊際效益遞減的發展模式,即一種「沒有發展的增長」。他通過這個概念要解釋的核心問題是:為什麼中國沒有發生工業革命?或者說,為什麼高度發達的小農經濟始終沒有過渡到現代化的資本主義經濟?
  • 張奧平:2021中國資本市場十大預測,內卷消逝、增量重現
    對中國資本市場來說,目前中國上市公司家數已達4100家,位居全球第三,但只佔全國企業總數的萬分之一,利潤總額相當於規模以上企業的五成左右,中國資本市場仍具備無限增量潛力。2020年,中國資本市場在而立之年迎來了全面註冊制改革,這將推動其在2021年告別內卷、增量重現,也正基於此,明年或將浮現以下十大演變趨勢。
  • 《文明6》飛天流中國遠古奇觀怎麼選 飛天流中國遠古奇觀選擇指南
    導 讀 《文明6》中中國在建造奇觀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那麼想要科技勝利的玩家在遠古奇觀的選擇上有什麼推薦呢
  • 各路資本加速展開新布局 開啟新一輪冷鏈物流領域混戰
    近段時間,京東、蘇寧、滴滴、美團等各路資本加速入局,開啟新一輪冷鏈物流領域混戰。在企業紛搶巨大市場蛋糕的同時,產業政策接連出臺,冷鏈物流加快補短板。不少地方開始制定新一輪冷鏈物流的規劃和計劃,行業嚴監管也已提上日程。
  • 2020年,這一種人的身價將加速上漲!
    作者:水木然 2020年是中國經濟的分水嶺,而這次疫情的到來,讓一切該發生的都加速發生了!每次社會遇到重大變故,都會有一批舊人倒下,也會有一批新人站起來,這是歷史的鐵律!那麼這次疫情之後,什麼人在倒下?什麼人在崛起?
  • 高盛高華董事長範翔:外資投行將加速搶灘中國市場
    30年來,中國資本市場加快推進市場、產品和機構全方位開放,國際化水平穩步提高。截至目前,已有包括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野村東方國際證券有限公司等多家外資控股證券公司獲批,近期外商獨資券商亦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