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憑欄欲言
人是中性的,善惡並存。
人既可能合作共贏,也可能偷盜搶掠。但大部分人只要有機會獲得合作共贏,就肯定不願意去偷盜搶掠,因為偷盜搶掠的收益會面對無形的高風險(道德譴責和法律風險)。
但當合作共贏的機會極少之時,偷盜搶掠的收益相對就會升高,激勵人無視道德譴責和法律風險,偷盜搶掠就會盛行!
偷盜搶掠又會對合法收益形成侵蝕,壓制經濟活力。
這是經濟和道德的螺旋式下墜!
資本的背後是人,這決定了資本也是中性的(正如菜刀沒有善惡,拿著菜刀的人才有善惡)。
大部分資本如果有合作共贏的機會,都會想去賺正當的利潤。但隨著機會減少,競爭內捲化,進而會無視道德譴責和法律風險,去進行一些(隱性或顯性的)偷盜搶掠。
資本嗜血化!
01
中國資本嗜血化
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是,中國國內資本實在太多!
截至11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283.25萬億元。債務也是資本的一種,大量債務代表著大量資本,經濟下行代表著機會減少。
一邊是機會減少,一邊是資本(債務性資本)暴增!
共享單車、P2P、低息理財暴雷、長租公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中國資本(債務)嗜血化!
02
外債加劇嗜血化
中國根本不缺少資本,3月份為何調高企業借外債空間?
三月下旬,央行和外管局聯合發布通知,將參數從1上調至1.25。參數調整後,企業跨境融資風險加權餘額上限由原來淨資產的兩倍提高到2.5倍。
上調借外債空間顯然不是因為中國缺少資本,而是中國缺少印鈔的抵押。
3月疫情衝擊之下,中國需要以債務資本(印鈔)壓制存量風險的爆發,但中國約7成基礎貨幣都是以外匯抵押印鈔,印鈔需要增加外匯抵押(否則會資本外流),這是調高企業借外債空間的背景。
問題是,中國存量資本已經太多,內外資本(債務)共同競爭,收益愈發低迷。
於是,資本開始尋找收益低迷的破局之路,嗜血化!
補貼搶佔市場,然後或上市套現收割、或以各種暴雷收割、或壟斷後提價收割。
2020年5月之後,海外貨幣政策持續寬鬆,而中國貨幣政策基於平衡內外壓力的考慮開始邊際收緊,海外熱錢湧入,外部壓力下降。然而,匯率和存量外債成為增量風險來源。
1) 匯率升值。中國最大的存量風險就是房,而房是匯率升值的最大約束。房價居高不下讓匯率升值成為一種增量風險。外商直接投資留存利潤中有相當部分以各種方式流入房地產市場並已獲得極高收益。匯率大幅升值,會刺激外商賣房換匯將收益落袋為安。匯率扛不動房價,成為增量風險來源。
2) 存量外債無風險套利。中國國際投資頭寸表數據,2020年2季度末,中國對外負債存量5.66萬億美元。大量外匯(外債)流入中國後,並不能在中國直接使用,大部分都是轉手重新被投往海外(卻會以抵押印鈔模式在中國境內釋放大量流動性)。不考慮國家之間風險投資能力的差異,僅參考各國無風險利率差異。當前中國十年國債收益率約3.3%,美國約0.9%(歐日更低),一進一出利差約240基點,而2020年1月僅為125基點。這代表目前5.66萬億外債(年化)可從國債利差套利1360億美元,以6.5的匯率折算,折合8840億元人民幣(以1月利差計算年化套利4600億人民幣),而中國前三季度GDP同比(年化)增長總共才9941億。
為緩解外部壓力,外債無風險套利空間大幅提高,簡單計算無風險套利總額,已經達到中國GDP年增量的9成。
03
如何防範嗜血化?
防範中國資本嗜血化無非兩條路,一條就是將中國資本放出去或收回去(即降槓桿),另一條就是讓外國資本拿走的利潤少一點,留更多的利潤給國內資本分。
12月12日上午,在「三亞·財經國際論壇」上,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出席並對話橋水基金創始人達利歐時認為:人民幣在資本項下完全開放尚不具備條件!
資本放出去不具備條件,債務收回去(降槓桿)有諸多顧慮,那麼就只能在外國資本少拿走利潤上面想辦法:
1) 外商賣房換匯風險。要麼匯率貶值,要麼房價下行。
2) 外債無風險套利翻倍問題。要麼減少外債增(存)量,要麼減少中美息差,要麼人民幣匯率貶值。
穩房價是政治任務,那麼很顯然選擇只能是從降低息差,匯率貶值和控制外債增長三個方面著手。
1) 控制外債增長。12月11日,中國外管局調整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將參數從1.25下調至1。借外債空間下降!
2) 匯率貶值。退出逆周期因子、調降遠期售匯保證金率、減少外債流入,近期連續的政策出臺事實上都是央行在驅動人民幣匯率(可控)貶值。
3) 中美利差。可以發現央行壓制匯率政策連出三個,但人民幣匯率目前仍然較為強勢。原因主要出在中美利差身上。11月中國信用市場驟起動蕩,自11.27日開始,SHIBOR(3M)連續下行,半月時間已經下行13.6基點,這是自5月初以來首次出現貨幣政策邊際轉松。但自11.27日至今,中國十年國債收益率基本沒有變化,原因是債市場動蕩,債市賣壓抑制中國國債收益率跟隨SHIBOR下行,導致中美息差未能順利實現壓縮。中美利差穩定導致人民幣匯率仍然較為堅挺。
或因顧慮到外壓反覆,中國央行降息動作幅度較小且較慢,無法力壓債市賣壓收縮中美息差,導致央行連續三次施壓匯率,人民幣匯率仍然較為堅挺。
匯率堅挺則無法宣洩壓力,息差穩定也無法宣洩壓力,5.66萬億的外債乘以息差套利空間,就要拿走中國增量GDP的9成(1月僅為4成半)。
社融仍在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長,但GDP增量僅餘1成可供中國資本(內債資本)爭搶,中國資本嗜血化程度或仍將加深!
嗜血化——花樣可以百變,但收割本質不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