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財說| 圈錢?33億定增引發股價大跌,涪陵榨菜擴產疑問
最近,涪陵榨菜(002507.SZ)遭遇滑鐵盧,其股價距9月時的歷史高點已經下跌26%。今日公司股價再次大幅下挫,收盤大跌7.95%,報收37.62元/股。
下跌或許與一份定增預案有關。11月11日晚間,涪陵榨菜發布公告擬向特定投資者募集資金33億元用於擴建產能。
投資者的擔心並非沒有根據。涪陵榨菜的這份定增計劃早在8月就披露了最初版本,但因為其控股股東涪陵國投及公司董事長周斌全擬認購13.5億元及不超過8000萬元,引發了監管層對於利息輸送的擔憂。因此原定增預案被撤回。11月披露的定增計劃中已經排除了上述引起疑慮的特定投資者。
即使解除了監管層關於利益輸送的疑慮,涪陵榨菜本次募資依然有諸多不合理之處。擴建後其產能大概率將利用率不足,增加折舊的同時還會拖累利潤。這也為此次定增的必要性打上了一個問號。究竟是圈錢還是急於擴展?
產能利用率不足
首先,最令人擔心的是擴建產能後的產能利用率不足,增加的折舊反而會拖累淨利潤。
本次募集資金將有29.5億元用於烏江涪陵榨菜綠色智能化生產基地項目。該項目總投資額為33.2億元,剩餘資金由涪陵榨菜自己解決。該項目具體包括建設40.7萬噸原料窖池和20萬噸榨菜生產車間等其他配套設施。項目建設期為3年。保守估計,涪陵榨菜2024年開始計提新增產能的折舊。
截止三季報,涪陵榨菜帳面固定資產為10.03億元,在建工程為0.72億元。兩項合計不足11億元。本次擴產能項目投入的募集資金為33億元,2024年涪陵榨菜的固定資產將增至40億元以上。屆時,涪陵榨菜的固定資產折舊將大幅增加。涪陵榨菜過去幾年的年均折舊率約5%左右。按照40億元的固定資產估計,涪陵榨菜年均折舊金額將達到2億元。而2019年,涪陵榨菜的折舊金額為6600萬元。
另外,涪陵榨菜的原材料能否得到充足供應,以保證其擴張後的產能利用率,也存有疑問。
榨菜生產的核心原料為青菜頭。原材料受限於當地涪陵地區的產量,且一年僅產一季。近年來,涪陵地區青菜頭種植面積穩定在75萬畝,青菜頭總產量180萬噸。涪陵榨菜本項目達產後,青菜頭年需求量將翻倍,達到約55萬噸,佔重慶市涪陵區青菜頭年產量的34%。
涪陵榨菜一旦增產,就意味著搶佔其他企業的原材料供應,也將會引起當地企業間競爭格局的改變。屆時,當地農民也會將青菜頭直接醃製成鹽菜塊,賣給當地企業,以補足企業窖池不足的問題。隨著涪陵榨菜擴大窖池,未來需要購買的鹽菜塊將會減少,可能會影響到當地的民生、就業問題。因此,涪陵榨菜能否按預期收購到足量的青菜頭存在不確定性。
擴產能必要性存疑
其次,涪陵榨菜本次募資擴產能的必要性也值得懷疑。
2019年涪陵榨菜剛新增原料窖池10萬噸。2019年年報顯示,涪陵榨菜擁有30萬噸左右的原料窖池,2018年時的窖池為20萬噸。如今又上馬40萬噸原料窖池。如果該項目進展順利,涪陵榨菜到了2023年將有70萬噸原料窖池產能。
同時,涪陵榨菜2019年產量為13.14萬噸。其在惠通5.3萬噸/年榨菜生產線和1.6萬噸/年脆口榨菜生產線設備的安裝並進入調試階段,在東北繼續推進年產5萬噸蘿蔔生產基地項目建設,加上此次計劃開建的20萬噸生產基地,涪陵榨菜的產能將提高到45萬噸。要消化這些產能,意味著涪陵榨菜在未來5年產量的平均增速要達到20%以上。
但從歷史數據看,涪陵榨菜產量增長正走下坡路。歷史上,在2017年是產量增長最快的年份,卻也僅為19.8%。而涪陵榨菜要保持5年產量連續增長20%才可以充分利用新的產能。顯然這樣的增速並不現實,涪陵榨菜的募資項目勢必存在浪費產能的問題。
數據來源:公告、界面新聞研究部
事實上,涪陵榨菜此前多年的增長是靠提價獲得,而並不是靠銷量增長。2008年以來,涪陵榨菜已經完成9次不同程度的提價,零售價已經從0.5元增長到2元。2016年到2018年,涪陵榨菜更是每年提價10%以上。今年,涪陵榨菜把其主力產品的規格從每袋含量80g切換至70g,實現變相提價。此前,涪陵榨菜之所以沒有依靠銷量增長,一者是因為原材料產量有限,二者是因為榨菜的消費量已經接近飽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及可支配收入的增長,未來的消費量沒有大幅提升的空間。這也從側面證明,涪陵榨菜本次計劃將產能翻倍的舉措並不合理。
(文章來源:界面新聞)
(責任編輯:DF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