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鐵著作《哈爾濱音樂簡史》的序和後記

2021-01-10 黑龍江頻道

2008年,我有幸率領有著百年歷史的哈爾濱交響樂團從哈爾濱出發,跨越千山萬水赴丹麥、奧地利、希臘歐洲三國演出。

坐在飛機上透過窗弦,望著滿眼的山山水水,思緒萬千。

1898年前後,隨著中東鐵路的建設歐洲經典音樂越過烏拉爾山脈,經過滿洲裡伴隨著火車的轟鳴聲,將交響音樂帶到了松花江邊的哈爾濱,可是,那個時代聽音樂是俄羅斯人、捷克人、波蘭人、猶太人為了工作之餘的休閒而為之。百年後的今天,中國的哈爾濱組成的交響樂團從這座城市出發,向歐洲觀眾展示哈爾濱人對歐洲經典音樂的理解,這是多麼珍貴的文化交流啊。我了解一些哈爾濱音樂發展的故事,儘管有些零散,卻像一串串珍珠一樣,串起我對這座城市的音樂記憶。由此我想,以交響音樂這一出發點,能不能有有心的作者,收集哈爾濱百年來音樂發展的事件和人物,將一件件音樂發展的故事和人物系統地描述出來,給人一個哈爾濱近現代音樂發展的全方位的、俯瞰的、清晰的記錄,一個簡單明確的歷史評介,一個百年後的梳理和回望。當我看到了市政府地方志辦公室負責組織編寫的《哈爾濱音樂簡史》的初稿時,我覺得市政府地方志辦公室做了一件對這座城市音樂發展十分有意義的工作。我表示支持和讚賞。

哈爾濱是一座中華民族音樂和歐洲經典音樂相得益彰的城市。這兩種世界音樂的奇葩在我們這座城市、在市民生活中得到了最充分的體現,20世紀末,最初是中國民間音樂開始在哈爾濱的「傅家甸」(道外)落腳,到了20世紀20年代道外成為中國評劇在北方最活躍的地區,僅僅道外就有「茶園」「大舞臺」等戲園子十多處,每天有四五千人欣賞中華戲曲,這無疑極大地促進了民族音樂在民間的普及。與此同時,1908年初春,哈爾濱交響樂團在這座城市奏響了歐洲古典音樂的樂章。後來,歐洲歌劇、芭蕾舞劇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成為這座城市的重要音樂活動。如今在道外沿江的公園裡天天能聽到「戲迷們」的歌聲,在道裡顧鄉大壩活躍著「大壩合唱團」,在南崗高架橋的背陰處、香坊尚志公園的角落裡,經常有西洋小樂隊的表演。這座城市市民的音樂熱情著實令我感動,也成為《哈爾濱音樂簡史》總結的哈爾濱城市的一大音樂特色。

哈爾濱是歐洲古典音樂進入中國的主要通道,閱讀這部簡史讓人們了解到:歐洲古典音樂隨著1898年中東鐵路的建設,將第一臺豎式鋼琴運到哈爾濱市香坊區的「鐵路俱樂部」,手風琴、口琴等西方樂器由中東鐵路工程技術人員和工人帶到了哈爾濱。後來哈爾濱建立了我國第一個交響樂團,成為在中國與上海齊名的音樂之城。至今,哈爾濱聲樂、管樂、弦樂、作詞、作曲等人才輩出,這完全得益於中外文化的交流和歐洲音樂藝術的長久影響。

《哈爾濱音樂簡史》記錄了哈爾濱音樂發展的時代精神。從20世紀30年代侯小古等領導的哈爾濱口琴社,通過《戰場月》表達不屈的民族精神,到民族音樂家葉長春、劉忠等為了普及中華「國樂」而終生奮鬥;更有傅庚辰為代表的音樂家從哈爾濱這座城市出發,用音樂鼓舞人民、教育人民;張權為了哈爾濱的音樂發展,提倡辦好「哈爾濱之夏音樂會」;金鐵霖、李雙江、郭頌、劉錫津等為代表的音樂人,一直為哈爾濱的音樂發展出謀劃策,這些都應該成為時代的音樂記錄。

《哈爾濱音樂簡史》真實記錄了哈爾濱市委、市政府從1946年解放以來,為發展哈爾濱音樂事業所做出的重大選擇,所倡導的時代精神。我認為:一是創辦了城市品牌「哈爾濱之夏音樂會」,從20世紀60年代以來,越辦越紅火,從哈爾濱、黑龍江、東北的地域音樂活動發展成為國家級、世界級的音樂節日;二是哈爾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音樂之城」,使哈爾濱成為世界公認的、國內唯一的城市音樂品牌;三是高水準的音樂活動規範化,常態化,比如每兩年一屆的「哈爾濱之夏」音樂會、每年的新年音樂會、每年的新年音樂會,每周在哈爾濱音樂廳舉辦的「星期音樂會」,既注重了國際化、國家級、專業化,又注重了市民等參與的音樂活動;四是展現了市委、市政府努力改善哈爾濱城市音樂硬體設施的決心,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哈爾濱音樂廳已經投入使用,成為國內先進的音樂活動場所,哈爾濱大劇院也將在今年為市民音樂活動提供方便,這樣一來,我們哈爾濱可以迎接國內外著名的、大型的音樂團體的任何形式的音樂演出活動,解決了幾十年來沒有解決的問題;五是培養音樂人才的搖籃——哈爾濱音樂學院成立了,並已經完成了2015年的首屆招生。我想,這些重要的音樂事件和音樂人物在《哈爾濱音樂簡史》中都得到了充分體現,這著實令我高興。

今年元旦,當我和上千名觀眾坐在新落成的哈爾濱音樂廳劇場裡欣賞交響音樂的時候,我在想,音樂已經成為哈爾濱人日常生活的必需。硬體具備了,提升我們的軟實力,讓市民更具備高雅的音樂素養,讓高雅音樂走入百姓的日常生活,讓哈爾濱湧現出更多的作詞家、作曲家、指揮家、音樂家、舞蹈家和演奏家,讓哈爾濱之夏音樂會的品牌叫得更響,也許這是我與大家的共同期待。

後記

《哈爾濱音樂簡史》是哈爾濱市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2015年的工作目標之一。之所以選擇哈爾濱市百年音樂歷程作為重點工作,主要基於這樣幾點考慮:一是哈爾濱市的近現代音樂史深受民族民間音樂和歐洲經典音樂的共同影響,這兩大音樂現象在百年的哈爾濱城市發展中,相互依賴,共同發展,並成為這座城市的文化特質,這在中國大城市的發展史中也是鮮有的;二是哈爾濱市的音樂發展史同這座城市人民反抗殖民主義、反抗帝國主義的鬥爭息息相關,20世紀二三十年代成立的哈爾濱口琴社、哈爾濱放送局合唱團、哈聲樂團、古風音樂會,體現了哈爾濱人對音樂的理解和追求;三是1946年哈爾濱作為全國解放戰爭中解放最早的大城市,曾經組建了許多國內著名的音樂團體,曾經產生過不少革命音樂作品,培養了不少著名的音樂人才,由這裡出發用音樂鼓舞教育了軍隊和人民;四是全國解放後,哈爾濱市獨創了「專業化、群眾化、國際化」的「哈爾濱之夏」音樂會,並且堅持半個多世紀,舉辦了32屆「哈爾濱之夏」音樂會,使之成為哈爾濱的城市品牌;五是哈爾濱市百年來的音樂歷程得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認可,並被授予「音樂之城」的美譽。哈爾濱百年的音樂發展成為哈爾濱重要的歷史事件,記錄了中外音樂人物無數動人的故事,是研究城市發展的重要領域,這些事件在1999年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哈爾濱市志》文化、文學藝術專集和2012年出版的《哈爾濱市志》1991—2005第六卷文化專集中均有所記載。但是為了更加詳盡地記錄百年來哈爾濱音樂發展的歷程,我們認為有必要儘可能多地收集、整理和研究一百多年來與哈爾濱的音樂發展相關的事件,並最終集合成一部《哈爾濱音樂簡史》,因此,在2014年初,哈爾濱市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成立了《哈爾濱音樂簡史》編委會,著手研究、確定選題。

編委會曾經反覆研究選題,對事件、人物進行反覆核實,並由王鐵、李榮煥和申志遠同志合作最後確定《哈爾濱音樂簡史》的大綱。2014年1月他們開始收集資料,查找線索,核對事件,為此他們做了大量艱苦的、有價值的工作,並於2014年12月底形成初稿。

2015年上半年,對初稿進行了十多次的修改。8月,市政府地方志辦公室專門組織專家評審組,先將初稿送達評審組的專家梁夢陽、王忠義、王德豐、陳丕明、李朋、趙禹等同志審讀,這些專家反覆認真閱讀《簡史》,並親自逐章逐句地進行點評,並且認真撰寫了自己的意見。2015年9月初,哈爾濱市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邀請上述專家召開了《哈爾濱音樂簡史》評審會,根據專家提出的意見,王鐵、李榮煥和申志遠同志對《哈爾濱音樂簡史》進行了修改,可以看出,我們對這一選題深感責任重大,不能有半點馬虎。

由於年代久遠,對哈爾濱百年音樂事件的認知確有難度,難免會有疏漏和欠缺。但是基於我們對哈爾濱這座「音樂之城」的熱愛,我們盡力提供了一座城市百年音樂發展的線索和基本脈絡。方便愛好音樂的讀者閱讀時能夠從中得到一些有益的提示,掌握一些哈爾濱城市的音樂發展事件和人物,這無疑是有益的。

感謝哈爾濱歌劇院、黑龍江歌舞劇院一些專家的指導與幫助,感謝黑龍江人民出版社的大力支持與幫助,感謝責任編輯朱佳新女士,同時,也感謝哈爾濱市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的每一位參與這部書編輯的同志,經過大家的努力,才終於讓《哈爾濱音樂簡史》能夠與讀者見面。(作者為:哈爾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相關焦點

  • 哈爾濱人愛看寫哈爾濱的書!這些有你讀過的嗎 | 遲子建《煙火漫捲...
    眼下的圖書市場,表現哈爾濱題材的圖書和哈爾濱人寫的書尤為走俏,為滿足讀者的需求,中央書城一樓特意設立了哈爾濱圖書專櫃,幾十種哈爾濱人寫的書和寫哈爾濱的書擺在書櫃裡,頗受讀者的好評。綜合起來,讀者喜歡哈爾濱題材的書大概有三類:一是關於黑龍江和哈爾濱的歷史書籍及文學作品。由於近年來,哈爾濱城市歷史成為一些歷史愛好者研究的熱門話題,關於中東鐵路,關於哈爾濱城史,關於哈爾濱音樂史的書籍特別受關注。
  • 音樂學推薦書目(中外音樂史部分)
    該書記載了中國古代音樂的發生、發展與相互關係,涉及中國古代音樂、音樂理論、樂器、音樂生活等等的多個方面,年代跨度大、文獻資料詳實、文風樸實,是一套論述中國古代音樂史的重要著作。2、《中國古代音樂史略》.吳釗,劉東升編著.北京:年人民音樂出版社,1983第1版。人民音樂出版社,1993年12月北京第2版。該書分正文部分共六章,有序、附錄、後記、增訂後記。
  • 《魔發精靈2》音樂中的「和」文化與音樂簡史
    除了安娜和賈斯汀熟悉的歌聲以外,我更感動的是這個動畫描述了音樂簡史。 這些年pop確實在帝國主義其他音樂類型。實際上看英文版和聲同和諧在裡面就是一個詞,harmony既有音樂上的和聲,和音的意思,同時也有協調,和睦融洽的意思,變體harmonious就是和諧,這個詞在一個音樂動畫中反覆出現,就是音樂最需要講和音,不同的音符才形成了音樂,不同音色的樂器不同音色的人一起演奏演唱才有音樂。音樂最講和諧,世界也是。 動畫雖然低幼,但是立意很深。尤其是逆全球化的當下。
  • 張雲鵬|音樂-哈爾濱城市名片
    並被授予第27屆等屆哈爾濱之夏音樂會先進個人稱號和紀念獎牌。張雲鵬近照上世紀初,   僑居在這裡的外國人和旅行家們,   稱這座文藝範兒十足的城市為  "東方莫斯科"  ;  "東方小巴黎"。而這群外鄉人發自內心的稱讚,  足見當年哈爾濱這座城市的氣質是何等的典雅。       哈爾濱這座僅有一百多年歷史的新興城市,   卻擁有著國內第一所音樂學校和國內第一支交響樂團。西洋音樂在哈爾濱的興起,  也帶動了本土音樂的發展。
  • 哈爾濱音樂學院2021年新年音樂會在哈爾濱大劇院精彩上演
    他代表哈爾濱音樂學院全體師生,向各位領導、來賓和觀眾朋友們致以最熱烈的歡迎和最美好的祝福。他表示,哈爾濱音樂學院建院五年來取得的成績是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全體哈音人共同努力的結果,是社會各界大力支持的結果!他代表學院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 連《時間簡史》都讀不懂的人,有沒有資格緬懷霍金?
    其實,不僅在中國,《時間簡史》也是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賣的最多的科普著作。這本書曾經榮登《紐約時報》最暢銷書榜達53周;在英國,則列名倫敦的《星期日泰晤士報》的最暢銷書榜超過200周——此後,這個成績甚至被收入金氏世界紀錄。
  • 尖叫的經典:冰島音樂簡史
    【基本信息】書名:尖叫的經典:冰島音樂簡史作者:張長曉 [冰]古尼裝幀:精裝首歌曲講起,講述了近200年間冰島音樂如何掀起全球樂迷的追逐和尖叫。系統地梳理了冰島音樂的發展歷程,搖滾、朋克、民謠、嘻哈、雷鬼、重金屬、電音等音樂流派在冰島的出現、發展和更迭流變,也詳細地介紹了代表性的冰島音樂人和音樂作品。對樂迷而言,這是一份難得的冰島音樂檔案。對於大眾來說,這是一趟冰島文化之旅。
  • 獻縣淮鎮張樹棟著作:《中華印刷史典故》之目錄、李興才先生序...
    此書是在1992年初出版的《中國印刷之最》和《中華印刷通史》基礎上,增補近年印刷史研究上的新成果,將這些堪稱印刷之最的史實與典故,連同近代印刷術的傳入和發展以及當代印刷新出現的典型事例匯集起來,擇其要者,以時間先後為序,分列起源、古代、近代、當代四篇,作簡要與通俗地記述。以期揚我中華文化,鼓我民族士氣,還一個文明昌盛的中國於世界民族之林,張樹棟先生如是說。
  • 哈鐵哈爾濱通信段:飯盒貼上特殊要求小標籤
    【浪費可恥 節約為榮】    光明日報記者 張士英  8月26日上午10時,正是間休時間,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的哈爾濱通信段食堂內,各部門工作人員陸續把中午用餐的飯盒送過來。疫情防控開始後,為避免堂食人員聚集,哈爾濱通信段食堂使用一次性飯盒為職工供餐,大量餐盒不但費用高,而且不可回收,對環境造成汙染。段裡決定,為大家購置自助餐式餐盒,標上名籤,各自使用。但問題隨之而來,食堂統一打飯,統一定量,有些女職工飯量小,或者喜歡吃素的而肉菜打多了,剩飯剩菜浪費掉,很可惜。  為避免食物浪費,哈爾濱通信段從職工用餐習慣入手,倡導「差異化」打飯方式。
  • 哈爾濱啤酒小麥王新開「麥」,宋佳邀您共飲全麥時刻
    作為哈爾濱啤酒經典暢銷的小麥王,濃鬱的麥香始終是一大賣點。今夏,將再度推出全新升級力作,以百分百純麥釀造的全麥小麥王啤酒重磅上市。作為一款純麥釀造啤酒,這也正適應了當下消費者日益升級的口味需求,在鞏固小麥王經典地位的同時,加速了哈爾濱啤酒進軍中高端市場的布局。藉此新產品上市之際,哈爾濱啤酒也正式官宣了國民女神宋佳成為哈啤經典系列代言人, 攜手「麥」向新經典。
  • 《音樂的節奏結構》譯者序 | 張巍
    曾是該校音樂教育方向的領軍人物,還曾多年擔任人文學科通識教育委員會的主席,並教授各類人文課程。他的著作《學習聆聽》(Learning to Listen)以及《音樂的節奏結構》(The Rhythmic Structure ofMusic,與倫納德·邁耶合著)有著廣泛的讀者群,經常在音樂欣賞及音樂評論的課堂上被引用。
  • 趙孟頫臨《蘭亭序》,果然名不虛傳!
    如果說陶淵明的《歸園田居》是趙孟頫最愛抄寫的文章,那麼,王羲之《蘭亭序》應該是趙孟頫臨摹最多的作品。而且,可以稱得上「天下第十一行書」的《蘭亭十三跋》,這篇作品雖火燒殘缺,但字與章法神氣完備,對《蘭亭序》做了一次深入的研究。世人皆說趙字圓熟媚世,實在謬論!!趙字外圓內方,氣象弘大,筋骨內含,文氣十足,極具君子之風,這篇《蘭亭十三跋》更是典型代表。
  • 何炳棣著作集(五種)| 薦書
    何炳棣先生與中華書局交往密切,晚年擬將畢生著述加以修訂,交付中華書局,以「何炳棣著作集」之名,系列出版。其主要學術著作,多用英文寫作與首次發表,其中部分已被譯為中文,皆應收入「著作集」中;未譯為中文的,待譯成後再行收入。而晚年有關思想史方面的系列論文,為何先生一生學術的「畫龍點睛」之作,則均以中文寫成,編為《何炳棣思想制度史論》,收入「著作集」中。
  • 2020亞歷桑德羅音樂會哈爾濱站,一場原汁原味的印第安音樂盛宴!
    有一種音樂,它能讓你聽到最原始的吶喊,最悲痛的哀鳴,它就是來自波蘭籍印第安藝術家亞歷桑德羅演奏的《最後的莫西幹人》,2020亞歷桑德羅音樂品鑑會哈爾濱站,一場原汁原味的印第安音樂盛宴即將為您開啟。2020亞歷桑德羅音樂品鑑會哈爾濱站時間:2020-05-15 周五 19:002020亞歷桑德羅音樂品鑑會哈爾濱站地點:哈爾濱國際會展體育中心環球劇場2020亞歷桑德羅音樂品鑑會哈爾濱站門票價格:80、120、180、280、380信息來源:大河票務網
  • 我只想和你一起讀讀《時間簡史》
    無論你是從《生活大爆炸》、《萬物理論》這些影視劇作品中對他產生了興趣;抑或從他的著作如《時間簡史》、《大設計》等中了解到的他;還是在那個「大學三年每年平均每天只學習一個小時,但是在二十一歲時獲知自己得了漸凍症只能活兩年以後,一使勁完成了劍橋大學博士學位,並且活過了兩年活成了物理界的大牛」的故事裡敬佩他的毅力……霍金,作為一個傳奇而神秘的物理學家,和他同樣傳奇而神秘的黑洞理論,一直挑逗著人們的好奇心。
  • 「洋氣」哈爾濱,蕩漾「街頭音浪」—秋賞歡樂季﹒國內大型音樂類節目《街頭音浪》登陸哈爾濱
    、現場演唱、與我市民間歌手互動、知名音樂人訪談等,錄製現場引來大批市民和遊客駐足觀看,紛紛為哈爾濱的洋氣時尚點讚。,展示我市世界音樂之城的文化特質,市文廣旅遊局借船出海,與國內著名視頻網站優酷聯手,藉助知名視頻網站品牌節目的強大感召力,營銷推介秋冬季哈爾濱文旅品牌、資源和產品。
  • 在哈爾濱這座「音樂之都」聆聽珍品
    逃離了暑熱的北京,7月23日在風清氣爽的「音樂之都」哈爾濱聽了勳菲爾德弦樂比賽開幕式音樂會。這項由美國小提琴家和大提琴家勳菲爾德姐妹名字命名的大型綜合國際弦樂比賽於2013年開創,第二屆和今年的第三屆落戶哈爾濱。作者 卜大煒
  • 流行音樂簡史&音樂媒體與公關 | 12.7小鹿角學院周末集訓營
    這是一檔現場直播的流行音樂節目,但據樂隊成員和經紀人的回憶說,錄製經歷 really sucks……即便如此,當年的電視節目影響力還是幫助了皇后樂隊的《Queen II》直接進入了當年的專輯銷量排行榜前10位。不僅專輯大賣是意外,那首至今被奉為神作的《Bohemian Phapsody》的面世也頗具戲劇性。
  • Art Nouveau · 布達佩斯大飯店 · 哈爾濱
    好電影和好書一樣,是越看越有趣的,一次次重新看重新感受,也是對自己和曾經的自己最鮮明的一種審視。這次看《布達佩斯大飯店》時,發現了反派人物的形象設計是帶有席勒特性的。之前寫到穆夏是在月野兔藝術簡史裡,《美戰》作為一部少女漫,而且是高度女性崇拜的少女漫,和極富女性浪漫精巧氣質的Art Nouveau在審美內核上同樣達到了統一。
  • 美媒:哈爾濱欲借猶太人歷史恢復古典音樂傳統
    報導稱,第33屆哈爾濱之夏音樂會正在舉行,這個一年一度的盛會將持續到8月20日。哈爾濱同中國眾多的二三線城市一樣,近年來已斥資數億美元興建文化基礎建設項目。僅在過去兩年裡,它已經建成一座光彩奪目的音樂廳、一座佔地85萬平方英尺的歌劇院以及一座耗資1.16美元的新古典建築風格音樂學院。2012年哈爾濱開放音樂主題公園,121英畝的園區內坐落著許多中國傳統樂器和西方著名作曲家的巨型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