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潮論點#
本文為作者在廣州讀書時發表的原創文章。
正文約1100字,用時2-5分鐘,請注意控制悅讀時間。
序:那時我們有夢,關於文學,關於愛情,關於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們深夜飲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夢破碎的聲音。——北島《波蘭來客》散文
打開瓶塞,一股濃鬱仿佛顫蕩著的撲鼻而來的醇香,會強烈吸引每一顆想成為男子漢的心,如清晨六點肆意的霧瀰漫並覆蓋一切,只有置身此瓶中,方知何為人。
酒是男子漢的世界,不是男人的女人都討厭酒的氣味,如果不是太開心或太痛苦,她們不會容忍酒,因為她們優柔寡斷,沒有「天掉下來當被蓋」的豪氣。
於是乎,酒在某種程度上就成了失戀或失敗者的咒具和洩具。
在飯館酒樓上喝得酩酊大醉,借酒裝瘋或在家喝劣酒的人,大都是厭世憤世或軟弱的人,他們希望能得以解脫,一醉萬事百了,可是酒不是「麻醉劑」,也不是「健忘劑」,更不是什麼「大力神」,酗酒的人除了嘔吐和醒後使其遲鈍的頭痛與頹喪外,不會使他舊歡如夢,或夢想成真。
這個道理很多人都懂,但是酗酒的人並不因此減少。
人往往是走極端的,痛苦時要借酒消愁,喜悅時也容易想到一醉方休。
對於處於現代文明,競爭而忙碌的都市人來說,酒確實是個好東西。
它會使人成為生活局外的一部分;噴著滿嘴酒氣,可以說自在的話,不必客套和諂媚;大聲說話別人除了覺得你這人原來還挺豪爽外,不會有人說你沒修養。高興處豪笑幾聲也不會被認為神經不正常,相反在場的人都會為你直率和實實在在的情感所相應感染。這些在情場或商場上都會有意料不到的效應。雖然借酒消愁愁更愁,但也有飲酒共樂樂上樂的功效。
人生苦樂何其多,於是幾乎所有的男子都喝酒,幾乎每個家庭都備酒。於是每年每天便不知有多少酒被糟蹋被侮辱。
因為酒不是充飢之食,也不像香菸那樣寄予瀟灑,更不像錢財用不著靠它拉關係擺慷慨。酒就是酒,酒不是祭品,不是讓人們為了什麼而想到它。酒如菜,菜有菜道,酒也有酒理。飲酒是一種精神和道範的享受,酒在古時是為自己所敬佩的和是知己的人所釀的。
酒在君子之中其實已超越了其本身的意義。它成為一種慷慨豪爽、真誠、永恆的化身。人們常說的「酒後吐真言」就是源於此,是讚頌大丈夫之間互敬互愛的肺腑之情。但大多文明而無知的人卻走進了誤區,用酒來消愁用酒來狂歡,就如把醫藥中嗎啡製成毒品來吸、把觀賞中的金魚煮了吃掉、把千裡馬斬成馬肉來賣一樣可笑又可悲。
以酒待客是中國最古老最優良的傳統之一。稍懂醫學的人都知道,酒過量會傷胃勞肝,小酌卻是有消炎、爽氣、活血、壯腎的功效,「日啖一小口,活到九十九」。因此,在古時以勞力為本的社會裡,以酒請客是最富盛情並含藏祝福的禮儀。
酒,古往今來,對於珍惜友誼的人是永遠具有吸引力的。
朋友,你開始認識酒了嗎?茶為君子而泡,酒亦為識士而釀,小酌而見大度。
假如你還沒有懂品酒,還沒有飲酒的年齡和理由,就別再到「橋頭堡」(那時的「橋頭堡」,就是校門過橋後的一家大排檔,集聚了多少的悲歡離合)去糟蹋酒了。
先讓自己努力長大吧,讓我為你祈禱。
本文由 唐潮錢進 特邀作者 翁照來 原創(初稿時間:1993.4.8校刊首次發布)。加入我們,PLZ JOIN US,一起閱世界、悅生活,帶你漲事理、長知識!
唐潮錢進,一個有原則的異想天/地,一個有底線的醉生夢/鏡;一群被本職工作耽誤的策劃人,一群歷經千帆燃感性的創作人。這裡有說不完的想法和故事,你有酒錢嗎?
翁照來,亦稱翁伯,長住深圳。愛笑,是因為知道艱辛與不易;為善,是因為明白人需內求;愛好廣泛,是因為就活那麼一回。
本文僅代表 原創作者 的觀點和立場。歡迎關注 唐潮錢進號,一起悅讀複雜多變卻並非無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