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人生得意須盡歡」,蘇軾「竹杖芒鞋輕勝馬」,誰能打動你?

2020-12-23 隨手談詩

範仲淹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表達自己的豁達胸襟,但你知道,範仲淹這種死後能諡「文正」的人,能使家族能傳承數百年不衰敗的人,不說他是聖人,起碼也是一等一的賢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對範仲淹這樣的賢人說的,我輩若以這個標準要求自己,可說是自討苦吃,因為根本不可能做到。李白說「人生得意須盡歡」,才更像是一個普通人。那麼,「人生得意須盡歡」,人生失意時,又該如何呢?

李白

其實在李白《將進酒》中,就已經說了人生得意和失意的兩種應對方法,得意須盡歡不用多事,失意時,詩中明確寫道: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五花馬是難得一見的寶馬,千金裘更是價值連城的寶物,李白一不開心,就把寶物都換了錢,買酒消愁。有錢人的生活這是這麼樸實無華,我要有五花馬和千金裘,還有什麼好愁的!

詩仙真是矯情,哼!

蘇軾

蘇軾絕對是一個在失意中過了大半輩子的人。他當然得以過,20出頭就中進士,要不是歐陽修老先生為了避嫌,那就是狀元。歐陽修是當時文中,看到他的文章,感嘆道要「放他出一頭地也」。皇帝看了他的文章,欽點未來宰相。

那是蘇軾一生中最得意的日子了吧。之後,蘇軾的仕途就開始走下坡路,一次又一次被貶,一次比一次貶得更遠,但也成就了他的文學高峰:「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正如詩中所說,從黃州開始,蘇軾的文學就達到了全新境界,人說國家不幸詩家幸,其實個人不幸,也是詩家之幸。因為悲愁就像酒一樣,都是詩興的催化劑

蘇軾雖然仕途坎坷,但他有豪邁樂觀的精神,因烏臺詩案差點丟了性命,虧了多方營救,僥倖活了下了,卻也被貶黃州,可以說是人生最失意之時,屋漏偏逢連夜雨,蘇軾真的遇上了一場雨,他卻在雨中寫下一首《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和朋友同行,忽然天降大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只有蘇軾在雨中又唱又跳,這一場雨,既是大自然的雨,也是蘇軾仕途中的狂風暴雨,換做旁人,恐怕都悲憤不已,然而蘇軾卻說「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面對人生失意, 泰然處之,吟詠自若,緩步而行。

李白和蘇軾,都給出了人生失意的建議,所以你說,人生得意須盡歡,那人生失意又該如何呢?

依我說啊,人生得意時,就要嘚瑟,失意時,就要認慫。怕就怕有一種人,得意時,嘚瑟得連親媽都不認識,失意時還死了的鴨子,嘴硬。

相關焦點

  • 蘇軾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竹杖芒鞋」是啥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宋詞大意寫的是1000年前的一個春天,蘇軾喝醉酒回歸途中被大雨澆成了落湯雞。此情此景,卻讓蘇軾來了幾分浪漫性質,非常浪漫地吟詠出了經典的「一蓑煙雨任平生」。但是在「一蓑煙雨任平生」宋詞之前,還有一句著名的「竹杖芒鞋輕勝馬」,應該如何理解?其實在蘇軾的詩詞當中,尤其是在黃州所寫的詩詞當中,竹杖芒鞋是經常出現的意象。
  •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豁達的蘇軾,笑對人生坎坷
    要說官場不如意,蘇軾甚至超過了李白,李白一生只是在唐玄宗的翰林院工作過兩年而已,而且職務還是負責陪著玄宗玩樂的翰林待詔。其實李白都不能說他當過官,僅僅比他那位從未入仕的好友孟浩然好一點點。剛剛經歷生死的蘇軾,這個時候在心境上,已經得到了升華和蛻變,他的心境從此變得豁達了。他那是著名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便能看得出來。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 如何傳達蘇軾「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意境?
    在2021年第1期節目中,「永遠25歲」的譚詠麟譚校長第一次用廣東話和普通話演唱了蘇軾的經典詞作《定風波》,他的瀟灑演繹令人耳目一新。今天,小編選取了幾位名家的英譯版與大家一同欣賞,看看不同的語言是否同樣能夠傳遞出原詞的曠達灑脫。定風波〔宋〕蘇軾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 宋詞閒讀:「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屈原投江圖)另一種詩人是一生遭遇種種坎坷,受盡各種磨難,但總能從精神上跳脫出來,然後超然物外,保持滿滿的正能量,這種詩人的例子比如蘇軾,他屢次被扔到命運的絕地,但仍然說「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他思想的根源在
  • 若說人生是血與火的焠煉,我們要學會蘇軾竹杖芒鞋輕勝馬的豁達
    人生不短不長,處患難時,心居安樂。要學會在風雨中為自己打傘,在苦難中學會堅強,在炎涼中學會釋然。因為你的懦弱,委屈,換不來別人不同情,只會被物競天擇的淘汰,只有自己內心 強大,才是人生唯一的出路。人生是歌是哭全在自己對生活的態度。一念花開,一念雲起,人生的八苦,從我們出生就伴隨,再到後來七情六慾。我們是凡人,誰人無情,誰人無欲,可是我們要有一個度,所謂樂極生悲,張狂必糟人恨。雖然你很生富足,卻做不到佛祖慈善,但是你也別落井下石。留一分道德底線,為孫子後代造福。
  • 蘇軾: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
    蘇軾: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蘇東坡的存在,讓我們感到世界沒那麼寂寞,人世間是有趣的。
  • 「竹杖芒鞋輕勝馬」我心中的「任十七」
    我還是會常常想到任平生這個角色,就像他的詩號,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在我的朋友圈裡: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霹靂那麼多角色裡,我還是覺得他跟劍非道讓人印象深刻。我常常在想,他要是一直是一個隱士多好,不去涉足古原爭霸,也不去涉足那些恩恩怨怨。但他又怎麼能不去呢?他要治他身上的寒傷啊,他要成為完整的任平生呀!
  • 面對人生困境時,蘇軾豁達樂觀的態度值得學習,也是人生的哲理
    能夠狀元高中,光宗耀祖,怎能不是人士得意之事?唐代的孟郊,兩次落地,第三次赴京趕考,終於進士及第。當時已經46歲的他,高興得像個孩子,便寫下了著名的《登科後》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大意就是以前生活上的困難和思想上的焦慮都不值得一提,如今金榜題名,鬱悶的心情已經被風吹散,心中高興地想擁抱大自然。
  • 【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第四場: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宋)蘇軾小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正文: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 蘇軾:一首《定風波》豪邁達觀,我有竹杖芒鞋,何懼風雨飄搖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蘇軾,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
  •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昨天的文章我們說到,因為蘇軾過於高調,被變法派設計關押入獄,最後還是王安石上書,蘇軾才撿回一條命,最後被貶到黃州(今湖北黃岡)。元豐三年(1080年)的大年初一,蘇軾和長子蘇邁,在御史臺差人的押解下從京城出發,經過一個多月的長途跋涉,他們終於在二月初一到達了黃州。
  • 八首描寫春雨的詩,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
    粗暴的春雨在這清晨突然闖進了我們的生活,俗話說「春雨貴如油」,田地裡的莊稼有了足夠的水源涵養今年的收成應該能得到保障。毫無睡意的我在床上翻來覆去,腦海中想著關於春雨的詩作,有「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的親切,有「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的清麗,有「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豪氣……,詩人筆下的春雨已經成為一種符號,一個載體,一種寄託,將詩人內心的情感完美的表達出來。
  • 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為何這麼有魅力?
    《水調歌頭》是蘇軾的代表作之一,為後世最為喜愛的作品之一。胡仔在《漁隱叢話後集》中點評:「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俱廢。」可見這首詞的地位所在。如今一到中秋佳節,便會想起這首詞來,寫月亮和中球詞的數不勝數,為何蘇軾的《水調歌頭》會突出重圍,被人們銘記呢?
  • 蘇軾醉酒寫出經典名句,一陣寒風吹得酒醒,但是7個字卻流傳下來
    在酒醉之後他們或許表達出更加灑脫的一面,此所謂超越人生;在酒醉之後,他能忘記世俗生活的一切煩心往事,尋求生命中真正的自由;在酒醉中又可以刺激他們文學創作的靈感,在「胡言亂語」當中,感受到了才華的碰撞。而蘇軾這一首經典的詩詞名句,就寫於他在一個春天的酒醉之時。
  • 為何李白能「人生得意須盡歡」?
    李白的家世與婚姻據《新唐書.李白列傳》介紹,李白是唐朝皇帝先祖的七世孫,他的祖輩在隋末因罪被遷徙到西域,武則天神龍初年遷回內地,客居四川。當代又有研究認為:李白是唐初太子李建成的後人。無論如何,李白肯定是唐朝宗室之後,絕非一般人家出身。他青少年時喜歡縱橫術和擊劍,願意做俠義之事,輕視財物樂於施捨。由此可見,宗室子弟李白生長在富貴的環境中。
  •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詞,豁達的人生態度讓人醍醐灌頂!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一首經典詞作,寫於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期間。這首詞借春遊途中偶遇風雨這麼一件極為平常的小事,抒發了詞人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寄寓著詞人超凡脫俗的人生理想。全詞即景生情,意境深邃,內蘊豐富,所詮釋的人生態度和哲理,值得我們去學習。
  • 震驚朝野的烏臺詩案爆發,蘇軾被貶黃州,雨中漫步寫下千古名句!
    公元1079年,宋神宗元豐二年,御史何正臣上表彈劾蘇軾,奏蘇軾在謝恩上表中,用語暗藏譏諷朝政,御史李正也指出蘇軾四大可廢之罪。御史彈劾蘇軾之案先由監察御史告發,又在御史臺獄受審,此案即是烏臺詩案,轟動朝野的烏臺詩案發生在王安石變法的重要轉折關頭,守舊派的蘇軾迎頭撞上了新法的浪潮,除了曹操斬華佗,差點又有了一出宋神宗殺蘇軾。本篇給大家分享的《定風波》,寫於烏臺詩案後的第三個春天,蘇軾此時是黃州團練副使。《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 古詩詞中最瀟灑的詩句,李白蘇軾令人叫絕,還有一人不在李蘇之下
    文/張家公子名無忌瀟灑的人生最令人羨慕,如若問及古代詩人中誰寫的詩詞最瀟灑,誰過的的生活最灑脫,唐朝的大詩人李白和宋代的大文豪蘇軾肯定榜上有名。李白的瀟灑那是全方位的,熟悉李白詩歌的讀者都隨便能挑出幾處瀟灑的詩句,其中以下幾句,最能體現李白瀟灑飄逸的風骨。
  • 一曲蘇軾《定風波》詞,譚詠麟完美詮釋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