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閱讀文獻還是SCI的寫作,翻譯軟體都是我們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以說,不管是科研新手還是久經沙場的科研大神,我們都需要翻譯軟體的輔助。
說到翻譯軟體,很多讀者的第一印象,肯定是谷歌翻譯,百度翻譯。其實,還有很多隱藏的優秀翻譯軟體,效率更高,甚至都有各自獨特的使用方式。
到底哪個翻譯引擎的翻譯效果更好,哪個翻譯引擎的效率更高呢?今天,就讓小虎編輯帶領大家看一下翻譯軟體乾貨分享吧。
因為小虎編輯是生命科學領域的,所以所有的翻譯示例都以生命科學的內容為主,不同的科研領域不同的翻譯引擎翻譯效果可能會有所差異。
1.百度翻譯
圖片來源:網頁截圖
百度翻譯是使用頻率比較高的翻譯引擎,因為百度不是專業的英文翻譯出身的公司,所以翻譯效果嘛,可能會稍微差一些。當然這個因人而異,筆者在剛開始接觸科研時,還是經常使用百度翻譯的,但是後來就發現了各種弊端,比如語序並不接近中文表達之類的。儘管最近新出了「生物醫藥」的專門翻譯,但是目前來看差別不大。此外,百度翻譯沒有什麼額外的功能,單純就是個網頁翻譯而已。不過作為新手入門,已經足夠了。
2.谷歌翻譯
圖片來源:網頁截圖
畢竟是國際上知名的瀏覽器公司,谷歌翻譯的效果還是不錯的。整體而言,雖然還是有一些語言翻譯不通順的地方,給人的感覺很像百度翻譯的「生物醫藥」模式。在專業詞彙上,谷歌翻譯比較強勢,但在語言的完整和邏輯性上,還是稍有欠缺,畢竟不是人工翻譯,有所欠缺也是可以接受的。整體上谷歌翻譯是一款不錯的翻譯軟體。
圖片來源:網頁截圖
除了網頁上的谷歌翻譯,谷歌瀏覽器還特別自帶了谷歌翻譯引擎的全網頁翻譯。在打開英文網頁時,谷歌瀏覽器的右上角會出現Google Translate的字樣,點擊中文即可將全網頁翻譯成中文,儘管翻譯效果一般,但是在快速進行英文文獻檢索時,這樣的全網頁翻譯可謂是提升效率的神器。
圖片來源:網頁截圖
3.彩雲翻譯
圖片來源:網頁截圖
彩雲翻譯的翻譯效果中規中矩,但是語言構成上比百度翻譯通順一些。尤其是很多英文是倒裝的語序,彩雲都能按照正常的中文表述形式進行翻譯。不過這裡要介紹的除了網頁版的彩雲翻譯,還有一款叫做彩雲小譯的谷歌瀏覽器插件,可以在谷歌瀏覽器的應用中心輸入【彩雲小譯】進行檢索。
圖片來源:網頁截圖
有了這款插件,我們就可以在谷歌瀏覽器中使用全網頁的英文翻譯。和之前說的谷歌瀏覽器自帶的翻譯不同,彩雲小譯插件的網頁翻譯可以在任何時候開啟,只需要在網頁上點擊滑鼠右鍵,然後選擇【彩雲小譯】即可。而谷歌瀏覽器自帶的翻譯,只能在瀏覽器檢測到頁面中存在大量英語時才會激活。而且,彩雲小譯插件提供的翻譯是中英文對照,即使我們發現不正確的語言,也能很快地尋找到原文進行翻譯。
圖片來源:網頁截圖
4.有道詞典
圖片來源:軟體截圖
有道詞典是國內比較知名的翻譯詞典,整句效果翻譯較好,但是也會出現語序錯誤的小問題。有PC端的軟體,下載【網易有道詞典】後,在劃詞翻譯上提供了不少便利,還可以在劃詞的同時用語音進行朗讀,強大的詞庫也保證了劃詞的準確性,不過在很多專業名詞的翻譯上還是無法翻譯出來。而且更多的詞庫和專業詞彙需要付費購買vip才能獲得,這點讓人稍微有一些遺憾。
此外,最近新版本的軟體中增加了有道批改這個功能,在SCI初稿的寫作中,我們只需要把內容複製粘貼到對話框中即可完成,會根據不同的語法錯誤,對段落的內容進行修改。
圖片來源:軟體截圖
5. 知雲文獻翻譯
知雲文獻翻譯只有軟體埠,沒有在線網頁版的翻譯引擎。類似於一個PDF閱讀器,在翻譯引擎選項裡支持多個翻譯引擎,作為生命科學領域,還是首推其中的「谷歌生物醫學專用翻譯」,在翻譯效果上比較穩定,但是部分語句還是有語序不正確的現象。在翻譯原文內容時,也能很好的對原文中括號內的縮寫進行保留,這些在上面的幾個翻譯軟體中是沒有的。此外,由於是PDF閱讀,在翻譯時需要先進行PDF內容的識別,然後才能進行翻譯,知雲在一些文獻中會出現英文識別錯誤的問題,會導致在翻譯中出現一大串英文字母,無法被正確翻譯的現象。
另外,知雲文獻翻譯使用時需要用微信掃碼登陸,每個微信號都有積分系統,使用「谷歌生物醫學專用翻譯」還需要將知雲的廣告發送到朋友圈或者分享微信群湊夠一定的積分才能使用,這也有種廣告推銷的感覺,未免會讓人有些不舒服。
圖片來源:軟體截圖
6.Deepl翻譯
Deepl翻譯是2020年新興起的翻譯軟體,有在線端和軟體版本,但是不知為何網頁經常會出現打不開的情況。翻譯效果上,整體表現比較不錯,和知雲文獻翻譯類似,Deepl也能很好地保留原文中括號內的縮寫。
圖片來源:網頁截圖
在漢譯英時,Deepl有一個很人性化的功能,當我們發現翻譯的不正確或者和我們想要的語句不一樣時,我們可以單擊翻譯後的英文結果,對哪個詞不滿意都可以進行修改,Deepl的系統也會給出幾種不同的翻譯參考選項。而且Deepl在中譯英翻譯上的表現也比較不錯。
圖片來源:網頁截圖
7.微軟必應翻譯
微軟旗下的翻譯軟體微軟必應翻譯,有著微軟自帶的金字招牌,使用體驗效果肯定不錯。和有道詞典比起來,微軟必應翻譯的句子在語法上更加順暢,尤其是一些小的語法構成上,比如,有道詞典更傾向於把句子分開或者用從句的形式進行拆分;而微軟必應翻譯則是傾向於用一句話把意思表述清楚。
而在一些單詞翻譯上,比如 「總稱」一詞,微軟必應翻譯成了「general term」,而有道則翻譯成了「general name 」。孰高孰低,一目了然。在語言的學術性和客觀的表達性上,微軟必應較有道翻譯都有不錯的提高。所以筆者通常在翻譯整句話時使用微軟必應翻譯,而有道翻譯一般只使用其中的劃詞翻譯功能。
圖片來源:網頁截圖
圖片來源:軟體截圖
8.CNKI翻譯助手
在進行SCI寫作和翻譯時,很多專有名詞往往會讓我們很傷腦筋,尤其是各種菌類的名稱,複雜的化合物和試劑等等,在看文獻的時候翻譯軟體通常無法識別這樣的專業名詞;而在SCI寫作時,這樣的專業名詞也需要我們查閱發表的文章後,才能準確地翻譯。
有了CNKI翻譯助手則可以幫助我們解決這些專業名詞,CNKI是中國知網的一款翻譯軟體,主要功能就是翻譯專業名詞。在翻譯的同時,也會提供該翻譯在多少論文中被使用,這樣在使用這些專業詞語時,我們也有了文獻支持,更加有底氣。
比如土壤微生物中的「叢枝菌根」一詞,作為微生物領域的專業名詞,很難被翻譯,在CNKI翻譯助手中我們只需要輸入中文即可查詢,在結果中,也會查詢到該名詞的英語翻譯以及相關的文獻來源等。
圖片來源:網頁截圖
結 語
熟練運用翻譯軟體能夠大大有益於提高我們的SCI論文寫作,是科研小白進階科研大牛的必備技能。本文詳細測評了8款翻譯軟體,請大家根據自己所需,自由組合、選擇適合自己的軟體使用,由此可以極大地提高我們的科研效率,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