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吃牛肉麵也算「賣臺」?前「藍委」諷:再搞「去中」就有可能

2021-02-14 聽溫酒等故人

臺當局行政機構發言人丁怡銘指控「臺北市牛肉麵節冠軍就是用瘦肉精美牛」,事後遭店家秀出「零檢出」證明打臉,意外引爆臺灣「牛肉麵之亂」,而丁也在15日請辭。前國民黨「立委」陳學聖表示,從歷史的脈絡來看,麵食和牛肉麵都不是臺灣本土料理,而是1949年大量「外省人」來到臺灣所帶來的。陳更直言,臺灣若繼續「去中化」,搞不好有天牛肉麵會被加注這是來自中國,變成「外國」美食,「不要說這不可能,繼續如此,這真的某天會發生的!」

臺灣街頭牛肉麵店林立

陳學聖15日在臉書發表文章寫道:最近因行政機構發言人丁怡銘將冠軍牛肉麵店硬扯瘦肉精美牛,引發風暴。但也帶起一波高官、民代的牛肉麵「朝聖之旅」。實際上牛肉麵早已是臺灣常民文化的一部分,單一個中壢,就有「永川」、「新明」兩家歷史悠久,遠近馳名的老店。陳學聖說「我的好友、中壢王菁華裡長,他媽媽早年在自立新村推個車子在街上賣牛肉麵,就是很多孩子成長記憶中念念不忘的美味。後來年歲大了,收了起來,我還有機會到家裡吃到王媽媽的私房廚藝,那就是一種暢快!」

陳學聖指出,但即使牛肉麵現已如此普及,你如果去問一下老一輩臺灣人,「像我媽媽今年93歲,走過日據時期,他們是不吃牛的。覺得牛辛苦了一輩子,老了還要被宰殺,聽講被屠宰前,牛還會流眼淚,所以他們很堅持是不吃的。而且在日據時代,臺灣人都吃米食,很少吃麵,那是不得已時,米不夠,面才當配給品。」

綜觀以上,陳學聖分析,考據起來,不管是麵食,還是牛肉麵,都不是臺灣本土料理,都是1949年大量「外省人」來到臺灣帶來的。所以現在臺灣人吃漢堡時,清楚知道這是西方外來飲食。但若繼續「去中化」,搞不好有天「維基百科」寫牛肉麵時,會不會加注這是來自中國,變成「外國」美食?陳學聖也諷刺,就像現在臺灣孩子讀的歷史課綱略過很多,以後談到關公、媽祖都很陌生,都是「外國人」了!

相關焦點

  • 中國最好吃的牛肉麵,可能在臺灣
    先有愛吃牛肉麵的臺灣人,才有口味一流的牛肉麵——————————臺灣人到底有多愛吃牛肉麵?這麼說吧,早在臺北被便利店覆蓋之前,賣牛肉麵的店鋪就已經覆蓋整個臺北了。走在臺北街頭,三五步之內,必能嗅到牛肉麵的味道。
  • 「藍委」反克拉夫特訪臺就是反美?鄭照新:民進黨才全家都反美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將訪臺,「藍委」費鴻泰發出質疑,遭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鶴明諷,國民黨主席江啟臣被黨內極端意見綁架,強調親美,卻全黨都在反美。中國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鄭照新晚間聲援費鴻泰,批林鶴明「你才反美,你民進黨才全家都反美」。
  • 「聯美去中」,蔡英文難道是「頭殼壞掉」?
    作者:年負民進黨當局推出了所謂的「美臺」合組供應鏈,希望把包括半導體在內的一些高科技產業生產線從大陸轉移到美國。民進黨當局這是在與美國總統川普聯手推動供應鏈「去中國化」。不過,此舉反響平平,且在12月9日舉行的兩岸企業家峰會上,兩岸的工商大佬大多不贊成「供應鏈去中」。這也是正常,因為民進黨當局從大陸撤去生產線轉移到美國,就意味著成本將會更高,而且還放棄了大陸的內需市場。也難怪有人質疑,搞這樣的「聯美去中」,蔡英文難道是「頭殼壞掉」?
  • 臺行政部門發言人引爆「牛肉麵之亂」…​
    更令網友憤怒的是,事後丁怡銘以訂購100碗牛肉麵表達歉意,又被發現帳單上竟然有臺行政部門的統一編號,等於是發言人講錯話、全民埋單請吃牛肉麵。中國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在今天受訪時批評,臺行政部門發言人釀成大禍之後,搞得所有牛肉麵店生意受損,竟然吃幾碗牛肉麵就要打發,還要用人民納稅錢來吃牛肉麵?「民進黨當局要先出來講清楚」。臺灣《聯合報》報導,稱,近來臺行政部門發言人室因為製作圖卡引發爭議,王美惠在臉書發文,並配上了一張自製圖卡,藉以反酸臺行政部門,上頭除了一碗牛肉麵,還寫上「名聲累積十年,掃地只需一夕」。
  • 臺鐵APP上線或沒驗收 「藍委」批:把全臺民眾當白老鼠!
    「藍委」許毓仁。(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4月16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藍委」許毓仁日前揭露,臺鐵新上線的APP「臺鐵e訂通」耗資10億元(新臺幣,下同)卻遭受負評、民眾抱怨連連。
  • 成功案例:讓顧客心甘情願花一萬塊吃牛肉麵,這家店憑啥?
    牛爸爸在臺灣很出名,很有話題性。大家可能對牛爸爸牛肉麵不熟悉,筆者找了篇馮侖的博文放在開頭,裡面寫了他慕名去吃牛爸爸牛肉麵的所感所想,文章第二部分是牛爸爸本人在「口碑致匠心餐飲生態峰會」上的分享,感興趣的可以快進。小嘗臺灣「牛爸爸牛肉麵」 到田村不能錯過的一件事,就是去吃牛肉麵,我在臺灣吃過幾十種牛肉麵。
  • 這排名第一的牛肉麵,不吃就虧了.
    鹿鳴春在青山少說已經開了20年了,不賣山珍海味,饕餮盛宴,只賣市井小民會大快朵頤的牛肉粉面,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老口味。要嘗一口他們家的面,最好早點來,十點後可能就只能看到鐵門了,有時候可能九點半就關門了的。
  • 我一甘肅人,終於在西安吃到正宗蘭州牛肉麵了!
    對於許多甘肅人來說,蘭州牛肉麵就是我們難以割捨的舌尖記憶。作為一個在西安生活多年的甘肅天水人,我每次回家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放下行李奔向牛肉麵館,一碗牛肉麵下肚,才算真正到了家。走在西安街頭,要是遇到門頭看著挺像那麼回事兒的蘭州牛肉麵館,我也總是忍不住要走進去碰碰運氣,嘗嘗它是否正宗。
  • 你知道牛肉麵在臺灣被發揚光大成什麼樣了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說到臺灣的吃,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牛肉麵。雖不至於臺灣滿街都是牛肉麵,但每條街至少都有一家,甚至還有條「牛肉麵街」。  大陸上不是有什麼「加州李先生牛肉麵大王」嗎?而且我也沒聽過最有名的「牛肉麵店」和眷村老兵有什麼關係?  反正,「牛肉麵」算是在臺灣發揚光大了。臺灣人熱愛吃牛肉麵,尤其是臺北,這是有目共睹的。上自五星級酒店,下至小吃攤,到處都可以吃到牛肉麵。馬英九還在做臺北市長時,為了搞觀光旅遊,在2005年首次舉辦「臺北牛肉麵節」,強打「世界牛肉麵之都在臺北」的口號,全市的牛肉麵店都摩拳擦掌地要爭奪武林霸主之位。
  • 牛肉麵的故鄉在蘭州,但當地牛肉麵不僅價格不一,做法也略有不同
    今年春季,蘭州城關區、七裡河區、安寧區的牛肉麵價格由原來的7元漲到了8元,在蘭州就引起了很大的爭議,雖然大部分市民有意見,但8元的牛肉麵價格基本也坐實了。而和西固相隔十幾公裡以外的蘭州其它區域,吃一碗牛肉麵,加小菜、雞蛋就得多花2元錢。最近一段時間,因業務關係,筆者幾乎每天都來西固辦事,期間吃了多次牛肉麵,也對西固的牛肉麵館做了個了解,觀察了大概二十多家西固牛肉麵的價格,覺得西固的牛肉麵和其它三個區相比,還是有一些區別和不同的。
  • 塔城牛肉麵的變遷
    現在,這家麵館每日可賣300多份牛肉麵。  塔城牛肉麵館和所有的街頭麵館一樣,窄窄的門庭,淺淺的飯堂,沒有豪華裝修,沒有包房,一副帘子拉起了半間廚房,一個人算帳、收錢還兼跑堂。  筆者在「唐氏牛肉麵館」看到,後堂裡頭戴小圓帽、捲髮大眼的小夥子在拉麵,一抻一扯,開開合合,拉出來的麵條粗細均勻、不粘不斷。
  • 1萬元一碗的牛肉麵如何做到叫好又叫座!
    牛爸爸在臺灣很出名,很有話題性。大家可能對牛爸爸牛肉麵不熟悉,島君找了篇馮侖的博文放在開頭,裡面寫了他慕名去吃牛爸爸牛肉麵的所感所想,文章第二部分是牛爸爸本人在「口碑致匠心餐飲生態峰會」上的分享,感興趣的可以快進。
  • 【案例】1萬一碗的牛肉麵這樣做到叫好又叫座!
    定位定錯了再怎麼做也不行,所以要放棄了。 合伙人放棄以後,因為我喜歡吃牛肉麵,我覺得不應該是這樣,我們好好地做,一定可以做得很好。  我之前完全不會做牛肉麵,因為我完全不會,所以我高興怎麼做就可以怎麼做,我高興用什麼牛肉就用什麼牛肉,做好做不好不要緊,只要有人吃就可以。有人罵你,看著他的眼神,你就知道錯在哪裡,慢慢做好。
  • 為什麼蘭州牛肉麵出了蘭州就不香了?
    蘭州牛肉麵有著跟重慶小面一樣的特質。一碗麵,三兩分鐘煮畢,簡單快捷;幾塊錢,有湯有肉有菜,物美價廉;沒有什麼繁文縟節,蹲在馬路牙子上就能吃。吸溜吸溜幾口下肚,令人神清氣爽,用蘭州人的話說:「哎呀,真是滿福得很。」但這貌似是蘭州人獨有的享受,因為出了蘭州,蘭州牛肉麵不僅變成了「蘭州拉麵」,味道似乎也走樣了,這是為什麼?
  • 胡彥斌回懟鄭爽被贊,網友讓張翰一起上,張翰吃牛肉麵是個什麼梗
    近日鄭爽在節目中表示的「我搞不定上海男人」,鄭爽目前為止就三個前任。很明顯鄭爽的三任男友中,張翰也是東北人,而最渣的第三任只算半個上海人。鄭爽明明說的就是胡彥斌,只有胡彥斌是地道的上海人。所以今天對於鄭爽的言論,胡彥斌也做了回懟,「東北女人挺好,我搞不定東北女人」。
  • 原來牛肉麵是如此產生的,文內附超級簡單家常牛肉麵做法
    今天的晚餐是給全家煮了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牛肉麵。吃著碗裡的牛肉麵,不經讓我想起了牛肉麵的是什麼時候譽滿大街小巷的呢?據說,那是清末光緒年間,一個叫馬保子的回族廚師,其最擅長的便是製作麵食。因回族人特殊的飲食習慣,牛肉是他們餐桌上最常見的菜式。
  • 他,一碗的牛肉麵買1萬,還場場爆滿,究竟如何做到的?
    牛爸爸在臺灣很出名,很有話題性。大家可能對牛爸爸牛肉麵不熟悉,找了篇馮侖的博文放在開頭,裡面寫了他慕名去吃牛爸爸牛肉麵的所感所想,文章第二部分是牛爸爸本人在「口碑致匠心餐飲生態峰會」上的分享,感興趣的可以快進。來源:馮侖搜狐博客 作者:馮侖到田村不能錯過的一件事,就是去吃牛肉麵,我在臺灣吃過幾十種牛肉麵。但是最有意思的,最有話題性的,要數」牛爸爸牛肉麵」這一家。
  • 最好吃的牛肉麵,哪個地方有話事權?
    圖/網絡「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上世紀80年代初,洛陽楊氏家族將蘭州牛肉麵引進了中原。吃慣了燴麵重口味的河南人,對蘭州牛肉麵點到為止的調味和清湯寡水的賣相顯然不感興趣。圖/大眾點評熱湯是牛肉牛骨燉的,面上漂著一層厚厚的油,濃香醇厚;冷麵一定要是抻出來的,才能柔、筋、光,可寬可細,可圓可扁,先經猛火沸水淬鍊,再快速撈起盛碗冷卻,冰與火的溫差,造就了柔韌、滑爽。 而牛肉塊口感是嫩,八角、桂皮、茴香等調味料的精魂已經注入到肉的纖維裡,濃鬱的芬芳像漣漪一樣不斷在口中迴蕩,直到你吃下第二塊肉或者再喝一口湯。
  • 親綠女主持神助攻牛肉麵? "宅神"笑翻:蘇欲靜而蔻不止
    圖源:臺灣中時新聞網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臺行政機構前發言人丁怡銘因「牛肉麵之亂」,最終獲準請辭,而親綠的資深媒體人周玉蔻則為丁抱不平,直言丁又不是做了大壞事,更發起拒吃「皇家傳承」牛肉麵。對此,「宅神」朱學恆直言,現在的情況是「蘇欲靜而蔻不止」,並指民進黨還困在「圖不制何以治天下」的迷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