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每隔十年,世界就會爆發一次金融危機。金融危機有很多原因,但通常可以歸結為以下幾個關鍵因素:
寬鬆的貨幣政策
政府監管不力
持續高漲的市場情緒
危機發生前,一切看起來都那麼美好,明天充滿希望。各方勢力聯合製造了一場資產泡沫,將價格推升至遠高於基本面的價格,最終以崩盤告終。第一次有記錄的資產泡沫是1636年的荷蘭鬱金香熱,當時的投機行為將最稀有的鬱金香價格推高至當時平均工資的6倍。
鬱金香就是一隻講故事的股票,而羅賓俠(Robinhood,一個股票交易平臺)則相當於我們這個時代的E * Trade。在早期網際網路鼎盛時期,E * Trade在四年中(1996-2000年)將其零售交易客戶群增加了36倍。今天,三大關鍵因素——廉價資本、監管不力和高漲的市場情緒——幾乎與1999年一樣豐富。美國的風險投資達到了後網際網路時代的最高紀錄——1370億美元。
羅賓俠的使用在2020年激增,用戶規模已經擴大到1300萬。今年3月之後的四個月裡,這款交易平臺的用戶增加了300萬。與此同時,谷歌上如何購買股票的搜索量也在今年飆升。
特斯拉的故事股在羅賓俠上大受歡迎,它的交易更多地依賴想像力,而非基本面。特斯拉的股價開始幾乎與持有該股票的羅賓俠用戶數量同步波動。也就是說,如果你想知道特斯拉股票明天的走勢,那就看看今天有多少人註冊了羅賓俠帳戶。
上世紀90年代末的網絡泡沫是另一種」鬱金香型狂熱「。回到1999年,從理論上講,只要創辦了網際網路公司,就可以富得流油,當然也只是紙面富貴,一旦多數人試圖變現,市場就會崩盤。
隨著年齡的增長,你開始意識到你所處的經濟時期是一條曲線上的一個數據點,這條曲線的方向可以很快變好,也可以變壞。儘管市場的總體趨勢是上升的,但關鍵在於你的韌性和在市場周期崩盤中生存的能力。
估值指標是市場過熱的合理指標。就像在情況糟糕時監管會收緊一樣,處於狂熱之中時,監管也會放鬆。截至2018年,標準普爾500指數成分股公司中有97%使用了這類非常規指標。
SPACs的出現也可能是煤礦中的另一隻金絲雀。2020年是SPAC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年,因為投資者和企業都希望進入這個市場的泡沫,而這個市場似乎對任何似乎有點破壞性的東西都有巨大的需求。
哪些股票在飆升?正如上面提到的,向公眾講述的故事比實際的數字更重要。一個特定空間的故事庫存?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該公司承諾將把超級富豪送上太空。為了完成它的宇宙飛行,它每季度都要損失5000萬美元。但這並沒有阻止股市今年上漲近80%。
然而,這並沒有成為這十年的熱門話題——特斯拉。該公司股價今年上漲了近6倍,其執行長埃隆·馬斯克甚至表示該公司股價被高估了。特斯拉在頂峰時期出售了50億美元的股票,並用於一般企業目的。
作為一個物種,我們容易產生各種情緒,貪婪、樂觀、恐懼,它們會導致非理性決策。有一件事要記住:儘管危機不可避免,但它們總會自行消失。那麼該怎麼做呢?我不知道。我只能告訴你我在做什麼。從情感的角度來說,我已經接受了我可能不像自己想像的那麼聰明這一事實。因此,當市場糾正錯誤時,我不會像市場告訴我的那樣傻,我將擁有金融的複雜性和多樣性,度過這場危機。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