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可怕了!聽力下降的「第一殺手」竟然是它

2021-01-18 央視網
太可怕了!聽力下降的「第一殺手」竟然是它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2月15日 20:42 A-A+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世界衛生組織近日公布了一組數據,目前,全球12-35歲的年輕人中,有約11億人正面臨著不可逆轉的聽力損失風險,而個人音頻設備音量過大,成為了聽力下降的「第一殺手」。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我們既然具備預防聽力損失的技術知識,就不應該再讓這麼多年輕人繼續因聽音樂而損害他們的聽力。他們必須明白,聽力一旦損失,就不會再恢復。

  世衛組織同時呼籲,監管機構和生產廠家應確保在智慧型手機和其他音樂播放器上安裝控制音量和收聽時長的軟體,防止使用者聽音樂時間過長或收聽時音量過大。

  而目前,全世界殘疾性聽力喪失患者約有4.66億,佔全球人口5%以上。預計到2050年,有超過9億人患殘疾性聽力喪失。

  數據引人擔憂,現實更不容樂觀,在大街上、公交車站、地鐵裡、餐廳內,隨處可見戴著耳機調大音量聽音樂的年輕人,他們在聽音樂的同時,卻不知道自己的耳朵正在遭到摧殘。

  張女士每天乘坐地鐵上下班,她總是戴著耳機穿梭在地鐵內,每天的時間都在兩個小時,在地鐵嘈雜的車廂內,他們總是把耳機的聲音調得很高。專家在北京地鐵5號線車廂內測試後發現,行進過程中的地鐵噪聲已經超過的80分貝。

  專家強調,如果在超過80分貝的地鐵聽隨身聽,外界的環境嘈雜,耳機的輸出效果必定受到影響,音量開得越大,對聽力的損傷就越嚴重。

  在測試人員的建議下,張女士來到中國聾兒康復中心進行檢查,醫生告訴她,由於她長期佩戴隨身聽在地鐵等嘈雜場所聽音樂,經過醫生的音叉檢查和純音測試,張女士的聽力已經比常人下降了40分貝。

  專家指出,在隨身聽使用過程中,內耳式耳塞會增加人們聽力損傷的風險,在地鐵車廂內,是一個封閉的環境,會對人的耳朵產生一定的壓力,再戴著耳機緊緊地壓在耳朵裡,帶強度的聲音不斷地撞擊耳膜,就會造成毛細胞的損傷。

  保護聽力 "60-60"原則要牢記

  我們也再給您強調一下專家所說的「60-60」原則:使用耳機時,音量一般不要超過最大音量的60%;連續使用耳機的時間則不宜超過60分鐘。另外,成人每天戴耳機不要超過3到4小時,未成年人不超過2小時。還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戴著耳機睡覺,在造成噪聲傷害的同時也容易壓迫耳朵,給耳朵帶來物理傷害;不要在嘈雜的環境中聽音樂,當你發現在嘈雜環境中音量調大到60%的時候,還聽不清那就該摘下耳機了。

  90-100分貝會使人聽力受損

  有數據顯示,90-100分貝會使人的聽力受損,100-120分貝使人難以忍受,幾分鐘就可暫時致聾。那麼有人說,兩隻耳朵輪流聽總可以了吧,其實這樣也是不科學的,一隻耳朵戴耳機不僅會使聽力失衡,還會造成大腦疲勞。另外,專家還指出,入耳式耳機容易滋生細菌,耳朵有破損的情況下容易引起炎症,使耳屎增多甚至形成栓塞,出現耳鳴、頭暈等症狀。醫生建議,每周用75%的酒精對耳機進行清潔消毒,儘量不要交叉使用,避免感染。

相關焦點

  • 聽力殺手-突發性耳聾
    聽力殺手-突發性耳聾在介紹突發性耳聾之前,先與大家分享我科一典型病例。患者董某,女,54歲,主因左耳突發聽力下降伴耳鳴10餘天就診於我科。患者10天前突然自覺左耳聽力下降,伴頭暈、耳鳴,就診於當地縣醫院,以「突發性耳聾」收住入院,住院後給予擴血管、營養神經、止暈等對症治療,治療8天,患者自覺聽力無明顯改善。患者再次就診於西京醫院,複查純音聽閾測定,聽力較之前無明顯變化。再次就診於我科,告知患者突發性耳聾發病機制、預後效果,結合我科以往突聾患者治療效果後,患者決定在我科住院繼續治療。
  • 頭暈耳鳴聽力下降,警惕「聽神經瘤」
    頭暈耳鳴聽力下降,警惕「聽神經瘤」 35歲的黃先生因為突然摔倒受傷,到醫院急診就醫,他說自己最近因熬夜感到頭暈,沒踩穩從樓梯上摔了下來。
  • 聽力下降耳鳴頭暈……耳朵沒有問題但腦袋裡有問題!
    27歲的重慶市民楊丁(化名)2年前發現自己聽力下降,伴有耳鳴。「以為是最近工作太累」「過段時間就會好」的理由卻讓他遲遲沒有就醫。 近日,因持續性頭痛,楊丁來到重醫附二院神經外科就診。經頭部CT、MRI、聽力檢測等相關檢查,醫生判斷,楊丁的腦部長了一個雞蛋大小的聽神經瘤。
  • 突然聽力下降伴耳鳴不注意可能就真聾了!這個病40歲以上人群易發
    「一開始出現耳鳴沒在意,後來竟然開始影響聽力了。」遇到這樣的場景,很多人都覺得就是近期太累了,多休息就會好。但是,請千萬別大意——突然出現的聽力下降,尤其是伴有耳鳴、耳悶、眩暈或頭暈等症狀,有可能是患上了突發性聾。這種疾病起病時很多人不太重視,結果在拖延中耽誤了治療,造成失聰等嚴重後果。
  • 50歲後6成中老年人出現聽力下降
    今年,全國愛耳日宣傳教育活動主題已確定為「健康聽力,幸福人生——關注老年人聽力健康」。隨著年齡的增長,不少中老年人朋友逐漸發現耳朵不好使。對付聽力下降,幹預措施越早越好,武警廣東總隊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王承華醫師提醒,市民一旦發現聽力異常,應儘早進行聽力檢查。
  • 慢生活·健康丨聽力下降耳鳴頭暈……耳朵沒有問題但腦袋裡有問題!
    27歲的重慶市民楊丁(化名)2年前發現自己聽力下降,伴有耳鳴。「以為是最近工作太累」「過段時間就會好」的理由卻讓他遲遲沒有就醫。近日,因持續性頭痛,楊丁來到重醫附二院神經外科就診。經頭部CT、MRI、聽力檢測等相關檢查,醫生判斷,楊丁的腦部長了一個雞蛋大小的聽神經瘤。
  • 女白領熬夜加班幾天後聽力明顯下降,原來患上突發性耳聾
    楚天都市報12月22日訊(記者鄭晶晶 通訊員劉姍姍)為了在年底衝業績,32歲女白領熬夜加班幾天,誰知先後出現左耳嗡嗡響、聽力明顯下降,到醫院一查竟然患上了突發性耳聾。專家提醒,突發性耳聾多與情緒焦慮、壓力大、熬夜等因素有關,市民要特別注意,儘快就醫。
  • 經常頭暈耳鳴,竟是聽力即將喪失的「警鐘」!
    有可能是得了梅尼埃病      梅尼埃病,以前又叫「美尼爾症候群」,它是一種原因不明的、膜迷路積水為主,以反覆發作的波動性耳聾、耳鳴、耳悶脹感為典型症狀的內耳疾病。      人的耳朵從外向內分為外耳、中耳、內耳三部分,外耳包括耳廓及外耳道,中耳主要包括鼓膜、聽小骨等。而內耳又稱迷路,分為骨迷路和膜迷路,膜迷路含有淋巴液。
  • 中耳炎引起聽力下降怎麼辦?能否佩戴助聽器?這些要點能幫你
    最近有粉絲私信給我,諮詢自己患有中耳炎並伴有聽力下降,是否能佩戴助聽器,應該選擇什麼的助聽器比較適合?那我們今天就說一說。是在講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是中耳炎?醫學定義:中耳炎是中耳(包括鼓室、乳突、咽鼓管和鼓膜)範圍的急性和慢性炎症性病變,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炎症;其造成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中耳腔內積液過多,引起鼓膜及聽小骨活動減弱,從而引起聽力下降。急性炎症的病變經過及時治療後是可以恢復聽力的,一般對聽力不會造成影響。
  • 南陽一男孩兒男孩聽力下降久治不愈,竟是咽鼓管阻塞在作怪
    南陽一男孩耳悶、聽力下降嚴重影響生活和學習。近日,南陽市口腔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專家利用目前比較先進的咽鼓管球囊擴張微創手術,幫助小患者擺脫耳疾困擾。昨日,記者獲悉,手術後小患者耳朵不再悶堵,聽力提高了,整個人看起來也機靈了。
  • 健康科普|耳朵流膿、聽力下降,原來是耳膜破了個洞
    我們耳膜的厚度只有1mm,它被用來分隔外耳道和中耳。正常情況下,耳外的細菌和雜物進入狹長的外耳道,突然被耳膜擋住了去路,日積月累就成了耵聹(耳屎)。但如果耳膜破損了,這些細菌和雜物就如入無人之境,進入中耳為非作歹,與白細胞來一場正面battle,流出來的膿就是它們戰鬥的痕跡。
  • 中學老師反覆眩暈、聽力下降,一查原來是「耳水不平衡」!
    原因是王老師最近兩年反覆的眩暈聽力下降,發作的時候非常難受,還會噁心嘔吐,別說工作了,生活都很受影響。一家人帶著王老師到處看病,去醫院用點藥物就會緩解一些,不過仍然反反覆覆發作。我們最後接診了王老師,通過詳細的詢問病史和相關檢查,最後診斷為「梅尼埃病」。
  • 長期戴耳機的你,聽力還好嗎?
    但遺憾的是,很多人都不清楚保護聽力的重要性。 造成聽力損傷的原因有很多,但最易忽略的還是隱藏在我們身邊的無形殺手——噪聲。 根據美國CDC的調查報告顯示,24%的成年人受此困擾,其中70歲以下的人群至少有6%的人群有噪聲引起的聽力下降;可能有17%的青少年(12-19歲)存在噪聲性聽力下降。說明這種情況在人群中是非常普遍的。
  • 世界上最可怕的天蠍座:第一殺手查爾斯曼森
    但令人吃驚的是,這麼一個喪心病狂的反社會份子,竟然信徒眾多,哪怕身陷監獄,一生之中也收到過無數追隨者的來信。即使進入監獄,這個美國最恐怖的連環殺手依舊有著一批忠實粉絲,沒事給他寫信,傾訴仰慕之情,哭著喊著要和他結婚。就在曼森去世前兩年,還有個20多歲的迷妹埃弗頓·伯頓,打定主意要和這個80歲的老頭結婚。這些都和曼森善於蠱惑的天性有關——這樣的蠱惑離不開他的表達工具,語言。木星會帶來擴張的力量,當它觸及水星時,就會擴張一個人的心智活動。
  • 聽力會突然下降?日常謹記這5點,突發性耳聾不會找上你
    聽覺是機體基本功能之一,正常的聽是能保證外界信息正常輸入的基礎,聽力驟降無疑會影響外部信息的正常接收。因此,對於聽力驟降的情況,應有所警惕,切勿怠慢。當然,治病必先尋其源頭,那麼,聽力突然下降的源頭是什麼?該如何有效進行預防?
  • 「大陸聽力第一人」傳授如何練英語聽力和口語!
    大家別覺得聽不懂很可怕,咱們是中國人,北方人第一次聽廣東話也聽不懂,但是你多聽,硬著頭皮聽,不就也慢慢能聽懂了嗎?聽不懂咋辦?聽不懂繼續聽啊!說那麼多廢話幹啥!你就聽就行了!只要你別放棄,你早晚有一天能聽懂!就比如我,大一一年基本沒咋聽懂,但是就傻傻地聽,在大二的一天早晨,我正在刷牙,廣播裡好像正在播布希的一個演講,我突然發現我一字不落的都能聽懂了,我一興奮,就把刷牙水喝了。
  • 可怕!杭州大伯掏耳朵竟然掏出個……差點要命!醫生緊急提醒
    醫生發現他面部右側額紋消失,口角明顯向左偏斜,右鼻唇溝變淺,電測聽檢查提示右耳混合性聽力下降。視頻耳內窺鏡下可見右側外耳道後壁有棕黑色及白色洋蔥皮樣新生物附著,梅顯偉考慮診斷為外耳道膽脂瘤。
  • 聽力「未老先衰」,你的耳朵還好嗎?
    在這個特殊時期,除了關注疫情,聽力健康也不容忽視。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會出現聽力下降,對此一定要引起重視,及時就醫檢查,明確病因,及早治療。   警惕聽力下降的早期信號   引起聽力下降的病因有很多,包括外耳道耵聹堵塞、分泌性中耳炎、急慢性中耳炎、耳硬化症、顱腦外傷致內耳損傷或聽骨鏈損傷、老年性聾、突發性耳聾等。
  • 螞蟻鑽進耳朵有多可怕?如果遇到,請不要自己處理
    然而耳朵卻不會怎麼對外排出異物,它就像個黑色的小洞般。如果小動物看見了,甚至會不自覺地往耳朵的方向邁進了它的腳步。螞蟻鑽入耳朵對於螞蟻,小蟑螂或者是其他的小昆蟲而言,耳朵對它們的吸引力還是蠻大。然而螞蟻鑽進了耳朵後,卻叫人痛苦連連。螞蟻鑽進耳朵有多可怕?嚴重的還可能使得聽力受損!
  • 小區搖搖車成孩子聽力殺手 記者測量最高分貝118
    長沙「80後」媽媽李君茹很擔心孩子樂樂的聽力,近日,她給本報打來電話稱,樂樂老是摳耳朵,看動畫片時總是嫌聲音小,有時都貼電視機邊上看。到醫院一查,聽力下降。她思來想去覺得罪魁禍首是樂樂每天必坐的搖搖車。  樂樂從8個月開始,家人就扶著他坐搖搖車。現在3歲的他一天要坐十來次,雖然學會了不少兒歌,可在搖搖車高音量的轟炸下,他的聽力開始出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