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禍從口出,一生牢記這3句話,不容易得罪人

2021-01-18 廣東經視民生眼

有些事,只能做,不能說;有些事,只能想,不能說。

這些事一旦說出口,被擺在檯面上,就可能應了那句老話,禍從口出。對於今天職場人來說同樣有借鑑意義。

曾國藩一生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禮治為先,以忠謀政,在官場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曾國藩的崛起,對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他的倡議下,建造了中國第一艘輪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學堂,印刷翻譯了第一批西方書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學生。他是中國近代化建設的開拓者。

曾國藩的處世智慧影響深遠,對於個人言辭也有深刻見解,這是他能夠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一、多言囂訟,兇徳致敗

曾國藩說:「古來言兇德致敗者約有二端,曰長傲,曰多言。」這是曾國藩在家書中告誡弟弟們的話。大概意思就是說,從古至今,在個人品德方面,導致失敗的原因有兩個:第一是驕傲,第二是話多。

曾國藩年輕的時候也有爭強好勝,妄言多言的毛病。他曾在父親的壽宴上於一個叫鄭小珊的醫者爭論,言辭間得意洋洋,絲毫不收斂,在場之人無不側目。父親為此很生氣,狠狠教訓他了一番。進入仕途後,他便要求自己「戒多言,少爭論,勿糾纏。」

學會把自己的想法適當隱藏起來,這不僅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法,也是實現人生價值的一條原則。

二、說話太多,神必躁擾

「飲酒太多,則氣必昏油。說話太多,則神必躁擾。」曾國藩告訴我們說話是一門藝術,在適當的場合說適當的話是一項技術。如果話說太多了,精神就會變得煩躁不堪。

雖然我們強調要「少說話,說真話」,但人們常說的「人生六論」中有一條就是「真話可以打折」。有些時候打了折的真話並不意味著懦弱膽小,相反可能會產生更好的效果。在討論問題時表達一些有彈性的觀點,可能更容易達到預期的目標,同時也會減少生硬的真話帶來的爭吵或仇恨。

三、欲以口舌勝人,轉為人所不服

曾國藩說:「早在朝房言一事,謂無樣子,失言,欲以口舌勝人,轉為人所不服也。」沒有把握自己的言語,想用口舌之才勝過別人,反而不被他人信服。

曾國藩認為,以德服人才是最有效的,耳提面命的教導、語氣嚴厲地呵斥都有可能起到反作用,愈加讓人不信服。古語有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光憑一己之言就妄想讓別人都信服是不可能的,話說得再動聽,也僅僅是說辭。想要別人心悅誠服,只能拿出真正的實力來,實事求是去證明你的才華。

晚年時期的曾國藩復盤一生,總結自己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被後人收錄在《曾國藩全書》中,書中全面地介紹了曾國藩學習、工作、事業、做人、處世等方面的智慧,是我們一生都值得借鑑的箴言。

無論是自己讀,還是買來送給兒女親友,這本書都能使我們獲益匪淺!

點擊上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一個成功的人,不得不看曾國藩,學習他的處世之道。希望曾國藩也能成為你的戰略指導,為你的人生指引方向。

相關焦點

  • 曾國藩:人品不好的人,一張口就是這3句話,希望你一個也沒有
    善於用人識人,據統計,當時清朝的大部分官員都是由曾國藩提拔任用,包括李鴻章、左宗棠等。曾國藩在官場中人緣是出了名的好,很多人都願意與他相交,他為人忠厚,真誠待人,最重要的懂得說話之道。曾國藩常說:「行事不可任心,說話不可任口。」禍從口出,一張口就說這3句話,容易得罪人。
  • 曾國藩:人生在世,這3句話要少說,可以避免很多禍患
    曾國藩被譽為「半個聖人」,他作為「中興第一名臣」,受到後人很高評價。他七次科舉不中,後來進入官場,十年升遷七次,連跳十級,官至二品。曾國藩一生勤儉廉勞,修身律己,以德為官,在官場獲得了巨大成功,官運一直很旺。他在說話這方面奉行「戒多言」的原則。
  • 鬼谷子智慧:不善與人交談的人,請牢記這3句話,避免禍從口出
    但是有些人不善與人交流,很容易在交談中說錯話,說錯話就會得罪人,事業和生活也可能會受到影響。戰國時期的鬼谷子,被譽為千古奇人,他是謀略家的鼻祖,曾在《鬼谷子·謀篇》中提到:「其身內、其言外者疏;其身外、其言深者危。」大意是與關係親密的人說見外的話,兩人就容易疏遠。
  • 曾國藩:人品差的人,張口閉口都說這3句話,希望你一句都沒說過
    曾國藩一生勤儉,為官不傲,不僅在官場獲得了很大的成就,還贏得了很好的人緣,是典型的「官運旺」。人們常言:官場如戰場,福禍旦夕,然而曾國藩為何能取得如此成就呢?當然離不開他的說話方式。曾國藩遵循「戒多言」的原則,老人言:「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 曾國藩:人生過40歲還沒起色,謹記3字真言,遲早時來運轉
    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和家人能夠有良好的人格和品行,成就一番事業,曾國藩常常給他們寫信,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將自己多年的人生經驗教給他們。而他的後人也不負所望,200多個子孫後代中,無一敗家子!曾國藩在家書中提到:欲成大事,就要牢記這3個字,人生才會有轉機。
  • 曾國藩識人術:牢記這三句口訣,一個人值不值得深交,一眼就知道
    在李鴻章回家招募士兵時,曾國藩將這三條識人術分享給了李鴻章,希望李鴻章能夠根據這三條識人術招募一些真正有本事或者性格教厚老實的人。這三條識人術完全可以用於我們日常交朋友,如果我們身邊有符合這三條識人術其中一條的,就說明這個人可以成為一個很好的朋友。如果三條都符合,則這個朋友就可能是你的貴人。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三條識人術的內容:第一條識人術是看五官。
  • 曾國藩:人品差的人,開口閉口都是這3句話,希望你沒有
    作為社會中的一員,避免不了和別人接觸、交朋友。雖然說一個好朋友可能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財富,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深交,曾國藩認為,人品差的人,開口閉口就是這3句話,希望你沒有經常說這種話。生活中遇到經常說這3句話的人,一定不要深交。1、經常說牢騷話曾國藩說:無故而怨天,則天必不許,無故而怨人,則人必不服。每個人在生活中總是會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偶爾發牢騷非常正常。
  • 曾國藩告誡:人的一生,如果想受人敬重,需要做到這三「不」
    曾經有幸看過《曾國藩全書》中的一句話:不貪財,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簡單來說就是:人的一生,如果想要受人敬重,就要做到不貪財,不失信,不自是。曾國藩,作為晚清重臣,位居高位,在清王朝就沒有誰能比得過他。
  • 縱觀曾國藩一生經歷,曾國藩的做人做事之道,集中體現在這9個字
    曾國藩給後人留下了非常多的成功的經驗,當時曾國藩在《曾國藩全書》中也寫到了很多深受現在年輕人所認可的一些人生哲理。縱觀曾國藩一生經歷,曾國藩的做人做事之道,集中體現在這九個字裡:事不拖,話不多,人不作。1、事不拖曾國藩說: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曾國藩說,事有歸著。
  • 曾國藩:人品差的人,愛說這3句話,希望你一句都沒說過
    曾國藩由一介布衣變成晚清「千古第一完人」,從官十年載,展現出剛柔並濟、言方行圓的處世之道做人哲學,這都是曾國藩自我追求和磨礪的結果。曾國藩的一生,七次科考,七次落榜,十年七遷,官升十級,至二品。曾國藩一生節約樸素,在官場也是如此。他的修身齊家之道被眾多的名人奉為真理,終生推崇。常言道:官場如戰場,福禍旦夕。但好像曾國藩在官場上一直都是順風順水,那麼為什麼曾國藩能取得這樣的成就呢?這跟他說話的方式有極大的關係。曾國藩說過:「行事不可任心,說話不可任口。」
  • 曾國藩:人生這兩大兇德,一定要戒掉,太多人敗在這兩點上
    曾國藩是晚清舉足輕重的名臣,他用一生修身律己,後世稱他為「千古第一完人」。晚年的曾國藩,歷經世事滄桑,悟出人生致敗的兩大兇德:「曰長傲,曰多言」。項羽以一個傲字貫穿一生,不聽韓信勸諫,導致韓信棄楚從漢;不聽範增勸諫,範增發病而死;兵敗垓下,不思扭轉局勢,卻要來回衝殺證明自己的勇猛。一個傲字,讓一代霸王以悲劇收場。
  • 曾國藩:人窮少說這3句話,沒錢少管這3件事,成功自然會來!
    而這都與他的為人處世和知人善用分不開,他曾發現或提拔過的李鴻章、左宗棠等人,都對清朝的歷史、文化和政局產生過重大的影響。到了晚年,曾國藩總結一生識人、用人心得經驗,都寫進了家書之中,他曾在書中披露:人窮少說三種話,沒有錢少管三件事,成功自然會來,否則再站起來都很難。
  • 曾國藩:男人慾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牢記這5點,少走彎路
    他不僅是一位擁有眾多榮譽的名人,還是一位教育有方的長輩,他對於後代的教育十分嚴格,給自己的家族留下了寶貴的家訓,正因如此,他的後代出現了很多為國家做貢獻的人。在他的家訓中曾國藩說,男人慾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牢記這5點,少走彎路。第1句話:「久利之事勿為,眾爭之地勿往」意思是,長期獲利的事情不要做,大家都爭著去的地方不要去。
  • 曾國藩:品相差的人,張口閉口都是這3句話,看看你中了幾個呢?
    曾國藩一生謹守「戒多言」的原則,該說話的時候才說,不該說的時候,堅決不說話,一個人只有守住自己的嘴,運氣才會越來越好。在曾國藩看來,一個人如果常說這3種話,人品不會好,遇到了千萬要遠離,不要深交。出口就是直話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尊心,沒有誰會喜歡別人指出自己的缺點和錯誤。所以,在和別人相處時,千萬不要隨便開口指責別人,哪怕你是真的好心。
  • 曾國藩:人品差的人,張口閉口都是三句話,很多人卻樂在其中
    晚清有四大重臣,分別是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以及被稱為「四大名臣之首」的曾國藩,曾國藩是繼王陽明之後的「半個聖人」,也是千古第一完人,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因為曾國藩考了七次科考,七次全部落榜;後來考中,十年升遷七次,官升十級。雖然當官,但是曾國藩卻沒有官架子,他一生勤儉節約,不僅官運旺,人緣也不差。
  • 「禍從口出」:這4種得罪人的話,儘量閉口不言
    常言道:「禍從口出,病從口入」,人一輩子所遭的罪,大多都因為這張「嘴」,所以管住自己的嘴,是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情。
  • 曾國藩:開口閉口都是這3句話的,要小心人品,希望你不是
    曾國藩為後人留下這麼多為人為官、處情處世的經驗,不做點「拿來主義」,實在是有點憨憨。下面就一起看看,曾國藩怎樣以3句話識人,快速認出人品差的人。都說良藥苦口利於病,良言逆耳利於行,可是現實中良言做到不逆耳,才容易被人接納。而那些打著「良言逆耳」旗幟的人,多半是因為根本不會考慮別人的感受才出口不遜。哪裡是什麼「直率」,分明是不夠在乎。別把心直口快和口無遮攔混淆了。
  • 曾國藩告誡普通人:若想知道一個人是否說謊,牢記這兩句話足矣
    曾國藩告誡普通人:若想知道一個人是否說謊,牢記這兩句話足矣導語:俗話說,知人知面不知心,想要通過一個人的面貌去分別一個人是真善美還是假惡醜,是一件比較難的事情,即使再有生活經歷的人,也會有看走眼的時候。
  • 曾國藩大智慧:人生若想有好運,這4句話不可不知,讀後醍醐灌頂
    曾國藩一生曾寫下了著名的《曾國藩家書》,其中裡面有大量的人生智慧箴言,其中有這樣4句話,只要我們讀懂後,就會醍醐灌頂,迷途知返,人生也會因此交上好運,福氣自來。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如果不謹言慎行,終將會言多語失,最後會招來無窮的禍害。而且一個人說得太多,往往就會暴露出很多性格上的缺點,這樣也會讓競爭對手更加掌握我們的情報,在競爭市場就會處於下風。
  • 「禍從口出,一看便知」:一個人,說話有三種表現,容易禍從口出
    老話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說話如果說不好,就很容易禍從口出,害人又害己。不過,禍從口出其實是不能辨別的,甚至可以說一看便知,如果有所掌握的話,也就能有效避免了。一般來說,一個人,在說話上有以下三種表現,容易禍從口出!而真正情商高的人,從不會亂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