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國產汽車是值得購買的,為什麼買我國自主品牌汽車?本人第一輛車奇瑞QQ,落地三萬五,0.8排量,油耗感人,停車方便,刮蹭不心疼,維修保養無壓力。成家有孩子後換成奇瑞風雲2,落地六萬,陪伴全家自駕遊,半夜帶孩子去醫院,風裡雨裡守護你。地處新疆,夏天36度任勞任怨,冬天零下36度一馬達就順利啟動,上班路上還能看到各種趴窩的日系德系。
和QQ比,空間大了,油耗和保養也貴了,但和同價位賽歐比,我這是全家桶,賽歐恐怕只能算丐中丐了。目前來看,買自主品牌「性價比高」是主要原因,也就是說在「能開」的基礎上,自主品牌能用更少的錢,買到更多的功能或更大的空間。這就好比在巷子裡甩賣快過期的水果,你只能靠嗓子大+低價。在此之外,什麼愛國情懷、價錢低都不夠主要,拼多多也是國貨,也很便宜,怎麼大部分人不買?
因為質量達不到基準線,具體來講:自主品牌空間上很多越級競爭,比如造成A+級大小去跟合資的A級車競爭,這種降維打擊戳中了很多中國車主追求大空間的需求。會給出很多智能配置,雖然可靠性堪憂但給人感覺很實惠,十幾萬的車敢聲稱自己L2級別的自動駕駛。順帶一提:對於自主品牌的智能配置,觀賞性大於實用性,尤其是主動安全例如AEB等,遠不像官方宣傳的那樣。
安全事故出一次對駕駛員就會有很大危險,看看宣傳片沒什麼卵用,需要留出很多的冗餘設計,稍微複雜的場景十幾萬的車成本做不到。3、部分車型給出的折扣很大,(據說)甚至有的自主車型是賠本在賣,就是為了走量,為了領導業績,然後企業利潤靠合資車來撐著。道聽途說,請自行判斷,隨著技術的進步,國產車保證「能開」已經沒問題了,雖然開起來小毛病多費心,但好歹是能用了。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捷達成立品牌了,價格即將殺破10萬,合資品牌也要來低端領域了。加量加配的基礎上,在你看不見的地方做工會差一些,你可以看看拆車視頻,跟合資品牌還是有差距。自主品牌想好好造車的還是不多,還是有想隨便拼湊一臺車騙錢的,你就看看這幾年涼了的車企有多少吧。新能源車騙補的,不過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車未來將大有不同,會是你沒見過的全新版本哈哈,期待吧兄弟,雖然現在特斯拉很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