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與家人一起去看了《我和我的祖國》,以「小人物見證大時代」為引,拍攝了7組普通人與祖國大事件息息相關的經歷。生為中國人,死為中國鬼,誰不能愛自己的祖國呢。即使再普通的人也有滿腔熱情……宏大的敘事,小人物大事件,不失不過,總體還是可以打個六分的。
電影由七個小故事組成。每個故事都是一個時代的符號。看似波瀾不驚,實則群情洶湧,每個普通人的情懷都在大祖國的大事件下得以釋放。
《前夜》講述天安門升旗儀式舉行前一晚的故事。為了升起一面小小的五星紅旗,需要無數人默默無聞付出努力。黃渤用日常的工作細節展現了一個工程師的靈魂與一面國旗的神聖。
《相遇》是無名英雄的家國情懷大愛悲劇,為了中國的科技事業,自我犧牲,放棄愛情,甚至為了保護科研成果患上絕症……符合特殊環境特定人物的設定。
《回歸》說的是香港回歸的故事。一對夫妻的故事。妻子是警察,丈夫是鐘錶修理師。惠英紅與任達華,影帝與影后有默契有演技,不錯。
《北京你好》說的是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故事。司機葛優在病房裝殘那個鏡頭亮了……
《護航》說的是2015年9月3日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式的故事。女主角為了任務放棄夢想……看到了一個英姿颯爽的女飛行員的成長經歷。但她樹立理想的動力來源於何處?克服困難的動力又來自何處?有許多漏洞也可以接受……
《奪冠》說的是1984年8月8日中國女排奧運會奪冠並首獲世界大賽三連冠的故事。濃鬱的生活氣息,所有的人的情感都落實到實處。是我喜歡的電影故事,滿滿的回憶殺。
《白晝流星》是最高大上最有情懷的電影故事。據說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可,這部電影也是爭議最大的。
《白晝流星》主要講述的是一對少年流浪兄弟與扶貧辦主任的故事。一對少年流浪兄弟,因為偷搶東西被捉到了少年勞改所勞改八個月,迷茫落魄的二人在遇到田壯壯飾演的退休扶貧辦主任後,生活悄然發生了變化,更見證了神舟十一號飛船成功著陸這一重大歷史瞬間,見到了草原寓言中的「白晝流星」,內心受到了極大衝擊和洗禮,然後重生了。然而,我看完了這部電影,給我的感覺完全像吃了蒼蠅一樣難受,你都不知道陳凱歌是在黑還是在捧。
流浪兄弟倆一出場就是犀利哥的形象,陳凱歌為了突出這兩位是「問題少年」,還專門點出了這倆從少管所裡出來。陳凱歌沒進過少管所就不能進少管所看一下?約等於半個軍營,統一的制服,統一的寸頭。兄弟倆那一腦袋流浪漢氣質的頭髮到底是哪個少管所出來的?
我國現在下大力氣扶貧攻堅,像兄弟倆這種明顯屬於重點扶持對象。流浪兄弟倆這樣的會優先動員去職業學校學習,然後再根據各地政策進行扶持發放相應助學金。如果沒有重返校園意願會被歸類為「主觀上缺乏勞動意願而致貧」,在有專人進行思想工作的同時,對其進行相應職業技能培訓。而到了陳凱歌這裡,啥都沒有,唯一有的就是老旗長一心一意帶他們倆去看神舟十一號返航。
其中有一個情節:日出東方,太陽升起,李主任帶著二兄弟,騎馬在草原上狂奔。李主任說,我們要去迎接一個貴客,和你們一樣是回來的人。很快遠遠地就看到航天飛船回來了,「白晝流星啊,國之將興啊,你們快去追流星」。還有個情節:衛星落地了,軍車和軍人排得整整齊齊的,門都沒開呢,軍人突然齊刷刷的開始鼓掌了……兩個少年居然輕而易舉地就跑到了太空人的身邊,然後還「抬轎子」……
這些情節實在太匪夷所思了。我以為我懂的那些常識都是假的。飛行員降落基地這麼重要的大事情,一般來說都是要清場的。平時人家普通領導去某個地方走一趟隨身而行的普通群眾都要經過嚴格挑選呢。還有李主任再大也是一個旗長,還是一個退休的旗長,怎麼知道太空人是這個點降落的……現實生活中,一般的省級報社記者想去現場都沒資格,這倆「犯罪分子」竟然能輕易進去現場還跟舉國關注的英雄太空人親密接觸?這是你陳大導演VIP通道走多了已經不知道我們平民百姓是怎樣的生活狀態了?
可能與我一樣思想的普通群眾太多了,最後導致群起而攻之:「陳凱歌不懂電影,學習了美國的先進電影藝術之後,自由散漫習慣了,脫離生活,脫離群眾了……」著名編劇史航拍案而起為陳凱歌主持公道,說我們不了解事情的真相:「有人白晝見流星,有人只能白日見鬼。這是最有詩意的電影故事,不僅題目最詩意,通篇也是目接歸鴻,心遊萬仞。兩個草原上的浪蕩兒目睹了宇宙間的遊子歸家,他們因此有了變化,這是我完全能接受的賦比興……在一個扶貧故事裡雙手捧出的詩意,所謂掬水月在手……」
好吧,是我不懂,在一個扶貧故事裡,捧出了一陀……
如果說,人思想的轉變僅僅是依靠幾句臺詞就能成功,那麼這世界上就沒有壞人,沒有罪犯了……
為了突出老旗長的好幹部形象,竟然說他五千塊救命錢都是他曾經幫助過的貧困戶一塊一塊湊出來的。一個老旗長,正處級幹部,請問哪個正處級幹部一年的退休工資少於五萬的?需要你為了感動而感動強行湊出這麼個看似紅實際高級黑的情節?
在扶貧這事上,我國有很多真實讓人感動的案例,陳凱歌偏偏生編硬造了這麼一個看了讓人跟吃了蒼蠅似的玩意,說真的,我都開始懷疑他為何要讓自己加入美國國籍的兒子來當主旋律愛國片主角,就像某位著名女主持人自己把孩子生在美國,卻在那高呼「用生命守護國旗」。
我看到的不是愛國,是低級紅高級黑的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