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晝流星丨孩子們,那是你們的星星

2021-03-03 維達Vinda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裡,都流出一首讚歌……」當聽到這段歌詞,很容易就會想起最近大熱的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截至10月4號,票房已累計超過15.9億元。實至名歸是國慶檔最熱的電影。

   

   

      《我和我的祖國》由7組故事組成。以小人物見證大時代,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片。今天要介紹的,就是其中一個故事:《白晝流星》。

   

      這是一組由「扶貧」和「航天」結合的故事。光看這兩條線索,很容易就讓人發問:兩者能有什麼關係?

  

      故事背景,得從故事的發生地:四子王旗說起。四子王旗是隸屬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的一個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

      春秋戰國時期,四子王旗被歸為匈奴之地。隋朝時,為突厥族牧地。四子王旗曾經鮮為人知,在地圖上也不容易找到。

      但是,自從我國在四子王旗建立了航天著陸場後,當地的情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神舟飛船的著陸,讓這個曾經的偏僻荒蕪之地,成為了集古生物化石、歷史文物、航天科普教育等為一體的文化旅遊展示窗口。現在,神舟文化,已成為四子王旗的文化旅遊資源。到這裡,除了體驗陸場草原旅遊區「牧家樂」外,航天科普遊也成了一大亮點。

      有人說,扶貧光是物質上的支持就足夠了嗎?最重要的是先扶志。就像電影裡小羔羊要自己站起來吃奶才能活下去。光靠人扶,並不是長久的發展之計。可以說,中國航天業的發展,為當地的扶貧攻堅找到了新的思路。

   

      片中回鄉的兩兄弟,要在天地間安身立命,奮發圖強,也只能靠他們自己。白晝流星,在兩個少年的眼中是個寓言:「要是有一天,人們能夠從白晝裡,看到夜晚的流星的時候,這片窮土才會被改變。」後來,老李才會帶著他們去見證寓言的「實現」,並對他們說:「孩子們,那是你們的星星。」

  

      有影評者這樣評價白晝流星在故事中的含義,他們認為「白晝流星」在電影裡有三層意義。

第一重,是故事開篇提到的古老寓言。「要是有一天,人們能夠從白晝裡,看到夜晚的流星的時候,這片窮土才會被改變。」

第二重,是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劃破長空著陸在這片土地。

第三重,是千千萬萬在扶貧路上奉獻自己一生的「老李」,他們是這片貧瘠土地的流星,也是「救星」。

   

  

      相信每一個到電影院去親身感受的觀眾,在謝幕後都會有自己的感悟。這個國慶,誠邀您和家人,一起觀影。10月1日~10月20日,維達邀您一起觀影《我和我的祖國》電影。活動期間,用維達紙巾:畫出你心中祖國的樣子,或寫出你對祖國的祝福。拍攝作品並發布微博,@維達Vinda。即有機會被抽中,獲得免費觀影機會!

  

   

      說起來,電影裡提到「神舟十一號」,這裡小達不由想起,我們曾與它的奇妙緣分。2017年,維達超韌紙巾,作為神舟十一號搭載品榮譽歸來,實踐超韌太空行偉大夢想。

   

   

      當時,維達超韌紙巾,經過相關部門的層層審核,作為搭載品伴隨「神舟十一號」載人航天飛船,在太空遨遊了30天。

      在太空,維達紙巾更是堅韌地承受住了太空微重力、強輻射、極端溫度以及溼度等重重挑戰,實至名歸的航天品質,成就了此次意義非凡的跨界合作。

  

      一張平凡的紙巾背後,蘊含著維達多年堅守的信念與品質創新的超韌精神。早在1989年,維達率先推出國內鮮見的100%純進口木匠餐巾紙。在三十餘年如一日,堅守高標準高要求的前提下,我們也沒有故步自封。直到今天,維達依然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進行韌性突破。

   

     

      於是才有了今年,維達超韌的升級突破:維達超韌Just1國潮紙巾,將傳統文化國粹,與高品質現代生活結合,帶來全新的皇家「頤」式感生活用紙體驗。

   

  

      國潮維達,獻禮國慶。這個小長假,邀您一起品味皇家品質生活。

相關焦點

  • 陳凱歌如果這樣講故事,《白晝流星》就不會被罵爛片了!!
    片名「白晝流星」,詩意又美好,讓我好不容易治好的「文藝病」再次復發。電影用草原上有關「白晝流星」的傳說,把紮根土地的扶貧和漫步天際的神舟十一號巧妙地連結在一起,實在是天才的構思啊!但我「十動然拒」,依然想說:陳導是個出色的詩人,可《白晝流星》不是一個出色的故事。
  • 陳凱歌的白晝流星厲害在哪裡?
    今天,身邊好幾位朋友都在吐槽十一大片《我和我的祖國》中陳凱歌拍的《白晝流星可以說,陳凱歌給自己領了一個如「白晝流星」般,近乎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所以呢,那些罵陳導的鍵盤俠們,先自己琢磨琢磨有沒有領悟到這麼深,再想想就算把陳導的任務琢磨明白了,自己能拍出個什麼東西來。而理解了這些,我們再來看陳凱歌執導的這部片子。
  • 替陳凱歌說兩句話《白晝流星》
    作者:郭治江  原題:《我和我的祖國:閃耀的是星星》您要是問今年這片子怎麼樣,那我得借人葛大爺一句話——「牛掰格拉斯,歪瑞嗨皮啊」
  • 陳凱歌《白晝流星》想要表達的,都體現在英文名裡
    根據後期整理,七部電影的中文名和英文翻譯分別是:《前夜The Eve》、《奪冠The Champion》、《相遇Passing By》、《回歸Going Home》、《北京,你好Hello Beijing》、《護航One for All》以及我們要重點說的《白晝流星
  • 《白晝流星》與我之間還差一本書的距離
    《白晝流星》——2016年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護航》——2015年9月3日紀念抗戰勝利 70 周年。本著對小鮮肉無法自拔的沉迷,從預告片開始就對《白晝流星》這個故事最為期待。當然,相信大家也有同感,在七段故事中,相對比較神秘、光看名字很難猜出內容的同樣也是《白晝流星》。
  • 我為什麼喜歡《白晝流星》
    這份對人民的情懷,對國家的熱愛,以及對土地的眷戀,在陳凱歌的《白晝流星》中展現的淋漓盡致。  34年之後的《白晝流星》,承接和延續著陳凱歌的土地情懷。 不用討巧的喜劇橋段,也不用刻意煽情的表現技法,陳凱歌的《白晝流星》細膩而磅礴,含蓄又不失力量,彰顯出十足的大師風範。
  •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見流星
    《白晝流星》主要講述的是一對少年流浪兄弟與扶貧辦主任的故事。一對少年流浪兄弟,因為偷搶東西被捉到了少年勞改所勞改八個月,迷茫落魄的二人在遇到田壯壯飾演的退休扶貧辦主任後,生活悄然發生了變化,更見證了神舟十一號飛船成功著陸這一重大歷史瞬間,見到了草原寓言中的「白晝流星」,內心受到了極大衝擊和洗禮,然後重生了。然而,我看完了這部電影,給我的感覺完全像吃了蒼蠅一樣難受,你都不知道陳凱歌是在黑還是在捧。
  • 《白晝流星》的失敗和陳凱歌的尷尬
    目前來看,陳凱歌的《白晝流星》是七部短片中評價最差的一部。 當然,作為中國導演唯二最具有解讀意義的導演(另一位是姜文),已經有很多影評公眾號,對《白晝流星》進行了解讀,為陳凱歌進行了辯護,比如「幕味兒」公眾號的《陳凱歌真的老了嗎?》、「MOVIE木衛」公眾號的《關於陳凱歌,我有話要說》、「電影幕後故事」的《我為什麼喜歡<白晝流星>》。
  • 拉片《白晝流星》和大家談談影片中的主旋律
    片名:《白晝流星》導演: 陳凱歌製片: 黃建新主演: 劉昊然,
  • 陳凱歌的《白晝流星》為何會引眾怒?
    不過,幾家歡喜幾家愁,唯獨陳凱歌指導的《白晝流星》部分目前爭議巨大,甚至有「引起眾怒」之嫌,怒火不僅針對電影本身,也燒到了陳凱歌本人頭上。一、劇情生硬。非得把扶貧和航天兩塊結合起來。而且劇情與《悲慘世界》開篇相似,很有違和感。二、人物刻板單薄。田壯壯飾演的幹部太過套路,整個感覺像「17年」走出的人物。
  • 《白晝流星》,文藝畫風混進了寫實電影!
    《我和我的祖國》七個單元:《前夜》、《相遇》、《奪冠》、《回歸》、《北京你好》、《白晝流星》、《護航》。很多觀眾都表示,《白晝流星》沒看懂、或似懂非懂,給人很懵的感覺,不知道具體在表達什麼,進而被評判為七個故事中最差的一個。
  • 《白晝流星》用一身的bug,綁架了你的愛國情懷!
    而《白晝流星》絕對是這部電影中最大的敗筆,這也是靜夜乃至很多人對《我和我的祖國》電影倍感失望的點。《白晝流星》渾身都是bug 我們來細數一下!(我們就事論事,還請劉昊然,陳飛宇的粉絲勿噴)《白晝流星》是一部發生在2016年以「精準扶貧」為主旋律的電影。影片中的兩位主角是剛從少管所出來的少年.朋友們,問題來了!!!時間都到了2016年啊,從少管所放出來的年輕人這副模樣真的沒問題嗎?
  • 你看懂了陳凱歌的白晝流星嗎?
    而吐槽最厲害之處莫過於陳凱歌導演拍攝的《白晝流星》.記得當時我看這部電影,自己是中了好幾個淚點,最讓我感動的片段是張譯飾演的工作人員在研發原子彈基地現場的「逆行」——緊急關閉開關。都說人生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而這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的行為是需要多大的勇氣啊!而其他故事因為自己或多或少都經歷過或者事件本身就國人關注度很高。
  • 《白晝流星》:陳凱歌的博大胸懷和詩意氣質
    其中,陳凱歌所執導的《白晝流行》,就更能看出這種互相關聯的意味。茫茫戈壁灘上,一對流浪兄弟,無家可歸,不學無術,整日做些偷盜的勾當,把拘留所當成了真正的家。兩位扮演者劉昊然和陳飛宇,一身「犀利哥」打扮,與自身的鮮肉氣質形成強烈反差。在迷惘落寞的生活中,他們心中唯一記著的是民族的古老傳說:如果大白天看到流星,將會改變人生的命運。
  • 陳凱歌的白晝與流星,第五代導演的高光與錯位
    有意思的是,在剛剛過去甚至餘溫未退的國慶檔,因擔任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總導演並親自操刀了其中一部短片《白晝流星》,陳凱歌被推上風口浪尖:喜歡的人稱《白晝流星》為當代電影的一首抒情詩,不喜歡的人卻直呼它邏輯上失控、脫離現實。前一秒是因作品而湧來的巨大爭議,後一秒則是因在綜藝節目中的表現而得到的讚譽。
  • 《白晝流星》何以在祖國中墊底?說說陳凱歌的超現實主義表達
    許多網友在觀影后都對七個故事做過排名,不少人覺得《白晝流星》拖了後腿,今天就來集中說說為什麼大家普遍給《白晝流星》差評,而我為什麼說這是陳凱歌的【超現實主義表達】。《白晝流星》到底差在哪裡呢?為什麼會引來這麼多差評呢?
  • 遊客在大白天拍到了「白晝流星」,網友留言:快進來許願
    據博主「Steed的圍脖」介紹,1月17日白天,有一位在波多黎各的mirador gavillan旅遊的遊客拍到了白晝流星的美麗景象。他介紹說,在大白天這顆流星都能這麼亮,應該會有隕石墜落了。網友在底下紛紛留言:真正的白晝流星,快進來許願。
  • 《白晝流星》成為「眾矢之的」,為什麼又是陳凱歌拍了一部口碑兩極的片子?
    令人難以想像的是,陳凱歌、田壯壯這一王炸組合打出的《白晝流星》,在劉昊然和陳飛宇兩枚「清新鮮肉」的加持下,口碑竟然遭遇大規模雪崩。七個短片橫向對比,《白晝流星》口碑墊底,總結網上評價,大家對故事的不滿最大,認為情節脫離現實、人物莫名其妙、邏輯滿是硬傷、畫面語言跳躍,歸結為一句話,就是「看不懂」。
  • 從《厲害了,我的國》看白晝流星表達的含義
    其中,陳凱歌的白晝流星最有爭議。很多人表示不理解電影的含義,說陳凱歌不會講故事。我也想聊聊這個短片所表達的想法。記錄電影《厲害了,我的國》相信很多人看過,是一部介紹近年來祖國取得成就的影片。作為影片的組成部分之一,扶貧工作,是與港珠澳大橋,射電望遠鏡等大工程和國之重器並列的成就。
  • 從《白晝流星》到中國航天50年:所有星辰大海,都與你息息相關
    白晝流星的三重寓意早在去年慶祝祖國70周年華誕之際,便有一部與中國航天事業緊密聯結的電影。它在向國人展示了航天力量之餘,又讓百姓感受到了航天英雄的榜樣力量。作為《我和我的祖國》短片的一部分,《白晝流星》顯得獨樹一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