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古村落 張泗溝

2021-02-07 芭蕉雨聲

古村落的羞澀

□芭蕉雨聲

不是第一次來,依然找不到張秀才住過的石頭院子。鄉人的熱情總是帶著慌張,臉上蒙著煙塵的婦人解說著走出灶屋,我寸步不離跟著,她居高臨下遙指某個參照物並找到一條下切的路口才放心回去,嘴裡說著不用謝,眉眼含羞帶笑,她不太習慣這個謝字。我喜歡她被日頭曬黑的模樣。偏林州味的輝縣話,只這裡有。

張泗溝,這個名字不必提,啥時候冒上念頭都會微微一震。神往之地自有它的魅力,於我,一次跟一次不同。

五九進,天朝暖裡轉,依城裡穿衣節奏,出門前我掏出衝鋒衣的羽絨內膽,加了抓絨衣,還是不中。半指手套也戴早了,坐下吃了點午飯再起身,冷得直哆嗦。張泗溝四面環山,稀薄的日光一時半會兒暖不熱凍透了的石頭。這點光由山頭斜照過來,只夠給層疊錯落的屋舍添一抹亮。適宜拍照。

碾盤還在,石磙的木框散架了,不影響照片的構圖,多一重滄桑感。碾盤地處相對較高的位置,作前景,瓦屋山牆交錯的三角形布局規模宏大,高而低順坡勢鋪排下去,傳統的太行民居樣式,新粉刷的白牆很白,高處瘦枝在晶藍天色襯託下頗有畫意。我在碾盤這裡踅摸了很久,試圖找到某記者拍攝過的經典視角,終不大如意。也罷,手機怎能與專業相機相比。記錄下我眼見的便罷。

張泗溝變了,變得不敢認了。以往腳踩出來的小道沒了,硬化後平坦的主路可以讓汽車穿行,路沿仿古的磚砌圍擋與周遭石牆青瓦的拙樸氣質很搭。

玲瓏的那些曲折的石徑,剛我就是踏上它找到一處石桌石凳坐下歇息用餐的。背風處逆光眯眼望,西南山嶺在光線密織裡朦朧一片,倒是就近這棵柿樹讓我心動。樹上紅柿子落的落,不落的被鳥雀叼光,可那琥珀色小紅燈是吹糖人吹出來的嗎?一點兩點數不完。細瞅竟是殘留著果肉的柿子蒂。小小的,明亮的,水墨樣的瘦枝儘是為烘託這些亮點而蕩開來的。橫豎撇捺沒有閒筆。蒼老的柿樹活了。

石板鋪就的石徑讓深溝變淺,原來無處下腳的,眼下很輕鬆即可隨意抵達,同時也失去一些神秘和探索意味。

走走看看,我心底隱隱的失落且留在心底,畢竟越來越有序自然是好的,戀舊癖是毛病。我不能一邊面對殘垣斷壁嘆息著沒有人修繕整飭,一邊又在新鮮潔淨中苛求沉重荒僻的歷史感。變,是唯一不變的東西。

秀才門樓還在,我也脫下手套摸摸牆上青磚,沾沾前輩的文氣。東屋照原樣修復,裸露的梁、檁、椽頭和屋頂坍塌的破洞不見了,大大方方當著堂屋的陪房。晴耕雨讀,張琳張瑜倆兄弟曾在這個院子裡勤奮努力著,最終雙雙及第,鳳凰般展開翅膀飛出了山窩窩。門頭石刻的「多文為富」四個字是張琳親筆,端穩俊秀,很是耐看。誰來都要駐足默念幾遍,遙想一番。六百年傳統村落,草根樹杪都浸染著書卷氣。

張秀才那裡出來,正要上坡,迎頭見一婦人,手裡牽著韁繩,正和一匹花色好看的馬僵持著。揪著吆喝著,馬說啥也不走了。不為別的,只因它多看了我一眼。我一句話沒說已嚇著了馬。待我明白過來即刻慌忙往岔路上閃避,馬害羞得藏到牆旮旯,前蹄騰空恨不得鑽進牆縫裡去。

真是一匹靦腆的馬。婦人說它還小,是個小馬駒。在我眼裡它長得威威武武,英俊帥氣。我沒有它高,頭髮沒有它尾巴梢的毛長,它真不該怕我。我怕它還差不多,我根本不敢牽它脖子裡的繩,也不敢摸它。可它不知道我怕它。

羞怯的小馬駒太可愛,我目送它和它的主人慢慢走過秀才樓後的石板路,清脆的微響,夕照下的背影,綿軟的光。我愣怔半天回不過神。我想讓他們一直走下去,別拐彎。

張泗溝的日頭金貴,說話不及它可擦著峰嶺的茸毛了,下去小半個臉了,落了。山嶺一派羞紅。時間才四點二十分。

對太行古村落的喜愛說不出起因,單純的就是牽掛。順坡就勢布排著的石頭房子,各有各的故事。每每遇見一處荒草雜木過簷的四方院落,總是不敢久留,多待一刻心會往下沉,湧出一些類似憂傷的愁緒。蓋房的是誰,誰住堂屋,誰住在西屋,何時何故丟棄不要了?他們的笑語哭聲拌嘴打架的動靜,灶房燻黑門臉的油煙,漫上樹梢的做飯香味,婚喪嫁娶的喧鬧和悲喜,忽一日,統統都掩埋在日子裡了。他們若站在我站的位置望一望,想必不止心沉和惆悵,淚也會流吧。石頭建造的老宅是後人無法割捨的根。

深深的惋惜,抬腳邁步在心裡一遍遍設想,父輩的父輩的父輩,那麼艱辛,那麼平和,那麼執拗地活著。山裡人生存艱難,石頭縫裡覓食,荊條疙瘩取暖,一碗水也捨不得潑灑。都說山裡人摳門,我倒覺著這種小摳是不小的美德。

我也是山裡人,祖祖輩輩都是。所以我懂,且格外在乎石頭的冷暖。

2021年1月29日 農曆臘月十七 星期五 晴,零下3度到15度。記昨日事。徒步筆記(79)

相關焦點

  • 驢友的天堂古村落漏子頭村 紅葉傳遞濃濃太行風情
    漏子頭村位於林州市石板巖鎮太行大峽谷西北20多公裡的太行山上,雄踞太行屋脊。放眼之內,是連綿不絕跌宕起伏的太行山,山下,就是璀璨的太行明珠——萬丈峽谷「太行平湖」,溫順地躺在它的腳下。像所有山區村落一樣,原本安閒,如世外桃源般。
  • 河北邢臺十大古村落,除了英談村還有哪些?
    邢臺古稱順德府,是河北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邢臺擁有3500餘年文明史,距今五萬至十萬年前就有人類棲息繁衍,歷史上曾四次建國、五次定都,有「五朝古都、十朝雄郡」之稱,是中國最早的古都之一,被譽為「燕趙第一城」。在邢臺尤其是太行上裡散落著無數的古村落,宛如被遺落的珍珠鑲嵌在邢襄大地上。
  • 太行山虹霓村,是一座飽經戰亂的古村落,風景優美地勢獨特!
    作為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偉大的太行孕育了許多華夏兒女。自古以來,說到中原,太行二字是無法迴避的。太行山發掘出的古文化史不計其數,我們今天要講的村莊也是中華文明留下的古文化遺址之一。虹霓村是虹梯關大峽谷景區的重要景點。
  • 【美麗平山】黃安村:太行深處古關口
    【美麗平山】黃安村:太行深處古關口 2020-05-21 04: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石家莊井陘山中的寶藏,不收費的古村落,攝影家的天堂
    一、交通路線 手機導航「呂家村」,大部分是走太行天路的路線,全長約80公裡,車程100分鐘。 1、石家莊市區沿南二環西行,駛入玉泉路,經過水峪隧道,一路直行,穿過井陘縣城,然後向南駛入平涉路,來到「太行天路西線」的起點。
  • 保護古村落 不能只盯著古村落
    12月20日,廣東省古村落評審專家組一行到清遠開展第七批廣東省古村落考察認定工作,這座如畫的小村,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把小村子放到大的「山水景觀」中去「青蓮鎮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都是我們陽山最繁華的地方」,廣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清遠市政協特聘文史專家黃遠奇說。
  • 井陘古村落大盤點,千年歷史,各有風韻,石家莊人周邊遊的好去處
    在城市周邊遊的範疇裡,鄉村遊是很重要的一個領域,而古村落在文旅開發上的價值體現又佔據著重要位置。那麼今天就來聊聊咱們井陘最有名氣的幾處古村落,為大家前來井陘觀光旅行提前準備些攻略信息。第二個展廳是500多年來於家村的組訓文化展示,通過持節尚義、柳池禁約、勤儉持家等一些村裡真實的歷史故事,展現了於家村遵法守約、勤儉樸實的精神風貌,第三個展廳是村落的規劃布局以及民俗民風,古村落四山環抱,一水穿流,借勢山腰沿河而建。有觀音閣、石榴院、清涼閣、蜃氣樓等標誌性建築介紹及模型展示。
  • 古村落如何做到「修舊如故」?
    代表建議遵循「不改變原狀」的原則查金榮代表在今年年初召開的市人代會上提交了一件關於賦予古村落空間現代文化內涵的建議。他在建議中提出,在重塑古村落的原則上,保證古村落整體風貌統一,堅持環境保護的自然性和生態性,修復整理村落的自然風貌與人文環境,保持古村落的原真性,注重可識別性。
  • 隱藏在南太行深山裡的九大古村落,風景如畫卻不要門票!
    都說太行最美在新鄉,而隸屬於新鄉的輝縣又霸佔了新鄉百分之八十的美。 不過,世人只知八裡溝、萬仙山、郭亮村、百泉湖等風景名勝,卻不知在輝縣一條條盤山公路的盡頭,還藏著一座座被時間遺忘的絕美古村落。
  • 「山西畫報·太行古堡專題系列」陽城上莊村:古村遙在水雲西
    為提高全社會對太行古堡申遺工作的認識,形成人人參與申遺的濃厚氛圍,讓更多人認識太行古堡、了解太行古堡,提升太行古堡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為太行古堡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吶喊助威。晉城市委新聞中心、山西畫報晉城記者站聯合晉城市太行古堡研究院推出太行古堡專題系列報導,深度挖掘古堡背後的文化內涵,全方位介紹太行古堡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價值,將太行古堡作為晉城「代言人」展現在世人面前。
  • 丹徒黃墟村——讓古村落在鄉村振興中「煥新」
    近年來,黃墟村積極修繕保護傳統村落和古建築,讓古村落「煥新」,讓歷史文化「活起來」。據《黃墟殷氏家乘》載,黃墟村始建於元代。現存的黃墟古村落,以「十字街」為中心,向東西南北方向延展,建築以徽派風格為主,歷史遺蹟眾多。古村核心區民國前所建民居約2.1萬平方米,古街、祠堂、故居、古墓、古樹等保存較為完好。
  • 領奏「古村落旅遊」 風華正茂再出發
    1994年,黟縣就超前把西遞、宏村、南屏、屏山、關麓等價值較大,藝術性、完整性保存較好的古村落納入縣城總體規劃,對重點古民居按「省保」「市保」「縣保」級別分別掛牌保護。    上世紀90年代開始,西遞旅遊服務公司、黃山京黟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先後成立。1999年,黟縣決定將西遞、宏村兩個活態的古村落打包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 焦作博愛這四個傳統村落被點名了!
    懷商文化與傳統村落日前,河南理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太行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張錕帶領市懷商文化研究會、太行發展研究院的有關專家、學者來到博愛縣,對柏山鎮柏山村、許良鎮許良村、孝敬鎮塢莊、金城鄉武閣寨村進行「懷商故裡文化旅遊及傳統村落保護性開發
  • 當年車水馬龍的黃安關 如今門可羅雀的古村落
    河北的太行山是最適合野跑的地方,大山裡星羅棋布的藏著許多古村落,不經意間就會給你一些驚喜,讓你體會到「讀萬卷書 行萬裡路」的開悟。平山縣的黃安村地處太行深處,現在偶爾在網上看到一些舊時的遊記都把這裡寫的道路艱險、出入不易,而現在的路十分順暢且平整了。
  • 安徽又一古村走紅,位於銅陵的「飛地」上,吳氏九大古村落之一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處意外走紅的古村落-嶺山吳古村。嶺山吳古村落位於銅山鎮南泉村南端,而銅山鎮是銅陵在池州境內的一塊「飛地」,距銅陵市區約90公裡左右。整個村子三面環山,自然風光十分優美,是吳氏九大古村落之一。古村落始建於宋末,其創始人為四宣義公,系從徽州遷居此地。自然村現有130餘戶500人,吳姓人口佔村落人口總數95%。
  • 惠州古村落兼具人文自然美 傳承特色民俗
    古村落常被喻作一本古書。惠州的古村落大多形成於清代之前,廣府、客家、潮汕文化相互交融,形成豐富多彩的建築文化,並保留著某一歷史時期的傳統風貌、地方特色和民俗風情。時空恍惚,傳承發展偷得浮生半日閒,古村落有詩有鄉愁古村落是民族的寶貴遺產,保護、傳承和發展好古村落,讓古村落活起來才能更好地堅定文化自信。
  • 廣東這9個古村落,歷史悠久,風格各異
    西礁 西礁村落位於佛山,是一個極具有嶺南特色的古村落。這裡,深深烙著嶺南的文化印記。這裡像是一個綠意盎然的水鄉,靜謐悠閒。古橋、古樹、古巷、古建築隨處可見,在這樣的古村落裡行走,仿佛時光都放慢了腳步。西礁是中國的紡織之鄉,在春秋戰國時期,這裡的紡織業已經開始興盛了。可見這個古村落,經歷了上千年的時光輪換。
  • 風車、汽車小鎮、古村落……洛陽人:半小時到濟源,這些景點免費看
    古村落裡覓鄉愁 ●地點:濟源市大峪鎮王莊村●費用:免費●建議遊玩時長:2小時土屋、土院、土坯牆;磨盤、蓑衣、青瓦房;黃狗、狸貓、大公雞;精緻的田園,上百年的古桑樹,蜿蜒的河流……王莊村,這個被譽為太行周莊的村落,您很容易找到久違的鄉愁。
  • 三衢古村落:新桃源 谷口地
    柯城區九華鄉有許多的古村落,這些古村落啊,有一個非常特殊的地方,據說它們還都有一定的淵源,今天呢,我們就去了古村落當中的一個,為什麼要去那裡呢?因為啊,這個地方據說隱藏著當地許多古村落淵源的故事,它的名字裡啊,就有個源字,讓我們一起走進九華鄉源口村。
  • 「中國最美古村落」秋景如畫
    進入秋季,素有「中國最美古村落」之稱的禾木小鎮吸引不少人前來觀光遊覽。有遊客稱這裡樹木錯落有致,景色迷人,讓人覺得像到了天堂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