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的正卦、綜卦、互卦、錯卦、變卦

2021-01-10 一陰一陽

正卦、綜卦、互卦、錯卦、變卦

本卦

又名做正卦,是佔卜時所卜出的卦,卜卦請求動爻〈有人又稱作變爻〉,要在動爻上看吉兇。代表工作是在正卦情境下去開展的,不過也僅代表一個面的觀點罷了。由於工作在不相同的視點下有不相同的認知與觀點,正卦是代表你自個片面的觀點,工作的勝敗是要看片面與客觀的條件是不是合適。

互卦

是由主卦推演而出的,取正卦五四三爻為上卦,四三二爻為下卦,另成一卦,仍取正卦動爻爻位之爻義。代表此一疑問癥結地點。

變卦

是將正卦動爻陰陽互變,也即是陰變陽,陽變陰,又另成一個卦。代表此一疑問最後的成果,可看出是吉是兇。

綜卦

是將正卦旋轉180度,另成一卦,代表從另一個視點來看此一疑問,能夠說是由對方的視點又有從第三者的視點來綜觀此一疑問,是疑問的另一個面,也是客觀的觀點。

錯卦

是將正卦各爻陰陽互變另成一卦,代表此一疑問的危機、轉機,若疑問的成果是吉,則錯卦代表危機,也即是不要去做危機中所述的這些工作,不然工作將往負面轉換,藉以提出警語;如果工作成果為兇,則錯卦代表轉機,要調整改動自個原有的態度與作為,去做錯卦上所述的這些工作,如此工作將會由於你的正面改動而向正面轉化,這即是易經佔卜能趨吉避兇的最大功用!

本卦內卦外卦綜卦錯卦

斷 卦 法 (轉)

易的根本觀點,是中道觀。是順行是逆行,生計自由選擇。

易的的顯意,是洞悉天道,效勞並應用了人道,是猜測,是順行(即人道行)。密意,是回歸天道,是功法(即修煉之法),是逆行(即修行)。

一些易學家通常疑惑不解一個疑問:為何常常是卦辭與爻辭不共同,乃至矛盾很大?在易來說,常常是卦與卦之間說活,而並不是卦與爻說活。卦說的是一類事,而爻講的又是另一類事,著眼點和用處不相同。

研討易,首要立點要高。不然,難以統觀六十四卦。單研討一個卦時,不能只著重在本卦與卦中六爻之間的聯繫,首要要看夲卦與之卦、錯卦、綜卦之間的聯繫。

當研討卦中某一爻時,也不能單重在研討與上下爻之間的聯繫,而應重在研討夲爻與變爻、變卦之間的聯繫。不然,就會陷入限制而茫然。

夲卦:猜測時得到的卦,叫夲卦。

反卦:與夲卦陰陽相反的卦,叫反卦,又名錯卦。

內卦:以本卦之三、四、五爻為上卦,二三四爻為下卦,構成的卦稱為內卦,又名之卦,又名互卦。

綜卦:將本卦倒置過來看的卦,叫綜卦。

外卦(即本卦)表辦法,內卦表成果,外卦是方式內卦是內容,這是讀易、破解易之密的辦法。第五爻,為本卦的主爻。第六爻,為本卦的成果。

讀易(即斷卦、解卦)分粗讀和細讀。

粗讀,即先斷下夲卦(即測事而起的卦)。研討本卦的卦辭和卦象。依據卦辭卦象,去了知卦意。這個進程叫望文生義。或滿意洋洋。

夲卦,是通知你,應該如此行。若如此行,其成果,在內卦裡。要進一步去觀內卦的卦辭卦象,而得其意。

若不按本卦行,其改變成果如本卦的錯卦,要觀錯卦的卦辭卦象去得其意。

若堅持按本卦行,其開展改變的結果,在本卦的綜卦裡。可觀綜卦的卦辭卦象。

上述即是讀易的微妙地點。

細讀,是指進一步研討爻辭和與變卦。

讀易五步法:是讀易之大框架之法。只需把握了這個極為簡略便利的辦法,學了十幾年,幾十年的易學家,對你讀易之所見,就會呆若木雞,口不服,心服。

一、八卦八個根本符號:

乾 兌 離 震 巽 坎 艮 坤

這叫單卦。單卦兩兩組合構成六十四卦,叫復卦。應用時用的是復卦素常講的卦,均指復卦。

二、猜測某一事件而起的卦,為所要看的卦,叫夲卦。比方周易第五卦序號為五從周易卦序表上查出是需卦。是水天需。即上坎下乾,兩個單卦構成。

本卦,水天需卦的卦辭是:

需 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

三、得了卦辭,如何解?

分兩步:顯意和密意。

看顯意,要參閱夲卦的錯卦(又名反卦),是火地晉。從八方矩陣表上,一查便知。再從周易卦序表上查晉卦序號為三十五。查卦書第三十五卦,得晉卦辭是:

晉:康侯用錫馬蕃遮晝日三接

晉,含就要升官開展之象。晉卦,上離下坤。離為火為日。坤為地為空。此象為大日當空照,光亮一片。

回來再看需卦辭,光亨。何為光亨?晉卦己通知了:是大日當空照。貞吉,是有利於萬物成長。利涉大川,是何意?是有利於外出謀工作,有利於向外開展。從晉卦表明,要接應為重擔。

利涉大川四個字,在顯意,是有利於向外開展,求官位建侯位等等。古詩曰:

閨中少婦不知愁,

悔叫夫婿覓封侯。

是說,少婦讓丈夫去涉大川。

四、有了本卦,要看密意,則要觀本卦的內卦(又名互卦,又名之卦)。

需卦的內卦(即由需卦的三、四、五爻構成上卦,二、三、四爻構成下卦,此上、下卦所成的卦)為火澤睽卦。從周易卦序表上,查序號,為三十八。睽卦辭是:

睽小事吉

何為大事?

需卦之時。

需卦,上坎,下乾。坎為月,乾為時,即月時。大事是修煉,把性能量,即色能量,上調到月輪,呈西天月。

卦名何以以眾目睽睽名之?

由於,你得到了所需,又生兒育女,又要加封進爵。是故,樹大招風,眾目睽睽。

樹大招風的結果呢?

五、按本卦行,開展改變的結果,要看本卦的綜卦。本卦水天需的綜卦,是把水天需卦倒置過來看,為天水。查八方矩陣表是天水訟卦。再查卦序表,訟,序號為六,即周易第六卦,天水訟卦辭曰:

訟有孚窒惕中吉終兇利見大人晦氣涉大川

天水訟卦,上乾下坎。上陽下陽,表陰陽不合,有爭鬥之事要發作。窒,表要受致衝擊,有必要處於警覺之中。利於修煉,晦氣於遠涉大川,去求事謀官。

為何不行遠行?

有訟,就要交兵了。

訟卦,上乾下坎。乾為天,表西洋女王。坎表水月,表水月白娘,即白衣素女心月狐。月,又暗指羅地於布(水月白娘,為月神。羅地於布,為月王,統領月軍。在首次六合大戰時,太平洋東海一戰,水月白娘助羅地於布大戰十日,擊落九宮。東海一戰,日軍(指大日統帥的十妙之軍)大北。

訟卦象,表西洋女王大兵壓境,有爭訟之事要發作,就要交兵了。

六爻定世應法與認卦宮法

一、六爻世應法:

1、八宮首卦,世居六爻;

2、全卦只要二爻與五爻陰陽不相同者,為歸魂卦,世居三爻;

3、其它卦,從初爻變起(陰爻變陽爻,陽爻變陰爻),變以致表裡卦相一起,此爻即為世;

4、變到五爻仍不相一起,在變四爻,而想同者,此為遊魂卦,世居四爻;

5、應與世相隔二爻位。

二、世應認卦宮法:

1、除「歸魂卦」外,世居內卦者,外卦即為此卦卦宮;

2、歸魂卦,內卦即為此卦卦宮;

3、世居外卦時,此卦卦宮為內卦的反卦。

註:反卦者,即天與地反、離與坎反、兌與艮反、巽與震反。

6

卦的撲朔迷離是什麼意思?如今先說綜卦,為了使咱們看八卦圖畫的便利,還是舉乾卦為例來闡明:囗乾卦的榜首爻變為囗女後卦,如果把這個卦倒過來看,或者平放在桌面上,站到對面來看,就成了囗(決右)卦,這即是女後卦的綜卦。綜卦是相對的,悉數六十四卦,除了八個卦以外,沒有不相對的,這綜卦是象,而綜卦的理,是通知咱們萬事要客觀,由於態度不相同,觀念就徹底兩樣。別的有八個卦是肯定的,不管單方面看或相對地看,都是同一個樣於,這八個卦是囗乾卦,天,如何去看都是天,囗坤卦,地,總歸是地,亦是肯定的,坎卦是肯定的,囗離卦亦是肯定的,別的囗大過、囗小過、囗頤、囗中孚也都是肯定的,除此之外,其他五十六卦都是相對的,這表明世界間事物都是相對的,這即是綜卦的道理。

錯卦,是陰陽爻錯的意思,錯卦的理是態度相同,方針共同,但是看疑問的視點不相同,所見也就不相同了。如:囗天風女後卦,它的榜首爻是陰爻,其他五爻都是陽爻,那麼在陰陽爻錯今後,變成了:囗這樣榜首爻是陽爻,其他五爻是陰爻,如上面的這個卦象,它的外卦是坤,坤為地,內卦是震,震為雷,即是地雷復卦,所以天風女後卦的對錯卦,即是地雷復卦。六十四卦,每卦都有對錯的卦。因此學了《易經》今後,以《易經》的道理去看人生,一舉一動,都有相對、正反、交織,有滿意就有失意,有人擁護就有人對立,人事物理都一定是這樣的,離不開這個世界大準則。

以如今的觀念來說明,綜卦能夠稱之為對立的或相對的,錯卦可稱之為正對的。有人說《易經》動輒有黑格爾的辯證法的思維,他說的正、反、合,即是《易經》的準則,這是亂講。如今中國人很不幸,講自個的文明,要和西方的文明比。咱們這個和愛因斯坦相同,為何不說愛因斯坦和咱們相同?硬要把祖父拉下來和孫子比,說祖父很像孫子,很不幸,真是荒謬絕倫!為何要如此比呢?他們說黑格爾的正、反、合是三段論法,我通知他們《易經》是八段論法,比起來黑格爾就顯得粗糙得很,又算得了什麼!《易經》看東西是左右逢源的。如今現已看了四面了,仍以囗天風女後卦為說,綜卦是囗澤天(決右),錯卦是囗地雷復,而復卦亦應有它的綜卦,即是囗山地剝,這豈不是看了四面,所以《易經》的腦筋,一件事初到手,處理起來,四面都要注意到,不光要注意四面,還要左右逢源。

64卦--綜卦--錯卦--互卦對照表 制表:陳證升

序號 卦名 卦名 綜卦-倒轉 錯卦-爻變 互卦 234爻下卦 345爻上卦

1 乾 乾為天 無 坤為地 乾為天

2 坤 坤為地 無 乾為天 坤為地

3 屯 水雷屯 山水蒙 火風鼎 山地剝

4 蒙 山水蒙 水雷屯 澤火革 地雷復

5 需 水天需 天水訟 火地晉 火澤睽

6 訟 天水訟 水天需 地火明夷 風火家人

7 師 地水師 水地比 天火同人 地雷復

8 比 水地比 地水師 火天大有 山地剝

9 小畜 風天小畜 天澤履 雷地豫 火澤睽

10 履 天澤履 風天小畜 地山謙 風火家人

11 泰 地天泰 六合否 六合否 雷澤歸妹

12 否 六合否 地天泰 地天泰 風山漸

13 同人 天火同人 火天大有 地水師 天風姤

14 大有 火天大有 天火同人 水地比 澤天夬

15 謙 地山謙 雷地豫 天澤履 雷水解

16 豫 雷地豫 地山謙 風天小畜 水山蹇

17 隨 澤雷隨 山風蠱 山風蠱 風山漸

18 蠱 山風蠱 澤雷隨 澤雷隨 雷澤歸妹

19 臨 地澤臨 風地觀 天山遯 地雷復

20 觀 風地觀 地澤臨 雷天大壯 山地剝

21 噬嗑 火雷噬嗑 山火賁 水風井 水山蹇

22 賁 山火賁 火雷噬嗑 澤水困 雷水解

23 剝 山地剝 地雷復 澤天夬 坤為地

24 復 地雷復 山地剝 天風姤 坤為地

25 無妄 天雷無妄 山天大畜 地風升 風山漸

26 大畜 山天大畜 天雷無妄 澤地萃 雷澤歸妹

27 頤 山雷頤 無 澤風大過 坤為地

28 大過 澤風大過 無 山雷頤 乾為天

29 坎 坎為水 無 離為火 山雷頤

30 離 離為火 無 坎為水 澤風大過

31 鹹 澤山鹹 雷風恆 山澤損 天風姤

32 恆 雷風恆 澤山鹹 風雷益 澤天夬

33 遯 天山遯 雷天大壯 地澤臨 天風姤

34 大壯 雷天大壯 天山遯 風地觀 澤天夬

35 晉 火地晉 地火明夷 水天需 水山蹇

36 明夷 地火明夷 火地晉 天水訟 雷水解

37 家人 風火家人 火澤睽 雷水解 火水未濟

38 睽 火澤睽 風火家人 水山蹇 水火既濟

39 蹇 水山蹇 雷水解 火澤睽 火水未濟

40 解 雷水解 水山蹇 風火家人 水火既濟

41 損 山澤損 風雷益 澤山鹹 地雷復

42 益 風雷益 山澤損 雷風恆 山地剝

43 夬 澤天夬 天風姤 山地剝 乾為天

44 姤 天風姤 澤天夬 地雷復 乾為天

45 萃 澤地萃 地風升 山天大畜 風山漸

46 升 地風升 澤地萃 天雷無妄 雷澤歸妹

47 困 澤水困 水風井 山火賁 風火家人

48 井 水風井 澤水困 火雷噬嗑 火澤睽

49 革 澤火革 火風鼎 山水蒙 天風姤

50 鼎 火風鼎 澤火革 水雷屯 澤天夬

51 震 震為雷 艮為山 巽為風 水山蹇

52 艮 艮為山 震為雷 兌為澤 雷水解

53 漸 風山漸 雷澤歸妹 雷澤歸妹 火水未濟

54 歸妹 雷澤歸妹 風山漸 風山漸 水火既濟

55 豐 雷火豐 火山旅 風水渙 澤風大過

56 旅 火山旅 雷火豐 水澤節 澤風大過

57 巽 巽為風 兌為澤 震為雷 火澤睽

58 兌 兌為澤 巽為風 艮為山 風火家人

59 渙 風水渙 水澤節 雷火豐 山雷頤

60 節 水澤節 風水渙 火山旅 山雷頤

61 中孚 風澤中孚 無 雷山小過 山雷頤

62 小過 雷山小過 無 風澤中孚 澤風大過

63 既濟 水火既濟 火水未濟 火水未濟 火水未濟

64 未濟 火水未濟 水火既濟 水火既濟 水火既濟

這段話什麼意思?

相關焦點

  • 正卦、綜卦、互卦、錯卦、變卦
    互卦為事情發展的過程變卦是由本卦經過某個爻的變動、變化而得到的,也就是變卦是由本卦變動而來的。變卦代表著事物發展變化的最終結果,也就是求測者想要得到的最終結果、結局。在預測時,事物的最終吉兇結果,要由變卦來作最後定奪。所以,預測最終要以變的結果為準。
  • 本卦、互卦、變卦、錯卦、綜卦及作用
    代表的是目前的情況互卦排在第二位的是互卦,它是由本卦的兩個內卦組合而成的。具體組合方法是:本卦中的第三、四、五爻,拿出來作為互卦的上卦,本卦的第二、三、四爻,拿出來作為互卦的下卦。上卦、下卦組合在一起,就得到了互卦。互卦為事情發展的過程變卦是由本卦經過某個爻的變動、變化而得到的,也就是變卦是由本卦變動而來的。
  • 周易主卦、互卦、錯卦、變卦、綜卦具體用法
    周易主卦、互卦、錯卦、變卦、綜卦具體用法本卦又名正卦、主卦,是佔卜時所卜出的卦
  • 錯卦、綜卦、消息卦
    文  /  唐巍(多寶道人)卦位八種、卦變:錯卦、綜卦、消息卦卦位八種1、下卦與上卦:別卦分上下之位,上位(四、五、上爻)為上卦,下位(初、二、三爻)為下卦。如:泰卦,乾下坤上。2、內卦與外卦:兩卦相重,分內外之位,內位(即下卦),外位為外卦(即上卦)。
  • 卦的錯綜(錯卦與綜卦)
    我們常常說某件事錯綜複雜,這錯綜複雜的語源,就是本自《易經》。這四個字的意思是指卦變而言,我們常說某人變卦,某人變壞,變卦是卦變的顛倒語。中國人說話,常常都是來自《易經》,如說:」不三不四「,為什麼不說「不五不六」或「不一不二」呢?不三不四這句話,又是根據《易經》來的。
  • 【八卦應用】關於錯卦綜卦
  • 易經入門(錯綜複雜)
    其次要了解的,我們常常說某件事錯綜複雜,這錯綜複雜的語源,就是本自《易經》,《易經》的範圍太廣,真可說是「錯、綜、復、雜」。這四字的意思是指卦變而言,我們常說某人變卦,變卦是卦變的顛倒語,我們中國人說話,常常都是來自《易經》,如說:「不三不四」,為什麼不說「不五不六」或「不一不二」呢?「不三不四」這句話,又是根據《易經》來的。
  • 易經卦象的變化方法|錯綜複雜
    「錯綜複雜」來源於易經,是指易經中卦的變化,具體有四種變化,包括綜卦、錯卦、復卦、雜卦。綜卦:以 姤卦為例,旋轉180度就變成 夬卦,這就是姤卦的綜卦。64卦中有8個卦是絕對的,綜卦還是它自己有 乾卦、 坤卦、 坎卦、 離卦、 大過、 小過、 頤、 中孚,其他卦都有綜卦。
  • 易經中的「互卦」是什麼意思?
    朋友們,大家好,在學習易經的時候,有的書籍會提到一個詞,叫做互卦,很多的朋友可能一時不知道這個互卦是什麼意思
  • 易經雜說(南懷瑾)1
    這四字的意思是指卦變而言,我們常說某人變卦,變卦是卦變的顛倒語,我們中國人說話,常常都是來自《易經》,如說:「不三不四」,為什麼不說「不五不六」或「不一不二」呢?「不三不四」這句話,又是根據《易經》來的。因為《易經》的道理,卦的第三爻和第四爻最重要,這兩爻在卦的正中間,亦是中心的位置,如果一個人不成樣子,就被形容為「不三不四」。
  • 「睽卦」之上九爻辭破解
    二、陶簋內壁有五組「筮數易卦」,分別為《巽卦》、《蹇卦》、《既濟卦》、《睽卦》和《無妄卦》。這五個卦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聯繫的。其中《睽卦》是陶簋所刻劃的主卦(本卦)。《既濟卦》是主卦的交互卦,反映《睽卦》的本質內涵;《蹇卦》是主卦的錯卦,反映主卦的否定意義;《無妄卦》是本卦的變卦,《睽卦》是由《無妄卦》變化而來,而《無妄卦》又是由《否卦》變化而來。
  • 象數研究:梅花易數為什麼有互卦?
    本卦一旦確定,其本卦、互卦、變卦的『體用』取法相同,也就是說,如本卦的『體卦』在上,則互卦和變卦都在上,本卦和變卦與六爻的方法完全一樣,只是中間多了一個互卦。互卦又是怎麼取的呢?互卦是根據本卦來的,將本卦的初爻和上爻去掉,然後取二爻三爻四爻為下卦,再取三爻四爻五爻為上卦。
  • 既濟卦的守成之道(升級版)
    【解讀序言】既濟卦位列周易第六十三卦,因上卦為水,下卦為火,稱其為水火既濟。《序卦傳》說:「有過物者必濟,故受之以既濟。」意即把事情做得稍過的人,必然能夠把事情做成,因此周易在小過卦後安排了既濟卦。既濟卦是周易倒數第二卦,最後一卦是未濟卦。這是一對特殊的卦,既是綜卦(覆卦、鏡卦),又是錯卦、交互卦。
  • 教你易經起卦(4)如何用硬幣起卦佔卜
    前面給大家介紹了很多關於《易經》相關內容只是為了給起卦做鋪墊,讓看官們有一個清晰的路線圖,不至於糊裡糊塗的,今天給大家簡單介紹起卦的玩法,注意是玩法僅供諸位作為茶餘飯後娛樂之用。《易經》的起卦方法相對梅花易數起卦方法個人認為相對的簡單,但是卻不方便。
  • 《易經》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是一本關於一個成功的人應該具備怎樣的心理素質,失敗人生的心理素質差距在哪裡的書(易經中的卦用比喻和類比來描述一個人的心理狀態;卦、物、心的組合,就是《易經》中的六十四卦和六爻。六十四卦的卦爻辭和卦爻辭是來自客觀外部物體的某些特徵的象形圖,進而印證了人類心理的某些特徵:景觀物體的某些特徵就像人類心理的某些特徵,人類心理的某些特徵與景觀物體的某些特徵相比相形見絀。
  • 《易經》上經三十卦,下經三十四卦,是分錯了嗎?其實有大智慧
    上經綜述(一)暗含大智慧《易經》由上經與下經兩部分組成。表面上看上經有三十個卦,下經有三十四個卦。既然要分成兩部分為什麼不六十四除以二呢?上經是從乾坤開始到坎離結束。在這三十個卦中其實只有十八個卦。下經是從鹹恆開始到既濟未濟。
  • 《易經》透露:「定位」和「變卦」是一個人成功的基本要素
    只能說我們對《易經》的了解實在是太少。但是與此同時,《易經》對於我們中國人的影響卻又是非常之大。你可能從來也沒有讀過《易經》,但是你往往脫口而出,就可以很輕鬆的說出《易經》裡面的句子。就比如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句話。我想應該隨便哪個中國人都很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