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傳說|仰望星空感受中國古老的星宿文化

2021-02-06 峰火文創

抬頭看星星,我們都知道有星座一說,星座運勢、星座護身符等延伸更是不勝枚舉,通過星座研究,打造星座大v,星座主題大號成為現今星座知識流通的一種載體,當然星座漫畫、動漫更是少年喜聞樂見的形式。

有學者考證,西方十二星宮自隋朝起就已經傳入我國,但正史天文志中均未見記載,可見古代十二星座並不普及,但是在道教中,卻把十二宮星君和其他各位星君一起供奉。

道教不僅將十二宮列為星君之神,還將之具體運用於預測之中。明朝臞仙所撰《天皇至道太清玉冊•十二宮分》也是如此觀點,即「寶瓶子、摩羯醜、人馬寅、天蠍卯、天秤辰、雙女巳、獅子午、巨蟹未、陰陽申、金牛酉、白羊戌、雙魚亥。」

(這裡插句嘴,中國古代在悠長的封建統治下,對中外、各民族文化的融合,吸取精髓為己所用,承襲更新等方面,是非常具有深度,這就是文化的魅力與魄力吧)

下面講講我們美麗的星宿

嚴謹的學術體系,感情飽滿的宇宙萬象

古人總把世界的一切看作是一個整體,認為星空的變化,關係著地上人們的吉兇禍福,認為人事變遷、災害和天氣,都可從天象得到預兆。所以,不管研究歷史、災害、氣候變化等等,一涉及古代文獻,都會碰到天象記錄。

現在的科學,不僅掌握了古時觀察得到的五大行星的運動規律,還掌握了全部八大行星、成千小行星以及許多慧星的運動軌道,可推算出任何時刻的星空圖象。甚至於不懂天文之人,也可很快地求得,公元前後4000年之內任一時刻的天象,以驗證歷史記錄。

行星的位置總離不開黃道附近,外國用黃道十二宮記錄,中國則用二十八宿。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廣泛應用於古代天文、宗教、文學及星佔、星命、風水、擇吉等等術數中。

該壁畫在陝西定邊縣郝灘鄉一處東漢墓群被發現。

考古專家稱,該壁畫保存之完整、顏色之豔麗、繪畫技藝之嫻熟,是迄今為止在中國所發現的東漢壁畫中所沒有的。

星宿是古代天文學術語,一宿通常包含一顆或者多顆恆星,而古人將滿天星宿劃為四大星野,青龍、白虎等四象即出自於此,而春秋時又將四象細分成了二十八宿。 在東、南、西、北四方都有一位守護神,分別是:青龍、朱雀、白虎、玄武。

《三輔黃圖》卷三:「蒼龍、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靈,以正四方。」

戰國曾侯乙墓出土漆箱所飾圖,是最早的完整記述了二十八宿與四象名稱的記載,將東、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像為四種動物,叫作四象。

出土的一件漆木衣箱蓋上,畫面中央以篆書書寫一個「鬥」字,古樸蒼勁,四周按順時針寫著二十八宿名稱,二十八宿東側繪有一龍,西側繪有一虎,關於「鬥」字與環繞其周圍的二十八宿名稱,有專家指出,畫中的「鬥」字代表著北鬥星,將其畫在中央,表明地位突出,正反映了古人對北鬥星的崇拜。

使得當時已經定稿的《中國大百科全書·天文卷》相關內容不得不重新修改,這一發現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北方玄武"可以死而復活,變回烏龜跟蛇的模樣.它包括七星士:鬥宿,牛宿,女宿,虛宿,危宿,室宿,璧宿。

"東方青龍"是海神,掌管生命的源泉.它包括七星士:箕宿,尾宿,心宿,房宿,氏宿,亢宿,角宿。

"西方白虎"似乎是神仙信仰的象徵似乎是因為中國的西方,被群山環繞之故.它包括七星士:奎宿,婁宿,胃宿,昴宿,曄宿,參宿,觜宿。

"南方朱雀"對中國歷代皇帝來說,南方具有重大的意義,也就是說,相對於天帝應當統治天界,地上的皇帝,就應座於南方,統治這個世界。它包括七星士:鬼宿,星宿,柳宿,翼宿,井宿,軫宿,張宿。

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成了天上四個方向星座的坐標標記,也成為地上四個方位的象徵,因而也成了人間的神獸,秦漢時期已經有了四神獸紋樣的瓦當,成為當時用在宮殿上的特殊瓦當。唐朝長安的皇城和宋朝汴梁的宮城,它們的南門都稱為朱雀門,北門都稱為「玄武門」。

星宿博大精深 傳說更是美麗動人

文人墨客筆下的星宿傳奇與膾炙人口的歌謠,代代相傳後,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文曲星【主管文運興衰的星官】

文人墨客筆下的北極星和北鬥七星中鬥身中的四顆星又叫魁星, 魁星就是文曲星,也叫文昌星,簡稱文星,因名帶「文」字,古人附會為主管文運興衰的星官。民間信仰、預言書及文學作品中,認為商相伊尹、王子財神比幹、宋朝開封府尹龍圖閣直學士包拯、宋相範仲淹、文天祥和《白蛇傳》男主角許仙的兒子許仕林等等皆為文曲星轉世。

但最廣為人知的文曲星的化身,是梓潼神(文昌帝君),原是晉朝人,姓張名亞子,居四川梓潼縣七曲山,東晉寧康二年起兵反抗前秦苻堅時陣亡,被奉為梓潼神。

南箕北鬥

《詩經.小雅.大東》:「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維北有鬥,不可以挹酒漿。」

箕與鬥都為星宿名,一個像簸箕,一個像古代盛酒的鬥。當它們同時出現在南方時,箕星在南,鬥星在北。後用「南箕北鬥」比喻徒有虛名而無實際。

北齊.魏收《魏書.李崇傳》:「今國子雖有學官之名,而無教授之實,何異兔絲燕麥,南箕北鬥哉!」

《三國演義》第六十九回就敘述了一個「趙顏借壽」的故事。著紅衣的南鬥星和著白衣的北鬥星在南山下棋,趙顏獻上酒脯求壽,南鬥星就將十九歲改成了九十九歲。

牛郎織女【七夕節的鵲橋相聚】

牛宿和鬥宿因相距較近,常連在一起出現。如蘇軾《前赤壁賦》:「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牛宿是北方玄武七宿中的第二宿,據《晉書·張華傳》記載,牛、鬥二星之間常現紫氣,張華請能識天象的南昌人雷煥來看,雷煥說是寶劍的光芒上通於天。後來雷煥果然在豐城地下掘出了雙劍,這就是龍泉劍和太阿劍。王勃《滕王閣序》中「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就是化用這個典故,描述了南昌的寶貴珍奇之物。

位於銀河兩面的牛宿和女宿衍化出了牛郎織女的故事,牛宿又叫「牽牛星」、「牛郎星」、「扁擔星」,在銀河東,共有星六顆,其中三顆星好像一個人挑著擔子走路。女宿是北方玄武七宿中的第三宿,又叫「織女星」、「天孫星」,在銀河西,共有三顆星,成等邊三角形,好像織布梭子。

《詩經·大東》中早有牛女二星的記載:「陽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翉彼牽牛,不以服箱。」意思是三隻角的織女星,一天來回移動七次。雖然移動七次,卻不能織出好花樣的布錦。看牽牛星閃閃發光,卻不能用來駕車。到了漢代,牛女二星完全人格化。

《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詩歌寫了織女隔著銀河遙望牽牛的愁苦心情,表現了愛情受折磨時的痛苦。

昴日星官【《西遊記》捉妖】

《西遊記》第五十五回寫了唐僧師徒在毒敵山琵琶洞被蠍子精圍困,多虧「昴日星官」下界捉妖的故事。

「昴日星官」住在上天的光明宮,本相是「六七尺高的大公雞」。它長叫一聲,蠍子精現了原形,再叫一聲,蠍子精渾身酥軟,死在面前。昴日星官也就是昴宿,是西方白虎七宿中的第四宿,天文學裡稱「昴星團」,俗名七姐妹星團,中國民間稱「冬瓜子星」。

《史記·天官書》:「昴曰髦頭,胡星也。」古人認為昴宿主胡兵大起,後以「旄頭」指少數民族侵略漢族的戰爭,唐代衛象《古詞》:「鵲血雕弓溼未乾,鸊鵜新淬劍光寒;遼東老將鬢成雪,猶向旄頭夜夜看。」詩句表現了一位老將高度警惕、細心防守的情景。

星宿文化博大精深,可挖掘及普及的亮點不勝枚舉,科學與傳說完美的相遇,流傳下來不少神話故事,到如今仍被津津樂道。

我們在推進文化教育的時候,也需要普及中國的科學知識。通過文化復興的腳步,更多文化產業開始關注中國傳統文化,通過各種形式進行傳播和發揚,衍生品更是琳琅滿目,但是還是要從根本上換孩子們一個本真世界,對於傳承,「寓教於樂」不能少了「教」及創新力活躍的思維環境。

-END-

(圖片來源於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致力打造文化產業界「智者」的精品課、新媒體運營人才的峰火文創網際網路(新媒體)文創實訓營(點擊了解詳情)正式啟動了,歡迎您加入:

相關焦點

  • 跟隨《星空朗讀》的腳步去寧夏,到「星星的故鄉」仰望星空
    2020年9月19日晚,由浙江廣電集團傾力打造的中國最具品牌價值文旅類欄目《星空朗讀》走進寧夏。金秋九月,伴著銀川閃閃的夜空,來自祖國各地的名主持、名演員齊聚寧夏賀蘭山東麓的源石酒莊,共赴一場「詩和遠方」的相約。朗讀者陣容,值得期待「星星的故鄉」星空璀璨星空作為不可或缺的自然資源,凝聚著人類對宇宙的憧憬、對真理的渴望和對自然最深切的敬畏。
  • 中國古代星宿
  • 星星名字由來:中國二十八星宿與西洋十二星座
    謎樣的二十八星宿2 星星名字由來:中國二十八星宿與西洋十二星座浩瀚的宇宙中,是什麼讓你心動了?
  • 徵文 | 「仰望星空」全球徵文大賽85號作品《星空》
    論文《從韓熙載夜宴圖談古代人物畫的構圖特色》載《聲色》;《林風眠的融合理念與中國美術的發展》載於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許江、楊樺林主編《林風眠誕辰110周年紀念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程及藝術對現代水墨的啟示》載於河北教育出版社,楊德賢主編《心緣集-程及水彩畫藝術研究》;《中國藝術史上的硃砂與色彩文化》載於學苑出版社,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編《非物質文化產遺產與藝術人類學》,另有文章見於《中國書畫報》等
  • 雜談 | 中國古代的星空文化
    正因為這個方式,我們才能通過運用精確的邊界劃分天空,使天空每一顆恆星都屬於某一特定星座,不會出現因文化差異而產生科學的隔閡。我們可以在Stellarium中了解不同地區和時代的星空文化今天向大家介紹的,是古代中國文化中的星空體系——三垣二十八宿。
  • 中國古人是如何記錄和描繪星空的?
    自古以來,「天」在中國思想文化體系中佔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中華民族也從未停止對宇宙、蒼穹的探索。仰望星空,既是來自人類探索未知的本能;亦是因為星空本身燦爛瑰麗,引發了無數浪漫詩意的想像。 看到了吧,天文知識不僅僅是知識本身,而是已經滲入先人的文化生活之中,成為了我們的星空文化。想要了解和傳承這種文化,在星空下觸碰古人的思想,前提條件是你至少要對這片星空有所了解,這也是個有點門檻的技能。中國古人命名了兩千多顆星星,數據量實在有點大。
  • 二十八星宿之參商:古人是如何看待星宿的?理清角色與命運的迷思
    人類從古至今一直都有仰望星空的習慣天文曆法,在古代歷來都是指導農業生產的重中之重。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的繁榮不僅依靠地大物博的地理優勢。天文在農業方面發揮的作用也同樣不可小覷,春華秋實,夏醞冬藏。東有十二次二十八星宿之分,西有日心說和星座之說。在天文這個共同領域科學上,中西方在文化傳承各有千秋,但在意境表達上達到了高度的一致。穹頂藻井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詩聖杜甫在《贈衛八處士》記:「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
  • 仰望星空的你,是否認識來自星星的他們?
    小編和許多粉絲一樣,喜歡一邊看彈幕一邊追番,但是《畫江湖之俠嵐》有一幕鏡頭一定要關掉彈幕才能欣賞它的美,就是第一集片頭,顏如嬰和陌名仰望星空的那一段
  • 夏日星空,治癒音樂會~這一天,我開始仰望星空
    以線上直播的形式,參與你的演唱會今晚的星空,格外的閃耀那些夢一般熱烈的現場你還記得嗎星星開始發光的這一天來聽聽屬於我們的歌~>張攝影師將日常生活用鏡頭記錄下通過照片的形式再現在生活當中《仰望星空》是張杰和歌迷合作的第一首歌傑哥希望通過這首歌,喚起人們曾經的純真
  • 「仰望星空」120年,中國境內最早的TA,就在松江這裡
    佘山天文臺,中國境內最早的天文臺,從1900年至今,120年見證中國近現代天文發展史,它不僅是一座天文臺,一座博物館,更是上海的城市名片,中國天文事業的發源地之一。
  • 腳踏實地,仰望星空。璀璨星空,終將讓我們的漫漫人生路與眾不同
    我喜歡黑夜,因為黑夜仰望星空時,星星賦予我們無盡想像。 白天,不懂夜的黑。猶如深陷腳踏實地「陷阱」之人,往往難以理解仰望星空的美。 星星,作為一種肉眼可見天體,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曾留下無數吟誦它們的作品。事實上,還有許多肉眼不可見的天體,或因不發光、或因離我們太遙遠,而不為常人所知。
  • 「辰宿列張」,三垣四象二十八星宿,揭開古代觀星術的內幕!
    對於現今的人們來說,看星星也僅僅就只是看星星而已,更何況隨著城市汙染的加重,很多城市裡,想看到星星已經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了。在兩千多年前,古人麼仰望星空,形成了一門專門的學科——星相學,不僅靠著星星指引方向,更是能夠靠著觀星來明辨吉兇。《千字文》中第四句就是「辰宿列張」。辰,星辰;宿,星宿,一個星宿就是天空中某幾個有關聯的星星組合起來的一個整體。
  • 星空導師劉普順: 嫦娥去「奔月」了 我帶孩子們「仰望星空」
    星空導師劉普順: 嫦娥去「奔月」了 我帶孩子們「仰望星空」 2020-11-24 22:05:29李澤陽 攝   中新網銀川11月24日電 (李佩珊 李澤陽)「嫦娥五號去奔月了,我帶你們去『仰望星空』。」24日下午,星空導師劉普順為寧夏銀川市西夏區的中學生們開展了一場以「探奇科學知識,探索星空奇妙」為主題的科普活動。而在小時候,劉普順和孩子們一樣,對星空充滿了幻想。
  • 讓我們和五月天一起仰望星空
    「那一年我們望著星空,有那麼多的燦爛的夢,以為快樂會永久,像不變星空陪著我」。歌聲響起,仰望星空,那還會是那片星空嗎?那片屬於年少時的快樂星空。2020年伊始,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席捲了整個中國,乃至發展到整個世界,讓我們看到生命的脆弱,也讓我們看到更多守護生命的白衣天使的勇敢和堅守。
  • 二十八星宿之北方玄武,為什麼說「北鬥主生,南鬥主死」
    關於二十八星宿的記載,目前文字記載最早見於戰國初期。在講解「北方玄武七個星宿」之前,我們說說古人觀測二十八星宿的方法。黃道周圍的二十八星宿古人講究「坐北朝南」,因此觀測星空時也是面向南方。人們抬頭仰望,南方朱雀處於前面,北方玄武處於後方,左邊是東方青龍,右邊是西方白虎。如果把這個觀測示意圖畫出,如下圖,所以與我們現在認地理圖所說的「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方位圖有些不同了。那麼古代在什麼時節可以更清晰的區分這四象呢?那就是「春分」。此時南北半球平分晝夜,面向南方,以前後左右進行觀測,便基本看到四象所有星辰(尾宿除外,原因見講解東方青龍)。
  • 中國的星象學「二十八星宿」。你知道它和十二星座有什麼聯繫嗎?
    由於受西方文化的影響,我們對於自己的星座還是比較熟悉的。根據西方的星象學,他們將地球圍繞著太陽旋轉的軌跡稱為黃道。而黃道所處的平面上正好每30度範圍內就有一個星座,一共十二個星座,因此,也被稱為黃道十二宮。在西方有好多人圍繞著這黃道十二宮進行佔卜之類的,因此,也就形成了星相佔卜學。
  • vivo X50 Pro仰望星空,絕美星空照輕鬆呈現
    你有多久,沒有仰望星空?對於星空,人們似乎都有著夢幻般的嚮往,嚮往它神秘而又深邃、迷人而又浪漫的意境美。而對於常常奮鬥在大都市的人來說,快節奏的生活卻讓仰望星空變成了一種奢侈。近日,vivo官微發布了一組由vivo X50 Pro所拍攝的星空美照,絕美的星空再一次有了小時候的韻味。星空的美,無與倫比小時候總喜歡仰望星空,看著顆顆如鑽石般閃耀的星星在天空中大展風採。它們像是螢火蟲般,為這個黑夜提供了一絲光芒,又像是黑寶石般,暗淡中帶著微光。
  • 星曜研究(甲)—仰望星空中守護我們的神靈
    日月星宿約四時,行黃道紫垣。萬象宗師,諸天統御。大悲大願,大聖大慈。萬星教主,無極元皇。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引言前序:我國傳統星空研究,歷史久遠,再上古時代就有實際觀測紀錄,對五星進行了全面的紀錄,並運用於實際的記時曆法,最晚到先秦就已經出現了幹支歷,紀年與紀日法已經完畢。
  • 「一線傳真」當一個警察仰望星空時……
    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是令國人激動不已的新聞中華兒女沉浸在舉世矚目的喜悅中嫦娥奔月不再是神話地外天體起飛不再遙遠在護送嫦娥五號的隊伍中有這樣一名首都公安民警在我們仰望星空同時
  • 新360行|職業星空導師:嫦娥「奔月」,我帶孩子們仰望星空
    在星空導師劉普順的帶領下,學生們在沉浸式教室學習天文科普知識。 李澤陽 攝「嫦娥五號去奔月了,我帶你們去『仰望星空』。」24日下午,星空導師劉普順為寧夏銀川市西夏區的中學生們開展了一場以「探奇科學知識,探索星空奇妙」為主題的科普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