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信如晤——名人書信集

2021-01-14 中國文明網

  見信如晤

  

  

  

  

  這是一本名人書信集,共收錄了一百二十四封各國名人的書信,時間跨度從公元前至今,涵蓋了歷史上許多大事件和政要、明星、文藝工作者、科學家的逸聞趣事。

  一百二十四封信風格不一,有米克·賈格爾寫給安迪·沃霍爾的信,隨性地提到了滾石樂隊唱片封面設計的概要;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寄給美國總統艾森豪的字條,同時附上女王陛下的私人烤餅配方;伍爾夫在自殺前夜寫給她丈夫的絕筆信,讀來令人心碎;「阿波羅11號」登月前夕,美國白宮提前準備好、以防登月失敗而用以安撫民眾的總統演講稿……

   我的好朋友羅斯福

  ——菲德爾·卡斯楚 寫給美國總統富蘭克

  林·德·羅斯福

  1940年11月(十三年後菲德爾·卡斯楚領導的革命最終使他推翻了獨裁者富爾亨西奧·巴蒂斯塔,成為古巴的領袖),年少的菲德爾·卡斯楚———時年十四歲,並非他信中誤稱的十二歲———寫了一封有些魯莽的信,寄給時任美國總統富蘭克林·德·羅斯福,向他請求一筆錢———確切地說,一張十元紙幣。過了一陣子,他收到了一封官方標準回信。可惜他申請現金的要求未被理會,他提出透露古巴最大鐵礦位置的建議也同樣石沉大海。少年卡斯楚這封珍貴的信在1977年被美國國家檔案和記錄管理局的專家發現。

  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先生:

  我的好朋友羅斯福,我英語不好,不過還可以寫信給你。

  我喜歡聽廣播。我很高興,因為我在廣播裡聽到,你要連任總統。

  我今年十二歲。我是個小孩,但我常常思考,我不覺得自己在跟美國總統寫信。

  如果你願意,給我一張十元綠色美鈔,放在信裡,因為我從來都沒見過十元綠色美鈔,我想要一張。

  我的地址是:

  古巴奧連特省

  古巴聖地牙哥

  多洛雷斯學校

  菲德爾·卡斯楚先生

  我英語不好,但是我西班牙語很好,我猜你不太懂西班牙語,但是你英語好,因為你是美國人,我不是美國人。

  (非常感謝)

  再見。你的朋友

  (籤名)

  菲德爾·卡斯楚

  如果你想要用鐵來造船,我會告訴你全國最大的鐵礦在哪裡。它們在古巴奧連特省馬亞裡。

  

  古巴聖地牙哥

  達·文西的技藝

  ——李奧納多·達·文西寫給盧多維科·斯福爾扎

  十五世紀八十年代初期,即在義大利博學家李奧納多·達·文西畫出舉世聞名畫作的多年前,他曾在米蘭的統治者盧多維科·斯福爾扎的宮廷謀職。達·文西很清楚斯福爾扎尋找的是軍事工程師,便起草了一封求職信,開篇先亮出了他看似無盡的工程才華,中間列出了他的十項技能。有趣的是,他只在臨近信末處稍稍提及了自己的藝術天賦。據信,此處所見的原信終稿並非出自達·文西親筆,而是由一名職業作家代筆的。這份努力得到了回報,他最終被宮廷僱用。十年後,正是斯福爾扎委任達·文西繪製了《最後的晚餐》。

  尊貴的大公閣下:

  對於那些自詡為製造兵器的能工巧匠之人,我充分觀察並思考了他們的成就,發現上述兵器的發明及性能與平常使用的並無二致。我對他人不抱任何成見,只是想鬥膽求見閣下,允許我將自己的洞見悉數奉上,聽憑您處置,並於適宜的時機,將畢生所學付諸實踐,其中部分如下所列:

  1.我規劃建造的橋梁輕巧、牢固、搬運便利,可用來追趕或驅逐敵軍;同時它也堅不可摧,可以抵禦大火和進攻。這種橋梁可輕易裝卸。我也有良計能焚毀、破壞敵軍的橋梁。

  2.在圍城之際,我知道如何從城壕中切斷水源,也知道如何製造無數橋梁、掩體、雲梯和其他工具攻城。

  3.圍城戰時,如因據點地勢過高,或因其地形和位置過于堅固,而無法用炮火轟擊,只要它的地基不是巖石等石材,我便有方法摧毀每一個碉堡或其他障礙。

  4.我還能製造既輕巧又易於搬運的大炮,可用來投擲小石塊,猶似下冰雹一般;其中噴出的煙霧能使敵軍遭受混亂與重大損失,從而震懾敵軍。

  5.我也有辦法挖掘通往指定地點的坑道和蜿蜒的秘密地道,不出半點聲響,必要時可在城壕與任何河流之下挖掘。

  6.另外,我能製造帶掩體的車輛,堅不可摧,可攻破敵軍及其火炮,再堅固的武裝也無法抵禦。步兵可跟隨這些車輛的掩護前行,將毫髮無損,暢通無阻。

  7.如有必要,我能建造美觀而實用的、不同於通常使用的加農炮、臼炮和其他輕型軍械。

  8.無法使用大炮時,我能代之以彈弓、射石機、拋石機和其他戰力顯著、不同尋常的器械。總之,視環境不同,我能提供不勝枚舉的攻守武器。

  9.倘若發生海戰,我能建造多種攻守皆宜的器械,也能製造可抵禦最重型大炮炮火、火藥和煙霧的兵船。

  10.在和平年代,我的建築才華也不亞於任何人,能令閣下稱心如意。我能建造公共建築和民用房屋,還能引水疏流。我還善用大理石、青銅或陶土雕塑。至於繪畫才能,我也絕不遜色於當今任何一位畫家。

  此外,我自薦承擔雕塑青銅馬之職,此一雕像將為已故令尊和聲名顯赫的斯福爾扎家族增添不朽的光彩和永恆的榮耀。如上述之事有人以為不可能或不可行,我願隨時前往閣下莊園或其他任何地點一一展示。謹此以無限謙恭之忱,向閣下問安。

 

  33級的白痴

  ——馬克·吐溫寫給J.H.託德

  馬克·吐溫在一生中比大多數人目睹過更多疾病。1872年,他十九個月大的兒子蘭登因白喉夭折;1896年,腦膜炎奪走了他的女兒蘇茜;1904年,他的妻子奧利維婭因心力衰竭過世。失去妻子一年後,他收到一封信和一本廣告宣傳冊,來自一個賣「靈丹妙藥」的藥商。據廣告所說,這種「神藥」能治好上述所有疾病和其他疾病。馬克·吐溫自然很生氣,憤怒地回了信。他的回應怒不可遏又獨具風格。此處所見版本是該信的草稿,由馬克·吐溫向秘書口授。

  尊敬的先生:

  您的信在我眼裡是個難解之謎。這封信字跡漂亮,別具特色,甚至言語中還流露出智慧,然而隨函附上的廣告卻宣稱與信出自同一人之手。寫廣告的這個人無疑是地球上最無知的人,他無疑是個白痴,33級 (典故可能出自共濟會會員級別,共濟會蘇格蘭禮共分為33級,33為最高等級,藉以形容程度之深。)的白痴,是人類進化史上「缺失的一環」中白痴祖先的後代。我難以理解同一人之手是如何寫出這封信和這些廣告的。難題會令我焦慮、令我生氣、令我惱怒,往往會讓我對出難題的人暫時產生不友善的情緒。過一段時間,我的憤懣會消散,我或許還會為您祈禱;但既然現在還有時間,我要趕緊許願,祝您誤服一劑您自己賣的藥,迅速墮入地獄,這是對您和其他製造害人之藥的殺手的殘忍行徑的報應,是你們完全應得的。

  別了,別了,永別了!

  馬克·吐溫

  1905年11月20日

 

  我寫了本名叫《教父》的書

  ——馬裡奧·普佐寫給

  馬龍·白蘭度

  1970年,在科波拉執導《教父》之前,《教父》作者馬裡奧·普佐草草寫下並郵寄了以下這封信給馬龍·白蘭度。他的這本小說即將改編成電影,他決定要請馬龍·白蘭度飾演維託·柯裡昂一角。但電影公司回絕了普佐請他出演的要求,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電影公司認為,這位演員出了名地難應付,專提無理要求,而且他的票房也大不如前。於是科波拉插手此事,拍下了白蘭度飾演老教父的試鏡影片,放映給派拉蒙電影公司高層看。公司高層很快鬆了口。

  《教父》上映後獲獎無數。眾所周知,白蘭度對維託·柯裡昂的華麗詮釋使他贏得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而他拒絕領獎。

  尊敬的白蘭度先生:

  我寫了本名叫「教父」的書,取得了一些成績。我認為您是唯一適合演「教父」角色的人,您擁有這個角色所需的沉默的力量和諷刺感 (此書是對美國社會的諷刺寫照)。我希望您讀一下這本書,讀完後能喜愛它並願意動用一切力量出演這一角色。

  我給派拉蒙電影公司也寫了大意相同的信,希望多少能起到些作用。

  我知道給您寫信有些冒昧,但我能為這本書做的也只有試試看了。我由衷認為,您會讓這個角色大放異彩,更不用說我一直都很仰慕您的演技。

  馬裡奧·普佐

  紐約州11706

  馬諾路866號

  1月23日

  我們共同的朋友傑夫·布朗給了我您的地址。

相關焦點

  • 親愛的,見信如晤.
    當下很火的電視節目除了《中國詩詞大會》,還有一檔名為《見字如面》的節目,一名演員、一張講臺、一封書信,卻感染了無數人,第二期節目上線就登頂新浪微博話題榜榜首
  • 書單|見信如晤:新近出版的文化名人書信集
    書信,因其私密性、個人化的特質,是對一個人經歷、情感、想法的真實體現,而在這種去創作化的寫作中,一個人的文字也往往會在原有的風格中,顯現溢出創作常態的有趣變化。見信如晤,一起來試讀下最近幾個月內出版的文化名人書信集。《我從未見過荒野:狄金森詩與書信》[美]艾米莉·狄金森著,蒲隆譯,譯林出版社即將出版。
  • 我愛你,但更重要的是我懂你 《見信如晤》
    ▲ 原稿圖片選自書籍《見信如晤》[英]肖恩•亞瑟  著,浦睿文化出品 🗞 《DO》Sol LeWitt你看起來一如往常,痛恨每一分鐘的自己。別這樣!要學會時不時對世界說「去你媽的」。你絕對有權這麼說。▲ 美國先鋒藝術蘇家Sol LeWitt
  • 見字如晤 | 書信,就是寄信人的分身.
    本期【見字如晤】向大家展示三封信,這些信不出自某位名人,甚至不在現實生活中存在過。這三封信來自《山茶文具店》的小說宇宙。故事發生在日本鎌倉,有一家幫人代筆的文具店,每代店主均由女性擔任,只要有委託便會接受,即使是餐廳的菜單也會幫忙。因雨宮家無後,上代領養了雨宮鳩子,小名叫波波。
  • 音樂劇《在遠方》發起「何處是遠方」寄信活動 重溫「見信如晤」舊...
    音樂劇《在遠方》發起「何處是遠方」寄信活動 重溫「見信如晤」舊時光 2020-09-04 16:26:11來源:光明網
  • 《見字如面》:帶我們回歸精神的家園
    這些書信撰寫時多半並不為了發表,故流露著生活中的真情實感,正因如此,才有了「見字如面」的基礎。這個節目最大的魅力來自書信本身的趣味性,可以讓我們看到宏大歷史背後細碎的生活場景,甚至人們想像不到的多面而豐富的真實情感的表達:  現存最早的家書,是2249年前戰國時代秦國的一對兄弟「黑夫」和「驚」在徵戰途中寫的家信。
  • 見信如晤第六季
    #見信如晤第六季#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今年寒假,這場始料未及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宅在家的不少學生和家長收到了老師們寫來的信。節選自長郡雙語中學化學教師兼初三班主任李薇璐《見字如面丨不要假裝演戲,結局不會陪你演戲》麓山國際實驗小學 楊池珍生動的課堂孩子們,一場疫情阻擋了我們上學的腳步,但它卻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最生動的課堂。
  • 意映卿卿如晤——
    開始-1分52秒,舞臺的一角是安靜的躺在搖椅上沉睡的妻子,丈夫輕輕靠近,手溫柔的撫摸妻子的臉龐,緩緩搖動著椅子,將訣別的書信放到妻子手中。妻子半夢半醒中仿佛感受到了丈夫的溫存,醒來卻只有一封書信留在手中。妻子感覺到丈夫仿佛還在眼前,伸手卻觸及不到,原來一切只是幻影。
  • 《見字如面》:一封書信,一段歷史,一段回憶
    可見在當時,書信的作用已經得到了進一步的發揮,成為了傳遞軍事情報的重要途徑。也足以見得書信在殷商時期已經得到了非常輝煌的發展。然而在當代,書信的歷史似乎遭遇了斷裂。《父母愛情》中有一集曾透露過這種斷裂發生的原因。
  • 《見字如面》那些藏在書信中的故事
    魚傳尺素、鴻雁傳書,書信是人們交流感情的一種方式。見字如面,每一個字,每一封信,都藏著寫信人最真摯的情感。《見字如面》這個以明星讀信為主要形式的閱讀綜藝節目,揭開了一段段鮮為人知的書信故事,打動了無數人。人民日報評論這檔節目:「《見字如面》袒露的正是流淌至今的那條中國人的精神脈絡。這些紙上的聲音、書信裡的中國匯集起來,就是電視人的文化情懷。」
  • 一人、一信、一桌,《見字如面》這樣走過三年四季
    、一桌,《見字如面》用書信打開了歷史與人性的小窗,始終與觀眾「見字如面」。三年多的時間裡,《見字如面》以書信為媒介,帶領觀眾走進眾多人生奇遇和歷史現場,品讀百味人生。如今新一季雖已完結,但有關老牌綜藝堅守與創新的思索仍在繼續。  一人、一信、一桌,《見字如面》的呈現方式非常質樸。三年四季,節目組主要做一件事——以書信打開歷史。 四季節目入選的幾百封信件,跨越古今。
  • 此生遇見你,猶如絕處逢生 | 見信如晤
    ● ● ●前言今天是「見信如晤」情人節特別篇,每一封信都只與愛情相關。就像《戀愛的犀牛》裡說的那樣,「上天會厚待那些勇敢的,堅強的,多情的人。」所以,我想對你說,我愛你。也想聽你說,你愛我。這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情啊,不是嗎?
  • 留戀寫信:字如其人、見字如晤,書信更有溫度,更富親情
    因為手寫的書信更有溫度,更富親情。由於手書「字如其人」,所以才能「見字如晤」--看到家人、親朋的來信,就跟見了面一樣,多愜意!至於「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那種感受,就更不用說了!其實,寫信是一種樂趣也是一種休閒,可以讓自己的生活節奏慢下來。鋪開信紙後,先要想一想稱謂:對長輩、老師應該怎麼稱呼?對同學、摯友、晚輩應該怎麼稱呼?想好了才能動筆。
  • 見字如面,此信如晤
    曾經,家書抵萬金,是烽火中安穩生命的慰藉;如今,家書是攜著體溫的字紙,寫滿詢問與關切,煩惱和喜樂,雖不能相見,卻見字如面。媽媽,待到疫情退散時,春暖花開之日,我一定回家看您……信寫到這,我不禁想起龍應臺在《目送》裡寫到:「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 在此見字如面 用最陳舊的方式書寫最久遠的愛
    本周剛剛收官的《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以市場份額超過第二名30%的絕對優勢,拿下收視榜首;截止小編發稿,網綜《見字如面》在評分網站豆瓣一直保持著9.0分的高分評價,並在春節期間收穫單集播放過千萬次的播放成績。年前就在關注《見字如面》這個節目。
  • 《見字如面》推出特別製作版 15封書信感動人心
    原標題:《見字如面》推出特別製作版 《見字如面》推出抗疫特別製作版,從全國抗疫戰鬥中精選出感人至深的書信,邀請明星在家朗讀並完成錄製。據悉,節目於2月17日起,每天中午播出,暫定播出15期,希望以書信的力量來撫慰人心,傳遞能量,鼓舞鬥志。   15封書信感動人心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暴發後,全國普遍實施隔離措施,同時,大批的醫務工作者、科研工作者、幹警、基層幹部逆流而上,義無反顧地奔赴救死扶傷的前線,在全國各地各條戰線,與時間賽跑,爭取攻克病毒,保民平安。
  • 《見字如面》推出特別製作版 以書信感染人鼓舞人
    《見字如面》特別製作版海報   出品方供圖   從2016年底開始製作播出的品牌文化節目《見字如面》,如今已經進行到第四季。《見字如面》製作團隊從中精選出15封書信,邀請影視演員在家朗讀、錄製,推出15期特別製作版。節目於2月17日起每周一至周五中午12時在騰訊視頻播出,希望以書信的力量來撫慰人心,鼓舞鬥志。  總導演關正文介紹,這15封信裡有醫護人員寫給家人的,也有家人鼓勵一線戰士的;有寫給警察的,寫給小賣店老闆的,也有寫給快遞小哥的;有媽媽寫給兒子的,也有孩子寫給父母的。
  • 「見字如面·以聲傳情」 書信作品集中展演在北京二中舉行
    來自北京市第五中學分校的李玖霖在信中勇敢地「吐槽」了老爸,他表示,他不是老爸口中的「低能兒、廢物」,雖然沒考100分,但他卻做了更好的自己,只有老爸試著發現他的優點,他才會更有前進的動力。除學生的書信外,表演藝術家瞿弦和作為北京二中校友,也在現場朗誦了一封給母校的信,寄語學生要珍惜光陰,為自己留下最寶貴的青春印記。此外,表演藝術張筠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原副院長嚴燕生、北京市教育學會朗誦研究分會副理事長劉徵也帶來書信朗讀節目。
  • 疫情之下,見信如晤
    在這些信中,他們將自己這段時間的思考傳遞給了未來的「國家頂梁柱」們,也給了家長、教師力量與信心。我們期待,等生活按下重啟鍵,已經深思熟慮的我們會重新出發,擁抱更美好的未來。《中國教師報》2020年03月04日第4版
  • 騰訊視頻《見字如面2》用書信拓寬清流邊界
    一信,一人,一舞臺。《見字如面》的極簡節目形態,融合了豐富多樣的書信內容,給觀眾們帶來了一檔既沉穩大氣又魅力十足的文化盛宴。被稱之為「文化綜藝元年」的2017年剛走不久,2018年文化綜藝先行者《見字如面2》也迎來了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