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一席話救活二千人,還原《清平樂》背後的保州兵亂

2020-09-16 閒人歷史故事

張本煜飾演的歐陽修,是《清平樂》觀眾比較喜歡的角色之一。在本劇中,張本煜完全跳出了以前《報告老闆》窠臼,以全新的形象出現在屏幕上,讓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歐陽修劇照

陽修在劇中,主要是在慶曆新政前後以及結局時有所展現,其餘時間則一直淡出劇情,未能再獲得更多出鏡的機會。

為了讓大家更加全面地了解這位巨擘的更多人生側面,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段仁宗慶曆年間保州兵亂的歷史。歐陽修在此次兵亂中,曾一句話救活了二千多人,可謂功德無量。

◇ 保州兵亂的起因

從五代時開始,在保州、廣信、安肅等地一直保有一定的兵力。北宋開國以來,沿續了這一建制,以當地知州為主將,皇帝派來的宦官作為副將,分為三部分駐紮,人數大約一萬人左右。其管理機構叫做緣邊都巡檢司,也叫做天策先鋒。

這部分士卒在宋太祖趙匡胤在位時,曾立過很多功勞。趙匡胤對他們格外賞識,下令讓主管部門給予他們特殊待遇。他們每次出巡執行完軍事任務時,在正常的俸祿外,還能額外得到一份朝廷增加賞賜的錢財和糧食。

趙匡胤劇照

趙匡胤去世後,這一待遇遂被引為定例,一直沿續到仁宗年間。仁宗繼位後,當地知州不再領兵,士卒全由內侍宦官負責管理。

宦官們每年都要找各種藉口出巡好多次,以藉此換取更多賞賜。國內其它軍隊都認為賞賜不公,紛紛要求朝廷統一待遇。

此時保州通判、秘書丞石待舉向當地都轉運使張顯之建議廢除宦官帶兵制度。將三部兵力合而為一,以軍人出身的武將領兵。每三個月出巡一次,除了這次出巡可以得到額外錢糧外,其餘時候不再允許他們外出,張顯之採納了他的建議。此時領軍的宦官是楊懷敏、韋貴等人,他們對此頗為不滿,有煽動縱容士卒們鬧事的行為。

楊懷敏劇照

巡檢司下轄雲翼卒聲言將要叛亂,當時的保州知州劉繼宗心懷不安,就讓士卒們上交兵器及閱兵使用器仗。這一下更加激怒了心懷不滿的士卒們,他們心懷叛心,形勢一觸即發。

有一天,領兵宦官韋貴邀石待舉比賽射箭,兩人約定輸者飲酒作罰。士卒們都來圍觀,他們仗著人多,有侮辱石待舉的行為。

韋貴借著酒氣,也乘機謾罵石待舉說:「你只會削減士卒的俸祿來為自己立功!」這句話引發了士卒們積蓄已久的怒火,保州兵亂因此而暴發。

保州兵亂的根源在於北宋朝廷對武將及軍人的不信任,用內侍宦官監視武將。而內侍宦官領兵制度則是這次兵亂的直接誘因。張顯之對保州長期存在問題推行改革,並沒有什麼問題。但這一改革觸犯了宦官們的即得利益,保州兵亂的發生,與宦官們的縱恿與推波助闌脫不開干係。

 保州兵亂的過程

士卒們因為韋貴的話徹底失控,開始作亂。當時朝廷正在向士卒們發放軍衣,軍械庫敞開。亂兵們一擁而入,搶劫兵器衝入牙門。

石待舉、劉繼宗帶著家人逃出保州東門,進入無敵軍軍營。發動無敵軍的士卒列陣把守關城,以抗拒亂兵。亂兵攻城,劉繼宗與石待舉抵擋不及兵敗,關城失守。

劉繼宗情急之中從城牆上跳下,跌入護城河中淹死。石待舉躲入防禦用的鹿角工事中,想伺機逃脫。卻被亂兵搜查時發現,被殺身亡。宦官劉宗言曾與石待舉商議過消減俸祿的事,也被亂兵殺害。

亂兵們逼迫時任緣邊巡檢都監的宦官王守一為首領,領導這次兵變。王守一不答應,被亂兵殺害。亂兵們奉韋貴為首,佔據保州城池,公然叛亂。

朝廷得到保州兵亂消息,下詔令各路軍卒趕赴保州平叛。定州知州王果組織士卒攻城,卻遇叛軍頑強抵,沒能取得進展,還損失了很多兵力。

都轉運使張顯之聞變連夜趕赴城下,召集各路軍隊前來平叛。內侍宦官楊懷敏進軍緩慢,張顯之遣人送信告訴他:「如果不馬上來,就對你軍法從事!」。

楊懷敏到達後,張顯之召他議事,楊懷敏帶著大批士卒前往保護自己。張顯之下令說:「諸將集會議事,你帶這麼多兵來,是想反叛嗎?」。不讓他的護衛進入帳中,楊懷敏因此對張顯之恨之入骨。

楊懷敏劇照

張顯之派禮賓副使兼閤門通事舍人、知廣信軍劉貽孫與走馬承受宋有言,冒險來到保州城下,向叛兵喊話。叛兵並非鐵板一塊,有些人心中有所觸動,有投降的想法。

不過,他們還沒來得及做決定就得到了各路兵馬已經趕來進剿的消息。叛軍們在共同的壓力和恐懼下,重新團結在一起,在保州堅守不出。

此時,正值慶曆新政失敗,讒言四起,晏殊、範仲淹、韓琦、杜衍等紛紛落職。富弼時任樞密副使,當時的樞密使夏竦讓人偽造書信,誣衊富弼欲行廢立之事。為自證清白,富弼堅決請求外任。仁宗便派富弼任河北宣撫使,節制各路兵馬,全權處置這次兵變。

富弼劇照

隨後仁宗下詔對保州的叛軍進行招安,楊懷敏捏造叛軍口信,稱只要殺掉張顯之就會投降。仁宗派宦官攜詔書及劍前往軍中斬殺張顯之,途中被富弼截下。

富弼上書為張顯之辯誣,稱:「我剛到過保州,沒聽說叛軍說這種話。這必定是張顯之的仇家所為。就算是有,為了叛軍而斬都轉運使的頭,傳揚出去何以號令天下?」仁宗被富弼說服,收回了成命,只是將張顯之貶官了事。

在富弼的統一指揮下,真定路都總管李昭亮、右正言田況以及右侍禁郭逵相繼渡過護城河到達城下。他們向叛軍喊話,讓叛軍用繩索將他們拽上去。入城後,經他們勸說,叛軍心理防線崩潰,同意投降。

 歐陽修一句話救活兩千餘人

在李昭亮等人的鼓動下,叛軍紛紛從城牆上沿繩索爬下城來,向官軍投降。隨後,城內的叛軍也打開城門,迎官軍入城。

城門打開後,楊懷敏縱兵入城,大開殺戒,將後出城的四百二十九人全部斬殺,其心腸之刻毒,令人側目。投降的士卒共有二千多人,則被打散編制,分別安置在各州宣撫麾下任職。

歐陽修時任以右正言、知制誥,在諫官任上,直率敢言,不恤私情,得罪了很多人。慶曆新政失敗,範仲淹等人被指為朋黨,歐陽修作《朋黨論》為他們辯白,也受到了牽連,被外放為河北都轉運按察使。

歐陽修劇照

仁宗欣賞他的直率敢言,臨行之際召見他,對他說:「你看到什麼不合規的事,還要象以前那樣上奏啊!」

歐陽修回答道:「以前臣身為諫官,可以風聞言事,現在身任外官,再象以前那樣做恐怕會有越職的嫌疑!」

仁宗寬慰他道:「此次出居外任只是短期任職,要是看到需要參奏的,不要以任職外官而顧慮不言,直接上奏就是了!」從這裡可以看出,仁宗還是相當信任歐陽修的。

宋仁宗劇照

歐陽修上任河北都轉運按察使途中,與富弼在內黃相遇。富弼置酒給歐陽修接風,酒酣之後,已到半夜。富弼引歐陽修到密室,屏開從人,秘密與歐陽修商議。

富弼說:「保州投降的二千降卒,已安置到各州宣撫使麾下任職。我擔心他們降而復叛,造成後患。想發文給各州,讓他們在同一天突然發動,殺掉這些叛卒,以絕後患!」

歐陽修聞言大驚,忙勸阻說:「殺降是最失人心的事,何況朝廷並沒有這樣的命令。各州中萬一有一個地方沒有依令行事,事情洩露出去,後果不堪設想!到時候天下大亂,就悔之莫及了,請您趕快打消這樣的想法!」富弼聞言後,突然醒悟,便沒有繼續實施這個恐怖的計劃。

歐陽修劇照

事後,朝廷對兵亂死難人員及平亂有功之臣進行了表彰與追封。不過,由於仁宗的包庇,當事宦官們並沒有得到應有懲處,就是罪魁禍首韋貴也不過是被貶官了事。陷害忠良,濫殺無辜的楊懷敏甚至因功被升遷,可見仁宗對待這次兵亂只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並沒想徹底解決問題。保州兵亂的核心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因此,不久後又發生了貝州王則的叛亂。

◇ 結語

保州兵亂緣于于北宋朝廷對武將及軍人的不信任,內侍領兵制度則是這次兵亂的誘因。宦官們嘗到了帶兵的甜頭後,不願放棄到手的即得利益,是不可忽視的潛在原因。宦官們在保州兵亂的發生過程中的縱恿與推波助闌,是負有不可推卸責任的。

富弼的殺降計劃,稱得上是慘絕人寰。參與叛亂的士卒只是極少數,且已經被楊懷敏全部殺死,其餘大部份其實是被攜裹的無辜人員。富弼一生功業彪炳,只有這一件事,可稱得上是其人生的汙點。不過,幸得歐陽修勸阻,才未真正釀成悲劇。歐陽修一句話救得二千多人活命,也可謂慈悲心腸,功德無量了。

不過,由於仁宗的包庇,當事宦官們並沒有得到應有懲處,就是罪魁禍首韋貴也不過是被貶官了事。陷害忠良,濫殺無辜的楊懷敏甚至因功被升遷,可見仁宗對待這次兵亂只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並沒想徹底解決問題。保州兵亂的核心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因此,不久後又發生了貝州王則的叛亂,這是後話不提。

參考資料:《宋史》《皇宋通鑑長編紀事本末》《續資治通鑑》

相關焦點

  • 在《清平樂》歐陽修中播放張本煜
    作為一個非學校的演員,《清平樂》中的張本煜星是非常有名的「歐陽修」,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當歐陽修出現後,觀眾們驚喜不已。同時,更多認可了張本煜的演技,觀眾驚呼:「《清平樂》讓人感觸良多。最讓我感動的是張本煜播放的歐陽修鏡頭。我看了本羽的喜劇角色,但那一刻,我完全忘記了那些角色。
  • 細緻還原宋朝的《清平樂》,為何差了一點味道
    正午陽光的年度大戲《孤城閉》終於改名成《清平樂》播出了。看名字,大概很難猜出它的主人公是宋仁宗。目前劇已播出幾集,服化道精美還原,臺詞也頗古雅,連一向嚴苛的歷史學家們,都不太能挑出大毛病來。按照這個走勢下去,及格線以上自然沒問題,但觀感上卻並不見佳。
  • 清平樂:歐陽修遇事必懟,真的是憤青嗎?終於成熟一次卻讓人不解
    歐陽修熱播劇《清平樂》中,塑造了一個近乎憤青的歐陽修形象。清平樂 歐陽修>二、歐陽修與朋黨論清平樂 歐陽修但若回到那個時代,歐陽修真正想做的,其實是一名賢臣。電視劇《清平樂》中有這樣一個情節,歐陽修質問自己的老師晏殊,說他為什麼曾經力諫劉太后,阻止她給恩人張耆升官,但仁宗無故給國舅李用和升官時,卻痛快地起草詔書。夏竦解釋說,晏殊心中只有官家,所以幹啥都順著官家的心意。歐陽修晚年的舉動,與此類似,明知英宗之事違背禮法,卻還力挺,這也許就是歐陽修在政治上的成熟吧。
  • 張本煜,你演完《誅仙》又來《清平樂》,還演歐陽修?
    《孤城閉》變成《清平樂》,從公主與內侍的感情糾葛上升到了宋仁宗一輩子艱苦守成的種種不得已!一代守成之君,靠著道德標杆一樣的行為模式,用無所作為承接了父親的朝局,40多年時間裡,用克己復禮來與民生息,在其之下,農業發展,手工業和商業也得到長足的發展。雖然作為皇帝,他一輩子兢兢業業,德行無可指摘。但是,作為兒子,丈夫以及父親,宋仁宗趙禎一輩子,卻全部有所虧欠。
  • 清平樂還原了哪些宋代服飾對比圖 有網友評價「神級還原」
    通天冠服、龍鳳花釵冠、珍珠花鈿、烏紗帽……最近,王凱、江疏影主演的電視劇《清平樂》正在熱播,劇中人物的服裝、頭飾也在網上引起熱議,有網友稱展現了不一樣的宋朝風貌,也有網友評價「神級還原」。那麼,劇中都還原了哪些宋代特有的服飾?
  • 張本煜出演《清平樂》歐陽修,實力證明「野生演技」的無限可能
    由正午陽光、中匯影視等聯合出品,朱朱編劇,張開宙執導,侯鴻亮任製片人,王凱、江疏影領銜主演,任敏、楊玏、邊程、葉祖新、喻恩泰、王楚然、劉鈞、馮暉、張本煜主演,吳越、許齡月、曹曦文特別出演的《清平樂
  • 《清平樂》人物譜之張方平:蘇東坡的第一位導師,歐陽修的對頭
    《清平樂》中「張方平」這個名字,很多觀眾比較陌生。
  • 清平樂:張本煜出演歐陽修口碑逆襲,完美詮釋野生派演員也有春天
    由正午陽光出品,王凱、江疏影、任敏領銜主演的《清平樂》正在熱播,該劇以宋仁宗的一生為線索,生動細膩地展現了當時國富民強、欣欣向榮的清明盛世。不得不承認宋仁宗時期是一個精英輩出的時代,晏殊、範仲淹、歐陽修、富弼、韓琦、包拯、蘇軾、蘇轍、狄青、司馬光這些名人的匯聚,絕對稱得上風雲際會,群星璀璨!
  • 從《清平樂》說起——淺談文壇盟主歐陽修,力挽狂瀾扭轉北宋文風
    最近《清平樂》熱播,不管劇情多麼火熱,而我關注的只有歐陽修,終於,到第四集,歐陽修出場了,但,一代文壇領袖的出場顯得不是那麼光鮮亮麗,一開局就落榜, 有點尷尬了。但這並不影響他在以後的時間裡成為一代文壇領袖。今天我們不討論劇情,而是帶大家看一下文壇盟主歐陽修,如何力挽狂瀾扭轉北宋文風。
  • 《清平樂》 應是天仙狂醉 亂把白雲揉碎 好美
    王凱、江疏影領銜主演的《孤城閉》,臨播出時突然改名《清平樂》。傳說中的「正午出品,必屬精品」,《清平樂》終於在湖南衛視播出。清平樂,作為詞牌名,一聽就有宋朝的特色。孤城閉,這名字除了孤獨的憂鬱,還有傾天的迷茫,大有封城之後的壓抑和對生死無望的無計可施。而清平樂,馬上想起那句:「應是天仙狂醉,亂把白雲揉碎。」似乎,這個名字在這個時候,更讓人歡快輕鬆許多。
  • 清平樂之這個皇帝有點慘!
    《清平樂》頂著正午的光環,細節一定是做的很到位的,開播前就被扒出服化飾完全還原宋代留存的畫。太后及皇后的頭冠與鳳袍,基本一比一還原。《清平樂》開播亦是如此,慢節奏被觀眾罵了無數次。在這部劇中你可以見到許多當年在課本上被「熟讀並背誦全文」折磨的始作俑者,比如範仲淹、歐陽修以及晏殊等人。
  • 熱播劇《清平樂yue》王凱江疏影演繹的帝王戲
    ,也表現了在風起雲湧的朝堂背後,仁宗的情感抉擇和喜怒哀樂。《清平樂》都都下了極大功夫,拿出了「良心國劇」的製作水準,營造出了古樸典雅的氣韻風格。,儘管歐陽修的劇情還沒有展開,但是他那文人的桀驁和風流已經露出頭角,讓我更加期待之後出場的蘇軾、蘇轍、柳永等一眾詞人,想知道他們的出場在劇情裡能有什麼樣的演繹。
  • 《清平樂》熱播,這幾首《清平樂》詞了解下
    由正午陽光出品,王凱、江疏影等主演的電視劇《清平樂》現正在熱播。該劇改編自小說《孤城閉》。,劇中晏殊、歐陽修等大臣、大文豪們均用過此調。 看著《清平樂》劇,就不禁想把幾首著名的《清平樂》詞再欣賞回味下。 李煜《清平樂·別來春半》 詞雖然是在宋朝鼎盛,《清平樂》也為宋人所用居多,但《清平樂》最初是唐教坊曲名,取用漢樂府「清樂」、「平樂」這兩個樂調而命名。後來用作詞牌後,通常是以李煜的詞為準的。
  • 豆瓣評分8.2《清平樂》口碑熱度兼備 細枝末節還原宋朝之美
    半島記者 王悅電視劇《清平樂》正在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和騰訊視頻熱播,作為以宋仁宗的帝王視角展現一個時代風採的古裝大劇,該劇的觀感可用耳目一新來形容,其播出近一周也收穫了收視連續破二,周末三天登頂第一,豆瓣評分8.2的不俗成績。
  • 王夫之的《清平樂·詠雨》,為什麼讀不明白?
    生於明末的王夫之經歷了科舉聞達、張獻忠兵亂、崇禎皇帝自殺、李自成稱帝、清兵入關、南明政權建立、農民軍反攻、永曆政權內鬥、朱由榔被吳三桂絞殺、三藩之亂、吳三桂自立一系列的家國之亂。作為一個以天下事為己任的讀書人,王夫之由於頻繁參加抗清活動而被清廷通緝,不得不改名換姓、四處流離,直到晚年才著書立說、林下終老。但是也終身沒有剃頭易發,保存了漢人學者的最後一點尊嚴。
  • 《清平樂》人物譜之歐陽修:他想給包拯寫祭文,包夫人一口拒絕
    《清平樂》說到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二月的科考,蘇東坡、蘇轍兄弟出場亮相。考試前這哥倆兒跟老爹蘇洵來了有一段時間了,過去交通不便,進京趕考的學子們都會留足富裕時間。爺仨兒一到就碰上京城發大水。什麼歐陽修、蘇東坡、王安石,都是宋人筆記中的熱門人選。蘇東坡的趣事多,是宋代筆記中最受歡迎的喜劇明星;歐陽修贊的噴的都不少;而編排段子黑王安石,是宋代文人的共同愛好,老王被噴慘了。包拯跟這歐陽修、蘇東坡、王安石都不同,他在宋人筆記中很少有人提。
  • 顧此失彼強凹CP,劇情拖沓欠連貫,《清平樂》怎成了不倫不類?
    平心而論,《清平樂》在服飾道上的還原程度在古裝劇中可謂數一數二,單從這一點便可以看出主創的用心,但再精美的背景,也掩蓋不了故事不好看的「原罪」,劇情散亂、人物單薄以及強凹帝後CP這些硬傷,讓人對這部古裝大劇有些一言難盡。改編自米蘭lady的小說《孤城閉》的古裝劇《清平樂》,用69集的篇幅,刻畫了宋朝第四個皇帝仁宗趙禎的一生:這中間包括了前朝與後宮、守舊與改制中的種種矛盾與衝突。
  • 張貴妃背後的男人,「寵妾滅妻」鬧到御史臺,開扒《清平樂》夏竦
    今天咱們就來開扒身張貴妃後除了宋仁宗之外的「男人」,還原歷史上真正的夏竦。夏竦:擅弄權術,站在張氏背後也是一種權衡《宋史·卷三百二十二·列傳第八十一》記載,《清平樂》海報,歐陽修對西夏的戰爭上,他對範仲淹有舉薦的功勞,但總體來看,他對年輕一代的改革派,像是範仲淹、歐陽修等人還是以打壓為主的,更是構陷範仲淹、陳執中等和他政見相左的人是朋黨!
  • 《清平樂》是近期少數值得看的大型古裝劇
    同樣是正午陽光的作品,也同樣是導演張開宙,甚至背景設定同樣都是在宋朝,我們很容易把《清平樂》與《知否》來對比。二者確實有相似之處,但最重要的一個不同點也許就是《知否》並無真實的歷史人物,故事其實是完全架空的,可以自由發揮的範圍比較大。而《清平樂》從宋仁宗到範仲淹、歐陽修等大臣,以及太后、皇后與其它嬪妃,無一不是有真實的歷史原型的。
  • 清平樂中喜歡寫豔詞的歐陽修,他的詞到底有多豔?弄得狀元都丟了
    曾經因為一篇《醉翁亭記》,一直以為這位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是一個喜歡遊山玩水,心境淡泊,不問紅塵的悠閒詞人。但是電視劇《清平樂》的播出,讓我對歐陽修以往的認識有了疑問。歐陽修的文採特別好,連仁宗都驚嘆不已,認為他的才華做狀元是當之無愧的。但是歐陽修放蕩不羈的性格加上他豔名遠播,讓太后很不喜歡。仁宗是個孝順的皇帝,不想忤逆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