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讀書的時間從哪裡來?

2021-12-27 愛學習的小毛蟲

三分之一的話:

       昨天發了泣淚之作以後,真是萬萬沒想到,從發出文章的那一刻開始,就不斷有後臺的消息、有文末留言、有打賞。我忽然覺得很慚愧。總以為自己很努力,也自覺不自覺地標榜自己的不容易,為了一點點指責就不痛快,就「泣淚」。是不是太玻璃心了?前幾天還有一位朋友說我「內心強大」,難道我就是這樣強大的嗎?

       我真有點兒像小孩子,遇到了委屈就要哭訴,然後得到大家的安慰,就內心滿足了。(羞紅臉)

        感激之情溢於言表,不再多說,努力為上。

讀書很重要,人人都知道。

但是,總有人說,沒有時間啊!讀書的時間從哪裡來呢?

大人每天朝九晚五,八小時工作,加上往返可能要更多時間。下班後回到家帶孩子、做飯、收拾家務,拾掇拾掇就該休息了。然後是第二天。相對來說,周末的時間還算多一點兒。但是又要休息、收拾、買菜、帶孩子上輔導班,準備下一周的生活。

孩子呢?看看孩子的作息表:

早8點到下午4點左右,上幼兒園,上學,放學後各種輔導班、課外班,一周兩次舞蹈,兩次英語,回到家就8點多了。再完成作業(學校不留作業,也有課外班的作業)。9點該睡覺了。

所以,真的沒有時間看書啊!

問題來了!很多牛人,為什麼在同樣的時間裡,做了更多的事,看了更多的書呢?

俞敏洪,新東方的董事長,比我們大多數人忙吧,還有時間看書、寫書。

何炅,主持、導演、演員,也有時間寫書。

陳坤,演員,據說在片場隨身攜帶書。

有位戰隼老師(大神,自行搜索),從2010年12月18日發起每天一本書習慣。

他們的時間從哪裡來?

大家都是一天24個小時,一周7天。為什麼用起來卻如此不同呢?

在我看來,區別在於:

讀書意識、

做事效率、

時間管理。



讀書意識。

如果你喜歡閱讀,習慣閱讀,你會自己想辦法找時間、擠時間。而沒有這種意識的人,沒時間是最好的藉口。想想,如果你的工作中要求考什麼試,你是不是會見縫插針,把書帶著,走坐不離,心裡總想著看上一眼。

當年我們這批中師生,一邊工作一邊自學,每逢考試季,大家都是隨身攜帶教科書。雖然一天也沒有多少見縫插針的時間,即使有,也看不了多少,即使看了,也記不住多少。但是,總要帶著,總要看。

所以,意識很重要。有了讀書意識,你會想方設法找時間。那麼,不管是成人還是孩子,讀書的意識都非一日之功,需得從小培養。這又歸到:讀書興趣、讀書習慣的培養上去了。請讀《我和我兒子的閱讀興趣是怎樣培養的》。

提高效率。

大家都要上班、工作,都要忙於家庭事務,孩子都要上學、上輔導班,為什麼別人有時間讀書,別人帶孩子有時間讀書,咱們沒有呢?

如果你留心觀察,就會發現,同樣的工作,不同的人完成的時間和質量是不同的,正如同一個班級裡,每次課堂作業,有的人又快又對又好,有的人又慢又差又錯。

這其中,有能力的差距,更多的是做事的專注、效率、態度(這又歸到怎樣培養專注力,請閱讀《玩的時候能專注,一到學習就不行》,怎樣提高效率)。效率高、質量高的人,工作也好、作業也罷,都能用最少的時間完成,於是節省出大量的時間,自由支配。

時間管理。

有一種觀點是:越忙的時候越能做成事。魯迅先生也說過: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擠擠總是有的。

所以,沒有時間看書,就要學習一下時間管理,(其實,沒有時間做別的,也是一樣。)

關於時間管理,是一個大話題,我認為,核心就是:

輕重緩急、

碎片利用。

在要做的事情中,分清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哪些緊急,哪些不緊急,然後安排好時間。

碎片利用,也需要意識和習慣。

有一次我去醫院看病,到了醫院一看,前面還有十幾個病人排隊,我就拿出準備好的書,讀了起來。輪到我的時候,是一個小時之後了,但是我一點兒也不著急,因為這個時間,我把書差不多看完了。

但是,現在很多人的碎片時間,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反而是刷微信,刷網購,沒有較高質量的利用。

說到孩子的時間管理,更多的需要家長幫助:合理安排學習和生活時間,不報不必要的課外班,給孩子留足自由支配的時間,等等。

我發現說來說去,又說回去了——孩子的讀書,

讀書的興趣,需要家長培養

讀書的意識,需要家長培養

做事的專注,需要家長培養

做事的效率,需要家長培養

時間的利用,需要家長培養

時間的管理,需要家長指導和幫助。

眼看著這一篇又沒有說完,還得繼續寫讀書系列。

廣告——在讚賞的下面


點一下吧,廣告商會幫你打賞我哦!

相關焦點

  • 《玩網遊比讀書好在哪裡?》
    我剛剛上網那會兒,網友三七寫了篇《紅樓夢比瓊瑤小說好在哪裡?》一時引發爭論。沒別的,第一反應,一個天上一個地下能比較麼?
  • 《談時間》:梁實秋 讀書時間
    不可挽住的就讓它去罷!問題在,我們所能掌握的尚未逝去的時間,如何去打發它,梁任公先生最惡聞「消遣」二字,只有活得不耐煩的人才忍心的去「殺時間」。他認為一個人要作的事太多,時間根本不夠用,哪裡還有時間可供消遣?不過打發時間的方法,亦人各不同,士各有志。乾隆皇帝下江南,看見運河上舟揮往來,熙熙攘攘,顧問左右:「他們都在忙些什麼?」和珅侍衛在側,脫口而出:「無非名利二字。」這答案相當正確,我們不可以人廢言。
  • 讀書時間都去哪兒了?
    無論如何,只要我們熱愛讀書、重視讀書,讀書的時間總會「擠」出來的。一是要重視「海綿水效應」。掌控讀書時間僅僅「見縫插針」是不夠的,還要做到「無縫插針」。很多人無論走到哪裡,隨身都帶一本書,就是為了無縫插針。魯迅認為「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也正是由於他「將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了讀書上」,終成一代文豪。
  • 【勵志文章.分享】時間在哪裡,成就在哪裡
  • 「原創」李曉燕:《憶讀書》
    原創作者:李曉燕圖文編輯:阿拉善文化藝術傳媒《憶讀書》我母親雖沒有上過學,但對我們姐妹的學習從未放鬆過我深知讀書的重要性,卻總是以「太忙了」「哪有時間」之類為藉口逃避著看書;慢慢的,再看到厚厚的書籍時,總是靜不下心來將他讀完。偶爾看書,總是為了工作。現在想來,「書非用不能讀也」真是人生一大悲哀!
  • 連尚讀書邀請碼是多少?連尚讀書邀請碼在哪裡填寫?
    連尚讀書邀請碼是【26132324】或【26110359】兩者填一個即可立馬獲得3米哦,歡迎大家填寫!
  • 你的時間在哪裡,成就就在哪裡
    40歲以前,大部份的人是相同的,升學讀書升學讀書……,建立自己基礎,在父母親友,社會價值觀影響及誤打誤撞的情況下完成基本教育。選擇讀書,應該一鼓作氣,在您尚未進入產業時,能讀多高就多高,畢竟何時進入產業,您都是社會新鮮人。但是一旦您已經有工作經驗而又有心進修,當然管道很多,相對的掙扎也多。因為您不知現在的年紀、條件、資歷……再去做進修這樣的投資是否值得?
  • 說沒有時間讀書,其實只是一個藉口
    原創首發文|褚延鋒自古以來,中國人對書都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而讀書,更是一件特別高雅且有意義的事情。我們平時說一個人喜歡讀書,總愛用一個成語來形容:手不釋卷。手不釋卷最先的主人公是東漢開國皇帝劉秀,不過成語典故來自三國時期。東吳有一位大將叫呂蒙,作戰勇猛,屢立戰功,但由於缺少文化,無法把戰例經驗總結記錄下來。東吳皇帝孫權勸呂蒙多讀些書,他總是以軍務繁忙為由,推脫沒有時間讀書。
  • 《拉普拉斯的魔女》| 原創書評:車南星| 讀書天
    原創書評 |    《拉普拉斯的魔女》書評車南星對於這本書的書名,博學的人自然是心如明鏡,但是我相信多數人還是像我一樣是一頭霧水。書中有這樣一段話:「假設有智者能夠了解這個世上所有原子的目前位置和運動量,他就可以運用物理學,計算出這些原子隨時間發生的變化,進而完全預知未來的狀態。」這段話是拉普拉斯提出的科學設想,而這一設想中的智者被人們稱作是「拉普拉斯的惡魔」,這便是書名的來源,同時,也是整個故事的骨架。
  • 為什麼你總是沒有時間讀書?
    所謂利用社交關係來監督,還不如說是玩一場社交遊戲。發願容易做到難,如果培養自己閱讀的習慣?我倒是可以分享三個建議。建議1:讓你身邊隨手就可以有書可讀。我家裡,不管是書房還是床頭,都放書,看不看先不管,先把書放夠。當你的生活環境中到處都是書的時候,這就開始形成一種心理暗示,我要讀書。
  • 【讀書時間】張筠:為什麼非讀書不可
    播出頻道:南充市廣播電視臺科教頻道播出欄目:《家有兒女-讀書時間》播出時間:6月15日晚9點10分 【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 我的書世界:為什麼非讀書不可 【節選】書香打底,生命可喜。諸位好,我是張筠。這裡是《我的書世界》,我把我和我的書說給你聽。今日主題:為什麼非讀書不可?
  • 《解憂雜貨鋪》| 原創書評:遊雲嬌| 讀書天
    原創書評 |    《解憂雜貨鋪》遊雲嬌《解憂雜貨店》,一本提起就會有「哦~那個我聽過」回應的書。僻靜的街道上有一家雜貨店,只要寫下煩惱投進捲簾門的投信口,第二天就會在店後的牛奶箱裡得到回答。三、在思域車上等到天亮這章是文中承上啟下的一環,介紹了浪矢雜貨店主人浪矢雄治,其子貴之,其孫駿吾;交代了雜貨店與外界時間不同的背景;講述了雄治爺爺三十三周年忌日公告的來因。玄嗎?玄。恐怕這就是東野圭吾的作品特點吧。四、聽著披頭四默禱面臨家庭從優渥到深夜潛逃的巨變,和久浩介掙扎在親情與未來的迷茫之中。《順其自然》之後,是浩介對披頭四的心灰意冷。
  • 工資不高,晚上的時間是用來讀書還是去做兼職?你真正追求什麼
    方向是哪裡?方向是哪裡?你決定了你的選擇,如果你能清楚你所從事的工作、教育背景以及今後的職業規劃的話,這個問題也許會得到更好的回答,下面來看看工資不高的話,晚上的時間是用來讀書還是去做兼職?如果把晚上的時間用來讀書的話,成年人的讀書目標和學生不同,建議成年人更重視實用性,如果說你讀的書對現在和將來的職業發展有幫助的話,當然支持你讀很多書,通過讀書來自學,提高工作效率,拓寬自己的視野,掌握新技能,提高學歷,提高工資,升職,讀書當然是值得提倡的。如果想通過業餘時間打工來提高自己的整體收入,請看一下自己的核心技能,否則,只能利用下班時間出賣自己的勞動力。
  • 趁早ICON 時間用在哪裡,是看得見的
    還沒有報名的小夥伴抓緊時間點擊本文左下角「閱讀原文」報名啦!6月19日,大連趁早2周年PARTY,來聽聽趁早ICON們化繭成蝶的蛻變史;一起期待重磅嘉賓,聽一聽他們的人生故事;一起回望過去,見證每個人的成長和改變;一起許下諾言,去看看明天那個你更喜歡的自己。還有更多驚喜等著你!
  • 《在世界中心呼喚愛》原創書評:奈良的鹿小姐 讀書天
    原創書評|愛是「α」和「ω」奈良的鹿小姐本書講的是兩個悲傷地愛情故事。爺爺年輕時喜歡上了一位患肺結核的少女,決心去往東京,努力掙錢,給少女一個舒適的生活,但伴隨著鏈黴素的發明,這段有著長達五十年的空白的愛情就走向了終結。
  • 哪裡來的感同身受
    ——魯迅 《而已集·小雜感》世界上哪裡來的感同身受你不曾走過我走的路怎知我的痛你不曾期待著我的期待怎能說愛我你要是認識曾經的我就會理解現在的我你要是吹過我吹過的風就不會對我指手畫腳生活中,不必去苛求感同身受,因為很少有人能直正站在你的角度幫你思考問題;不說感同身受,在困難的時候,不被當成落水狗打一通,我就已經很滿足了吧
  • 李白一生很少工作,大部分時間都在遊山玩水,錢從哪裡來?
    短短數年時間,他已經是遊遍了巴蜀大地。二十四歲時,李白不滿受困於蜀中,提起手中長劍,開始「辭親遠遊」。李白沿著長江順流而下,一路向東,出渝州,下維揚,笑傲江湖。《渡荊門送別》中那句「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其實就是李白仗劍遠遊的一個真實寫照。此後的時間裡,李白去了不少地方,大江南北,隨處可見其「足跡」。
  • 第二十一屆深圳讀書月進入「書展時間」
    「人生風景何處尋,雲在青天書在手……」11月27日,伴隨男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王宏偉演繹深圳讀書月主題歌《雲在青天書在手》的悠揚之聲,第二十一屆深圳讀書月迎來總結分享會暨第二屆深圳書展開幕式。中國出版協會常務副理事長鄔書林,韜奮基金會理事長、中國出版協會副理事長聶震寧,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強,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吳以環等領導嘉賓出席,並為第二屆深圳書展啟幕。
  • 哪裡有利潤,哪裡就有抄襲!設計師:想做好原創太難了
    外觀的設計及配色的選擇都是有所考究的這背後包含了設計師及一群人的努力但山寨品僅僅是改改外觀,按鍵靠著「同款」就來圈錢>這把做原創的設計師們置於何地?各大精明的商家看到這樣的「爆款」自然不能錯過短短一兩年時間內山寨版鳥燈在淘寶走紅從最初售價 2000 元
  • 你是誰,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你是誰,你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是人生的三個終極問題?但其實,你很難一開始就非常清楚「你是誰」,往往要到人生的終點才知道。 這是因為,「你是誰」,是由「你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來定義的,而在人生的長河裡,對這件事情的認知是流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