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定銀行房地產貸款「紅線」 有助於保持市場平穩有序發展

2021-01-08 中原網視臺

1月1日起,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發布的《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正式實施。新規要求,銀行業房地產貸款餘額佔比及個人住房貸款餘額佔比不得高於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確定的相應上限。新規實施之後,對市場的影響如何備受關注。

業內人士認為,在「房住不炒」基調之下,市場對於此次政策出臺,已有部分預期。近年來,金融管理部門圍繞「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目標加強房地產金融管理,同時積極探索創新宏觀審慎工具,從供給和需求兩側入手,建立了首付比動態調整機制、試點了房企融資新規「三道紅線」等,房地產金融管理長效機制進一步完善。在此背景下,房地產貸款增速持續回落。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20)》顯示,截至2019年末,我國房地產貸款餘額44.41萬億元,同比增長14.8%,較上年回落5.2個百分點。總體看,我國房地產市場保持平穩,市場主體預期也趨於穩定。

在此背景下,進一步對銀行的房地產貸款餘額劃定「紅線」,有利於繼續推動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新規對市場影響有限。」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為,建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主要出於三方面考慮:一是防範銀行業房地產金融風險;二是助力落實「房住不炒」目標;三是推動信貸資源更多流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董希淼表示,加強管理和調整的政策方向是明確的,相信會把握好政策的節奏和力度。值得注意的是,新規對不同類別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實行分檔管理,並且給目前不達標的機構充分的整改空間和時間,有助於保持市場平穩有序發展,因此總體上對市場影響有限。

具體來看,《通知》明確對7家中資大型銀行、17家中資中型銀行、中資小型銀行和非縣域農合機構、縣域農合機構、村鎮銀行,共5檔機構分類分檔設置房地產貸款佔比上限、個人住房貸款佔比上限。比如,第一檔中資大型銀行房地產貸款佔比上限、個人住房貸款佔比上限分別為40%、32.5%。

對於超標的銀行,《通知》也設定了差別化的過渡期安排。2020年12月末,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佔比、個人住房貸款佔比超出2個百分點以內的,業務調整過渡期為2年;超出2個百分點及以上的,業務調整過渡期為4年。央行有關人士表示,對個別超上限較多的銀行,允許其申請延長過渡期。

「大部分銀行已達標或超標幅度不大,少部分超標較多的銀行未來需進一步降低房地產貸款增速。」長城證券銀行業分析師鄒恆超測算,在38家上市銀行中,有11家銀行房地產開發貸款佔比超出上限,8家銀行個人住房貸款佔比超出上限。在2年至4年過渡期內,超標的銀行不用壓降存量房地產貸款,但未來增速需要下降。

「佔比較低的銀行可能還有增長空間。」董希淼表示,貸款餘額佔比超標的銀行不多,因此新規總體影響有限。不過,房地產貸款面臨增長「天花板」,部分銀行經營將更加審慎,貸款利率和條件或有小幅調整。此外,部分城商行、農商行、村鎮銀行等房地產貸款佔比還有一定的增長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住房租賃貸款並不納入房地產貸款統計,這也體現出鼓勵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意圖。《通知》明確,住房租賃有關貸款暫不納入房地產貸款佔比計算,其中包括公租房建設等領域的貸款。同時,為配合資管新規的實施,資管新規過渡期內(至2021年底)回表的房地產貸款不納入統計範圍。

國泰君安分析師認為,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監管政策落地,穩定了市場對銀行未來如何開展房地產貸款業務的預期。銀行業整體達標壓力不大,無需過度擔憂。

相關焦點

  • 姜兆華:房地產融資「紅線」監管,房價是漲還是跌
    來源:金融界網站 2020年歲末最後一天,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聯合發布《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對商業銀行房地產貸款上限管理做出明確安排。這是繼重點房地產企業「三道紅線」座談會,監管當局對商業銀行房地產貸款上限管理劃定的另外「兩道紅線」。
  • 2021,緊箍咒突襲,房地產要涼涼?
    2020年的最後一天,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出臺文件,給國內各大銀行的房地產貸款業務劃定了兩條「警戒線」,被市場解讀為打響了2021年房地產調控的「第一槍」。該文件全名為《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將國內的銀行按規模分為五檔,要求各家銀行的房地產貸款(包括個人房貸、企業房貸)和個人住房貸款,不能超過貸款總額的上限比例。
  • 「五道紅線」重塑房地產
    新年伊始,財政部將商業銀行的考核指標從盈利能力、經營增長、資產質量、償付能力四類,調整為服務國家發展目標和實體經濟、發展質量、風險防控、經營效益四類,每類權重均為25%。一位國有銀行華南區域某支行負責人告訴經濟觀察報,按照以前的考核目標,出於盈利與安全性考慮,銀行傾向於優先投放房地產。如今,當銀行不再需要將賺錢放在第一位,怎麼還會將大量資金投向房地產行業呢?
  • 房地產行業最後的紅線
    新華社當時還援引專家說法稱,從房地產金融的角度看,調控可以從幾個方面實施:提高房地產開發貸款條件;收緊資金藉助信託等渠道進入房地產項目;收緊個人住房貸款條件、額度,並嚴控個人消費貸款、信用卡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等。不曾想,這位專家「一語成讖」。
  • 「三道紅線」維穩房地產市場!購房者機會來了?
    可以看出,這「三道紅線」的劃定,不單是強制要求房企降低負債率,還要限制房企的融資規模。如此看來,這「三道紅線」就是房企的「緊箍咒」。面對持續發展的房地產市場,寸土寸金的地塊越來越少,房企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持續的融資可以幫助房企不斷拿地,拓展新城市、新市場。在主要熱點城市全面限價的大環境中,土地溢價率偏高對所有房企都是一個沉重壓力。但是,隨之而來的是負債率越來越高,樓盤銷售的回款又不及時,最後將會殃及購房者。
  • 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新規正式實施 住房租賃有關貸款暫不納入房...
    在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看來,房地產貸款佔比過高或在一定時期佔比上升過快,既不利於房地產市場自身發展,也會給金融體系造成風險。溫彬介紹:「目前,我國房地產長效機制建設取得明顯成效,房地產貸款餘額(含個人住房貸款)佔各項貸款餘額的比重在29%左右,但部分銀行機構佔比過高,遠超出平均水平。
  • 三道紅線終結房地產「三高」:房企拼規模速度時日終結
    工作上的微妙變化源於市場一則傳言——監管部門將出臺「3、4、5」新規,控制房地產企業有息債務增長,即為房企負債設置三道紅線;根據觸線情況將主要試點房企分成4檔管理;每降低一檔,有息負債規模增速上限增加5%。基於三道紅線的指標,監管層將試點房地產企業分為四擋。
  • 房地產貸款新政發布!兩道紅線下,今年的樓市定調了?
    繼開發商們認領了3條紅線之後,屬於銀行的紅線也來了。12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通知提出,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含境外分行)房地產貸款佔比、個人住房貸款佔比應滿足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確定的管理要求,開發性銀行和政策性銀行參照執行。
  • 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獲政策傾斜 房地產融資再上「枷鎖」
    對於2021年1月1日至3月31日期間到期的普惠小微企業貸款,按市場化原則「應延盡延」。對於銀行因執行相關政策產生的流動性問題,人民銀行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   此外,財政部日前印發《商業銀行績效評價辦法》,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本次評價導向更加突出服務實體經濟等綜合經濟效益。
  • 為什麼貸款遲遲沒下來?是因為額度嗎……
    繼「三道紅線」後,監管層對於房地產資金層面的監管再亮劍,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分五檔設置房地產貸款餘額佔比和個人住房貸款餘額佔比上限,對超過上限的機構設置過渡期,並建立區域差別化調節機制。
  • 房地產市場結構需進一步優化 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
    預計2021年房地產將會平穩增長,結構會進一步分化,但分化幅度可能會收緊。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建立,意味著開發企業和按揭貸款的總體增速將下降。但不同銀行有差異,規模較小的商業銀行總體影響不大,可能會對短期房地產需求端形成較大衝擊。我國的住房不論是人均面積和戶均套數,都已經基本告別總量短缺階段,但在結構上還需進一步優化。
  • 央行: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
    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的要求,推動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房地產和金融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建立了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據了解,《通知》明確了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機構覆蓋範圍、管理要求及調整機制。
  • 監管放大招:房貸「紅線」來了?兩道紅線將會如何影響樓市?
    根據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規模、機構類型,《通知》明確對7家中資大型銀行、17家中資中型銀行、中資小型銀行和非縣域農合機構、縣域農合機構、村鎮銀行,共5檔機構分類分檔設置房地產貸款佔比上限、個人住房貸款佔比上限。
  • 樓市再加「兩道紅線」!普通人貸款買房,越來越難了
    第一道紅線是「房地產貸款佔比」:大型銀行不得超過40%,中型銀行不得超過27.5%,小型銀行不得超過22.5%,縣域農合機構不得超過17.2%,村鎮銀行不得超過12.5%。 第二道紅線是「個人住房貸款佔比」:大型銀行不得超過32.5%,中型銀行不得超過20%,小型銀行不得超過17.5%,縣域農合機構不得超過12.5%,村鎮銀行不得超過7.5%。
  • 蔡凱龍:應對「灰犀牛」,房貸新規劃出兩道紅線
    這個時候推出「兩道紅線」和「三道紅線「就是要堅決抑制房地產泡沫。讓整個行業將回歸理性,房子將逐漸回歸居住屬性。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銀行的貸款是防止房價上漲的一個重要動力,現在中央對銀行貸款「兩道紅線」,就是想用這兩道紅線來約束房企負債率和金融機構的信貸供應。房企負債「三道紅線」又是怎麼回事呢?
  • 社評丨懲治金融亂象,抓準房地產調控「七寸」
    值得注意的是,派給銀行業的罰單中,多數又與涉房貸款及土地出讓金相關。違規集中體現在:向房企提供買地前融資金、理財資金違規用於繳納或置換土地款、違規變相發放土地儲備貸款、信貸管理不審慎,個人經營性貸款資金被挪用於購房,以及貸款審查失職,形成虛假個人按揭貸款等。毋庸諱言,房地產金融領域的亂象由來已久,信貸資金違規「輸血」房地產一直是銀行業違規的重災區。
  • 大唐地產踩「兩條紅線」赴港上市 近三成借款來自民生銀行
    公開資料顯示,福信集團成立於1993年,歷經20餘年的發展壯大,目前已形成了以金融為引擎,房地產為主業,高科技產業為導向,包括貿易文體產業在內的「五業並舉」的國內知名綜合性民營企業集團。眾所周知,房地產是典型的資金密集型行業,所以福信集團金融業務正好給大唐地產的擴張提供了一張資金支持的王牌。民生銀行財報顯示,2017年,「福信系」從民生銀行獲得15.05億元貸款,其中用於大唐地產併購的資金就達12億元。2018年,「福信系」從民生銀行獲得的資金支持為23.67億元,同比增加57.17%。
  • 數家銀行踩中房貸紅線 預計波及約20家地產上市公司
    央行、銀保監會2020年末劃出兩條房地產貸款佔比紅線,第一財經記者研究發現,有4家一線銀行房地產貸款佔比超越上限,與這些銀行合作的主流房地產上市公司有20餘家,踩線銀行未來將收緊房地產貸款,地產公司融資將進一步承壓。
  • 住房城鄉建設部: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方案 促房地產市場平穩...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記者王優玲)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王蒙徽21日說,2021年要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方案,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 消費信用貸款、信用卡透支所形成的不良可批量轉讓!房貸、車貸不良...
    允許直接轉讓不良貸款將有助銀行提升處置效率有業內人士表示,此前銀行處置不良資產主要是以收益權轉讓的方式處置,直接將單戶對公不良貸款轉讓、個人不良貸款批量轉讓仍是首次。而銀行也將因此提升不良處置效率。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銀行的不良貸款出現了反彈,其中多家銀行個貸的不良率及小微企業貸款的不良率均出現了明顯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