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斯坦、阿富汗和波斯的戰役(1)
一二一九年的秋天, 成吉思汗進軍訛答剌, 並把它包圍起來, 於是有名的戰事便爆發了。圍城軍由數個軍團( 萬戶Tumen) 所組成, 朮赤麾下的另外一支軍隊進取錫爾河① 下遊, 同時還派遣了一支小部隊到這條河的上遊去。成吉思汗自己同他的末子拖雷, 統率中軍進向不花剌。這時候有一個訛答剌的大將② , 逃到蒙古圍城軍的陣地裡來, 吐露出花剌子模沙帝國國防上的詳細情報。匝兒訥黑堡和訥兒城都沒有經過任何抵抗便歸降了蒙古軍,因此其居民的生命財產都得到了保障。成吉思汗的兵士紀律極佳, 當放任他們去通過這些城鎮時並沒有發生過任何掠奪事情。蒙古軍僅破壞了它們的堡壘和徵集備作圍城使用的工事部隊, 同時令訥兒城的居民徼納些貢賦而已。一二二○年開始, 成吉思汗圍攻不花剌。守城軍正力圖撤離這個城市, 便派遣突破圍城軍的隊伍去實行撤退, 但是結果只有極少部分得以成功, 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戰死了。其後居民決心投降。當時只剩下一支小部隊困守在內堡裡面, 還繼續著抵禦蒙古軍。經過十二天的圍攻後, 內堡也被攻克了,它的守御者便盡被殺戮。當進入不花剌後, 成吉思汗便要求交出富商、達官和貴族們的名單, 依據他們的財富強徵軍稅, 同時令居民出城,除隨身衣服外, 不許攜帶任何物件。對於這種荒涼無人的城市, 由成吉思汗交付了他的軍士, 在洗劫中它便被大火毀滅了。
成吉思汗帶著充作圍城工事的俘民, 從不花剌進向撒麻耳幹③。同時, 經過長時期的圍攻和城堡方面的拼命防禦後, 訛答剌被攻克了。應負屠殺成吉思汗使節和商隊責任的守將已經成了俘虜,於是把他帶到皇帝跟前, 皇帝為使其復仇的渴望如願以償, 便對他處以極殘酷的死刑。圍城軍到達撒麻耳幹城前時, 便和成吉思汗的主力會合了。
在圍城的第五天以後,因為突圍沒有成功, 撒麻耳幹的守軍和居民們便決意投降。蒙古軍進入城內, 便破毀其堡壘, 驅逐其居民出城,於是遂縱兵劫掠館舍。這個時候, 只有伊斯蘭教的教徒和在他們保護下的人們得免於難。內堡是在猛攻後才被佔領的。它的守將, 包括突厥兵在內, 都被殘酷地殺戮了, 而率領他們的統將也被處以死刑。因為這種舉動的目的是為著去威嚇那些依附於花剌子模沙的突厥人, 同時使他們喪失對抗蒙古軍的戰鬥意志。
當成吉思汗圍攻撒麻耳幹時, 他接得報告獲知他所派遣沿著阿母河④二方面前進的部隊, 已經擊潰了敵人, 同時還知道花剌子模沙因為希望建立起一支新軍, 和重新組織成一種防禦的力量
, 他已經退入到內地去了。於是汗便立刻派遣了三個萬戶, 在者別那顏、速別額臺· 把阿禿兒和脫忽察兒· 把阿禿兒的統率下, 命令他們去跨渡阿母河、一面下令不許擾害城民, 一面又吩咐他們去追擊花剌子模沙直到把他擒住為止。派遣部隊力圖粉碎沿途的一切抵抗,
盡力突入到敵人的後方, 以便以後成吉思汗所親統的主力挺進時, 迫使敵人在二線裡作戰。
但是花剌子模沙已經不能再作任何抵抗了, 他僅在逃避追擊上得到成功而已。最後他逃到寬田吉思海( 裏海⑤裡的一個小島上, 不久以後他便死在那裡)。同時者別和速別額臺越過太和嶺(Caucasus) ⑥進入南俄羅斯的草原, 在迦勒迦河畔擊敗了俄羅斯的大公們。當他們進行了驚天動地的攻擊後, 便取道欽察草原⑦ 迴轉到成吉思汗的行宮。.
一二二○ 年的夏天, 成吉思汗駐營在那黑沙不(Nesef) ⑧ 附近, 這個地方就是現在的卡爾什(Karshi) 城址。因為這個地方是最適宜作遊牧民族的夏季牧放地的。成吉思汗在這裡駐營, 飼養他的馬匹, 休息他的士卒。最近所徵服的地方, 已經從戰爭所造成的後果上開始逐漸恢復。蒙古皇帝為了設法使居民的生活恢復正常化,便在所徵服的城鎮裡委任一個長官,在一般情況下, 那些長官們都是從伊斯蘭教徒裡選拔出來的。而在蒙古守軍所駐屯的城鎮裡, 除委任土著做當地的長官外, 同時還設置一個蒙古戍將。
一到秋天, 成吉思汗便進軍到忒耳迷(Tarmiz) ⑨ 去,這座城池的防禦非常堅固, 經過強襲以後方才攻下來。在短短的圍攻期內, 曾經使用著一種石去猛轟那座城池, 這樣一來, 便使得敵人的武器沒有方法可以使用了, 於是便命令圍城軍驅使著他們的衝鋒隊突進到城腳下。種石砲乃是由回回工匠替成吉思汗製造的, 因為成吉思汗頗知道怎樣去利用他所徵服的文明民族的一切能力,以便完成他自己的目的。而且他所任用的這些外國人( 色目人), 也不過是他自己的馴順工具而已。
一二二○ —— 二一年之交的冬天, 成吉思汗駐營在阿母河畔。這個地方是最適宜作冬季牧地的。同時在三個皇子和博爾朮那顏統率下的精銳部隊, 向著花剌子模沙和其首都兀籠格赤⑩ 進發。那個地方在當時是很繁榮的, 它或許能夠變成一個反攻的起點。它曾被花剌子模沙那個有權勢的母親禿兒堅可敦11所管轄。但是這時候她聽到她的兒子已經放棄了阿母河沿岸的地方, 她便也力圖逃走了。不久她終於被駐在波斯的蒙古軍所俘虜。這個殘酷而充滿著野心的婦人, 最後由成吉思汗派人押送到蒙古去,在那裡她住上一個頗長的時期, 死於偉大的徵服者之後。兀籠格赤是經過長時期的圍攻以後方才攻陷的, 其後在一二二一年的春天, 察合臺和窩闊臺在當時圍攻中的塔裡寒(Talkan 或Talikhan) 12 地方和他們的父親會師了。
在一二二一年的春天,跨渡過阿母河以後, 成吉思汗佔領了巴裡黑(Balkh) 13 ,並前進到塔裡寒, 為了要完成一種特殊的任務, 他從中軍裡派遣諸王拖雷率領了一支分遣隊進入呼羅珊14 。
摩河末的兒子扎蘭丁15 ,從花剌子模沙那裡退卻以後,已經逃脫了蒙古軍的追擊,甚至還擊敗了那些追軍裡的一個縱隊。他現在迴轉到阿富汗的哥疾寧(Ghazni) 16 , 並在那裡開始整編新軍, 徐圖反攻。他是一個果敢而活躍的人物, 他不願意仿效他的父親, 也沒有過分考慮過蒙古軍和其統帥的卓越特質, 或者懷疑過他自己軍隊的可靠性, 他便突入跟成吉思汗鬥爭了。他的決斷是被個人的勇氣, 或是被一種責任感所鼓舞起來的, 但是最要緊的還是被一種有勇無謀的資質所驅使的。失吉· 忽禿忽——對於這個人, 已經在本書前文裡介紹過——受命進攻扎蘭丁,但是在八魯灣17 一役裡幾乎被後者擊敗得潰不成軍, 這迫使他率領著殘餘部隊狼狽退回到成吉思汗的行營。這次戰役在整個戰事中, 為蒙古軍所受到的唯一的嚴重挫折,成吉思汗在這種場合上, 曾表示出他的寬宏大量, 泰然接受了戰敗的消息。他說:「失吉忽禿忽習慣了經常的勝利, 還未曾經驗過命運的殘酷。現在遭遇了這樣的挫折,以後應該格外謹慎才好。」18成吉思汗自已已經一再體驗到命運的殘酷, 同時也常提醒其將帥命運的變幻莫測,尤其是提醒其將帥注重他自己所具有的卓越特質——慎重性。例如: 當他聽到者別那顏徵討古出魯克得手的消息時, 便遣使帶給他一道傳旨, 告誡他: 勿要因勝而驕, 因為客列亦惕部的王罕和乃蠻部的塔陽汗都是因驕傲而失敗的。19 成吉思汗的鐘愛失吉忽禿忽,是為著他的聰明頭腦, 善於應付新事物的坦白胸襟, 和其大無畏的勇敢精神, 因為這種勇敢精神, 是在幼年時代便已經受到了考驗的。曾經在嚴冬的某一天裡, 當成吉思汗在大雪裡遷移他的營帳時,從距離營帳不遠的地方, 有一群野鹿經過。失吉忽禿忽當時只有十五歲, 親眼目睹了這件事, 便請求營帳總管的許可, 到外面去追獵由於深雪而不能跑得很快的野獸。等到日暮駐營時,還不見失吉忽禿忽回來, 這便引起了成吉思汗的注意,等到汗聽到了孩子遲遲不歸的原因, 便惱怒營帳總管不該在這樣天氣裡允許一個小孩子獨自遠離陣營。但是就在這一剎那間失吉忽禿忽竟回來了, 聲稱在三十頭的野鹿裡面, 已經被他殺死了二十七頭。那些野獸的屍體果然以後在大雪裡被找著了。因此成吉思汗鍾愛這個小孩子的大膽行動, 比以往更要喜愛他了
確定了失吉忽禿忽的敗北程度之後, 成吉思汗便開始採取措置去消除它的後果。扎蘭丁利用其勝利的唯一方法, 便是殘酷地殺戮被俘的蒙古軍。他甚至不能根絕其麾下將帥們的爭吵,也不能遏止那些異種混合部隊裡所燃起的種族猜忌的火焰。他一再暴露他自身不過是一個有勇無謀的莽漢, 而不是一個有真才實學的統帥, 塔裡寒既然在這個時候落到蒙古軍的手裡, 成吉思汗便能毫無牽制地率領他的大軍前去討伐扎蘭丁了。他路過八魯彎戰場,經勘查陣地以後, 便譴責失吉忽禿忽選擇戰地的不當。扎蘭丁在成吉思汗到達以前早已退卻了, 汗追擊他一直到申河21 的河畔。一二二一年的秋天, 決戰便在這條河沿岸進行。成吉思汗親自指揮著蒙古軍, 扎蘭丁不能在這裡強行渡河, 並且也不能輸送其眷屬和財寶到達對岸, 於是便遭遇了完全的潰敗。因為在這種場合上, 已經不是他自身的英武或者其部下的奮勇所能奏效的了。伊斯蘭教軍隊被勇士( 把阿禿兒) 編成的蒙古親衛軍所攻擊而完全潰滅了,這些勇士是成吉思汗在生死關頭時方才起用的。扎蘭丁既然被蒙古騎兵三面圍攻,便不得不拋棄他的妻妾和子女們給了勝利者,他自身卻躍馬投入申河裡,一口氣遊到對岸。據傳成吉思汗當時曾感嘆其敵人的勇敢行為, 並且還諭示他的兒子們應該效法這個伊斯蘭教鬥士。
申河的戰事, 是全盤戰役過程中伊斯蘭教徒軍和成吉思汗親自會戰的唯一戰事,根據蒙古的傳說, 扎蘭丁可稱得起是成吉思汗所有敵人裡的一個佼佼者了。現在的蒙古人, 似乎已經忘記了一切關於花剌子模沙摩訶末那樣極不名譽的角色, 但是當他們對於從前領導他們獲得這樣光榮勝利的大纛致敬時,便能夠回憶起扎蘭丁了, 並且認為他的敗北是應該對於他們的守護神表示感謝的。
同時, 皇子拖雷也輝煌和迅速地完成了徵服呼羅珊三大主要城市——馬魯(Merv)、你沙不兒和也裡(Heart) 22 ——的使命。於是成吉思汗便決意迴轉到本土去。他最初本來是計劃取道印度經過雪山和土蕃23 迴轉到蒙古去的, 但是由於種種環境的緣故沒能實現。一來因為山道被深雪所沒。二來因為許多佔卜家包括耶律楚材在內都進諫他不可進入印度, 同時成吉思汗也因為他們的好意而接受了,最後在這裡傳來了唐兀惕人叛亂的消息。一二二二年的夏天, 蒙古軍駐屯在大雪山(Hindu kush) 24 山麓的涼爽地方。
申河的戰役和凱旋時突過仍舊還滿布著難攻克的山寨的阿富汗斯坦北部, 或者可以看做大徵服者最顯著偉業的一種。因為在實際上,不顧冒著地勢生疏和言語隔膜的極大困難, 蒙古軍在偉大統帥的率領下, 從未發生過任何危險的情形。
一二二二年的春天, 著名的道士長春真人25 來訪, 這是一件值得注目的事情。他是從漢土出發到成吉思汗的行營裡來的。汗已經聽得真人的虔敬生活長久了, 早在一二一九年汗便邀請他前去, 希望能夠獲得「長生不老的仙藥」。因為汗曾經聽說過中國聖賢老子(Lao-tse) 的道教流派, 是從事煉鑄「金丹」和精通法術的。但是實際上, 長春真人卻是一個哲學家和詩人, 他不只是屬於求道於「淨性養氣」一流的道家, 而且還排斥其他一流專心從事於物質方面的「煉丹術」者。
在長久而寂寞的旅途中, 這位中國的真人, 由合罕的命令給予他優渥的待遇。途經撒麻耳幹時, 他曾經在這裡停駐了不少時間, 在這裡他接到成吉思汗給他的傳旨如下:「真人來自日出之地, 跋涉山川, 勤勞至矣。今朕已回, 亟欲聞道, 無倦迎我。」26
於是長春真人便出發到當時駐蹕在大雪山南方的皇帝行宮裡去, 不久以後便謁見了成吉思汗。這位可敬畏的徵服者對於道士卻用優禮去接待他, 並且還賜給他一種優渥的敕語:「他國徵聘, 皆不應。今遠逾萬裡而來, 朕甚嘉焉。」他叫長春真人就坐,賜食, 乃更問道:「真人遠來, 有何長生之藥以資朕乎?」真人答道:「有衛生之道, 而無長生之藥。」 27 成吉思汗對於這點並沒有表示過失望或者不滿意的情緒, 相反地, 卻嘉納了這位中國賢人的誠實和坦白。本來已經訂定一個日期28 約請長春真人來講解教義, 但是因為發生了戰事, 便不得不把這件事宣告延期了, 因為在這裡仍舊還有許多敵軍的部隊盤踞在山上呢。
長春真人被允許迴轉到撒麻耳幹去, 後來在一二二二年的秋天, 當皇帝迴轉到蒙古去的歸途中, 他便再去訪問成吉思汗, 這位真人在蒙古的行宮裡扈從過若干時期。在路上,皇帝對於這位真人很是關心, 曾經邀請他道:「真人每日來就食可乎?」29 同時還常常賜給他一些葡萄、酒、瓜、菜等食物。成吉思汗曾經三次傾聽過這位中國賢哲的論道, 當每次接見他的時候都在特設的帷幄裡, 並且還為了他而齋戒茹素和退去侍女。汗吩咐太師阿海(Akhai) 30 把真人所說的話, 用蒙古語翻譯了奏知他聽, 這些言語都能符合汗的意思。在本月十九日清風明月的夜裡, 成吉思汗再去宣召這位真人來論道, 汗聽了很高興。二十三日那天, 又宣召真人來到帷幄裡, 禮待他如初來時一樣, 汗帶著愉快的神色傾聽他講的話, 並且還命令侍候他左右的人把這些言語記錄下來。同時還把它記成了漢字, 這樣便可以使他們不會忘掉了。他對侍候他左右的人們說道:「神仙三說養生之道, 我甚入心,使勿洩於外。」31
蒙古皇帝很有興趣跟這位中國真人談話, 所以召見他好幾次, 每次都向他詢問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關于震雷的性質, 並且對於長春真人所說的話常常予以極大的注意。有一次, 成吉思汗召集了他的諸王和將相大臣們, 對他們說道:「 漢人尊重神仙, 猶汝等敬天, 我今愈信真天人也。」他把真人前後所說的言語講給他們聽,並且說道:「天俾神仙為朕言此,汝輩各銘諸心。」32
一二二二年的冬天, 成吉思汗駐營在撒麻耳幹附近。到正月底( 一二二三年) 已經到達了錫爾河的右岸。到了三月,他便駐營在乞兒乞克(Chirchik) 河33 畔的草原。在這裡靠近東山的地方, 當他逐獵一隻大豬的時候, 汗從馬上墜了下來, 險些兒被野獸斷送了性命。長春真人便乘機諫奏皇帝, 說:「現在聖壽已經這麼高了, 應該少去行獵才好。」他說:「天道好生,今聖壽已高, 宜少出獵。墜馬天戒也, 豕不敢前, 天護之也。」成吉思汗答道:「朕已深省。神仙勸我, 良是。我蒙古人騎射〔自〕少所習,未能遽已。雖然, 神仙之言在衷焉。」34
不久以後35 , 長春真人便請求汗準許他迴轉到山林裡去, 這樣一來, 這位中國的真人便和運籌握算、日理萬機並且還能夠這樣尊敬真人的大蒙古皇帝永別了。
一二二三年的春天, 成吉思汗在錫爾河畔跟皇子察合臺和窩闊臺相會, 他們曾經在澤拉夫珊(Zerafshan) 36 河口以放鷹消磨時間, 並且在那裡度過了冬天。在豁蘭巴石37 的平原裡, 汗從事著狩獵野驢, 因為這些野獸是從欽察草原上被朮赤驅趕到這裡來的。朮赤在長時期缺席以後, 現在來拜見他的父親38了, 驅趕到汗跟前來的禮物,除野驢外, 還有白馬二萬匹。
成吉思汗向東進軍,一二二四年的夏天, 他駐營在也兒的石河畔, 直到次年方才抵達了他那蒙古的駐營地。在乃蠻舊領的邊境上,他會見了其末子拖雷的兒子, 諸王忽必烈和旭烈兀。忽必烈就是後日的大合罕並且還晉位做中國皇帝( 元世祖), 旭烈兀就是波斯的君主39 。
年幼的皇孫還是第一次出陣狩獵。依據蒙古的習慣,第一次出獵的少年必須用肉和脂肪去塗抹他們的中指。成吉思汗便親自為兩個皇孫舉行這種儀式。其後成吉思汗便由三個皇子作伴共登歸途, 長子朮赤卻留在欽察草原裡了。
在伊斯蘭教世界上變成了蒙古統治的出發點, 並在亞洲和世界的歷史上扮演著這樣重要角色的戰役, 終於閉幕了。
成吉思汗還沒有完成對於花剌子模沙的領土徵服,便迴轉到本土去了。但是在突厥斯坦, 蒙古的霸權已經堅確地建立起來, 一種新的政策也被實施了, 同時各地方迅速地從戰事的災禍裡恢復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