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非王朝,是波斯在阿拉伯人、蒙古人、突厥人鐵蹄下的涅槃重生

2021-01-11 心向青史

伊朗的歷史,從王朝循環這一點來看與我國最為相像。只不過我國古代分南、北,而波斯古代分東、西,正如統一大江南北是我國統一的標誌一樣,統一東西伊朗也是波斯歷史上的統一時代。

薩非王朝,是伊朗自身歷史上第四個統一時代。只是這次統一距離第三個統一時代已經過去了近千年,而之間也先後經歷了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的不斷衝擊。最終,伊朗人對三者做了取捨,並將其與傳統的波斯文明相融合,這便是波斯薩非王朝。

有人說,薩非王朝在伊朗歷史上的地位猶如我國的明朝,但我覺得其地位要遠高於明朝之於中國,甚至可以說是當今伊朗的直接源頭。

011、阿拉伯人的入侵

在阿拉伯人到來之前,波斯人有三大統一時代:

波斯第一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550年—前330年)波斯第二帝國——帕提亞王朝(安息)(公元前247—公元224年) 波斯第三帝國——薩珊王朝(公元224—651年)而在阿契美尼德王朝和帕提亞之間的時期,則是馬其頓人主導的短暫的希臘化時期——塞琉古王朝。

也就是說,當阿拉伯人崛起之時,波斯人在地中海東岸對抗希臘和羅馬的時間已經近千年了。

公元7世紀,阿拉伯人的崛起是人類歷史上繼軸心時代之後最大的地緣變局,它將中東的標籤從「波斯」徹底變成了「伊斯蘭」。

客觀的說,阿拉伯人也是遊牧民族,本身與後來的蒙古人和突厥人是一樣,其最初建立的也是部族政權,與薩珊波斯和拜佔庭帝國的戰爭也是遊牧世界對農耕世界的入侵。

不過,與突厥人和蒙古人不同的是,阿拉伯人有一個大殺器——伊斯蘭教。正是這一點,阿拉伯人雖然在651年滅了波斯之後接受了波斯帝國的各項統治制度,但卻在宗教信仰上戰勝了波斯人,並最終使波斯人皈依了伊斯蘭教。

022、突厥人的進入

公元7世紀的亞洲是這樣的:大唐帝國從東向西滅了突厥,阿拉伯帝國從西向東滅了波斯,然後會師中亞。

於是,波斯人和突厥人便在中亞地區相遇了。之後的公元9世紀,當大唐帝國受困於藩鎮割據之時,阿拉伯帝國也在為波斯人不斷自立而苦惱。

我們看一下,波斯人在阿拉伯帝國內部主要建立了哪些王朝:

呼羅珊地區的塔希爾王朝(822—873年),被薩法爾王朝所滅;伊朗東南部的薩法爾王朝(867—903年),被伽色尼王朝所滅;河中地區的薩曼王朝(874—999年,),被伽色尼王朝所滅;裏海南岸的布韋希(白益)王朝(945—1055年),被塞爾柱帝國所滅。其中,塔希爾王朝、薩法爾王朝、薩曼王朝都位於伊朗東部,而布韋希王朝位於伊朗西部和伊拉克地區,並掌控了阿拉伯帝國在巴格達的朝政。

為了壓制波斯人對帝國的控制,阿拉伯人開始從中亞輸入突厥人作為奴隸和僱傭兵,於是,突厥人開始登上了中東和阿拉伯帝國的舞臺。

我們看一下突厥人在阿拉伯帝國內部主要建立了哪些王朝:

伊朗東部和中亞的伽色尼王朝(962-1186年),被古爾王朝所滅;橫跨中亞和西亞的塞爾柱帝國(1037—1194年),被西遼重創,花剌子模所取代;花剌子模帝國(1142-1231年),被蒙古人所滅。公元999年,突厥人的伽色尼王朝滅了波斯人的薩曼王朝,盛極一時。之後,伽色尼王朝又被另一支突厥人所建的塞爾柱帝國所敗,最終被統治阿富汗和北印度的古爾王朝(也是突厥人建立)所滅。

塞爾柱帝國,其版圖從中亞一直延伸到小亞細亞,覆蓋整個波斯地區。

公元1141年,西遼在卡特萬戰役中重創塞爾柱人,之後塞爾柱帝國在中亞和伊朗東部的統治逐漸被另一支突厥人的花剌子模王朝所取代。

公元1194年,花剌子模擊敗塞爾柱大軍後,塞爾柱帝國徹底滅亡。

花剌子模的結局,我們都很清楚,是滅於成吉思汗之手,蒙古人來了。

033、蒙古鐵騎的旋風插曲

蒙古人對波斯的徵服,在地理上比阿拉伯人和突厥人都要深刻,但也只是地理上而已,蒙古人猶如旋風般,來得快,去的也快。

忽必烈的弟弟旭烈兀,以伊朗為中心建立了伊爾汗國(1256年—1335年),這一統治極為鬆散,也並不長久,時間與我國的元朝相當。

044、突厥人的巨大影響力

蒙古人只是暫時的,突厥化才是對中亞和西亞更加長久的影響力量。

當朱元璋在公元1368年推翻元朝建立大明之時,突厥化的蒙古人帖木兒也在公元1370年建立了赫赫一時的帖木兒帝國。

帖木兒一生從無敗績,取代西察合臺汗國,佔據伊爾汗國的版圖,擊敗金帳汗國、小亞細亞的奧斯曼帝國和埃及的馬穆魯克王朝,並將勢力深入印度北部,一時所向披靡。

只是,帖木爾死後,他的帝國也很快便瓦解了,其在伊朗地區的統治逐漸被西遷進入西亞的土庫曼人(突厥人的一支)所取代,最主要的便是白羊王朝和黑羊王朝。

黑羊王朝(1407年—1468年),其信奉什葉派,都城大不裡士。白羊王朝(1467年—1514年),其信奉遜尼派,與黑羊王朝在伊朗地區爭霸不休。公元1467年,白羊王朝徹底擊敗了黑羊王朝,並在次年吞併黑羊王朝,盡佔其波斯故地。

黑羊王朝(深色)

然而,白羊王朝並沒有笑到最後,其在消滅黑羊後,便陷入了王權爭奪的內亂之中。而正在這時,波斯地區的似乎無休無止的混亂馬上就要結束了。

055、薩非王朝的建立

公元15世紀中期的中東,遜尼派的奧斯曼帝國在攻滅了千年拜佔庭之後又向東擴張,並並不斷迫害什葉派。

於是,波斯地區的一個亞塞拜然人的薩非教團崛起了,其首領是一個15歲的少年——伊斯瑪儀。從父系來看,伊斯瑪儀是薩非教團創始人薩非·丁的後代,而從母系來看,他則是白羊王朝創始人的外孫。

薩非教團曾與白羊王朝結盟,但最終在公元1501年的沙魯爾戰役中擊敗白羊王朝的軍隊,攻入大不裡士,建立了薩非王朝。

至此,波斯人在被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統治近千年後,終於又「復興」了。

薩非王朝之所以對伊朗非常重要,正是因為它對上面的三大勢力做出了取捨:

其一,薩非家族,宣稱自己是阿里的直系後裔(什葉派奉阿里為正統哈裡發),同時擁有薩珊王朝的血統。這一點,使波斯人有了覬覦伊斯蘭世界最高權力的可能,又在名義上復興了傳統的波斯文明。

其二,確立什葉派為國教,與奧斯曼帝國分庭抗禮其三,在維持亞塞拜然人的軍事地位的同時,政治上和宗教上向波斯人傾斜,避免突厥人尾大不掉(亞塞拜然人本身就是突厥人和雅利安人的融合)。也就是說,在薩非王朝中,波斯人對阿拉伯人的影響選擇了什葉派,摒棄了蒙古人的影響,又與突厥化的亞塞拜然人聯手重建了波斯帝國。

波斯帝國薩非王朝=波斯人+亞塞拜然人,而二者也正是今日伊朗的兩大最主要的民族組成部分。

也正是如此,經歷了千年混亂而復興的薩非王朝才成為了今日伊朗的直接源頭。

相關焦點

  • 阿拉伯人滅亡波斯,末代波斯王子逃到中國求援,唐朝皇帝說:省省吧!
    薩珊王朝在沙普爾二世、喀瓦德一世等著名君主的領導下,盛極一時,他們多次打敗羅馬帝國、拜佔庭帝國、嚈噠人等等國家和民族,成為中東地區的霸主。薩珊波斯在祆教、建築、雕刻等文化上也頗有成就,達到了波斯文明的高峰。然而讓波斯人意想不到的是,進入公元七世紀後,在阿拉伯半島黃色的沙漠上,有一個民族正在崛起。有位叫穆罕默德的人,創立了一種新宗教,並統一了阿拉伯各部落。他的繼承者四大哈裡發,為了傳播新宗教以及拓展阿拉伯人的生存空間,到處東徵西討,根本改變了人類歷史發展。
  • 歷史上的波斯人為何總是被外族統治?這個民族曾六次在伊朗建國
    薩珊帝國在公元656年被阿拉伯人徵服,併入阿拉伯帝國的版圖,從那一刻開始,波斯人就開始了長達數個世紀的亡國和復國之路。波斯人在公元874年成功復國,建立了薩曼王朝,但是在這一段時期,中亞的突厥人開始漸漸興起,在薩曼王朝強盛的時候尚可壓制那些突厥遊牧民,但是後來薩曼帝國開始衰退,那些中亞的突厥人開始瘋狂湧入大伊朗地區,在那裡建立了一個又一個國家。
  • 近代的中東亂局——從奧斯曼和波斯雙雄對峙到群龍無首
    突厥人的塞爾柱帝國擊敗拜佔庭帝國,導致了基督教世界持續兩百年的「十字軍東徵」。繼塞爾柱帝國而起的花剌子模挑釁蒙古人,導致了蒙古人三次西徵。十字軍東徵和蒙古西徵,使整個伊斯蘭世界支離破碎。之後,埃及的阿尤布王朝擊敗十字軍、馬穆魯克王朝擊敗蒙古鐵騎,最終拯救了整個伊斯蘭世界。突厥人和蒙古人的旋風過後,蒙古人在伊朗地區建立了伊爾汗國,突厥人在小亞細亞留下了奧斯曼帝國、而阿拉伯人留下的是在埃及建立的馬穆魯克王朝。
  • 波斯人的後裔還是突厥人的奴隸,複雜的印度人種
    首陀羅,被雅利安人徵服的土著居民。後來甚至分出了更低的賤民。 雅利安人之後,波斯人、馬其頓人、大月氏、突厥、阿拉伯人、阿富汗人、帖木兒蒙古人都從開伯爾山口走進印度,成了這裡的主人。 公元前6世紀末期,波斯國王大流士徵服了印度。
  • 雅利安人的家園「:「波斯「為何改名為「伊朗「?
    亞歷山大大帝東徵的動機之一,便是為波斯曾入侵希臘一事復仇為了開疆拓土,強盛時期的阿契美尼德王朝統治者多次發兵地中海世界的希臘,結果常年累月的戰爭嚴重損耗了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國力。公元前4世紀中期,馬其頓王國在亞歷山大大帝的領導下,成功將希臘城邦納入其統治,隨後開啟了波瀾壯闊的亞歷山大遠徵運動。
  • 蒙古皇帝巴布爾,因迎娶一位波斯妃子,導致子孫失去蒙古人的相貌
    莫臥兒帝國是突厥化蒙古人於十六世紀初期在印度建立的一個國家,其創建者名叫巴布爾,是中亞徵服者帖木兒的後代。不過這位美麗的波斯女人,卻很少被巴布爾提起,甚至連她和巴布爾何時結婚,婚後生活如何都沒人得知,人們只知道卡莉達為巴布爾生育了長子胡馬雍。而巴布爾的長子胡馬雍,在相貌上也和父親巴布爾有著很大的區別,或許是因為胡馬雍的長相隨了自己的波斯母親。如果說巴布爾是圖蘭人種相貌的話,那麼胡馬雍的長相則更像一個波斯人,史書中曾記載胡馬雍的相貌高鼻深目並且膚色白皙。
  • 羅馬、波斯、突厥上演絲綢之路版三國演義
    公元224年波斯貴族阿爾達希爾滅安息王國,建立波斯帝國薩珊王朝;與此同時羅馬帝國正在經歷三世紀危機,此後羅馬帝國分裂為西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又在蠻族入侵的浪潮中覆滅。儘管帕提亞帝國已不復存在,統一的羅馬帝國也已成為歷史,然而戰爭依然在作為雙方繼承者的薩珊波斯帝國和東羅馬拜佔庭帝國之間進行。
  • 赫赫一時的突厥汗國被大唐滅了之後,又建立了哪些國家?
    2、西遷的突厥人應當說,唐朝末年的突厥人與波斯伊斯蘭世界的密切度,要遠遠大於華夏世界。此時的波斯人隸屬於阿拉伯帝國,但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已經衰落,波斯地區的薩曼王朝只是名義上尊阿拉伯帝國為哈裡發,其王則稱「艾米爾」。
  • 亞洲有三大文明圈——中國、印度、波斯,而結局最慘的其實是波斯
    直到公元1501年波斯薩菲王朝的崛起,標誌著波斯文明的真正復興,這一王朝選擇了什葉派作為國教,這一選擇將波斯與阿拉伯區別開來,並影響至今。印度其實受伊斯蘭教影響也很深公元1206年,也就是成吉思汗統一蒙古之時,來自中亞的突厥人和阿富汗人進入印度北部建立了德裡蘇丹國,從此印度開始了伊斯蘭化的進程。德裡蘇丹國最終被莫臥兒帝國所終結,但這依然是一個伊斯蘭政權,莫臥兒帝國在近代被英國人所徵服。
  •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突厥的魂配上羅馬的殼瞬間真香
  • 走進伊朗5000年的國家歷史,分析下古波斯文明有沒有被中斷
    而且伊朗人認為中國的文明史和古希臘文明一樣,存在著很多的神話傳說,而他們才是實打實的5000年的歷史。今天小編帶大家走入伊朗的國家歷史,了解一下波斯文明的偉大。一、最早的文明大約在公元前4000多年,伊朗地區就誕生了文明,並先後出現了埃蘭和米底兩個文明高度發達的國家。埃蘭雖然被亞述所滅,但是米底最終驅逐了亞述人,統一了伊朗全境。
  • 突厥化蒙古人?帖木兒打起這哥倆都夠狠,史達林下令掘墓一探究竟
    提起帖木兒,被他「攻擊」過的對手無不心頭一顫,這位「突厥化蒙古人」馳騁疆場四十餘年幾無敗績,堪稱傳奇的一代梟雄。埃及的馬木留克王朝曾打敗當年旭烈兀的西徵軍,因拒絕了帖木兒的結盟要求,1400年,帖木兒率兵進攻敘利亞,蘇丹法萊吉親自率兵抵抗。最終,整個敘利亞被帖木兒佔領,名城大馬士革被焚毀。拯救歐洲彼時,同源於突厥的奧斯曼土耳其如日中天,正雄心勃勃擊敗東羅馬帝國進而向歐洲滲透。1402年,安卡拉戰役打響,帖木兒率軍大敗奧斯曼帝國,俘獲蘇丹巴耶塞特一世。
  • 羅馬帝國皈依基督教,和波斯帝國改宗伊斯蘭教有什麼區別?
    011、波斯帝國改宗伊斯蘭教波斯帝國的歷史,簡單的說就是分為三個王朝: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550年—前330年),即波斯第一帝國;帕提亞王朝(公元前247年-公元224年),又稱安息帝國,波斯第二帝國;薩珊王朝(公元224-651年),波斯第三帝國
  • 馬穆魯克王朝與奧斯曼帝國的國運之戰,為什麼形勢會呈現一邊倒?
    1514年,奧斯曼帝國與薩非王朝為了爭奪安納託利亞東部地區的控制權而爆發戰爭,最終奧斯曼帝國大獲全勝。結果,統治埃及、紅海沿岸以及敘利亞地區的馬穆魯克王朝打算出手幹預此事。馬穆魯克王朝的蘇丹(統治者稱號)認為如果任由奧斯曼帝國擴張將會嚴重危及到地區的勢力平衡,因此他希望將奧斯曼帝國的擴張腳步限制在安納託利亞,而將波斯留給薩非王朝,馬穆魯克王朝則繼續控制阿拉伯世界。
  • 波斯新年吉祥物:「塗黑臉」小丑背後的黑奴貿易與種族主義
    第二種解釋則跟菲爾多希所做的波斯史詩列王記(Shahnemeh)有關聯,菲魯茲小丑代表犧牲之神塔木茲(Dumuzid)的重生,相傳塔木茲每年年尾都會死亡,並在新年重生,年復一年。菲魯茲小丑黑臉正是從充滿灰燼的陰間歸來的證據,而身上的紅衣服則是象徵列王記裡希亞瓦溼(Siavash)王子的鮮血。
  • 波斯文化最豐盛、最璀璨和最後的國度—薩珊王朝
    位於伊朗南部地區珀西斯,一個波斯部落首先起兵反對安息人的統治。這個波斯部落的首領名叫帕伯格,是個波斯貴族,其父是位瑣羅亞斯德教祭司,名叫薩珊。不久後,帕伯格的兒子阿爾達希爾率兵佔領多個安息帝國的城市。阿爾達希爾是個軍事奇才,他最終成功打敗了最後一位安息國王,並在泰西封的王座上宣布了波斯帝國的重建,成為阿爾達希爾一世。這個新的波斯帝國被阿爾達希爾以其祖父之名命名,也就是薩珊王朝。
  • 河北滄州的回族人為何這麼多?來看看它的歷史就明白了!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的古代民族最終都消失在中華大地,原因大約有兩種,一種是遷移離開了中國,比如突厥人就是典型,另一種則是融入了漢民族,比如契丹這些民族,此外,很多新的民族也因為古人的遷徙而出現在中華大地上,比如回族就是典型。
  • 拜佔庭帝國的末日:被內鬥葬送的末代拜佔庭王朝
    1243年,蒙古大將拜住在柯塞達之戰中大破羅姆蘇丹國,塞爾柱人淪為蒙古人附庸,解除了尼西亞帝國東面的威脅。而蒙古人也沒有繼續向小亞細亞西部擴張勢力範圍的意圖,於是拉斯卡利斯家族建立的尼西亞帝國得以從小亞細亞的西北部回師歐洲;1261年權臣米海爾更是從拉丁人手裡奪回了君士坦丁堡,並篡位登基,建立了拜佔庭帝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王朝——巴列奧略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