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塔夫裡阿諾斯,在他享譽全球的史學名著《全球通史》中將亞歐大陸分為五大板塊,即中國、印度、中東、歐洲和中部的草原遊牧地區,而人類的文明史幾乎便是這五大板塊的不斷爭鬥和融合。
不過,這一分法忽略了一個重要的文明板塊,這便是波斯文明圈,儘管它從公元7世紀後期開始不斷伊斯蘭化,但波斯文明其實從未消亡,今天的伊朗便是它的主體繼承者。
事實上,中東從奧斯曼帝國和波斯帝國薩菲王朝對立開始其實已經被一分為二了,而奧斯曼帝國其實更傾向於西方,而波斯帝國則與東方聯繫更為緊密。後來奧斯曼帝國解體,阿拉伯民族和巴爾幹半島的斯拉夫民族紛紛獨立,遂造成了今日中東的亂局。
亞洲和歐洲的分界是歐洲人來定的,而如果一定要以東方(亞洲)和西方(歐洲)來劃分世界的話,那麼我覺得基督教世界和伊斯蘭世界(不包括伊朗)可以算作西方,而波斯、印度、中國則可以看作東方,或者說亞洲。
1、亞洲的三大文明圈
中國,或者說華夏文明圈,以長城以內的中國為核心,文化輻射了整個東亞。
華夏文明奠基於上三代,以禮樂文明為核心,也就是後世的儒家。在亞洲三大文明圈中,唯有中國能夠長期保持政治上的統一性,這固然與我國在地理上的封閉性有關,但源自春秋,成於秦漢的大一統思想無疑更為重要。也正是因如此,我國在秦漢之後歷經近四百年仍然能夠涅磐重生,開創隋唐盛世。
印度,以恆河流域為核心,文化輻射了整個南亞,以及中亞和東南亞地區。
古印度文明源自印度河流域(巴基斯坦)的哈拉帕文明,但今日的印度文明卻並非這一文明的繼承,而是由雅利安人在恆河流域所創,並在阿育王的孔雀帝國時期奠基。古印度在笈多王朝之時臻於極盛,不是版圖,而是文化和佛教的影響力遍布南亞、東亞、中亞、東南亞。我們需要承認,從影響的廣度來說,印度文明其實是要比中國更為深遠的,因為佛教深刻的影響了中國,而我國的儒道都沒能進入中亞和南亞。
波斯,以伊朗高原為核心,文化輻射了西亞、中亞和部分南亞地區。
如果以現在的國界來劃分,那麼今天的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甚至巴基斯坦在歷史上都是屬于波斯文明圈的。在這亞洲三大文明圈中,波斯其實是最早形成統一的帝國的,即波斯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當時我國尚處於春秋後期,而印度則在十六雄國時期。波斯在歷史上曾長期影響我國,比如樂器中的嗩吶、琵琶便源自波斯,再比如我們熟悉的明教。
2、伊斯蘭教對三大文明圈的衝擊
公元7世紀,阿拉伯帝國的崛起使伊斯蘭教迅速傳遍亞歐非大陸,從我國的西域到北非、西班牙全部被納入了伊斯蘭文明的勢力範圍。
波斯是受伊斯蘭教影響最深的文明公元651年,阿拉伯帝國滅波斯帝國薩珊王朝,從此波斯開始伊斯蘭化,一個曾與希臘、羅馬對抗千年的帝國逐漸失去了獨立的地位。直到公元1501年波斯薩菲王朝的崛起,標誌著波斯文明的真正復興,這一王朝選擇了什葉派作為國教,這一選擇將波斯與阿拉伯區別開來,並影響至今。
印度其實受伊斯蘭教影響也很深公元1206年,也就是成吉思汗統一蒙古之時,來自中亞的突厥人和阿富汗人進入印度北部建立了德裡蘇丹國,從此印度開始了伊斯蘭化的進程。德裡蘇丹國最終被莫臥兒帝國所終結,但這依然是一個伊斯蘭政權,莫臥兒帝國在近代被英國人所徵服。二戰後,英國人在離開之前將印度一分為二,劃分依據便是印度教和伊斯蘭教。
也就是說,伊斯蘭教化,是印度失去印度河流域的根源。
我國受伊斯蘭教影響最深的地區就是西域(新疆)西域,原本是佛教的影響地區,但隨著唐朝在這裡的退出和西遼(信奉佛教)被蒙古人所滅,西域和中亞一樣開始了伊斯蘭化的進程。不過,由於我國的核心區距離中西亞過於遙遠,所以華夏文明的核心基本上沒有受到影響。
3、蒙古人對三大文明圈的重建
如果說伊斯蘭教對亞洲三大文明圈的影響是信仰和文化上的,那麼蒙古人的空前絕後的徵服便是地理和版圖上的烙印。
蒙古人對我國的影響我們很清楚,元朝第一次將遊牧地區和農耕地區統一在了一個政權之下,這一形式在清朝得到了強化,這一點正是今日多民族的大中國的由來。
元朝之前,是小中國;元朝之後,是大中國
蒙古人對印度的影響便是莫臥兒帝國,莫臥兒,「Mughal」,就是蒙兀兒,也就是蒙古。突厥化的蒙古人巴布爾在帖木兒帝國滅亡之後進入印度,建立了印度歷史上最後一個統一的王朝——莫臥兒帝國。人們常常把今日印度的統一歸因於大英帝國,其實蒙古人的莫臥兒帝國也基本上完成了印度的統一。
蒙古人對波斯文明圈的影響不同於印度和中國公元1251年,蒙古人旭烈兀的西徵徵服了波斯,並建立了伊爾汗國。但伊爾汗國的建立在紛紛擾擾的波斯王朝史上不過是一個匆匆過客,與元朝和莫臥兒帝國分別統一了中國和印度不同,伊爾汗國不久便四分五裂了,取而代之的是源自中亞的帖木兒帝國。
也就是說,在波斯薩珊王朝之後,波斯歷史上再無一個強大的政權能夠整合整個波斯文明圈,即使蒙古人也做不到,這在某種程度上預示了波斯的悲劇性結局。
4、三大文明圈的結局
歷經近代的百年屈辱,華夏文明失去了很多,但畢竟浴火重生,我想我們這一代人是幸運的,因為我們能夠親眼看到這一刻。
印度文明圈對亞洲的影響在古代一直是文化上的,而現在的印度共和國其實也保留了核心區。與古代在政治軍事史上默默無聞不同,今日的印度雄心勃勃,因為它有一個大國夢。
而波斯不同,波斯變成了今日的伊朗。由於近代大英帝國和俄羅斯帝國在亞洲的大博弈,伊朗並永遠的失去了重要的核心區——呼羅珊和中亞的河中地區,也就是阿富汗、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地。
也就是說,伊朗從一個世界性大國,變成了一個中等國家,版圖面積為164.5萬平方公裡,比我國的新疆略小。要知道,波斯在世界史上曾是一個超過500萬平方公裡的地跨亞歐非的大帝國。
世易時移,印度還有成為世界一極的可能,而伊朗則很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