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說丨寧職院校長吳翔陽:御風踏浪 做一個大寫的「人」

2020-12-25 浙江在線

2020-10-18 19:30 |浙江新聞客戶端 |見習記者 何冬健 通訊員 劉滬寧

10月18日上午,寧波職業技術學院舉行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4461名新生共聚大學校園,開啟人生新篇章。校長吳翔陽在開學致辭中,回顧了近代中國青年的輝煌歷程,以一系列優秀畢業生為榜樣,鼓勵新生要做一個有工匠涵養的人、一個有遠大情懷的人、一個心中有愛的人、一個懂得勤儉生活的人。最後,吳翔陽以唐代詩人孟郊《勸學》中的詩句「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為結尾,祝福新生在大學生涯中歷練成長、不斷進步、德才兼備,用冉冉上升的朝氣去孕育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未來。

原文如下:

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

大家好!

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舉行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首先,我代表學校全體師生,向4461位新同學表示熱烈地歡迎,歡迎你們來到寧職院,開啟人生新的篇章!並向伴隨你們一路拼搏的父母、老師和朋友們表示誠摯的問候和衷心的感謝!

告別過去的自己,迎接全新的挑戰,承擔社會之責任,挖掘自己的潛力,弘揚人性之大愛,是同學們大學期間努力的方向,也是我們這所大學的使命。

寧波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致力於培養高素質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的國家高水平高職學校。「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培養一個飽滿的人,有氣節、有溫度、有技術,是我們的育人宗旨。2007屆計算機專業畢業生宓柯澤在讀書時開始創業,成為最早一批學生淘寶店主;2009屆電商專業畢業生胡樂鹿從大學開始創立廣告公司,所獲收益捐給災區人民,用公益事業匯聚廣大青年人的愛心力量;2011屆藝術學院畢業生徐家興響應國家號召投身祖國新農村建設,成為一名光榮的大學生村官;2013屆機電專業畢業生王烈輝憑藉精雕細琢的執著精神,不斷改革技術,榮獲「首席工人」稱號。疫情期間,化工學院2名校友積極響應國家復工復產號召,第一時間回到工廠,馬不停蹄地生產消毒液,無償向社會供應368噸,向寧波市紅十字會捐贈30噸;還有許多95後的同學們,紛紛深入社區、街道、鄉村,開展力所能及的抗疫救援行動,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寧職學生始終將個人發展與社會責任緊緊相連,以丹心繪赤誠,以行動築夢想。

縱觀我們民族的復興歷程,可以說是飽經磨難,但青年人卻給中華民族帶來堅定的信仰和堅實的力量。一百年前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青年學子的愛國精神、為真理和正義而戰的勇氣至今值得我們敬仰;40年前在改革開放的浪潮裡成長的一代人,如今已成為各行各業的中堅力量;半年前,「90」後、「95」後們在這次疫情考驗中不畏艱險、衝鋒在前、捨生忘死,彰顯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今天「00」後的寧小職們,在2020年我們國家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黃金時代,你們恰好在這一年踏入校園。再放眼未來的30年,是你們職業生涯的黃金時期,而我們的國家又將在這30年,到2050年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在民族復興的這關鍵30年裡,必定離不開你們的創造與貢獻,你們就是民族復興的中堅力量。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春歲月就不會像無舵之舟漂泊不定。

同學們,你們即將開始大學生活,為擔當民族復興的大任積蓄力量。我要對你們說,從你們踏進校園的那一刻起,「寧職人」就成為大家的新身份,也賦予了你們新責任、新使命。在這裡,我向大家提出四點希望。

第一、做一個有工匠涵養的人。寧職院辦學60年以來,率先開展了寧波成人高等教育,成為我市技能型人才的搖籃。寧職院始終與地方產業發展緊緊相連,希望同學們以前輩們為楷模,堅定信念、抱定宗旨,傳承好寧職院的家國情懷,錘鍊工匠精神,勤學苦練、熟能生巧,學習中要發揚鍥而不捨、厚積薄發的精神,努力學理論、學技術,使知識體系更加全面、更加牢固,自覺把奮進的腳步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脈搏同頻共振,把成長的根基打得更牢、扎得更深,成為寧職院展示中國職教「重要窗口」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二、做一個有遠大情懷的人。忠於理想、拼搏奮鬥,不懼艱難險阻,在尋求真理的道路上,奮鬥是獲得幸福人生的必修課和打開幸福之門的金鑰匙。學校為你們搭建可以追逐理想、展翅高飛的奮鬥舞臺。她有著一甲子春秋的厚重歷史,也正在開啟「雙高」校建設的奮鬥徵程,相信你們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堅韌意志和人文情懷,在寧職院這棵大樹的軀幹和年輪中凝聚屬於自己的經歷,共享寧職院人的榮耀,共擔寧職院人的責任。

第三、做一個心中有愛的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同學們在大學裡要涵育美好品格,真誠待人、誠實守信,心懷敬畏之心,感恩之心,感恩父母,感恩師長,把學校的育人宗旨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希望大家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培養深厚的情誼,這將是你們終身受用不盡的財富。

第四、做一個懂得勤儉生活的人。幸福快樂與金錢和物質的豐盛並無必然關係。漫無止境地追求奢華,遠不如儉樸生活那樣能帶給你幸福和快樂。在物質生活日益豐富,人們熱衷於追求生活質量的今天,我們更需要重新審視勤儉節約的內涵,把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融進我們的血肉。牢固樹立節約資源就是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垃圾分類,變廢為寶就是降低汙染和資源浪費;光碟行動,珍惜糧食就是熱愛生命的意識。我們反對奢靡浪費,提倡簡約適度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讓勤儉節約成為一種時尚。

同學們,「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我們在金秋十月相逢在校園,從此你們身上便深深烙印著寧職院的痕跡,擔負著國家興亡的重擔,我衷心祝願大家在寧職院歷練成長、不斷進步、德才兼備,用你們冉冉上升的朝氣去孕育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未來。

謝謝大家!

1603020600000

相關焦點

  • 校長講壇雲端開講,萬名師生線上觀摩
    先秦諸子關於美學的探討,蔡元培關於美育的見解,譚盾指揮安特衛普交響樂團首次敲響《武漢十二鑼》,毛主席的《沁園春·雪》,臺灣作家三毛的作品,國家一級演員唐國強的書法造詣,曾國藩的《家書》……通過對大量學說和案例的分析與討論,向羅生得出幾個結論:感性素質高低,決定了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不同表現;興趣愛好廣的一般感性素質更高;感性素質高的一般審美能力更強;審美能力強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 裡水的校長們,能做會說!第一期「校長故事薈」開講啦!
    裡水的校長們,能做會說!第一期「校長故事薈」開講啦!,講出讓人感動、產生共鳴的故事。裏水鎮教育發展中心主任周友喬:「校長不僅要能做,還要會說。」裏水鎮教育發展中心主任周友喬表示,今天三位校長都講述了精彩故事,是一次成功、有益的探索!
  • Mj朱校長:一個為舞蹈而生的人
    Mj朱校長:一個為舞蹈而生的人當他站在炫酷的舞臺上,鎂光燈打在他的身上,影子投映在鏡子般光潔的檯面上;當音樂響起,他扶著帽子微微一笑,隨著熟爛於心的旋律不由自主地跳了起來這位偉大的舞者就是國際網星Mj朱校長。▌舞蹈技巧為靈魂注入力量朱校長在接受採訪或在上課的時候經常說,舞者對舞蹈事業應始終懷揣著一份熱枕和敬仰,想要達到完美的舞臺只能下狠功夫。1就是1,2就是2,抬腿就是抬腿,手打開就是手打開,沒有差不多一說。
  • 舟山一位「棉花糖」校長紅了!孩子們說:「我和校長是好朋友!」
    無論學校怎樣變遷,當一個有童心的校長,把學生當自己孩子一樣去愛護,一直是王宏斌的教育初衷。 無論是小小的爆米花,還是軟軟的棉花糖,背後都是他想守護孩子純真笑容、快樂童年的決心。
  • 《恰同學少年》之校長張幹:不苟言笑的校長,用心良苦的校長
    當年看《恰同學少年》這部主旋律電視劇,就對張幹這個人印象很深刻。他沉默寡言,不苟言笑,戴著一副近視眼鏡,手裡拿著一把雨傘,提著一個公文包,便來到第一師範上任了。因為驅張運動,被罷免後,離開第一師範時,他依舊手中拿著一把傘,提著一個公文包,臨走前,仔仔細細將辦公室清潔了一番。沒有一句煽情的臺詞,沒有一個矯情的畫面,在鏡頭的轉換之間,張幹的形象便躍然紙上。
  • 張慧波任寧職院黨委書記吳翔陽任院長,勵如孟任浙江紡院黨委書記
    張慧波任寧波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吳翔陽任院長 8月6日上午,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召開教師幹部大會,宣布省委關於學校領導班子調整的決定 省、市委決定,張慧波任寧波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吳翔陽任寧波職業技術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
  • 13歲女孩深夜被校長毆打,檢討書不堪入目,校長一句話讓人心碎
    圖源於網絡女孩的哥哥後來描述妹妹受傷細節:校長認定我妹妹與男生發生了性行為,我妹妹說沒有,校長就用掐脖子、扇耳光、拽頭髮等方式逼她承認……沒有調查清楚是否真如校長想像的那樣,女孩便被逼寫下不堪入目的檢討書,檢討的內容,是校長一句一句念出來,女孩按照校長說的內容寫下的。
  • 小時人物|一位會在校園裡給學生做爆米花的校長,會是怎樣的校長?
    直到這位師傅開口對「圍觀」的小朋友說:「開業大酬賓,第一個大棉花糖只要五毛『泉幣』(校園幣)。」好熟悉的聲音,排在前面的小朋友湊近一瞧——嘿!這是校長呀!這位特立獨行的校長,還做過棉花糖。這位以專業嫻熟的動作製作棉花糖的「大師傅」就是學校校長王宏斌。做完棉花糖,他還給孩子們露了一手做爆米花的絕技。那天的活動讓孩子們收穫了太多了快樂。「哇,這是校長做的棉花糖和爆米花,好好吃!」第三個拿到棉花糖的王姣琳回去還特意寫了一篇作文,裡面寫著:「我們在校長面前排成了一條龍,校長的笑容越來越深,那雙智慧的眼睛,早已樂成了一條縫。」
  • 老校長急流勇退,新校長竟一個月沒有就位,是個什麼情況
    老家村子裡只有這麼一所小學,離小鎮又遠,出去一趟,就是騎摩託都要一個多小時。或許也是因為離城鎮遠的緣故,學校雖小,可也有三四百個學生,教師也有七八個人,而校長也一直是章大光。章大光當校長應該有二十多年了,今年約摸著不到五十歲。人很精明,做事兩面光,在領導和老師面前都吃得開。前些年,還傳出他可能會被調到中心學校當副校長,後來不知道怎麼就黃了。
  • 填詞人撰文賀校長生日,記樂壇校長譚詠麟親和力十足!
    身為創作人,就讓我寫下三件與校長相識以來,看似普通卻令我感動的事,藉此向他說生日快樂!入行填詞初期,某天我接到一通來電。「早晨,我是校長呀…」那時我仍任職教育界,所以很自然說:「請問是哪位校長呢?」對方遲疑了一秒,答:「譚校長。」由於他那一秒的遲疑,也因為那時開始多電話騙案,所以我語帶警惕再問:「譚校長?哪間中學的譚校長?」
  • 校長訪談|東營區第三中學校長劉鑫:「微服私訪」 做最接地氣的教育
    他一會兒是一個剛剛下課,從班裡夾著教材走出來的英語老師,一會兒是一個跟同事們在走廊裡談笑風生的老教師,一會兒又是一個站在校門口和接孩子的家長高談闊論的學校管理員。這樣多重身份穿梭在校園中間的他,讓人慢慢都忘了他還有一個身份——校長。劉鑫,男,1969年2月出生,1990年7月參加工作。教育碩士,高級教師,東營市教學能手,東營市教學教研評定工作專家庫成員。
  • 新時代,校長怎樣提高學校治理能力?如何做面向未來的校長?這場大會...
    圓桌論壇上,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實驗小學校長方青、湖北省荊門市龍泉中學校長張金兵、山東大學附屬中學校長趙勇、上海市虹口實驗學校校長胡培華,就現代學校治理的內涵、如何推進現代學校治理以及在學校治理過程中校長面臨的困境做了分享。論壇由《教育家》雜誌主編王湘蓉主持。
  • 陳慧校長的一天
    果然,早已在門衛室前微笑守望著的,便是陳慧校長,她關注著每一位進入校園的孩子,嘴裡提醒著「小心點兒,不要跑」,有的孩子膽子大點兒,便與陳校長熱情攀談起來。「孩子王」陳校長應對完童言稚語,又與前來籤到的教職工們簡單地聊上幾句,問問張老師生病住院的父親情況可好?提醒李老師與家長做有效溝通,或針對老師們提出的工作疑惑給予回復……臨近上課,校道上人漸漸少了,陳校長拿著包走進了自己的辦公室。
  • 聽校長們說熱點:青春是深化國家認同之旅 做有趣之人
    每學年的開學典禮,我都會選擇一個話題與師生交流分享,這次張藝興校友的出色表現給了我新的啟發。今天,我想跟大家交流分享的話題是「做一個有趣的人」。那麼,怎樣做一個有趣的人呢?下面我談三點感悟:  第一,做一個胸懷遠大志趣的人。  趣,志趣。習近平總書記曾寄語青年:「要勵志,立鴻鵠志。」
  • XHA校長說丨對話陳棟校長——厚植東方文化,深蘊國際思維
    陳棟校長在談到15年一貫制教育的優勢時說到,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於一體的國際化學校,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制定出連續、完整、貫通、系統的教育教學計劃,在教育銜接上有著很大的優勢。而新華公學15年一貫制的培養體系,佐以專業的升學輔導,可以幫助學生自幼兒園階段即獲得高品質的國際化教育,並確保未來升學的無縫銜接。
  • 畢業季·校長寄語|鹽城師範學院校長方忠:做追夢人、實幹家、奮鬥者!
    每年這個時候,校長們都會在畢業典禮上為學子們上「最後一課」,就像送走即將遠行的孩子,諄諄話語,切切期盼,以師者之心點亮明燈,再送學子一程。今年受疫情影響,畢業典禮註定與眾不同,校長們也為學子們送上了獨具2020年印記的「最後一課」。6月21日起,「學習強國」江蘇學習平臺、中國江蘇網、新江蘇客戶端聯手推出「畢業季·校長寄語」,為大家呈現特別的畢業季,特別的校長寄語。
  • 校長訪談|榮昌職教中心校長吳友峰:順時順勢做智慧教育弄潮兒
    學校地處榮昌高新區,校園環境優美,有錯落有致的教學樓、功能完善的實訓室、設施齊備的學生公寓、現代化的學生食堂、標準化的運動場、全區學校唯一的遊泳池……學校開設有現代農牧類、非遺傳承教育類、電子物聯網類、智能製造類、現代服務類等21個專業,在校生5300餘人。學校堅持以信息化推進科學管理,堅定地走創新發展之路。
  • 山西13歲女生被校長逼寫內容不堪入目的「檢討」涉事校長被停職
    「妹妹說,檢討書的內容是校長逼著寫的,校長一邊說讓她一邊寫,她根本就沒做過,但不寫就會挨打。」劉先生說,據了解,妹妹遭到拽頭髮、掐脖子、扇耳光、鐵棍打……「校長還恐嚇小娟,敢告訴家人就打死你。」12月2日,小娟從學校放假回家,小娟母親看到小娟走路一瘸一拐,感覺不太對勁,隨後要求看看身體情況。
  • 湖南化工職院:創新驅動「雙高」專業群育化工技術技能人才
    紅網時刻株洲11月2日訊(通訊員 夏豐)10月30日——11月1日,2020中國化工教育年會暨中國化工教育協會第五屆三次理事會在長沙召開,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王雄偉教授、校長陳超教授帶隊分管發展規劃、教學、科研領導、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及「雙高」建設骨幹教師參會
  • 這位大學校長,一句話讓人淚奔
    昨天我的文章說,母親對於一個人的人格養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天我想說,其實母校對一個人的人格定型,也有很至關緊要的作用。學校的人文環境,教學風尚,歷史積澱,都潛移默化地塑造著一個個學子,一個個心靈。